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的氢原子理论_第1页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_第2页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_第3页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_第4页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3.1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1 、光谱的分类(1)线光谱光谱成线状,是分立的,离散的,为原子光谱。 (2)带光谱谱线分段密集形,每段中有很多波长相近的谱线,为分子光谱。(3)连续光谱光谱为连续变化,谱线密接成一片,这是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光谱,如白炽灯的光谱。光谱是电磁辐射的波长成份和强度分布的一种记录。按光谱的形状,其可分为三类12 、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 下图是氢原子可见光谱图,它是分立的线状光谱,各谱线的波长是经光谱学测定的,波长越短、谱线的间隔越小。6562.8H4101.7H4861.3H4340.5H 在十九世纪,化学、电磁学的发展,都把原子结构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原子发光是反映

2、原子内部结构或能态变化的重要现象。因此,对光谱的研究,是了解原子结构的重要方法。 2 1885 年瑞士数学家巴耳末发现氢原子光谱可见光部分的规律 1890 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给出氢原子光谱公式波数 里德伯常量 3莱曼系紫外巴尔末系可见光帕邢系布拉开系普丰德系汉弗莱系红外43 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 1897年 J.J.汤姆孙发现电子 1903年,汤姆孙提出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行星模型) 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原子的质量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 的球体范围内,电子浸于其中 . 原子的中心有一带正电的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围绕这个核旋转,核的尺寸与整个原子相比是很

3、小的 .515.3.2玻尔的氢原子理论(1)经典核模型的困难 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作加速运动的电子将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 . + 原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能量逐渐减小,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也逐渐改变,发射光谱应是连续谱; 由于原子总能量减小,电子将逐渐的接近原子核而后相遇,原子不稳定 .+6(2)玻尔的三个假设 假设一 电子在原子中,可以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而不辐射电磁波,这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定态),并具有一定的能量.量子化条件频率条件 假设二 电子以速度 在半径为 的圆周上绕核运动时,只有电子的角动量 等于 的整数倍的那些轨道是稳定的 .主量子数 假设三 当原子从高能量

4、 的定态跃迁到低能量的定态时,要发射频率为 的光子.7由假设 2 量子化条件由牛顿定律, 玻尔半径 氢原子能级公式第 轨道电子总能量8(电离能)基态能量激发态能量 氢原子能级图基态激发态自由态9 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氢原子能级跃迁与光谱系莱曼系巴耳末系帕邢系布拉开系(里德伯常量) 10(1)正确地指出原子能级的存在(原子能量量子化);(2)正确地指出定态和角动量量子化的概念;(3)正确的解释了氢原子及类氢离子光谱;15.3.3 玻尔理论的成功和局限性(4)无法解释比氢原子更复杂的原子;(5)把微观粒子的运动视为有确定的轨道是不正确的;(6)是半经典半量子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缺点,即把 微观粒子看成是遵守经典力学的质点,同时,又 赋予它们量子化的特征 .11 1914 年弗兰克 赫兹从实验上证实了原子存在分立的能级,19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