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_第1页
新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_第2页
新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_第3页
新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_第4页
新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的吸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2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常年平均气温约25 ,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企鹅妈妈

2、:不对,是没有内能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连水蒸气都没有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可以升华呀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60 的水比30 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0 的水内能为零(第5题图)5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3、 D压缩空气7用打气筒给篮球快速充气,忽略篮球体积的变化,在充气过程中,球内空气()A质量不变 B密度不变 C温度不变 D内能增大8由Qcm(tt0)得,ceq f(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9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C温度升高,内

4、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10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 kg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A4.2103 J B8.4104 J C1.26105 J D2.1105 J11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

5、则运动C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D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_,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14如图所示,杯中装满凉开水,慢慢加入两小勺细盐,则杯中的水 _(填“会”或“不会”)溢出,这说明_;过一会儿取一勺水尝一尝,发现有咸味,这是因为_。15在很长的下坡路段,如果使自行车匀速下坡,则骑行者的机械能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有经验的骑行者在下坡一段距离后会停车休息,因为长时间刹车使刹车片的_能明显增大,容易损坏刹车片

6、。16“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在这个过程中,碳粉是通过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17在四川邛崃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如图所示。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个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的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第14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18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

7、,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风。形成海陆风的根本原因是_。如图所示的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其中_图反映海风形成的时间是白天,_图反映陆风形成的时间是晚上。三、实验与探究题(19、20、21题各8分,共24分)19在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向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大小相等的红墨水,如图所示。(1)看到的现象是 _。(2)此实验说明了_,且剧烈程度与_有关,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了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_。(3)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有_和_。(第19题图)(第20题图)20

8、.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质量/g升温10所需时间/s升温20所需时间/s升温30所需时间/s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

9、可能的原因是:_。21小刘同学发现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快,为了掌握物体保温和快速降温的规律,小刘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小刘选用3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放在温度可调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 降至50 所用时间,只

10、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实验数据记入下表:序号杯子材枓水的质量有无电风扇吹风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冷却时间/s1玻璃相等无9050309202玻璃相等有9050306123玻璃相等无9050156654塑料相等无9050157805铝相等无905015508【分析与论证】(1)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猜想:热水冷却快慢还与_有关;(2)分析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知热水表面空气流速越快,冷却时间_;(3)用序号为3、4、5的三个实验可以验证小刘的第_(填序号)个猜想;(4)在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的两次实验中,小刘控制的变量是:_;(5)请你对小刘以上实

11、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_。四、综合应用题(22题5分,23题8分,24题12分,共25分)22在童话故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只能靠点燃火柴取暖,如图所示。如果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78 J的热量,这些热量能使1 m3空气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 J/(kg),空气1.29 kg/m3(第22题图)23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 m2的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实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

12、kg,水的初温为20,经8 750s时间后上升到45。请计算:c水4.2103J/(kg)(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2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陶瓷塑料木地板聚乙烯(PERT)136.6 W/m2103.5 W/m293.5 W/m2聚丁烯(PB)125.7 W/m296.9 W/m

13、290.0 W/m2(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 kg,将全部的水从5 加热至45 ,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 J/ (kg)(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 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 ),供水温度为45 ,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第一章达标检测卷一、1.A2.C3.D4.A5.A6.A7.D8.D9.A10C点拨:水放出的热量Q放cmt4.2103 J/(kg)1 kg(50 20 )1.26105 J。11C12B点拨: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14、的小水珠,故A错误;炒肉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的,故C错误;汤沸腾后,把火调小,汤继续沸腾,汤的温度不会降低,故D错误。二、13.做无规则运动14不会;分子间存在间隙;盐分子无规则运动15减小;内16.升华;热传递17热传递;蒸发;比热容大;给灯盏加盖点拨:为了省油,应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思考,设法减慢蒸发速度。18海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的大;乙;甲点拨:白天,泥土和海水都吸热升温,泥土的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而上升,这时风向是由大海吹向陆地。晚间的风向与白天的风向相反。三、19.(1)热水杯中的水比冷水杯中的水变红得快(2)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

