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_第1页
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_第2页
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_第3页
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_第4页
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重、难点知识整理】一、反应热(一)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二)有关反应热的比较、计算AH的比较: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AH越小;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AH越大。2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主要依据: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中和热等数据。主要方法: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AH=E生成物一E反应物。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

2、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人日=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例1】(1)甲烷的燃烧热AH=-890kJ.mol-1;氢气的热值为143kJg1;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4kJ.mol-1。请写出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以CO2和NH3为原料可合成尿素,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反应I:2NH3(g)+CO2(g)NH2CO2NH4(s)AH=159.47kJmo卜1反应II:NHCONH(s)CO(NH)o(s)+HO(g)H=+72.49kJmol1总反应III:2NH3(g)+CO2(g)CO(N

3、H2)2(s)+H2O(g)尽二86.98kJmo卜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尿素合成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3)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H1H2H3CO(g)+2H2(g)CH3OH(g)CO2(g)+3H2(g)CH3OH(g)+H2O(g)CO2(g)+H2(g)CO(g)+H2O(g)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COC三OHOCHE/(kJ.mol-1)4363431076465413由此计算厶化=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厶H3=kJmol-1。二、

4、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变化来表示。计算公式为v(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同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之比。2)某些液相体系中,有些反应物或生成有颜色,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颜色不断变化,可以用测定溶液颜色的深浅,再根据一定的关系转化为相应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浓度。用于比色分析的仪器为。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及规律分类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浓度一般的,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压强一般的,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压强越大,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速率。温度一般的,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注意:在实际反应中,可能会存在如下情

5、况。温度太高,往往引发其它反应。温度太高,会使催化剂。在绝热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的热效应会影响反应体系的温度。催化剂一般的,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反应速率。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某些反应的产物具有催化作用,叫。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效果。相同条件下,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速率提高体现在使反应活化能的。催化剂的与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效果不同。催化剂受外界环境中的等因素影响。其它方面溶液酸碱性、光、溶剂、等。三、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之为自发反应2.反应自发的条件判断反应分类反应自发的条件Hv0、AS0的反应HO

6、、ASvO的反应HvO、ASvO的反应H0、AS0的反应四、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v(正)逆反应速率v(逆)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变、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各组分浓度一定)。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据【例2】在密闭、绝热的容器中加入2molC02、6mol钛,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1)+H2O(1)。该反应自发的条件是。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CO2和H2

7、的转化率相等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l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f.容器中的温度不变g.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h.混合物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五、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据K和Qc相对大小QcKQcv(逆)v(正)vv(逆)据外界条件的变化据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判断。其它经验规律据转化率、百分含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物理量来判断(以2SO2+O22SO3为例)当仅通过改变温度或压强时:据反应物的转化率变化来判断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变化来判断据平均相对分

8、子质量变化来判断当等温、等容时,按系数比加料时:据反应物的转化率变化来判断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变化来判断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来判断(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

9、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课本实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o(H2O)62+4C1-Co(C1)42-+6H2OAH0(粉色)(蓝色)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注意: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一充入惰性气体_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f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一-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一一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

10、增大的方向移动。此时的惰性气体相当于稀释剂。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一般缩短。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六、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一)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注意事项: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平衡时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T)有

11、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正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一样,互为倒数关系。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看视为常数,是固定不变的,0 不能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意义:平衡常数K的大小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二)转化率定义式:a(B)=意义:反应的平衡转化率能表示在一定温度和一定起始浓度下反应进行的限度。1)【例3】请计算:定温度、密闭容器中,反应C(s)+2N2O(g)=2N2(g)+CO2(g)AH0达到平衡后,若只改变一个条件,而使n2o的平衡转化率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2)已知:2CH3O

12、H(gCH3OCH3(g)+H2O(g)AHvO。在TC时,在VL容器中充入nmolCH3OH,使上述反应达到平衡,CH3OH的转率为a,则平衡常数K=(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改变某一个条件,提高ch3oh的转化率甲醇生产二甲醚的转化率可以根据冷凝的液相中的甲醇与水的相对百分含量来计算(忽略挥发到气相的甲醇)。若以C表示冷凝液中水的质量分数,CM表示冷凝液中wM甲醇的质量分数,则甲醇的转化率为。已知:N2H4(g)+O2(gN2(g)+2H2O(g)N2H4(g)+2O2(g2NO(g)+2H2O(g)o若将nmol肼(N2H4)和2nmolO2充入某容积nL的

13、刚性容器中,在800C和一定压强、合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和同时达到平衡,实验测得N2的产率为x,NO的产率为y,则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一(用x、y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方法和技能】明确把握题给外界条件,常见的条件有:(1)等温、等容型;(2)等温、等压型;(3)等容、绝热型等。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步骤:有关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表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在审题时,一般采用“看特点,识图像,想原理,巧整合”四步法。第一步:看特点。即分析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观察物质的状态、气态物质分子数的变化(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还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

