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WORD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WORD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WORD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WORD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帅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WORD数的世界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习惯,并注意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知识归纳: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活学活用:3、根据下列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最小的是()。)。(1)15X5=754、判断:(1)3和6是因数(2)30是倍数(3)1.5的倍数(2)14X6=84(3)14-7=2(4)77-7=11

2、()()因为1.5X4=6,所以6是4和)5、写出5的倍数,6的倍数。举一反三1.2的所有因数有(),从小到大15的5个倍数是(2.7是7的()。)数,也是7的()数。3.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数有(),既是2、5乂是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2、5的倍数的特征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5.一个数既是25的倍数,乂是25的因数,这个数是(学习目标:1.在活动中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在学习中发现学习的方法和数的美妙。一、课前

3、练习写出20的全部因数。写出5个8的倍数。26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二、活学活用1、2的倍数的特征是:2、练习: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说出1535以内的偶数。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如果a是偶数,那么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这两个数是()数。三、巩固反馈:1、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3的倍数的特征3、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4、用0,7,4,5,9五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目标:

4、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2.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一)按要求组数。1.用3,4,5三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三位数。(1)组成2的倍数。(2)组成5的倍数。活学活用:1、3的倍数特征是:9的倍数特征是2、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284553873665举一反三:1、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3045(1)是3的倍数。(2)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同时是3和5的倍数。(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找因数学习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5、,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活学活用:1、填空。24=1X24=2X()=()X()=()X()24的全部因数是:2、看谁找得快。9、18、2、4、7、6、1、3、21(1)18的全部因数:(2)21的全部因数:(3)()既是18的因数,乂是21的因数。举一反三:1、写出下列数的所有因数18()24(51()91(59()69(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找质数学习目标

6、: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课前预习:12的全部因数是:7的全部因数是:1的全部因数是:知识归纳:一个数只有(一个数除了(也就是说,合数最少有()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以外还有()个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三、巩固反馈:1、质数a有()和()两个因数。2、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3、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是(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6分)。20=(39=()+()+()=()=()+()-(

7、)+()5、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25,我们是几?6、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米,它的长、宽的米数是两个质数,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数的奇偶性学习目标: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知识归纳: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巩固反馈: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0389+2004:11387+131:268+1024:46786+25787:6007+8997:2、

8、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十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3、晚上小明家正开着灯在吃晚饭,顽皮的弟弟按了5下开关,这时灯是亮还是暗?如果按了50下呢?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组合图形面积学习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课前预习:三角形、平心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知识归纳:()叫做组合图形。利用()法和()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简称()法

9、。巩固反馈:1.测量并计算下歹U图形的面积。2.计算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成长的脚印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2.能力目标: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知识积累: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2)小华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2)巩固反馈:估计下列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2)面积约为cm2面积约为cm2估一估方格纸上圆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2)面积约为cm2面积约为cm2

10、鸡兔同笼学习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列表举例、作图分析)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明确数量关系。课前预习:1、鸡有20只,一共有多少条腿?2、兔子有30只,一共有多少条腿?活学活用:一、鸡兔同笼,有15个头,36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根据下列条件,填写下表。头/个鸡/只兔/只腿/条15871515155431.假设鸡有8只,兔有7只,腿有(2.数。)条。腿()了,说明兔子()了,应减少()的只3.兔子数减少两只,鸡的数是(4.()只,这时共有(腿()了,再把()条腿。)条

11、腿。)减少1只,这时共有5.1只,得到鸡(腿还多()只,兔()条,再把兔子数减少只,共有36条腿。巩固反馈:1、鸡兔同笼,共17个头,42条腿。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2、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1.5元。问:一角的硬币有几枚,5角的硬币有几枚?点阵中的规律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特点,从而探索点阵中的规律。2.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3.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知识积累:1.请认真观察下列点阵,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算式。你能画出第5个点阵吗?(1X2)()()()(第1个第2个第3个第5个2.(1)请观察点阵的规

12、律,画出下一个图形。)第4个2.观察下面的点子图,找一找有什么规律,请在最后一个方框内继续画。(1)想一想,第9个方框里有点。(2)巩固反馈:1、观察下列图形,并在方格中画上适当的图形。2、观察下列数,找一找有什么规律。(1)第5行有几个数?第8行有几个数?(2)第1行到第4行一共有几个数?第1行到第10行一共有几个数?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3、接下去画一画。第一节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的图形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课前预习】1、

13、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及特征2、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硬纸板,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并且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注: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3、和同桌纸板比较,说说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课堂练习】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第一个图形一样大?2、如图长;你讥下的哪个图形补上去就能长方形完3、比较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课后作业】1、下面的方格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厘米,请画出3个面积都是18平方厘米的不同图形。第二节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2、

14、过程与方法: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方厘米平方厘米【课堂练习】1、下面图中红色部分面积是多少?(图中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相邻两点距离表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第三节动手做【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定边和这条边上定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课前作业】1、画图(1)平行四边形(2)锐角三角形(3)梯形BF【课后作业】2、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