15、;间隙(3)对比法;控制变量法20(1)吸收的热量的多少(2)大于(3)沙子(4)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导热性能不好或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或没有用玻璃棒搅动)21(1)热水的表面积(或热水的质量等)(2)越短(3)二(4)容器的材料和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5)在验证某一个猜想时,应尽可能地多做几次实验,才能得出普遍的实验结论四、22.解:1 m3空气的质量m空气V1.29 kg/m31 m31.29 kg,空气吸收的热量Q吸Q放78J,空气升高的温度teq f(Q吸,cm)eq f(78 J,1.0103 J/(kg)1.29 kg)0.06 。23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

16、tt0)4.2103 J/(kg)100 kg(4520)1.05107 J。(2)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Weq f(Q吸,50%28 750)1 200 J。24解:(1)Qc水m(tt0)4.2103 J/(kg )2103 kg(45 5 )3.36108 J。(2)由题意可知,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为P90.0 W/m2,散热量QPSt90.0 W/m280m23.6103 s2.592107 J。(3)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

17、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2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A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3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

18、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第3题图)(第4题图)(第6题图)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5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压缩冲程 B做功冲程C吸气冲程 D排气冲程6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19、是()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C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D严寒的冬天,人们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8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缸内的物质是()A柴油 B汽油和空气 C汽油 D空气9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10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汽缸都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这主要利用了金属耐高温、耐摩擦等性质。但由于它的另一特性,却使得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大为减少,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这是指它具有良好的()A弹性 B磁

20、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11两台汽油机,甲机的效率为35%,乙机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A甲机做的功比乙机的多 B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C在相同时间内甲机消耗的汽油比乙机多 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多1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每分钟1 200转,则汽油机每秒内()A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B完成40个冲程,做功40次C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D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黔东南州台江县来自各个乡镇的20多支舞龙队伍,用舞龙嘘花的火与激情来庆祝元宵,全国各地的游客也都慕名前来观光。元宵节吸引众人眼球的

21、就是舞龙嘘花大赛(如图所示),舞龙的人们大部分光着身子,步履轻快,条条蛟龙在火海中任意遨游,场面颇为壮观,被称为是“勇敢者的游戏”。附近的居民和观众闻到了火药味,这是_现象,火药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能。(第13题图)14菲菲家的下水道堵了,爸爸用固体疏通剂进行疏通。具体操作是:先将适量的疏通剂倒入下水道,再缓慢加入清水,疏通剂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将管道疏通。在疏通剂与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能转化为_能,高压气体疏通管道的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的_冲程。15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_现象。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

22、时发动机的效率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16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次,飞轮转过_圈。17.目前我国研发出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能。三、实验与探究题(18题7分,19题9分,20题10分,共26分)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烛的热值q。图中A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1)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实验小组同学是通过测量_间接测量蜡烛

23、燃烧放出的热量;(2)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3)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_J/kg。加油站: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mq,c水4.2103J/(kg)物理量测量值容器中水的质量m/g150容器中水的初温t1/25容器中水的末温t2/40燃烧前蜡烛的质量m1/g20.6燃烧后蜡烛的质量m2/g20 (4)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_,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写一条即可)。(第18题图)(第19题图)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24、,应选择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两图进行实验;(2)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_;(3)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J。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从火车到火箭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汽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不便于使用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76年发明的,柴油机是1892年发明的。内燃机行驶时不需要携带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早期的

25、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根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功率相同时,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的重力依次_(填“增大”或“减小”)。(2)在结构上汽油机汽缸的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汽缸的顶部是_。(3)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_。四、综合应用题(21题12分,22题14分,共26分)21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5 N的水平推力,以

