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
2、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3、)。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
4、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
5、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洎()牧以镵()诛 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与()而不助五国也 ()粮而景从 悉使()兵负草填之 革灭()尽之标 ()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 (3)
6、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六国互丧思厥先祖父 始速祸焉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至丹以荆卿()为()计 译文: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
7、、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
8、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 (2)嬴赢羸殆怡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迅迅,快。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定数(命运)屡次计算交好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拿攻克有人或许像还爱惜吝惜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弊病困顿(失败) (5)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诸侯;秦。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他们的
9、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10、? A./B./ C./D./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A.第1句B.第6句C.第1、6两句 D.16句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2.B3.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尚尖端展示画卷》课件
- 爱岗敬业奉献教师演讲稿(16篇)
- 离婚财产分割不公平上诉状(3篇)
- 销售人员辞职报告(27篇)
- 公司职责培训心得体会(20篇)
- 酒店营销重点工作计划(15篇)
- 2025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7篇)
- 深交所培训课件下载
- 《助力学生成长:课件制作与教学应用》
- 幼儿教师的辞职报告范文300字(18篇)
- 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生理学面部肌肤皮肤管理基础知识护肤种类介绍培训成品模板两篇
- 驾校训练场地安全生产检查表
- (完整版)混凝土桩钻芯法检测题库
-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浅析
- 氩弧焊接施工方案
- 排拉表标准格式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园林史课件-第7讲-中国园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私家园林
- 商业摄影课件
- 三轴搅拌桩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