15、底是4cm,高是2cm的平行四边形。(2)底是5cm,高是3cm的三角形。(3)上底是3cm,下底是7cm,高是4cm的梯形。1cm第四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前练习】1、有一长方形长为10厘米,宽为7厘米,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行四边形对边_且_,对角_3、画出下面各图形给定边上的高平方厘10),字母公式表示(1J2、计算T对平行四

16、边形的面积,与同学说说你的方法2.283、应用题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8.5m,高6m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钢板重3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课后作业】1、计算图形面积6.82、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54平方米,它的高是6米,底边长()米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是230米,高是80米,每平方米收小麦5千克这块地共收小麦多少千克?第五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3、能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课前练习】1、半行四边形的面积=2、画出下

17、列各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冲、。底【课堂练习】1、三角形的面积=(2、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S=(卜、)。3、一块三角形地,底长38米,高是27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0.7千克,这块地可以收小麦多少千克?【课后作业】1、一个三角形的高是7分米,底是8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填表平方分米。6.50.8底(厘米)高(厘米)三角形面积(平方厘米)3245103.63、一块三角形的地种西红柿,底长28m,高20m,如果平均每平方米可收西红柿8千克,这块地可收西红柿多少千克?第六节梯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通过操

18、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楚化的思想探索规律。I课前练习】1、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1、梯形的面积=2、求卜下面梯形的面积。3、一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6米,下底是12米,高是多少米?2870下底(厘米)6.82.55.4梯形面积(平方厘米)4.8122、用总长40七【课后作业】1、填表已知梯形的高是10上底(厘米)1.53.26.4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折纸第一节【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渗透转

19、化的数学思想和探究解决计算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课前练习】1、填空)127的分数单位是【课堂练习】20(12),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己。1、填空(1)邑+1=862424(2)()93()()13132、计算x331473、解方程33一x=_147536425四03624一874-8【课后作业】1、计算2、9.也1421*353、解方程23x一=一343、应用题某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1.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你能提出哪些数34学问题?试着解答出来第二节星期日的安排【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

20、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使学生掌握从1里连续减去两个真分数的异分母分数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课前练习】27413154211-TT-T-r=7793121212711052、计算【课堂练习】1、计算4112+151313732十12471257251一-r-993322332、应用题11李叔叔每个月将工资的上作日常开支,工资的上用来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余下的存67起来。存起来的钱占工资的几分之几?1、直接写出得数27/40【课后作业】1、计算105十一544669624.、,12、应用题.一,1一.、,某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用拨款的改造泥巴路,用丁改善卫生设施,34其余部分用丁

21、绿化建设。改造泥巴路和改善卫生设施共占拨款数的几分之几?用丁绿化建设的资金占拨款数的几分之几?28/40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分数的再认识(P3436)学习目标:1、2、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整体“3、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课前预习: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1.把一瓶水分成了5份,喝了2份,相当于这瓶水的2/5。()12.是这个正方形的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每份1/2。()3.1米的1/2是5分米。()4、9/9比1大。()课堂练习比大小1/12O5/121/401

22、/31O1/44/3O5/31/2时O30分1/4O1/62/3O1/22米。8/8米应用题1.8只猴子分6张糖饼,应如何切,才能使切得次数最少,而每只猴子得到的饼乂同样多呢?2.一杯果汁,小明喝掉了半杯后,加满水,乂喝了半杯,乂加满了水并全部喝完。它实际喝了()杯果汁、()杯水。课后作业1/2,2/3,3/4,(),()1/2,1,1/4,1,1/8,1,(),()1/1,1/4,1/9,1/16,(),()()/4+()/4=()/5+()/529/40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分饼。(第3738贞)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

23、义。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3、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课前预习:填一填(1)(2)(3)米表示()米的,也表示()米的。5个是()2里有()个13个是()。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课堂练习想一想用1、3、5、6、12能组成几个假分数,并把它们写出来(分子和分母不用同一个数)_(1)分数可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2)(3)真分数都小丁1,假分数都大丁1。()3千克的和1千克的相等。()哪些课后作业1填空第三课时哪些是假分数30/40学习内容:分数与除法(第3940贞)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

24、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3、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课前预习填空题1、3/5的倒数是(),0(),1的倒数是()倒数。),0.6的倒数是2、6/11-3表示把6/11平均分成()求()份是多少,也就是求6/11的()是多少。3、A除以整数B(B不为0),等于A乘以(课堂练习1、把3/5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总长的()米。)。/),每段长2、4/7X()=6/17X(=0.2X()=13、一个数的5/7是9/20,这个数是(4、柳树占杉树的3/7,