26、600 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 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 J/kg的航空煤油4 000 kg。求1 h内:(1)飞机的航程;(2)发动机所做的功;(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第22题图)22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 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下表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丁烷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 ,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27、 ),锅的比热容为0.8103 J/(kg),则:(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 kg的水温度升高50 ?(3)如果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 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品名便携式丁烷气炉质量1.88 kg(不含气瓶)型号WZL168A尺寸343 mm284 mm113 mm用途野外用点火方式电子点火使用燃气液化丁烷气燃气消耗量150 g/h(最大火力时)气瓶规格品名总质量净质量主要成分热值354 g250 g丁烷9107 J/kg第二章达标检测卷一、1.C2.A

28、3.C4.D5A点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6A7A点拨:由于总存在能量的散失和损耗,所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8B点拨: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9A点拨:探究萘的熔化规律,利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压缩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内燃机压缩冲程,是活塞压缩工作物质做功,改变物质内能;水蒸气冲开木塞,对木塞做功,是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10C11D12C二、13.扩散;内14.化学;内;做功15.扩散;降低1610;20点拨:汽油机飞轮每转1圈完成2

29、个冲程,每转2圈完成4个冲程,做一次功。17做功;机械;内三、18.(1)水吸收的热量(2)天平;温度计(3)1.575107(4)小;蜡烛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19(1)甲、乙;甲、丙(2)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3)3.010520(1)减小(2)喷油嘴(3)机械能四、21.解:(1)飞机的航程svt600 km/h1 h600 km;(2)发动机所做的功WFs1.6105 N600 000 m9.61010 J;(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4107 J/kg4 000 kg1.61011 J;(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30、eq f(W,Q放)100%eq f(9.61010 J,1.61011 J)100%60%。22解:(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Q放mq0.1 kg9107 J/kg9106 J;(2)2 kg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4.2103 J/(kg)2 kg50 4.2105 J;(3)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m气0.15 kg/h1.4 h0.21 kg,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Q1Q放90%m气q90%0.21 kg9107 J/kg90%1.701107 J,水吸收的热量Q2Q130%Q锅1.701107 J30%0.8103 J/(kg)1

31、kg(9626)5.047106 J,能烧开水的质量m水eq f(Q2,c水t)eq f(5.047106 J,4.2103 J/(kg)(96 26 ))17.2 kg。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荷,这是因为()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2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如

32、图所示),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第2题图)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3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使两灯同时亮、同时灭,两灯一定要串联B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C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D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4关于开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改变,它的作用不改变B一个开关能控制两盏电灯,这两盏电灯一定串联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各支路上的用电器D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5下列电路中,哪个是正确的(

33、)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7家庭照明用的电灯是并联的,下列情况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闭合开关,电灯会发光 B熄灭任何一只电灯,都不会影响其他电灯的亮与灭C断开开关,电灯会熄灭 D只有把接线情况整理清楚,才能进行判断8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技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

34、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使灯只有在夜晚天黑之后,有人走过时才能亮,这种“智能化”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9关于电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用电器工作必定有电源 D只要将电源连入电路用电器一定工作10短路和断路是电路中常见的故障,闭合开关后,下列四幅图有短路现象的是() 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检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是否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接错的是()A导线1 B导线2 C导线3 D导线4(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只

35、闭合S1,两个灯泡串联 B只闭合S2,只有灯泡L2发光C同时闭合S1和S2,灯泡L1发光 D同时闭合S1和S3,两个灯泡并联13信息社会建立在智能化电路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其实,智能化电路(逻辑电路)同样由开关和用电器组合而成。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闭合一个开关表示满足一个条件,指示灯亮表示导致的结果,则下列关于该电路能实现的逻辑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电路:既要又要 B乙电路:只要就C甲电路:要么要么 D乙电路: 或者或者14电吹风是常用的家用小电器。某一品牌电吹风既可吹冷风又可吹热风,若只需要让它吹冷风,图中符合工作要求的电路图是()15自动扶梯经常空载运转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节能扶

