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 积累与运用第1课时字音字形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命题规律与预测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真题例析随堂演练随堂演练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命题规律 1近几年河南中考考查的汉字都是常用字。字音考查的重点是辨析多音字、形声字、易读错的字。字形考查的重点是形近字、同音字。辨析的词语综合了二字、三字和四字常用的易读错写错的词语。2常以四选一的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预测 预计2015年中考字音侧重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辨析常用汉字的习惯性错误读音;字形主要考查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的辨形以及对汉字的书写规范程度的考查。 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
2、例析随堂演练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备考指南1平时我们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建立错字错音采集本,归类收录,时常翻阅。2养成准确、工整、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对于方框或田字格,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 第1课时 字音字形真 题 例 析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C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A、C两项考查了多音字(如“塞、和、擂、 脯、提、艾”)的读音,B、D两项考查了形近字(如“嫉”与“疾”,“亢”与“吭”等)的读音,所选的字都是常用汉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A.si/s,h/h,li/li;B.j/
3、j,kng/hng,ch/sh;C.f/p,d/t,i/y;D.cng/chung,bng/bng,y/y。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B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A、C两项考查了多音字(如“载、泥、模、省、 强、曲、处、轴”)的读音,B、D两项考查了形近字(如“扁”与“偏”,“任”与“饪”等)的读音,所选的字都是常用汉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Azi/zi,m/m,n/n,xng/xng;B.pin/pin,chu/chu,lio/lio,b/b;C.qing/qing,q/q,ch/ch,zhu/zhu;D.min/
4、min,rn/rn,qng/qng,wi/wi。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D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了形近字(如“扭”与“纽”)、多音字 (如“咽”)的读音,所选的字都是常用汉字,词语为常用词 语。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A.ni/ni,gung/kung,y/yn;B.pn/bn,xio/no,jn/jn;C.q/j,chu/chu,chng/chn;D.mi/mn,mi/m,chu/xi。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D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
5、析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字形,辨析的词语延续了三年来的考查形式,综合了二字、三字、四字词语,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其中A项,“步步为营”意为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不能用“赢”;B项,“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不能用“距”;C项,“震撼”意为震动,摇动,与心理无关,不能用“遗憾”的“憾”。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52013河南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 C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考
6、查辨析词语的字形,辨析的词语综合了二字、三字、四字词语,都是常用词语,注意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判 断词语书写的正误。A项,“雄纠纠”应为“雄赳赳”;B项,“集思广议”应为“集思广益”;D项,中“肯求”应为“恳求”。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62012河南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提炼化装品全神贯注汗流夹背B热衷百叶窗措手不及相得益彰C规矩口头禅以逸代劳浮想联翩D装潢照相机理屈词穷出谋画策 B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字形,辨析的词语沿袭去年的 二字、三字、四字词语,注重对形近字、日常用语的辨析。 A项
7、,“化装品”应为“化妆品”,“汗流夹背”应为“汗流浃背”;C项,“以逸代劳”应为“以逸待劳”;D项,“出谋画策”应为“出谋划策”。 方 法 总 结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一、识记多音字的规律 1区分语体有些多音字可以根据其书面读音和方言口语读音的不同来识 记。譬如,剥:书b,剥削、剥夺;口bo,剥笋、剥皮。血:书xu,血色、鲜血;口xi,出血了、血淋淋。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明确词性有些汉字是由于词性不同而产生几个读音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参照词典注释和其在句子当中的语法功能来识记。例如:背,作名词时读bi,如脊背;作动词时读b
8、i,如背包袱。又如:处,作名词时一般读ch,如处室、到处;作动词时读ch,如处分、处世。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3辨析词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其意义,因此识记多音字时可以采用辨析词义的方法来整理一部分词语。比如:禅,chn,佛教用语,指排除杂念,静坐:坐禅、参禅;泛指佛教的事物:禅院、禅师。shn,禅让(帝王把帝位让给 别人):受禅、禅位。又如:与,y,给:施与;交往:相与;赞许、赞助:与人为善;等待:岁不我与;介词,跟:与虎谋皮;连词,和:工业与农业。y,参与:与会。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4记少去多记住少数读音,
9、甚至是个别特殊用法的读音,而不必死记其 通常读音或者其他义项的读音。比如“鲜”字有七八个义项,不便识记,但使用“记少去多”法来识记就显得十分简便。我们只要记住,当它解作“少”的时候读“xin”这个音,其余的读“xin”就行了。当然,为了使得识记更加准确,我们可以将多音字的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这样便可以起到举一反三、一箭双雕的功效。比如:“拾”只在书面用语“拾级”一词中读“sh”,其他情况一律读“sh”。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5同形异读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当中意思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对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整理一些特例。如:澄清,作一个词用
10、时读“chngqng”,有以下三个义项:清亮;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作动宾短语时念“dngqng”,解作“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再如:累累,口语中解作“屡屡”或“形容累积得多”时,读“lili”,如累累失误、罪行累累;书面语中解作“接连成串的样子”或“憔悴颓丧的样子”时,读“lili”,如果实累累、累累若丧家之狗。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总之,掌握汉字的读音,工夫在平时,也不是单纯死记硬背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说话、读文章时读标准字音,勤查词典,切忌想当然,以“半边”读之,或含糊跳过。对多音字、易混淆的音近字和形似字,要
