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数学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范文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2022范文1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3.4节第2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
2、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了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
3、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4.美育目标 通过合并同类项,学生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悟到学数学是一种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二、 教学方法、手段 1. 教学设想 突出以学生的“数学
4、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 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创新意识。 3.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
5、发生发展过程,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因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乐意并全身心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联想猜测类比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2022范文2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本课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
6、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 通过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以及公式中有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的情况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7、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思想;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题意寻找和;差;倍;分问题的相等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关键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难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二: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初学列方程
8、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 3: 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4: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习惯于用算术方法分析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
9、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无法找出等量关系,随便行事,乱列式子。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而习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 三:教学策略:(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1:必须先明确根据应用题题意列方程是重点,同时也是 难点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正确列方程弄清楚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 等关系,并列出代数式表示这相等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知
10、晓解题步骤,通过例1可以让 学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 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只写在草稿上,在写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再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设未知数时,如有单位,必须让学生写在字母后,如例 1中,不能把“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写成“设原来有X”。另外,在列方程中,各代数式的单位应该是相同的,如例1中,代数式“X ”“15%X”“42500 ”的单位都是千克。在本例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出这个相等关
11、系,将其中涉及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数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列出方程。在例 1中的相等关系比较简单明显,可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在例1教学中同时让学生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五个步骤,特别是第2 步是关键步骤。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2022范文3 教学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二、
12、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如44x+64=328 3+x=(45+x) y-5=2y+l 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 3x-2 x-=-l 5x2-3x+1=0 2x+y=l-3y =5 例2.解方程(1)-2(x-1)=4 (2)3(x-2)+1=x-(2x-1) 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补充:解方程3x-3(x+1)-(1+4)=l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
13、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9页,练习,l、2、3。 四、小结 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五、作业 1.教科书第12页习题6.2,2第l题。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2022范文4 教学目的 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到转化的思想。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教
14、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新授 例1:解方程(见课本)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解方程 (x+15)=- (x-7)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 四、小结 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2.掌握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
15、用括号括上。 五、作业 教科书第13页习题6.2,2第2题。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2022范文5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完成由立体图形到视图,再由视图想到立体图形的复杂过程。这对于刚刚接触几何的初一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较大的挑战,顺利地完成教学,对今后学习兴趣、信心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对教材做如下设计: 首先我用苏轼的题西林壁巧妙地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让他们认识到视图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早有亲身体验,只是还没有形成概念,然后我再用“粉笔”这一简单的教具,让学生再次体会,加深认识,这样,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既有自然地导入课题,又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同时还激
16、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然后,我不适时地出示“三视图”这一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视图就是由立体图形转化成的平面图形,并不断地训练、讨论、总结,得出画三视图的正确方法。这时教师要巧妙点拨,学生如何从正面、上面、侧面三个角度来观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能力。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与上面的过程恰恰相反,需要学生根据视图进行想象,在大脑中构建一个立体形象。我引导学生利用直观形象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通过归纳、总结、对比的方法,有效的突破这一难点。 为了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用一些小立方体随意摆出几种组合并
17、描绘出它的视图,再由视图到立体图形的课堂训练。 最后,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以上设计如有不妥之处,望老师们不吝赐教,我不胜感激。 评课记录 开发区李玉:于坤老师这节课有几个突出特点: 1、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问题情境。本节课用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引入课题,从横、侧、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来观察庐山,引出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个切入点非常好,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多找这样的例子。如在教七年级代数式时,有的老师这样引入“童年是美好而幸福的,大家还记得那首“唱
18、不完的儿歌吧”,然后同学们一起念“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腾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腾两声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12条腿,扑腾三声跳下水”,然后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唱完这首儿歌?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有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腾n声跳下水,将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一下子表现出来,令学生顿觉耳目一新。 2、注重过程教学和学法指导 在教学画圆柱体、长方体、球体和圆锥体的三视图时,老师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它们的三视图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记忆、变式练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观察老师手中的教具、学生自己的学具或学生自制的模型,再找学生回答、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答案。这种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观察实物或学生看书、计算、画图、独立思考、猜想小组讨论交流让一个小组代表发言,其它小组补充说明师生交流总结拓展应用的模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3、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法指导 教师在本节课上处处关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肯定、被激励之中,时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精装修公寓租赁合同(含水电燃气费用结算)范本3篇
- 2024年酒店收银员职业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特色民宿租赁经营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大直径硅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白酒年份酒类总代理合同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协议3篇
- 2024年度相机购买与影像后期制作服务合同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插芯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版高层建筑施工合同安全防护措施协议3篇
- 2025年度保安服务与应急管理响应合同3篇
- 2024年版涉及两子女权益的离婚合同模板版B版
- AQ/T 1023-2006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 用安全技术要求(正式版)
- 餐馆食材订购合同
- 小学高学段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及应对的研究
- 康复科发展规划方案(2篇)
- 精神病院感染管理
- 2024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村委会(2篇)
- 2024年合肥市梅山饭店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幼儿园进餐案例及分析总结
- 2024年中考英语第一次模拟考试(南京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