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中职语文)教学课件_第1页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中职语文)教学课件_第2页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中职语文)教学课件_第3页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中职语文)教学课件_第4页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中职语文)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理交融 多元并举秦伯益(军事医学科学院)11 讨 论 一、社会层面的交融与并举 二、学科层面的交融与并举 三、个人层面的交融与并举 2 一、社会层面的交融与并举 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 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 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3 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 古代,知识积累有限,原本没有文科理科的区别 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都是知识 有学问的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大学问家可以在多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 亚里士多德 张衡 阿几米德 沈括 哥白尼 苏东坡 达芬奇 徐光启 诺贝尔:电化、化工、炸药、机械、生、医、文学 科学家 发明家 企业家 慈善家 诺贝尔 诺

2、贝尔奖 诺奖情结 4精通一门,兼通它门;本业为主,旁及其它 社会敬重博学多才的人 大学问家社会地位较高,衣食无虞,潜心钻研 教育制度有保证 如孔子教“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十六七世纪前,中西方教育基本上都是文理并重,甚至文科还更重些,通识教育有保证 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干扰和社会诱惑56 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十六七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知识爆炸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互动西方发达国家自然科学越分越细,越钻越深 知识积累众多,大学分科、分系、分专业 分科教育:教学资源集中、效率高、优势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很快,分支学科众多但是,人们逐渐发现,人类社会似乎出了点问

3、题78 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 小科学时代大科学时代 (社会化国家化全球化) 中国近代历史对科技与文化的认识过程 鸦片战争前:天朝大国,无所不有 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后:科技和武器落后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后:制度落后 戊戌政变、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文化落后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梁启超:“一种文化滋养一种制度,反过来, 制度又促进文化”910和谐有序的社会应该文理交融,多元并举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文和理在很多方面是可以融合的, 因为两者都是科学,又都是以人为本社会层面的融合主要指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扬积极的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的人。再由这样的人去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断创

4、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1二、学科层面的交融与并举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2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恩格斯: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改变了上层建筑郭传杰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 “是科学改变了世界” 促进人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化 13科学技术促进人文精神更科学、更健康、更丰富 科学技术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 科技法学 教育技术学 人口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各种

5、专门心理学 人文社会科学中反映科学技术题材的很多 科技成果作为人文学者创作的工具和器械14 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 20世纪上半叶:“生物医学模式”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贯穿其中的是人文精神,对人的关怀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15近代生物医学给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学科 新的伦理问题 移植器官来源、 人工受精、 脑死亡、安乐死、克隆人、 基因资源、 医疗纠纷、人工流产、胎儿性别选择 这些,医学技术都可以解决,能否实施,决定伦理 新的学科诞生 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医学环境学、 医学信息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医学哲学 这些新学科

6、,推动着医学文明的进步16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导航作用 奠基作用 决定作用 导航作用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用对用错全在拿剑的人 人的意志、意向、意愿、意图决定于人文取向 科学的负面影响是因人文精神的欠缺 要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联姻合作才能解决 17 奠基作用 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科研驱动 好奇心、责任心、功利心 科学精神 探索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 实证精神、独立精神、源理精神 能力锻炼 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 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先天禀赋、客观机遇、社会环境、后天培养 18 决定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经常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没有市场,就没有技术;没有民主

7、,就没有科学 教训:批遗传学、批马寅初、批黄万里科学中心的出现都伴随思想解放运动而产生 意大利:文艺复兴 英 国:宗教革命 法 国:启蒙运动和政治革命 德 国:哲学观念的变革 美 国:思想解放和技术创新 科学中心,不会出现在封建君王的文化专制时期 也没有出现在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年代 19 国家要发展科学,不能没有民主 现代科学总是和民主政治同步发展的 只要科学,不要民主,没有成功的先例 一部科技发展史,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史 自古以来, 中国的社会科学缺乏理性 理性:超越自我中心,追求客观真理的品性 中国有伦理,没有论理学 中国有政治,没有政治学 中国有教育,没有教育学 中国有法律,却没

8、有法学 都只是为封建专制体制服务,没有上升成为理性的专门学问 呼唤科技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20 三、个人层面的交融与并举 社会的共性要求与多元取向 个人的个性特点与多元发展21 社会的共性要求与多元取向 社会的共性要求 要求公民有基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 社会保证公民人文精神的综合措施 理论的说服 教育的影响 文化的熏陶 艺术的渗透 道德的约束 法律的制裁22 道德教育的缺陷片面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否定道德的继承性 思想改造运动:与一切划清界线,只能爱党爱社会主义 齐桓公与易牙、开方、竖刁。 乡土课(?)单纯强化政治纪律教育,放松思想道德教育 政治挂帅、“舆论一律”、驯服工具、做螺丝钉