11、多加比较并分类归纳,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字音。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二、辨析易混字三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因而在识记的时候要注意三者的结合,尤其要以义为依托来识记字音、字形。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1以义辨形这是最重要的一种辨析方法,具体技巧有:(1)追源法。汉字 是表意字,从偏旁来推测词义。(2)追意法。即追究这个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例如:“戴”是加在手、面、颈、头等处之义;“带”有“携带”之义,弄清二字的含义,就不会将“披星戴月”中的“戴”写成“带”。(3)不望文生义。(4)利用对应关系掌握(结构分析法)。汉
12、语是对称的学问,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掌握。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抓住形旁,辨义选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相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而区别 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不会用错字。如“鹰”和“膺”,前者从“鸟”部,表示它是鸟类的一种;后者从“月”部,意思为“胸,胸中”,了解了这些以后,就不会把“义愤填膺”的“膺”写成“鹰”。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3留意观察,字词搭配对于常用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如“部署”“布置”中的“部”“布”,“刻苦”“克
13、服”中的“刻”“克”,有时从意义辨析也比较困难,但只要随时注意到它们的搭配习惯,就能运用自如了。 随 堂 演 练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C 解析 A项,“锲”应读qi;B项,“俩”应读ling, “咤”应读zh;D项,“媲”应读p。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D 解析 A项,“眩”应读xun;B项,“藉”应读ji; C项,“蓦”应读m。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B 解析 B项的四个加点字都读yo。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42014黔西南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14、幅射仰慕孜孜不倦自出心裁B安详急躁锐不可当五彩斑斓C迸溅暄嚷恃才放旷跃武扬威D蓬篙狡黠坚忍不拔一泻千里 B 解析 A项,“幅射”应为“辐射”;C项,“暄嚷”应为 “喧嚷”,“跃武扬威”应为“耀武扬威”;D项,“蓬篙”应为“蓬蒿”,“坚忍不拨”应为“坚忍不拔”。 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52014杭州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端详悲怆迫不及待孤立无援B潦草倔强语无纶次慷慨淋漓C宣泄诓骗戛然而止缩手无策D真缔青睐惊慌失措锐不可当 A 解析 B项,“语无纶次”应为“语无伦次”;C项,“缩手无策”应为“束手无策”;D项,“真缔”应为“真谛”。 第1课时 字音字
15、形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62014新乡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豆蔻微功益鞠躬尽瘁啸聚山林 B沉浸闷葫芦通霄达旦深恶痛迹C禁锢黄粱梦恪尽职守马革裹尸D归咎挖墙脚巧妙绝纶吹毛求恣 C 解析 A项,“微功益”应为“微公益”;B项,“通霄达旦”应为“通宵达旦”,“深恶痛迹”应为“深恶痛疾”;D项,“巧妙绝纶”应为“巧妙绝伦”,“吹毛求恣”应为“吹毛求疵”。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命题规律与预测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真题例析随堂演练随堂演练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命题规律河南省近年来仅以选择题的形式
16、考查过辨析近义词(含关联词)。常用词语(成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并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认可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外,以时事材料为主。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命题预测1准确选用词语(含关联词)。2结合语境,理解课内外的常见词语和新生词语的含义。3辨析词语(成语)运用的正误。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备考指南1平时注重积累词汇,正确理解词义。2注重近义词的区别和关联词的运用。3学会从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等方面辨析
17、成语运用的正误。 真 题 例 析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12012河南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公益与每个人_。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 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_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_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_。A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 B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C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 D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 C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正确使
18、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 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公益与人没有利害冲突,所以是“息息相关”。“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即使也”表示条件关系,从句子“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可以看出,这里应选择“即使也”。“传承”指传授和继承;“传递”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题干语句表达的意思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不是继承,所以应选择“传递”。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2014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灵魂失去了家
19、园就会_。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A枯萎干涸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A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的能力。“枯萎”用于表现植物干枯萎缩的状态,“枯黄”则偏重于形容枝叶颜色的干 枯发黄,根据句子的主语“树木”很容易能选出“枯萎”;“干涸”用于形容河道、池塘没有水,而“干旱”则是指 因缺水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根据主语“江河”很容易 选出“干涸”;“堕落”用于形容思想和行为往坏里变,而“陨落”一般用来形容