25、是把()。5、男生的5/6与女生相等,是把()=12X()。)看作单位“1”的,数量关系式是:)看作单位“1”的,数量关系式是:()。6、3/4日=()时200千克=(/)吨7、小红的妈妈在八折区购买了一件原价300元的上衣,乂在七折区以现价120元购买了一条裙子,小红的妈妈共付出()元。8、兵兵4天看了一本故事书的3/7,他每天看这本书的(课后作业1、独立完成应用题。)。31/40第1题,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个人呢?第2题,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将15个,

26、共4千克的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分到多少千克桃子?32/40第四课时学习内容:练习三(第41至42贞)学习目标:通过练习,复习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加深对分数的再认识。课前预习练一练。(课本41页)第1、2题,填写后再想一想自己的思考方法,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中第2题,可以说说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课堂练习(课本4142贞)第3题,用分数表示没涂色的部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先独立填一填,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时是怎样思考的。第4题,学生先解决第1个问题,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

27、系。第5题,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第6题,在。里填上“”“v”或“=”。第7题,按要求在圈内填上适当的分数。课后作业实践活动。1、用一张16开的纸设计一张数学报,说说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2、(课本8题)观察今年的年历,并填空。观察年历卡片,根据年历自己数一数,再得出结论。33/40第五课时学习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第43至44贞)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课前预习填空题把:的分母扩大4倍,要使分数大小

28、不变,分子应该().把:化成分母分别为18,27.51的分数,而分数值不变_:3、应用题(1)一个面粉厂,用200千克小麦磨出170千克面粉.磨出的面粉占小麦总数的几分之几?(2)用300千克黄豆可榨油39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34/40课后作业二、填空题41.把号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要加上(),分数的大小不变。2.5个月是一年的1,是半年的1一.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7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米136分=()小时121I23.3个7是(),27是()个7,()个4是2,9是8个()组成35/40第六课时学习内容:找最大公因数(第4546贞)学习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

29、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学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3、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课前预习想一想:(1)9的因数:18的因数:9和18的公因数:(2)15的因数:(3)13的因数:50的因数:15和50的公因数:11的因数:13和11的公因数:15和50个最大公因数:11和13的最大公因数:课堂练习1.想一想出示集合圈,请学生将15和18的公因数分别填入集合圈内,并说一说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5的因数18的因数2.找出下列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5和136和75和84和686和129和325和103.动动脑1、呈现找公因数的一

30、般方法:(1)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并交流找因数的方法。(2)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3)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小结: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是先用相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引导学生讨论其它的方法。课后作业1、写出1、2、3、4、5、20等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1)先让学生填表,找出这些数与4的最大公因数。36/40(2)再根据表格完成折线统计图。(3)组织学生观察表格,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找一找1、2、3、4、5、20等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否也有规律,与同学说一说你的

31、发现。37/40七课时学习内容:约分(P47-48)学习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3、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课前预习:一、动动手。1、设计找相等分数的活动,通过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找出一组相等的分数:8/24=4/12=2/6=1/32、学生尝试说明这4个分数相等的理由。(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课堂练习一、介绍最简分数的名称和意义以及约分的方法。“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二、练习第1题,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进

32、行约分。学生独立练习。第2题,用“猜灯谜”的形式进行约分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在。里填上“v”或“=”。这里包含了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其余的要约分后进行比较。说一说进行大小比较的思考过程。如4题,写出三个与源相等的分数。独也一写。业6课后作业109151杷下面的分数约分成最窗分数。r2130105SS2.有甲、乙、丙三个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三人各自射击了30、40、50发子弹,分别打中了靶子25、36、40次,请问谁的命中率比较高一些?第八课时学习内容:练习四第4950贞学习目标:1、练习找公因数,巩固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38/402、练习约分,

33、综合运用分数的意义、约分等知识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课前预习:第1、2题独立完成。(1)第1题,指出下表中20的因数,15的因数,说一说20和15的公因数。这题主要练习找公因数,巩固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2)第2题,投篮,这题主要练习约分,先将这些数进行约分,再连一连。课堂练习(1)第3题,请学生现自己用分数。这题要综合运用到分数的意义以及约分等知识。(2)第4题,用分数表示图中各种颜色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先让学生找出分数,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请学生提出一些问题。(3)第5题,将题中的图形分成几部分,并用分数表示各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鼓励学生自由分割。(4)第6题,读

34、懂题目,学生理解题意。然后思考:选择怎样的地砖才能没有剩余?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在于要求24和30的公因数。因为24和30的公因数是1,2,3,6,所以可以选择边长是1dm,2dm,3dm,6dnti勺方砖。课后作业实践活动。1、学生用最简分数表示小明一天中每项活动的时间,巩固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约分等知识。2、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并用分数知识进行交流。第九课时学习内容:找最小公倍数(第5152贞)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运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课前预习想一想39/401.a和b都是自然数,如果a除以b商没有余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2.如果三个自然数两两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三个数的乘积。()3.如果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不是互质数,那么这个合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课堂练习一、动动脑1.如果a和b是互质的自然数,那么a和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