9、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重视英雄模范典型教育,忽视基本素质教育 “一手硬,一手软”五十多年道德教育的基础很脆弱!23 法制建设的缺陷领导人的“无法无天”,公仆们的“知法犯法”基层干部违法乱纪,平民百姓苦不堪言我国建设现代法制国家,要理顺各种关系: 法和党,法和权,法和警,法和军,法和钱 群众中的“法盲”,法律中的“盲区”加强“公民意识”,克服“子民心态” 公民课(?)24 社会的多元取向社会上2000多个行业,人才需要非常个性化 学校批量培养学生,无法做到个性教育学校培养学生惟恐通不过考试 社会用人关心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时有脱节 学生求职不易 社会求才困

10、难25同一班毕业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发展大不一样 成功者很多必要的能力,现代教育提供不了 捕捉机遇能力 自我定位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 扬长避短能力 各种表达能力 人际合作能力 这些能力,对人的发展比考试分数更重要从个人来说,能文理交融最好,如做不到, 因势利导,自我定位,“天生我才必有用”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多面手”,“八面玲珑” ;“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 大千世界中自然有适合我的位置!26 个人的个性特点与多元发展人和人不一样 脸不一样,指纹不一样, DNA排序不一样, 人的脑,当然更不一样。 人脑功能产生的人的认知、思维、行为当然 就大大地不一样 承认个性差别,允许个性发展,

11、 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有利27 有人喜欢文,有人喜欢理 在保证公民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上, 应允许个人选择。不必,也无法强求一致特殊才能的人,如文学、艺术、体育等 毛泽东作文优秀,考数学主动交白卷 柏杨,韩寒。甘露、姜太公。李贺、曹禺 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李时珍 天才早达,大器晚成 松柏常青,繁花一时蝴蝶朝生暮死、乌龟千年常在 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 好花不常开 ”。昙花一现,铁树千年开花28文理交融的程度也不会一样, 应多元并举 纯文、文主理辅、文理兼通、理主文辅、纯理文科中,长于政治的未必长于经济 长于经济的未必长于文学理科中,理、工、农、医,互不串行医

12、科中,内、外、妇、儿,各不相同 甚至擅长看眼底病的医生不一定会看眼皮病29 在同一科技工程群体中,需要 不同人才 管理人才 学科带头人 专业人才 能工巧匠 后勤保障人才 生旦净末配合,才能唱好一台戏 各色人等齐全,才能完成一件事 应试教育与应试科研的负面影响 抹杀个性 ; 抹杀创新 30 人才结构两头小,中间大 一头缺乏帅才、将才 一头缺乏有本事的基层骨干 多的是徒有学历、职称、头衔的平庸之辈 硕士、博士满天飞,求职困难 熟练技工无人后继,高薪难求 就像部队里没有出色的将帅和战斗员, 只有一堆没有真本事的学生官,如何打仗! 特殊人才,“少如冀北之驹” 一般人员,“多如辽东之豕” 人头富裕,人才

13、紧缺31个人成长中最好既有自然科学的专业深度, 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当学养宏观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提升 陶冶性情、丰富生活、领悟人生很多科学家把科学与人文都融入自己的人生 华罗庚、张香桐工于诗词 杨振宁和邓稼先在防空洞里相对吟唱 李政道对科学与艺术的感悟很深 潘家铮、王佐淀、杨叔子、王梓坤的文学修养, 程天民、吴良镛的书画艺术水平都非一般32 当然,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能文能理, 但有没有这两方面的学养,不仅影响着他们 事业上的成就,更影响着他们能否拥有一个 丰富多彩的人生。 专家和专家是不一样的 过去,文学艺术常把知识分子脸谱化 333435 缺乏人文背景的,越钻越深 专家型学者 专家:

14、在很小很小的问题上知道得很多很多有人文背景的,博大精深 杂家型,大师级人才 杂家:既在很小很小的问题上知道得很多很多, 又在很多很多学科上得其要领,触类旁通 大师:宏观战略眼光,影响国家决策和科技走向 第一流人格、第一流学识、第一流思维、 第一流胆略、第一流文采36在小科学时代出过不少大科学家 现在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 小成果多如牛毛,大成果寥若晨星 医学科研领域出现重大误区 医学模式倒退、预防忽视、旧病回潮37 出 路 在 改 革 营建三个平台 良好的技术平台 必要的精神平台 合理的制度平台38 科 学 发 展 观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根本指导思想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领导方式: 运动 GDP 制度建设实践结果: 大乱 社会差别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成熟的标志,是理性的决定, 是得来不易的是几十年, 几千万人, 头破血流换来的一点明白 3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解放以后, 长期以来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一直不自觉地违背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马克思: 爱护人、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和才能 把人从生产桎梏中, 思想禁锢中解放人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西方国家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高举“人”的大旗强调人文精神、人本主义, 大讲人道、人性、人情、人权我们却统统奉送给了资产阶级中国“谈人色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