20、物体从高空坠落,或作为伟人去世的婉称,根据主语“灵魂”,偏重于形容精神上的状态,所以应该选“堕落”。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C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要注意词语的正确含义、使用范围和褒贬感情色彩。A项,“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B项,“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常人,与“许许多多”语义重复;D项,“义愤填膺”是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在此使用感情色彩不当。 方 法 总 结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一、辨
21、析近义词的方法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2)词义的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 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 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 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3)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1)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
22、用法方面来辨析(1)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2)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二、正确使用成语 考试中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 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成语的意思,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
23、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改为“事半功倍”。3色彩不当。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当做贬义词,把贬义词当成褒义词,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崇高理想有误。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
24、真题例析随堂演练4用错对象。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 有些成语是有特定的使用对象的,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因此,在记住成语意思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它们各自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如: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 “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不能搭配,属于用错对象。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有些成语专指特定对象,例如:“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
25、天伦之乐”形容一家人,“凤毛麟角”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变更,等等。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5不合语境。使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句中的“安步当车”,是慢慢行走,就当做是坐车的意思,而本句中描述的抢险形势紧急,抢险队员不可能有“安步当车”的闲情逸致。因而,成语与语境出现矛盾,“安步当车”使用不当。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
26、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6谦敬错位。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 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 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 谦辞,只能用于自述,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词的错误。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和“蓬荜”意义相同,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就此而论,又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所以删去“居室”才正确。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
27、演练7前后重复。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的某个词语含有成语的部分意思,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唆。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三、正确选用关联词语 对于关联词的考查,首先要注重其固定搭配,掌握常见的关联词。其次,通读了解句子内容,根据句式结构和陈述内容,确定两句的关系类型,根据类型选填恰当的关联词连
28、接分句。常见的关系有:1转折关系。如:虽然但是,尽管还是,然而。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假设关系。如:如果就,要是那么,不管也,倘若就,即使也。3并列关系。如:一边一边,既是也是。4递进关系。如:不但而且,不仅还。5选择关系。如: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6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7承接关系。如:首先接着然后再又。8条件关系。如: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随 堂 演 练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
29、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12014南充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家庭的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_,充满快乐。(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是触犯了党纪国法,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D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A熏染姿态万千只要就B熏陶姿态万千只有才C熏染五彩缤纷只有才D熏陶五彩缤纷只要就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
30、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五彩缤纷”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A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B项,“浑身解数”和“本领”语意重复;C项,“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此处用错对象;D项,“弥留之际”多指病重将死,不合语境。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
31、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D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别具匠心”意为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用在此处不恰当。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B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A项,“沉湎”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C项,“芸芸众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与“普通”重复;D项,“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1【