36、梯应运而生。当人站在过渡区准备上行或下行时,系统会自动接通延时开关S,电梯运行(电梯由电动机M驱动);若过渡区一段时间无人,开关自动断开,电梯停止运行。能实现以上功能的电路是()16冲洗照片用的“曝光箱”内有红白两个灯泡,箱外有两个开关S1、S2,根据需要,当先闭合S1时只有红灯L1发光,再闭合S2时红灯L1和白灯L2均发光,并且要求在S1闭合前,即使先闭合S2,白灯L2也不发光。下列电路中能够符合上述要求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7连接电路时,开关与所控制的用电器是_联的,而且开关应该_,以防止因电路接错而损坏实验器材。家庭中的用电器是_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跟用电器

37、是_联的。18如图所示,A为导体,B为带电体。有一位小姑娘站在绝缘台上,当她手扶导体时,她的头发向四周“炸开”,这是因为_;若带电体带负电,则A、B之间瞬时电流方向是由_到_。(第18题图)(第21题图)19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_电子而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_电。20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的转移;1733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并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_。21如图所示,当S1、S2都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它们是_联的。当S1、S2闭合时,能亮的灯是_,它们是_联的。当S1闭合、

38、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22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第22题图)23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的实物。(第23题图)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0分,共20分)2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不亮,经检查,开关S接触良好。为了进一步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小明利用导线和灯泡L3进行检查,请你根据小明的检查结果,帮忙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1)小明将导线和灯泡L3串联接在a、d两点间,闭合开关,灯泡L2、L3都发光,这说明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条即可):_;_。(2)为了进一步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小明用灯泡L3代

39、替了L1,闭合开关,发现L2同样会发光,由此可确定故障的原因是_。(第24题图)(第25题图)25小吴看见学校门口安装了一种太阳能壁灯。如图,它的主要部件有光控开关S1(光照强度不足时会自动闭合的开关)、延时感应开关S2(有人靠近到一定距离后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的开关)、太阳能发电板、锂电池、LED灯(它的光照强度超过光控开关S1的临界点)、支架等。白天太阳能发电板发出的电储存在内部的锂电池中,只有当光照强度不足、有人靠近时才会自动亮灯3分钟。小吴在不拆开该灯的情况下对灯的内部结构进行探究:【分析与判断】根据对自动亮灯条件的分析,可以判断光控开关S1和延时感应开关S2的连接方式为_联。【问题与猜

40、测】小吴仔细观察外观后没有发现光控开关S1的位置,他提出如下的猜想:可能在LED灯上;可能在延时开关上;可能在太阳能发电板上。【推理与实验】(1)小吴思考后排除了猜想的可能,因为如果在LED灯上,那么在电池充满电后晚上有人靠近时会出现的现象为_。A不会发光 B正常发光 C灯泡不断地闪烁(2)小吴在验证其他两种猜想时可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第三章达标检测卷一、1.A2.B3.A4.B5.C6.A7.B8.D9D点拨:有电源,电路是通路的情况下,用电器才能工作。10B11.C12D点拨:只闭合S1,电路是断路;只闭合S2,两个灯泡串联,两个灯泡都发光;同时闭合S1和S2,电源被短路,两个灯泡都不发光

41、;同时闭合S1和S3,两个灯泡并联,都发光,故D正确。13C14D点拨:由图A可知,电热丝工作、电动机不工作,不能吹出热风,也不能吹出冷风,故A不符合题意;由图B可知,电动机和电热丝均工作,吹出来的是热风,故B不符合题意;由图C可知,电动机和电热丝均不工作,处于停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15D点拨:根据题意可知,向上运行的电动机和向下运行的电动机互不影响,并且各自都有开关控制,因此D选项的电路图符合题意。16D点拨:由题意知,两个灯泡的关系是并联,且S1在干路上,控制两个灯泡,S2在支路上,只控制灯泡L2。二、17.串;断开;并;串18.同种电荷相互排斥;A;B19得到;负20.电子;同种电荷

