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教版九上物理 实验题专项测试卷图(a)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毫米,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厘米。如图(b)是 (填写仪器的名称),它是测量 的工具。甲、乙两位同学用该测量工具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c)、(d)所示,其中图(c)纸带中从 A 点到 H 点经历的时间为 秒,通过比较可以知道 (选填“甲”或“乙”)同学拉纸带较快。如图所示,甲、乙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时打出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段。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秒。(1) 在甲图中,从 A 点到达 G 点,所用的时间 秒,从 A 点到 G 点的过程中,纸带是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拉动的。(2) 在乙图中,A
2、点到 D 点所用的时间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从 D 点到 F 点所用的时间。某同学猜想声音的传播速度可能与温度、介质和振动的频率有关,为了探究影响声速的因素,现将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一、表二、表三中。(1) 分析比较 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声音在温度相同的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2) 分析比较表一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3) 分析比较表三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厘米刻度处,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a)。(
3、1)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2) 为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需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中心大致在 。(3) 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A 点,然后移动光屏找像,可以得到一个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像。(4) 当蜡烛移到某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看到的现象始终如图(b)所示,此时蜡烛可能位于光具座上 (选填“B”“C”或“D”)点处。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 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
4、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 实验时,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 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1) 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要注意观察入射光线和 的位置,并记下入射角和 的值。(2) 如图所示,ON 是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 AO 时,反射光线为 OB;当入射光线为 CO 时,反射光线为 OD;
5、当入射光线为 EO 时反射光线为 OF,从这现象可以初步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 。(3)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应该改变 角的度数,改变时要保持 点的位置不变。(4) 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个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一 实验空气中的水中的序号入射角i折射角r100230223453246040 表二 实验空气中的玻璃中的序号入射角i折射角500630177452486030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或 5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变”)。(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 3 与 4 或 6 、 7 与 8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 ;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 90。(3)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 (选填“大”或“小”)。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实验名称:测定物质的密
7、度。实验目的:测定盐水的密度。 :电子天平、 、盐水和烧杯。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用已调节好的电子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将烧杯中的盐水 (选填“全部”或“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盐水的体积 V;用电子天平测出 的质量 m2。某班同学在学习“重力”时,根据“用手掂物体”的活动体验和生活经验对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 1:物体的质量:猜想 2:物质的种类。(1) 请你举出一个实例,作为提出猜想 1 的依据 。根据上述猜想与假设,他们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得质量已知的多份大米、黄豆和陶泥所受的重力,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
8、三所示。表一 被测物体:大米 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10.101.020.252.530.303.0 表二 被测物体:黄豆 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40.080.850.202.060.363.6 表三 被测物体:陶泥 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70.050.580.151.590.404.0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2 与 3 或 4 、 5 与 6 或 7 、 8 与 9 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 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根据实验所测数据无法直接比较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理由是 。(4) 他们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
9、一、表二、表三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发现:大米、黄豆和陶泥受到的重力和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且都相同,这表明猜想 2 是否成立? 。(5) 本实验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实验多次测量目的不同的是 。A.测定物质的密度B.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C.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及一些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小明分别用力通过测力计拉伸不同的弹簧,测量并记录每根弹簧的原长、弹簧圈直径、所受拉力的大小、长度增加量。记录数据如下列各表格所示,已知在同一表格中,实验所用弹簧的材料和粗
10、细相同。表一:材料甲 序号原长弹簧圈直径拉力大小长度增加量(厘米)(厘米)(牛)(厘米)1101522101104310254420154 表二:材料乙 序号原长弹簧圈直径拉力大小长度增加量(厘米)(厘米)(牛)(厘米)515352.26153104.4715654.4830354.4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或 5 与 6)中的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材料、粗细、原长、弹簧圈直径相同的弹簧,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材料、粗细、原长相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圈直径越大,长度增加量越大。(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4(或 5 与 8)中的数