32、抱负报复】 前者指远大志向,后者指对别人反击。对这两个词,要注意“抱”和“报”的区别,前者是怀有,指自己;后者是对别人,“报”在这里就是报复之意。2【化装化妆】 化装:改变原来的样子,使人难以辨 认。如:他化装成了乞丐的模样,混进了队伍中。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更加美丽。如:这瓶化妆品,价格也太高了。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3【暴发爆发】 这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不同之处是,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指突然发财的人家,“山洪暴发”指山洪突然冲下来。“火山爆发”“爆发革命”都是强调爆炸性。4【反应反映】 反应:本指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也指化学上一种物质与别的物质
33、发生作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病人产生一些反应。反映:原指光线的反照,现多用它的比喻义,即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实际情况或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这种不良现象被反映到了有关部门。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5【处世处事】 前者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如为人处世;后者指处理事务。6【世故事故】 前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如 “老于世故”;后者指出了意外,如交通事故、伤亡事故。7【度过渡过】 前者用于指时间,如“度过假期”; 后者指从此岸到彼岸。“过度”与“过渡”则完全不同,前者 指超过限度,后者指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 期”“过渡段”。8【法制法治】 前者指有
34、关的法律制度,如“健全法 制”;后者指根据法律来治理,如“实行法治,反对人治”。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9【灌注贯注】 前者指用液体浇灌,或用于灌输知识、思想之类;后者指精神集中,贯穿下去,如“全神贯注”。10【国事国是】 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大政方针。比较具体的事务不能用“国是”。11【检查检察】 前者指一般的查看、查考,如“检查工作”;后者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如“检察院”不能写成“检查院”。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12【侦查侦察】 前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 和证实犯罪嫌疑人确实有罪而进行的活动,如“立案侦查”;后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如“侦察兵”“
35、侦察敌情”。13【考查考察】 前者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如 “考查干部”;后者着重指观察了解,调查研究,如“出国考察”“到贫困地区考察生产状况”。14【截止截至】 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后者指截止到(某一时间),如“截至五月二十日,参观者已超过五万”。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15【克服克复】 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如 “克服困难”“克服急躁情绪”;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回来,如“克复失地”。16【权利权力】 前者与“权益”相同,相对于“义 务”而言;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所具备的支 配力量,如“权力机关”“干部不要滥用自己的权力”。17【启示
36、启事】 前者是启发的意思,如“读这本书我得到了重要的启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如“寻人启事”“征文启事”。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18【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是化学用语,指 固体的溶解,或指冰雪等变成水(这一点与“融化”相同);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变成液体, “熔化”不能写成“融化”;“融化”指冰雪变成水。19【委屈委曲】 前者指受冤屈,如“我说得不对,委屈你了”;后者指曲折,用于曲调、道路、河流等,如“委曲的小溪”“这支歌委曲婉转”。注意“委曲求全”包含受委屈的意思,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20【修养休养】 前者指理论、知识、
37、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品德修养”;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如“到北戴河休养”。21【义气意气】 前者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重义气”“哥们儿义气”。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如“意气相投”“意气风发”;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用事”。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22【以至以致】 以至,有“直到”的意思,也表 示某种情况的自然结果,如“变化太快了,以至一时难以适应”。以致,多用于不好的结果,如:“平时不严格要求,放任自流,以致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23【振荡震荡】 前者是物理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这个意思与“振动”相同;或电流的周期变化。后者指外力引起的
38、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24【作客做客】 前者是“客居”的意思,即离开家乡生活在另一个地域,如“作客他乡”。后者指当客人,如“到朋友家做客”。25【绿荫绿茵】 “绿荫”是指绿树的阴影,即树荫,如“绿荫蔽日”。“绿茵”特指绿草地,如“绿茵如毯”。26【艰苦坚苦】 艰苦,指艰难困苦,用来形容环境条件差,多用于客观条件,如“艰苦道路”“艰苦生活”。坚苦,指坚忍刻苦,用来形容人的意志表现,如“坚苦战斗”。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27【工夫功夫】 工夫,多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 如“你只要有工夫,就可以和我到操场打球”。功夫,多指
39、花去的精力或达到的造诣或练就的本领,如“语言的功夫,要从写作的实践上炼就”。28【抚养扶养】 抚养:爱护并教养,使之除了正常地 生活下去以外,还要受到呵护、培养、教育,一般用于长对幼 (包括兄、姐对弟、妹),适用范围较窄。如:三个弟弟在哥哥的抚养下慢慢长大。扶养:养活,着重在扶助、供养,使之能正常地生活下去,可以用于长对幼、少对长,也可以用于平辈之间,适用范围较广。如:他的父母牺牲后,他们兄弟俩就由我们来扶养。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29【必需必须】 “必需”是一定要有,不能缺少的 意思,表示对某种事物的特别需要。如:粮食为我们所必需。“必须”是一定要这样的意思,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如
40、:天黑之前我们必须回到学校。30【简洁简捷】 简洁,指谈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如“文笔简洁”;简捷,指简便快捷,如“算法简捷”。31【淡薄淡泊】 淡薄,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如 “人情淡薄”;淡泊,指不追求名利,如“淡泊明志”。 附录1 中考易混词语辨析32【接受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 “接受考验”;接收,指收受,如“接收来稿”“接收无线 电信号”等。33【终止中止】 二者都有“停止”之意。“终止”指最终停止,结束;“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34【变幻变换】 两者都含有“变化”的意思。“变 幻”所指的事物多是动荡不安,变化无常的,使人难以捉摸 和预料,一般不带宾语;“
41、变换”所指的事物较实在具体, 常带宾语。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附录2中考易混成语集锦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6望洋兴叹: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