42、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1L1、L3;串;L2、L3;并;L3点拨:当S1、S2断开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先经过L1再经过L3流回负极,因此L1、L3亮,是串联的。当S1、S2闭合时,L1被短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S1后分为两路,分别经过L2和L3再汇合为一路流回负极,因此L2、L3亮,是并联的。当S1闭合、S2断开时,L1被短路,L2所在支路是开路,因此只有L3亮。三、22.解:如图所示。(第22题图)(第23题图)23解:如图所示。四、24.(1)灯泡L1灯丝断了;灯泡L1的a、b接线柱接触不良等(此题为开放题,答案合理即可)(2)灯泡L1灯丝断了25【分析与判断】串【推理与实验】

43、(1)C(2)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太阳能发电板(或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延时感应开关)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钢尺 B玻璃瓶 C纸杯 D橡皮擦2物理学成果在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有一种称为石墨炸弹的武器在战争时期被用来破坏敌方的供电设施,这种炸弹在爆炸时一般不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而是在空气中散布大量极细的石墨丝,这些石墨丝飘到供电设备上能使供电系统瘫痪。下列对石墨导电性能的判断和对供电设施造成破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石墨是导体,会使供电设施短路 B石墨是导体,会使供电设

44、施断路C石墨是绝缘体,会使供电设施短路 D石墨是绝缘体,会使供电设施断路3从图中的长方形金属薄板abdc中剪出一块,下列哪种剪法得到的金属板条电阻最大()A剪出abfe B剪出efdcC剪出阴影部分的细金属条 D保留整块金属板(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将其接入电路,当滑片P向B端滑动时,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是()AC和A BC和B CD和B DA和B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2断开时,灯泡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AL1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小 B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CL1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45、 D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和灯L2并联 B灯L1和灯L2串联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 D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相等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 V且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下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U10 V,U22 V,U31 V BU10 V,U22 V,U32 VCU10.5 V,U21 V,U31.5 V DU10.2 V,U21 V,U30.8 V(第

46、7题图)(第8题图)8为了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B是锰铜丝,CD是镍铬合金丝,它们应该()A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B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也相同C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不同 D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第9题图)9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通过L2的电流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通过L2的电流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通过L2的电流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10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47、分别是()A变小、变大 B变小、不变 C不变、不变 D变小、变小(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1如图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_。12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L2两端的电压为_。13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_(填“a”或“b”)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灯L的电流为_A。(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是一种LED手电筒,它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5个LED灯并联组成,每只LED灯的

48、额定电流为15 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_mA。1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灯泡_串联,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灯泡_并联,此时电流表测的是_中的电流。(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甲所示,将废灯泡的灯芯接入电路中时,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灯泡不亮。当用酒精灯对灯芯的玻璃柱加热一段时间后,如图乙所示,会发现灯泡_,这表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_。1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开关闭合S后,V1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V1的量程是_V,V2的量程是_V,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_V。(第17题图)18如图所示电路中,当

49、开关S闭合后,要使灯泡L1、L2串联,甲接_表,乙接_表。(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5 V且不变,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1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V;通过灯L1、L2的电流相比是_(填“L1”“L2”或“一样”)大。2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他用电压表分别测a、c和a、b两点间的电压,发现两次电压表示数均为6 V,由此判定灯_(填“L1”或“L2”)开路,用电压表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_V。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1、22题各8分,23题12分,

50、共28分)21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1)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2)电灯L1、L2并联;(3)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4)所画导线不能交叉。(第21题图)22某实验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晓丹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准备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并从实验室取来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电池和导线若干进行实验。(1)画好电路图后,晓丹同学开始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_的。(第22题图)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她开始实验,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Ib/AIc/AIa/A0.180.180.36晓丹同学

51、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2)晓丹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_。(3)请你对接下来的实验提出改进措施(一条即可)_。(4)晓丹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紧接着指针再偏回一定角度后,示数才稳定下来;同组的小刚同学同时发现,闭合开关瞬间灯泡亮度较大,紧接着变暗一点后,亮度才稳定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23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设计了图电路,并连接了图电路。(第23题图) (1)图的实验电路连接中有一处错误,无法完成实验,连接错误的导线是_(填“a”“b”或“c”)。(2)正确连接后,继续实验,