11、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4) 小明想继续研究弹簣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材料的关系,表格中的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若能,请归纳该实验结论;若不能,请说明本次实验需满足的条件。 。在人类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探索的历程中,有三位科学家提出过相应的认识,如表所示。 序号科学家提出的知识a牛顿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b伽利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c亚里士多德只有不断用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 (1) 请对三位科学家提出的认识,按历史时间的先后排序。 (填序号)(2) 伽利略是通过理想实验提出观点。伽利略的设想是:如图所示,小球从第一个斜面 AB 上滑下并能滑上第二个斜面 BC 的等高处。该设想能成立的条
12、件是下列选项中的 。(选填序号)a.小球的质量足够大b.小球的速度足够大c.斜面绝对光滑d.斜面的倾角 足够大(3) 上述“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告诉我们: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请你从物理学中再举一例说明。 。为了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产生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猜想:可能与柱形物体的重力、形状、底面积大小有关。他们用底面积相同、重力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a)所示,接着他们再把若干个相同的长方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实验时他们测量了沙面下陷程度,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 实验序号形状压力(
13、牛)受力面积(厘米2)下陷程度(毫米)1长方体21022正方体31033圆柱体6105 表二 实验序号形状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2)下陷程度(毫米)4长方体2545长方体41046长方体61547/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2 和 3 的数据及观察的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初步结论:受力面积不同,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显著,理由: 。(2) 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 、 5 和 6 的数据及观察的现象可得到结论: ,柱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3) 小明同学发现以上 6 次实验还不能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形状有无关系,他
14、应该选择其他物体再次进行实验,请把该物体符合要求的各项数据填写在序号 7 中。(4) 从上列表格中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小组同学总结归纳得出:若要比较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显著程度,可以观察比较 以及计算 所受的压力大小进行判断。甲、乙、丙三个小组同学发现如图(a)所示的驳船底部设计得比较宽大。于是,他们想“探究驳船的底部到液面的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他们用圆柱体来模拟驳船,并选取了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来模拟不同密度的水域,将质量和底面积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分别放入液体中,每次都使圆柱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b)所示。实验过程中,他们测量了所用圆柱体的质量 m 、底面积 S 和它的底
15、部到液面的深度 h,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中。(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3(或 5 与 6 或 7 与 9)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他们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积 S 和液体密度 相同时,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3(或 7 与 8)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他们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他们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圆柱体的质量 m 和底面积 S 相同,液体密度 越大,圆柱体的底部到液面的深度 h 越小。(4) 三个小组的同学对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之后,进一步综合归纳
16、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数据 2 、 5 与 9 或 3 与 6 或 4 与 8 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 ,圆柱体的底部到液面的深度 h 相同。b.分析比较实验数据 2 、 5 与 9 和 3 与 6 和 4 与 8 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 。(5) 通过上述研究的过程,同学们明白了驳船载重小并且底部设计比较宽大,主要是为了减少 ,避免搁浅的发生。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后,想研究“用杠杆提起物体,能够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钩码代替物体悬挂在杠杆的 C 点(每只钩码重 0.5 牛),用测力计对杠
17、杆施加向上的动力 F,每次都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然后将图(a)、(b)和(c)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表一(动力 F=1 牛) 实验支点到力F作用点钩码重序号的距离d(厘米)(牛)1402.02301.53100.5 表二(d=40 厘米) 实验动力F钩码重序号(牛)(牛)40.51.051.02.061.53.0 表三(动力 F=1 牛) 实验动力方向钩码重支点到力F作用线序号(度)(牛)的距离l(厘米)7左偏601.0208左偏401.5309竖直向上2.04010右偏401.53011右偏601.020 (1) 分析比较表一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该小组同学想利
18、用图(a)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上同一点 C 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 的关系。(2) 分析比较表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动力 F 的方向和 d 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 C 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 。(3) 分析比较表三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动力 F 和 d 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 C 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动力 F 有关。(4) 该小组同学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又测量了支点到动力 F 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l ,并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表三中的最后一列,分析表三中最后两列数据,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大小不变,杠杆上同一点 C 提起的物体重力大小随 变大而变大。(5)
19、该小组同学还想探究杠杆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重物在杠杆上的位置的关系,则应该保持动力的大小、作用点、 不变,改变 进行探究。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在一只一次性杯中装入黄沙或干泥土后放入烧杯中,杯口用透明薄膜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加热,如图所示。每次实验时,小组同学测出研究物质的质量,并用某设备(图中未画出)测出加热的时间及升高的温度,下表记录了他们三次实验的数据。(设每分钟物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相等)表一:300 克、 20C 黄沙 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C)时间(分钟)12.05.024.010.036.015.0 表二:480 克、 20C 黄沙 实验序号升高的温