14、吸热反应)等。第二步:识图像。即识别图像类型,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线和点(平台、折线、拐点等)的关系。利用规律“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即曲线先出现拐点,先达到平衡,其温度、压强越大。第三步:想原理。联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特别是影响因素及使用前提条件等。第四步:巧整合。图表与原理整合。逐项分析图表,重点看图表是否符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即:一看面(坐标的意义、单位、数量级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其它特殊点h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薜熬鬻韻/析条件对反应速率、【例4】(1)反

15、应N2H4(g)+2O2(g)=2NO(g)+2H2O(g)H0在1100C时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容器中n(NO)加(02)增大的有(填字母序号)。A恒容条件下,充入He气B.增大容器体积C恒容条件下,充入N2H4D使用催化剂2)煤脱硫过程中涉及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CaO(s)+SO2(g)+CO2(g)H=218.4kJmo卜1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kJmo卜1下图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_向该反应体

16、系中投入石灰石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例5】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8002054000.52.04.0CO初始体积靑分数()1()809950CiooorI040X?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CO(g)+2H2(g)CH3OH(g)2CH3OH(g)CH3OCH3(g)+H2O(g)CO(g)+H2O(g)CO2(g)+H2(g)回答下列问题:H1=90.7kJmol-1H=23.5kJmol-12H3=41.2kJmol-1则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厶H=kJmo

17、l-1。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A.使用过量的CO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反应能提高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将合成气以n(H2)/n(CO)=2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A.H0BPPP123C.若在P3和316C时,起始时n(H2)/n(CO)=3,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50%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观察图2回答问题。催化剂中n(Mn)/n(Cu)约为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

18、成。(6)某科研人员为研究H2和CO合成CH3OH的最佳起始组成比n(H2):n(CO),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H2与CO的混合气(CO的投入量均为1mol),分别在230C、250C和270C进行实验,测得结果如下图,则230C时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填字母);理由是。列式计算270r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o1009080706050130201001234ntHjIi.imol(7)甲醇液相脱水法制二甲醚的原理是:CH3OH+电5045cH3HSO4+H2O,CH3HSO4+CH3OHCH3OCH3+H2SO4o与合成气制备二甲醚比较,该工艺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转化率高,其缺点是.

19、(8)取五份等量的混合气体(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作出甲醇的体积分数(CH3OH)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2H1=49.58kJmol-iH2H3=90.77kJmol-i填“较低温”、“较高【巩固练习】1.近年来对CO2的捕获及其高效利用的研究正引起全球广泛关注。I.据中国化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可将CO2转化为甲醇的高活性催化体系,比目前工业使用的常见催化剂快近90倍。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反应I:CO2(g)+3H2(g)CH3OH(g)+

20、H2O(g)反应II:CO2(g)+H2(g)CO(g)+H2O(g)反应III:CO(g)+2H2(g)=CH3OH(g)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11的厶H2=,反应III自发进行条件是温”或“任何温度”)-!T1、k、线I0i7060504030201045()50()55060()65070075080()850温度(K)華化转衡平的二.反应物起始投入量:曲线I:(H2)=3mol,(CO2)=15mol曲线II:(H2)=3mol,(COJ=2mol22(2)在一定条件下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仅发生反应I,实验测得在不同反应物起始投入量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

21、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若要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4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An(H2)=3mol,n(CO2)=1.5mol;650KBn(H2)=3mol,n(CO2)=1.7mol;550KCn(H2)=3mol,n(CO2)=1.9mol;650KDn(H2)=3mol,n(CO2)=2.5mol;550K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充入3mol电和1.5molCO2,该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用h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abc.在此条件下,系统中CH3OH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当反应时间达到3min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

22、至600K,请在图中画出310min内容器中CH3OH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某研究小组将一定量的H2和CO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发生反应I、II、III),测得了不同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a)及CH3OH的产率(b),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选填编号)。A.改用高效催化剂B升高温度缩小容器体积分离出甲醇增加CO2的浓度据图可知当温度高于260C后,CO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小”、“不变”t/min200220240260280S00T/C或“无法判断”),其原因是.以co2

23、和nh3为原料可以合成尿素。经研究发现该反应过程为:TOC o 1-5 h zCO2(g)+2NH3(g)=NH2COONH4(s)H有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如图所示,现将3molNH3和2molCO2通入容器中,移动活塞至体积V为3L,用铆钉固定在A、B点。发生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如下:CO2(g)+2NH3(g)CO(NH2)2(s)+H2O(g)。测定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的CO2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_CO2转化率T(C)10min20min30min40min30%65%70%70%45%50%a1(1)(2)(3)(4)TOC o 1-5 h zTJC下