42、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13大动干戈: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如坐春风:比喻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18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19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20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21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很盛。22一衣带水:形容一水
43、之隔,往来方便。23下车伊始:比喻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24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25水清无鱼: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26盲人瞎马:比喻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况。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二、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 (一)褒错用贬1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繁多,丰富多彩。6沁人心脾: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7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
44、人入胜。 8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9有口无心:指话虽不好听,却并无恶意。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二)贬错用褒 1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 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3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4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5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6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7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8明哲保身: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
45、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9忘乎所以:指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10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丢失了原有的技能。 14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15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 16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17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18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19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20巧言令色:指用花
46、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21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2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23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24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善于狡辩 (多指夸张的或不符合实际的)。 25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三、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客人一样。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融洽。6青梅竹马: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
47、就相识。7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8汗牛充栋:形容书籍非常多。9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热心恳切地教导。10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11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诗、画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 12人老珠黄:指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 13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四、易混成语辨析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
48、行事。 3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 (多指坏事)。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6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错误。7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9开山祖师:泛指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
49、事业的人。 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五、容易用错语境的成语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不可同日
50、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男女间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附录2 中考易混成语集锦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11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不负众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12间不容发: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第3课
51、时古诗文默写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命题规律与预测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真题例析随堂演练随堂演练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命题规律1“古诗文默写”命题一直坚持以“新课标推荐背诵的古诗 文”为考查范围,考查学生对名篇佳句的默写及理解、迁移、运用能力,分值一直为8分。2考查形式有直填式默写、理解型默写(含运用型默写)、主 题型默写三种。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命题预测考查形式仍然主要有直填式默写、理解型默写(含运用型默写)、主题型默写三种。 备考指南以课标推荐背诵的50篇(首)古诗文名句为训练重点,做到会背会默,不错字,不漏字。 第3课时