20、度(C)时间(分钟)42.08.054.016.066.024.0 表三:300 克、 18C 干泥土 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C)时间(分钟)72.04.584.09.096.013.5 (1) 分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研究物质密封在烧杯内,并在底部垫泡沫块,这是为了隔绝研究物质与外界空气之间发生 现象。实验时黄沙与干泥土的初始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2)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4(或 2 与 5,或 3 与 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4) 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主要基于实验序号 中
21、的数据所反映的事实。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1) 如图甲所示的电子天平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 ,以下实验中需要电子天平的是 (选填字母)。(a)测定铜块的密度(b)验证阿基米德原理(c)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 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状态,电流表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电流应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3) 如图丙所示的装置,叫做 。回答下列问题:(1) 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小张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于是提出“在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一样”的猜想,他提出这个猜想的依据可能是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
22、正确,他将三个电流表接入图中 A 、 B 、 C 三点,若测得 A 、 B 、 C 三点的电流 IA 、 IB 、 IC 大小关系为 时,可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2) 为了使研究更具普遍性,他们分别用不同规格的电阻 R1 和 R2 代替小灯泡 L1 和 L2 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汇总在表一中。表一 实验者R1(欧)R2(欧)IA(安)IB(安)IC(安)小吴5100.140.140.14小张1550.140.140.14小王10150.120.120.12小明20100.080.080.08 分析比较表一中 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小张的猜想是错误的。(3) 他们继续用原有器材各自进行
23、实验,把电压表分别并联在 AB 、 BC 、 AC 两点,测得的数据汇总在表二中,分析这些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表二 实验者UAB(伏)UBC(伏)UAC(伏)小吴0.71.42.1小张2.10.72.8小王1.21.83.0小明1.60.82.4 (4) 随后,他们又均用 R甲=10 欧、 R乙=15 欧、 R丙=20 欧、 R丁=30 欧的四个电阻分别代替 R1 、 R2 接入原电路中,分别测得通过甲、乙、丙、丁四个电阻的电流,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三中。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三的数据,可以发现:串联电路中的几个电阻可以由一个电阻来等效替代。他们四人中没有找到等效电阻的是 ,根据现有数据可推理得出
24、,其等效电阻应该介于 欧与 欧之间。表三 实验者I甲(安)I乙(安)I丙(安)I丁(安)小吴0.220.140.100.08小张0.280.180.140.10小王0.300.200.160.10小明0.240.160.120.08 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齐全、完好,电源电压为 1.5 伏的整数倍,小灯泡标有“2.2 伏”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5 欧 1 安”字样。小明正确连接电路且操作规范,请在图(a)方框中画出该同学的电路图 。当滑片在滑动变阻器某一端点时电表示数如图(b)所示,则根据相关信息求出电源电压为 伏。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位于中点处,小明判断
25、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理由是 。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王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0 欧 1 安”)、电键及导线若干,其中待测小灯泡上只有所标“0.17 安”(指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字样清晰可见。他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接着他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不变且小于 0.17 安,电压表示数始终为 2.4 伏;他经过思考分析,在没有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并规范操作,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0.12 安和 3.6 伏,当滑片恰好移动到中点位置时(即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10 欧),小灯泡
26、正常发光。(1) 请说明小王判断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理由: ;(2) 小王第一次连接电路错误之处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法不正确;B.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位置不正确;C.电流表接法不正确”),电源电压为 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答案1. 【答案】1;4.5;0.14;2. 【答案】(1) 0.12;匀速(2) 大于3. 【答案】(1) 表二(2)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3) 声音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传播,声速与振动频率无关【解析】(1) 分析比较表二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声音在温度相同的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2) 表一研究的是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27、与温度的关系;故分析比较表一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3) 表三研究的是声音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传播,声速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分析比较表三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声速与振动频率无关。4. 【答案】(1) 10 (2) 同一高度处(3) 缩小(4) D 5. 【答案】(1) 薄(2) 前侧;等效替代法(3) 不变(4) 不能;虚像6. 【答案】(1) 反射光线;反射角(2) 法线两侧(3) 入射;O (4) 同一平面内7. 【答案】(1) 不变(2)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不可能(3) 大8. 【答案】实验器材;量筒;=mV;部分;装有剩余盐水的烧杯9. 【答案】(1) 小铁钉与大铁锁相比,小铁钉质量小,重力也小,大铁锁质量大,重力也大(2) 同种物质,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3) 没有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4) 否(5) A10. 【答案】(1) 所受拉力越大,长度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综合安防和管理解决方案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辽宁B卷)及答案解析
- 制药企业安全生产培训
- 文明上网班会课件
-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答案解析
- 教育课件的制作
- 磁性罗盘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日程表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煤球机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石油制清洁剂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指南
-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技术
- 躲避球培养反应力
- 共同经营咖啡馆的人合伙协议书
- 《毛细管电泳法》课件
- 心房扑动护理查房课件
- 2024年中储棉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21-T 3505-2021 中国蛤蜊增养殖技术规范
- 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参考幻灯片
- JCT558-2007 建筑用轻钢龙骨配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