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保护_第1页
论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保护_第2页
论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保护_第3页
论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保护_第4页
论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保护赵晓丹赵晓英行政法制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行政法与行政权的关系。研究我国行政法与行政权二者的 关系,揭示现阶段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基本态度,对我们深刻了解行政法的性质、地位、内 容、促进我国行政法制现代化十分重要。本文从行政法对行政权态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出发,就 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保护谈几点看法。一、不同类型的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态度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态度是与行政法所处的既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形态相吻 合的。建立在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和一元文化基础上的行政法对行政权必举济条件下,占人口 绝大多数的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他们平独立的权利要求,因而他们不能成为

2、独立的经济利益 主体。也不能成为与专制国家行政权力相对峙的力量.这些没有华制国家权力。在文化上,牢固 的国家本位、权力本位的观举拜意识.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格取向、价值好恶、行为选择均采取纵 容和保护的态度。原因在于: 在自然经附于土地和土地的主人,没有除生存权之外的任何不 能与独揽经济权力的国家相对抗,他们在政治上卒经济、政治权利的社会个体不需要通过法律 来控制淡漠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过于浓烈的权力崇都依附于一个至高无尚的君主。社会只 需要一种服从精神即可,没有形成控制国家权力的思想 ;(2)地主阶率和官僚阶层掌握国家权力 后,凭借着自己在经济上的独裁地位建立了专制政体。在专制政体下统治者为了

3、实职自身的特 殊利益,利用自己手中的立法权给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设定了沉重的义务,为本集团成员规定 了许多特权,致使社会权利与义务关系极不对等,义务的履行遇到阻力。统治者为迫使义务承 担者更好地履行义务,l京得采取强制的手段。行政权作为一种强制力量成为统治者强制劳动 者履行义务白手段之一 ;(3)在专制政治下,统治者能够通过行政法授予自己无限大的行政权。统治者需要多大的行政权,统治者就利用自己手中的立法权授予自己多大的行政权。这时的行 政法是行政权力的附庸。是纵容、保护行政权力的行政法。行政法的由的是强化政府的行政权 力,行政法的功能是保障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这样的行政法是保权型的行政法。 i;

4、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共和政体的建立,行政法对坷政权的态度由纵容、保护转变 为控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有能力把自己的利益要求上升为法律以保证其得以实现。资产 阶级最大的利益要求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 交换经济,要求参与交换的主体通过自身的意志来完成交换过程。这一经济要求导致国家对经 济资源、社会资源的垄断权力被冲击。国家必须把对经济活动的支配权力交给市场,交给市场 主体。由此,社会分裂为政治律会和市民社会两大阵营,形成了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利并存的局 面。社会权利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 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强大力量建立了民主政治;弘扬了 人本思想,强

5、化了权利意识。他们联合起来利用国家的立法叙把他们的权利要求上升为法律, 变为法定权利,他们为了抵御国家行政权对个人权利的侵害,选举了能代奉自己利益的政府来 行使行政权力,同时制定了反映他们共同意志的行政法对政府的行政权力作出严格的限制将 行政权力置于社会控制之下,使其不能践踏社会个体权利,为社会各个利益主体实现法定权利 眼务。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的行政权力是社会公众赋予的,是社会权利主体通过行 政法的授权而斌予的。行政法夜予政府多大的行政权力,政府就有多大的行政权力。这时行政 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个体利益、控创政府的行政权力。行政法在内容上注重加强社会公众对政 府滥用行政权力的防范和控制

6、。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权力的法:综上可见.行政法依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不同,既可以成为纵容行政权力、保护 行政权力,反对、漠视、压抑社会个体权利的工具,也能够成为控制行律权力,肯定、关心、 尊重、保护社会个体权利的工具;行政法由护权型向控权型的转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早有历史 的必然性二、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双重态度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态度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护权型向控权、保权型的转变过程。实现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至上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行 政法至上的功史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奉行集权体制。经济大权掌握在行政首长手中。经济生活表现为行政命令。一切由

7、政府说得算,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没有独立的地位是行政权力的附属物。企业没有独立的地位也就没有独立的利益要求, 没有自我意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实现自身利益。行政法是国家用来为行政命令服务的工具。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在我国展开了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通过改革,使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地方利益凸现 出来。企业法人及其他各种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他 们摆脱了对行政权力的依附,有了独立的利益要求,取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财产支配权等经 济权利。这些权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不断扩大。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权利渴望与要求也在全面发展。政治民主愈来愈