52、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第23题图)图中甲、乙两条图线是根据图电路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图线,其中与图电路中电压表V1对应的图线是_(填“甲”或“乙”)。已知电源电压恒为5 V,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图中的图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拓展探究:同学们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重新设计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未知),利用电压表、电阻R4(已知阻值)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闭合开关S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 (只写出操作过程和测量的科学量,不需写出表达式)。第四章达标检测卷一、1.A2.A3.C4.A5.B6A点拨:由题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因为不知道

53、两个灯泡的规格,故通过它们的电流不一定相等。7B点拨:由题图可知,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故在滑片移动过程中,它的变化值为0;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它们之和等于电源电压,若其中一个增大,另一个一定减小,且变化量的绝对值相等。8B9C点拨:分析电路可知,只闭合S1时,L1发光、L2不发光,A2中没有电流;只闭合S2时,电路断路,都不发光;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通过L2的电流,A1测总电流。10C点拨:分析电路可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为电源电压,因此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测通过定

54、值电阻的电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阻值不变,因此电流不变。故选C。解此类问题可按以下三步进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明确电表的测量对象;分析电表的示数变化。二、11.2 10812.4V;2V13.b;0.314.7515L1、L3;L1、L2;L216.发光;导体17015;03;3点拨:由题图甲可知,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知,V1表示数应大于V2表示数,由题图乙、丙可知,V1表偏转角度小于V2表,则V1表选用的是015 V量程,示数为5.5 V,V2表选用的是03 V量程,示数为2.5 V,则L1两端的电压U15.5 V2.5 V3 V。18电

55、压;电压194;1;一样点拨:由题图可知,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L1两端的电压U1UU25 V1 V4 V;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大小相等。20L1;0点拨:因为开关闭合后两灯均不亮,所以电路中有开路,当用电压表测量a、b两点间的电压,有示数,所以a、b两点到电源正、负极的连线是连通的,灯L2没有开路,灯L1开路;把电压表接在b、c上,因灯L1开路,故示数为0。三、21.解:如图所示。(第21题图)22(1)断开(2)选用相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3)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且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4)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点拨:(1)为保

56、护电路安全,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2)两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电压相同,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这说明所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为得出普遍结论,应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3)为得出普遍结论,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且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4)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刚闭合开关时,灯丝的温度较低,电阻较小,电流较大,电流表指针偏角较大;当灯泡发光后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最后达到稳定。23(1)b(2)甲;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或U总U1U2或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

57、(3)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1;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或同时闭合S1、S2),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前后两步操作调位置也可以)点拨:(1)根据图示,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一上一下”,b导线应该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下面的左端;(2)电压表V1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当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即甲图线符合题意;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当电流一定时,甲和乙图线的对应电压之和为6 V,即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3)利用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和总电压,即闭合S1,

58、断开S2,测量的是Rx两端的电压U1;断开S1,闭合S2,测出电源电压即可。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59、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 A(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3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ABUBC,IABIBC BUABUBC,IABIBC DUABUBC,IAB”“I2,则待测电阻值Rx_(填“”“”或“”)eq f(I2,I1)R。(3)图乙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_。四、综合应用题(22题14分,23题15分,共29分)22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 V且保持不变,电阻R120 。闭合开关

60、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处时,电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b)所示。求:(1)电流表A1的示数;(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第22题图)23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 V不变,小灯泡L1标有“2.5 V0.2 A”字样,设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求:(1)要使图甲中的小灯泡L1正常发光,与它串联的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第23题图) (2)如果把电阻R换成另一只标有“1.5 V0.2 A”的小灯泡L2,其他条件不变,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灯泡L1_(填“能”或“不能”)正常发光。(注意:此问不要求写出任何推断过程)第五章达标检测卷一、1.D2.C3.C4.B5.A6.B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