52、 古诗文默写真 题 例 析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一、直填式默写 12014河南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22014河南锦帽貂裘,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2013河南 报君黄金台上意,_。(李贺雁门太守行) 折戟沉沙铁未销 千骑卷平冈 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42013河南 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2012河南 亲贤臣,远小人,_。(诸葛亮出师表)62012河南 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瀚海阑干百丈冰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落红不是无情物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
53、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这几道题均以直接默写的形式考查考生背诵默写的准确性,这也是许多省市默写诗句采用的主要题型。难度看似不大,但考生很容易出现错字、漏字或添字等现象。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二、理解型默写 12014河南 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22013河南 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_,_”。32012河南 中秋佳节,举头望月,苏轼用“_, 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第3课时 古诗文默
54、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理解型默写有条件限制,有目标导向,要求考生不仅要熟背诗文,还要理解诗句含义,结合语境填写。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三、主题型默写 12014河南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2013河南 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
55、第一境也;“_,_”(陶渊明饮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_,_”(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32012河南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_,_” (游山西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了农民的淳朴热情。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
56、例析随堂演练解析 主题型默写以情感、写法、修辞、主题等对诗句进行 了归类,题目中没有给出上句或下句,在难度上有所增加。解答这类题要求考生不仅熟记背诵,而且要理解诗文内容,并对古诗文名句进行分类梳理,注意相关主题的比较、联系。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古诗文名句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某一景物为主线,搜集不同作家歌咏这一事物或景物的诗句,如以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飞禽走兽等进行分类整理,也可以送别、哲理、友情、劳动、理想、思乡、爱国、惜时等进行分类整理,做到有备无患。 方 法 总 结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准确进行古诗文默写,主要靠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训练相结合
57、。平时积累的方法主要有:理解型积累、归类型积累、运用型积累。考前强化以新课标推荐背诵的50篇(首)古诗文名句为训练重点,做到会背会写,不错字,不漏字。尤其注重易错字的强化练习,不必大搞全文默写。 随 堂 演 练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12014襄阳 古诗文默写。(1)日暮乡关何处是?_。(崔颢黄鹤楼)(2)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何当共剪西窗烛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4)论语十则中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_
58、,_”。(5)自古以来,“诗言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载体、心意的寄托。如钱塘湖春行中的“_,_”,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悦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22014安徽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肉食者鄙,_。(左传曹刿论战)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
59、,_。(杜甫春望) 未能远谋 受任于败军之际 山气日夕佳 潮平两岸阔 家书抵万金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人有悲欢离合,_。(苏轼水调歌头)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黑云压城城欲摧 月有阴晴圆缺 梦回吹角连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32014宁波古诗文名句默写。(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2)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3)无丝竹之乱耳,_
60、。(刘禹锡陋室铭)(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 君子好逑 朔气传金柝 无案牍之劳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既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7)古诗词中有不少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示例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示例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3课时 古诗文默写命题规律与预测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随堂演练42014江西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宗教场所装修终止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设施面积补差及养老服务补充协议
- 2025年度网络安全合同管理制度及流程保障
- 2025年度住宅小区物业漏水紧急赔偿协议书
- 2025年度绝交协议范本:理性处理情感纠纷的协议样本
- 2025-2030年中国棉布遮阳棚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夹圈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75543
- 2025年度商品房团购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互联网医疗股份分配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肉牛养殖与肉类加工厂订单定制销售协议
- TCASWSS 025-2024 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规范
- 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提升
- 两办意见八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宣贯学习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技能范例课件
- 《体育与健康说课》课件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九单元 溶液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招聘教师笔试真题2022
- 山东女子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0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
- 常见织带花链的排法和穿棕方法
- 《化工工程制图》完整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