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郭沫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他在日本福冈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此时他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受其影响,几乎每天写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入课文点此进入下一页目录1作家作品2初读文本3研读文本4拓展练习了解作者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1
2、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酝酿成立了创造社。后又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星空、瓶和前茅等。1926年参加北战,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928年初,在上海创作了他的第五本诗集恢复。郭沫若了解作者郭沫若1928年到1937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
3、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鲁郭茅巴老曹提到中国现代文学,过去我们经常提“鲁郭茅巴老曹”这几个作家,也就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这六位文学家。这六个人有年龄跨度,也有文体涵盖,在各自领域都有突出贡献,有些还是全才,他们被视为重要作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同学初中以来学过的很多经典文本都出自他们之手。但现在我们对现代文学的认识深入了,只靠这六个人显然无法囊括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因此这样的提法也少了。人物轶事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
4、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由于对句不凡, 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 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了解现代新诗定义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有高度的概括
5、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代表流派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了解浪漫主义含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内容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手法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
6、,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
7、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目录1作家作品2初读文本3研读文本4拓展练习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诵读指导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从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为了准确表达出诗人此时的情感,朗诵时语速应该稍快,尤
8、其是到排比部分,语速要渐快起来;到排比的最后一小句,语速则要适度放缓。同时,朗诵时的语调也要随诗人感情的升华而逐渐加强。对每一句中的中心词,如“怒涌”“晴景”“推倒”“洪涛”等,也要做重音处理。大声朗读,整体感知,熟悉内容。听名家朗诵,师、生范读展示,把握诗词情感,有感情的齐读诗词。目录1作家作品2初读文本3研读文本4拓展练习文本研究思考1请赏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里 “北冰洋、太平洋、地球”这些意象的特点明确:“北冰洋、太平洋、地球”,这些无疑都是传统诗歌中没有的意象,而作者将它们罗致入诗,这就是一种大胆创新。他的视野已经突破了传统中国的范围,达到了整个地球、整个宇宙的宽度,这在当时无疑是难能可
9、贵的,也使郭沫若的诗对怀有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人特别有影响力。总结:扩大了诗歌的意象范围,是新诗的贡献之一。思考2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本句中的白云,和古代诗歌中的白云,有何区别?明确:传统文学中闲适安静的白云在郭沫若的新诗里,恰形成一种强烈的紧张与不安。看似写云,其实暗示同样波涛如怒的大海。因此下句就感慨太平洋的力量雄强到要“把地球推倒”,这种夸张不难理解,但背后的隐喻我们要加以注意。这种要把地球都推倒的力量之所以得到作者的赞美,与作者对这个全新时代的期待有关,他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需要一种冲决一切的巨大力量去摧毁旧有的、固有的一切。总结:颠覆了古代诗歌意象的含义,是新诗的贡献之二。文本
10、研究思考3视听结合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手法,请找出本诗中运用的例子。明确:“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无疑照应了开头的“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这是视觉上的印象。而“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则照应了“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这是听觉上的震撼。总结:依然遵循了诗歌艺术规律,是新诗既“新”又是“诗”的原因。文本研究思考4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明确想象奇特。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本来宏大的意象。强烈的抒情色彩。全诗直
11、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文本研究思考5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明确想象奇特。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本来宏大的意象。强烈的抒情色彩。全诗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
12、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思考6现在很多评论者对郭沫若的这类诗歌都指斥为叫嚣宣泄而缺乏美感,这合理吗?明确:这当然是站在新诗已经较为成熟的背景下做出的判断,很多同学的阅读体验也与此有关。但在当时,郭沫若的诗歌正是时代的强音,它把传统诗歌的那种含蓄甚至压抑的情感解放出来,强调主观感受的勃发,强调形式的自由表达,这些都是回应社会大变革的重要内容,忽视了这些,以今况古,恐怕是对诗人的另一种不公。对比阅读感悟特色任务指引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具有表达上的共性,多选取自然景物,多用象征、对比的手法。但不同诗派、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仍有不同。通过对比
13、阅读的方式,能够更全面的把握浪漫主义诗歌作品的特点。思考问题通过对比鉴赏,概括出再别康桥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艺术特色上的区别。对比阅读感悟特色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对比阅读感悟特色 再别康桥/徐志摩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
14、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对比阅读感悟特色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再别康桥节奏紧凑更加自由直抒胸意想象奇特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节奏舒缓讲究韵律美情景交融情意缠绵抒情更加含蓄内敛。通过对比鉴赏,概括出再别康桥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艺术特色上的区别。目录1作家作品2初读文本3研读文本4拓展练习考点链接概括诗歌主旨第一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探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只有如此,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如要把握再别康桥的主旨,就要知道诗人徐志摩的生活经历,了解1922年前后徐志摩曾在康桥游学,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第二步“把握意象”。意象是熔铸了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王国
15、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如:席慕蓉的乡愁中,“没有年轮的树”既没有出生的时间,也没有死亡的日子,看不见来处,也不知去处。这些意象叠加起来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伤乡愁。第三步“明辨手法”。现代诗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样式,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而艺术手法就是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的体现之一,掌握了现代诗歌常见的手法也就握住了探析诗歌的一把钥匙,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运用了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第四步“抓住诗眼”。不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散文
16、,作者在描写自己所要讲述的东西时,有时会用直白的方式倾诉,这就是“诗眼”“文眼”。有些诗歌的题目往往就揭示了主旨。还有一些诗歌,主旨在诗句中有明显的揭示,所以我们要会找“诗眼”,品味其深刻含意。有时,主旨在诗歌末句,抓住诗眼知主旨,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考点链接概括诗歌主旨练习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注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东北、华南的
17、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我爱这土地 艾青考点链接概括诗歌主旨问题:作者借鸟儿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明确:鸟儿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诗人借鸟的种种愿望,表达内心对祖国诚挚的爱,借鸟最后的结局表现作者的献身精神。拓展练习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
18、突然睁大了眼睛,战鼓在催他,(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从此不见壮士归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注】 这首诗写于1934年1月11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社会正处于日军践踏华北、窥视中原的危急关头。壮士心/臧克家拓展练习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位壮士寄寓江边的一个寺庵,从淹留中奋起,决然上马杀敌的故事,壮士就是爱国志士的缩影。B“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主要突出壮士的孤独;“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说尽岁月的蹉跎和英雄迟暮的感慨。C“星斗恰似当年”一句,涵盖了很大的时间跨度,包容了丰富的故事,可以想见壮士当年的英勇无畏与艰辛。D壮士从梦境中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摘草莓合同协议
- 双方合同底账协议
- 合资股东协议合同
- 瑜伽馆试用期合同协议
- 孩子考试协议合同
- 出租车司机合同协议范本
- 山地养殖合同协议
- 酒店加盟协议合同
- 协议变更合同未达成一致
- 行政合同和协议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
- 产品设计研发费用统计表
-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校长讲话:“2574”工作实施思路!即两大抓手五项重点任务七个落实环节四个质量目标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清理报废渔船合同范本
- 2023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实践案例
- 《基于西门子S7-1200PLC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8900字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报告模版
- 退伍军人心理培训课件
- 政治-湖南省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长郡二十校一联)试题和答案
- 骨干教师培训与示范课实施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