24、,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根据上表数据,请比较tt2(选填“”、“”或“=”)。T2C下,第30min时,曹=,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T2C下,第40min时,拔去铆钉(容器密封性良好)后,活塞没有发生移动。再向容器中通入3molCO2,此时v(正)v(逆)(选填“”、“、Ea(B)Ea(C)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v(O2)正=2v(SO2)逆,贝9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3)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是因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相同写出2HI(g)H2(g)+I2(g)的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HI(g)=H

25、2(g)+I2(g)反应,测得HI与H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4)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揺診NiO(OH)+MH。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充电完成时,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II.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

26、反应有:反应过程化学方程式焓变H(kJmol-1)活化能Ea(kJmol-)甲烷氧化CH4(g)+2O2(g)=CO2(g)+2H2O(g)802.6125.6CH4(g)+O2(g)=CO2(g)+2H2(g)322.0172.5烝汽重整CH4(g)+H2O(g)=CO(g)+3H2(g)206.2240.1CH4(g)+2HoO(g)=CO2(g)+4H2(g)165.0243.9回答下列问题:反应CO(g)+H2O(g)=CO2(g)+H2(g)的厶H=kJmol-i。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

27、)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心),则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p=。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能量角度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平衡时h2和CO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的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A.600r,0.9MpaB.700C,0.9MPaC.800C,1.5MpaD.1000C,1.5MPa画出600C,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计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10

28、0|如果进料中氧气量。烟气(主要污染物S02、NOx)的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话题。I.烟气经0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的含量。03氧化TOC o 1-5 h z332x3烟气中SO2、NO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室温下的平衡常数如下:2xNO+O=NO+OK=5.76x1034322lSO。+O=SO+OK=1.06x104123322SO。+NO=SO+NOK=1.84x1062233O3(g)604.3kJmol-1*3O(g)NO(g)631.4好咖卜1*N(g)+O(g)1)已知:NO2(g)937.5kJmol-iN(g)+2O(g)则反应3

29、NO(g)+O3(g)=3NO2(g)的厶日=kJmol。(2)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反应过程3时何/S升(3)室温下啊进一段时间后体系入反应器的NO罟冬02的物质的量,改变加入O中n(NO并、n(NO2)和n(S随反应前n(O3):n(NO)的变化见右图。当n(O3):n(NO)l时,反应后NO?的物质的量减少,其原因是增加n(O3),O3氧化S0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4)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8)中SO32-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应(5)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30、,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SO32-)=用c(SO42-)、Ksp(CaSO3)和Ksp(CaSO4)表示;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是II.烟气中NO通常占NO总量的90%以上,但NO的脱除难度较大。某研究小组探究用次氯酸钙溶液同时脱除烟气中SO2和NO的方法。脱硫:Ca(C10)2(aq)+2SO2(g)+2H2O(l)=CaSO4(s)+H2SO4(aq)+2HCl(aq)I脱硝:3Ca(ClO)2(aq)+4NO(g)+2H2O(l)=3CaCl2(aq)+4HNO3(aq)IAH=aAH=bAH=cAH=d请回答:(1)脱硫过程涉及的各化学

31、反应及其AH如下:SO2(g)+H2O(l)=H2SO3(aq)Ca(ClO)2(aq)+H2SO3(aq)=CaSO3(s)+2HClO(aq)TOC o 1-5 h zCaSO3(s)+HClO(aq)=CaSO4(s)+HCl(aq)H2SO3(aq)+HClO(aq)=H2SO4(aq)+HCl(aq)脱硫反应I的AH=。2)脱硫反应I和脱硝反应II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判断反应II的AS20、AH20(填:V、=或),指出有利于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填“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预测用次氯酸钙溶液脱硫脱硝反应进行的程度并说明理由。(3)与NaClO溶液吸收法相比,Ca

32、(C10)2法更能促进脱硫反应进行,理由(4)与NaOH溶液吸收法相比,Ca(ClO)2法的脱硫脱硝效率更高,理由参考答案】例1.(1)CO2(g)+4H2(g)CH4(g)+2H2O(g)AH=166kJmol-i【C02(g)+4H2(g)CH4(g)+2H2O(l)AH=78kJmoH】(2)C、(3)99;41例2.低温defg例3.(1)升温、扩大容器体积、减少N2O的量、移走N2或CO2气体等,合理即可。(2)a?/(1-d)22Cw/182Cw/18+Cm/3232Cw32Cw+9Cm(3)16y2x(x+y)2/(1_x_y)x(2-x-2y)2例4.(1)BC(2)ABC例5.(1)-246.1(2)AC消耗了反应的H2O(g)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