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_第1页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_第2页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_第3页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_第4页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入门基础知识一、光圈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二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快门工作过程与快门彼魁扯石1

2、后皋帘开启2.lj彝谄幵启爆短开蛤i.IH帘关一璋光結朿4打环帘关闭FigIifi按下快门后:(1)后幕帘开启(2)刖幕帘开启,曝光开始(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4)前幕帘关闭。二、对焦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1、单次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

3、,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智能自动对焦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4、手动对焦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1、焦距越小,我们称为广角,如18mm。广角的视角大,可以在有

4、限空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内容。焦距越大,我们称为长焦,如300mm。长焦的视角小,可以拉近放大拍摄主体。当我们拍摄一群人时,吏用广角拍摄可以将所有人都拍到画面中,而使用长焦可以拍摄其中一个人,有拉近放大的效果。2、景深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常用来拍摄风光。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背景模糊,常用来拍摄特写。五、白平衡白平衡,就是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通过控制色温来调整色彩氛围。最简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当你想要偏黄显暖调时,调高色温K值。当你想要偏蓝显冷调时,调低色温K值。当画面偏色,需要让色彩正常时,偏蓝就调高色温K值,偏黄就调低色温K值。六、测光测光就是测量画面亮度,提供曝光参数。主要有三种测光

5、模式: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1、评价测光最智能评价测光是将画面光线进行平均测量,是最智能的。但不适合于光比过大的场景使用,会造成测量结果有偏差,如大面积亮色或暗色时。2、中央重点测光最常用中央重点测光是对画面中央1/3左右的面积进行测光,拍摄时一般都是将主体放在中央,可以保证主体曝光正确,同时可以避免中央以外的区域影响曝光结果。测光棟式点测光3、点测光最精准点测光就是对画面3%的面积进行测光,当主体不在中央时,直接对准主体进行测光,保证主体曝光的准确,是最精准的方式,结合点测联动功能是最完美的拍摄手段,不然只能测光后锁定曝光再构图对焦拍摄了。怎么看曝光参数?当我们对准主体进行半按快门

6、时,取景器、机顶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都有光圈快17种摄影构图技巧1、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性,但其缺陷就是过于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作风的物体。如下图,拍的是一座桥,根据桥本身对称的特性,非常适宜采用对称式构图去拍摄。如下这张图中,理论上运用了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在这种带有水面的场景,采用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空中和倒影相别离。2、三分法三分法构图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方法。这个构图方法是用4条直线,将画面分割成9个相等的方格。这种构图,表现鲜明,画面精练。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以致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助构图线,它适宜应

7、用于各种拍摄题材,最常运用的就是风光、人物等。如下这张例图中,分别将画面中的主体树木,水平线是放在框架线的部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三分法构图,令画面主体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来。3、框架式构图选择框架式前景,能把观众的视野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制造出纵深感。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构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似乎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中央。框架式构图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风光融为一体,赋予照片更大的视觉冲击。下面的这张图拍摄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画面中,拱门框住了圣马可教堂和钟楼。透过拱门框住风光,是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绘画方法。框架不一定是拱门和窗户,它还可以是树干或者树叶,下图拍摄于

8、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用树干和草地框住远处的桥和房子,让画面增加了一种深度。4、引导线引导线构图法,就是应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最终可以集聚到画面的焦点。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细致的线,只需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引导线。在理想生活中,道路、河流、划一排列的树木、颜色、阴影以致是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运用。如这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运用铺路石作为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带到埃菲尔铁塔上,在这个画面中还同时运用了中心对称构图法。引导线并非一定是直的,如下图所示,曲线的道路延伸到树的位置,同样能带动观众的目光。5、对角线和三角形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可以给照片添加动态的张

9、力,让照片看起来更生动。相对来说,水平线和垂直线就显得很稳定,假设一个人站在水平的表面上,他看起来就很稳定,但当把它放在倾斜的表面,就会给人构成一种慌张感。这样的构图方式更多地被运用在建筑和运动拍摄上。6、图案和纹理人类天生就容易被图案所吸收,图案可以是拱门的外形、地板上的花纹、墙上的浮雕,将这些作为画面的视觉主体,搭配光影,便能表现出特别的质感。7、奇数规律奇数规律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画面在视觉上比较动人。例如,假设你要拍摄不止一个人的照片时,不要拍2个人,应该拍3、5或7个人。当然,关于婚纱摄影来说,这是个愚笨的想法。但是只需有可能,假设你拍的不只仅是真实生活的纪念照,就要记住奇数规

10、律。8、填满画面让主体填满画面,周围留很少空间以致不留空间,它有助于观众完好关注主体而不受任何干扰,而且还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主体的细节。如下图,第一张,狮子的脸部填满了整个画面,可以让观众清楚地观察到它的眼睛和毛发细。9、应用空白空间在上面提到,要填满空间,而这个却正好相反,在画面中留出一些空白空间,它同样能让你的主题很明显且具有吸收力,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极简的画面。10、将主体与背景分别运用浅景深将主体与背景分别,同样是突出主体的好方法。经过运用大光圈,将背景模糊,明晰的主体一下子就成了画面的焦点,这样的技巧最常用在人像和生活小品的拍摄上。11、改动一下视角往常很多相机都具备翻转屏幕,单反

11、相机也都配备了好用的实时取景功用,这就给我们拍摄非常规角度的照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要总是以人眼的高度去展开创作,试着将视野降低或者进步,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拍摄事物,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2、寻觅特定的颜色组合关于设计师而言,颜色的组合非常重要,但在摄影中却很容易被忽略。将某些颜色组合起来,可以在视觉上愈加引人注目。如下面的色轮,相对的两种颜色为互补色,将这两种颜色布置在同一个画面里,可以使画面更有吸收力。如下图的夜景图片中,蓝色的夜空和黄色的建筑组合在一同,是不是一下子就吸收住了你的目光?13、空间准绳空间准绳说的是为图象中移动的物体,在其行进方向留出大量空间。譬如下图的船是往右行驶的,因

12、而可以在右侧的画面留出空白,这样图像就富有动感,假设是在左侧留出大量空白,则给人一种船行将驶出视野外的觉得,可能会致使主题不突出等问题。下面这张照片中,弹吉他的歌手面朝右侧,因此在其右侧留白,我们就能顺着他的视野自但是然地看到桥上的风光,倚靠栏杆的路人,还有那对跳舞的夫妇。14、坚持画面平衡摄影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于注重主体,而不留意与之搭配的背景或陪衬。其实好的照片需求前后景致的交相呼应,给人以整齐有致的感觉,恰当的留出背景也可以让主体愈加的突出。而且,具有前景和后景的照片会更有空间感。15、并列并列是一种非常有力气的构图方式。并列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放在同一个画面里,让它们构成互补

13、,使两者都发挥它重要的一部分,用照片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构图方式常用于人文题材。下图中,整齐有致的报亭和其身后庄严的教堂并排在一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却以不同的方式代表着巴黎,讲述着巴黎,通知我们一个关于这个城市两个不同的故事。16、黄金三角形构图黄金三角形构图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相似,只不过,这里的直线是从画面的4个角动身,在左右两边构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画面的元素构入这些交叉的中央。这幅图的金三角准绳应用得巧妙。两个雕像的头构成了一条隐形的对角线,从而将人们视野引向埃菲尔铁塔。左侧的线正好与对角线重合在了埃菲尔铁塔的重心部位,而右侧的线则与对角线重合在了两个雕塑的中间位置。这两个重合点可不是随意的一点,而是对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