8、充分。在思想上无条件服从国家的思想被动摇,肯定、追求、维护个 人利益的思想抬头。社会个体与政府的关系由原来的依附关系逐渐地演变为对峙。我国的行政法在处理行政权力与社会个体权利关系时再不能厚此薄彼,必须尊重和保障市场主体的各项合 法权利,必须控制政府的行政权力。我国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等法律制度的出台表 明我国行政法已经开始由护权型向控权型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我国将违立起一个纯粹的控权型的行政法律体系。具体分析我国行政法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我国政府行政权存在的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我国将建立起一个既控制行政权力又保护行政权力,寻求控制与保护相均衡的行政 法律体系。(1)行政法对我国极度膨胀

9、的行政权力必须严加控制,以抑制行政权,使社会个体权 利不受行政权力的威胁,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2)从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看,我 们不能把行政权力与社会个体权利对立起来,忽视二者的辩证联系。当前我国社会个体利益充分实现的条件是: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及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我国政府需要依靠强大的行政权力来启动、 引导、推进这场改革。我国.政府还需要用强大的行政权力 来维护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秩序。为此我国的行政法必须注重对行政权力的保护,保 障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我国现行的行政法既不能完全是保权型的,忽视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和对公众权利的保护,又不能完全是控权型的

10、,忽视行政效率和保护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应当尽量做到二者兼顾,既有利于控制滥用行政权力和保护公民利益,又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我国现阶段确定的行政法律制度的体系内容也体现了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既控制又保护的双重态度。(1)把行政法置于行政权之上,但对行政权的控制比较笼统、抽象,不像控权法那样对行政权控制得严格、具体,如规定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立法权,行政机关享有较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等;(2)行政法治原则既要求行政主体依法行政,也同样要求管理相对方守法 ;(3)行政司 法制度使行政纠纷双方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解决争议 ;(4)我国行政处罚法)在行政程序上选择 了公民权利与行政效率兼顾的模式。可见,我国现

11、在正在建立的行政法体系是一个既强调权利又注重行政效率,体现保权与控 权双重态度的现代行政法律体系。三、依法行政.保证我国行政法的实施回顾和分析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态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可以得出:我国现行的行政法是以民 主政治为前提、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行政法。这意味着我国行政法要体现、保护社会中多数成 员的意志、利益。也表明我国行政法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依法行政。我国行政法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已把依法行政视为本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要想实现依法行政以确保我国行政法的实施,必须做到:(一)政府和公民娜要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这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法制观念的核心体 现在:政府的权力是

12、依法设立并受法律约束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会受 到法律制裁。(二)政府应该全面地转变职能并对各级政府机构的地位和职责权限在法律上进行明确规 定。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内汤。政府的经济职能应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型功能转变为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功能。要依法建立责权一致、分工明确的政府管理系统,各行其职,各负 其责。、(三)要实现行政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行政人员不仅需要较高 的文化素质和行政管理素质,还必须具备必要的法律素质。(四)共在行政合法的前提下,做到行政合理。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合法和公正,这是 依法行政的关.健。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律体系无论多

13、么完善, 都不可能对所有的行政事项做出非 常细密的规定,因而自由裁量权就成为行政权中的一项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 时,必须做到行政合理,即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行政行为必须具有合理的动机;行政行为的作出应考虑相应的因素,而不应考虑无关的因素。最后,对行政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这是实现依法行政的保证。任何权力都具有扩张性、侵略性、腐蚀性,行政权力作为在国家活动中运用得最频繁、涉及面最广,对人们权利、义务影响最直接的一种权力.如果不进行有效地监餐和控制,就容易被滥用,成为侵害人民利益的权 力。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以人大监督为核心的庞大的监督系统。但在实践中,这套监督系统并没有完全发挥其

14、应有的监督作用,纠其原因主要是监督制度不健全。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制定一部专门的监督法,规定专门的监督机构及监督程序,使监督工作走上法制轨道。遇到失意伤心事,多想有一个懂你的人来指点迷津,因他懂你,会以我心,换你心,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虑,为你排优解难。一个人,来这世间,必须懂得一些人情事理,才能不断成长。就像躬耕于陇亩的农人,必须懂得土地与种子的情怀,才能有所收获。一个女子,一生所求,莫过于找到一个懂她的人,执手白头,相伴终老。即使芦花暖鞋,菊花枕头,也觉温暖;即使粗食布衣,陋室简静,也觉舒适,一句懂你”叫人无怨无悔,愿以自己的一生来交付。懂得是彼此的欣赏,是灵魂的轻唤,是惺惺相惜,是爱,是暖,是彼此的融化;是走一段很远的路,蓦然回首却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