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压强-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1页
压力与压强-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2页
压力与压强-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3页
压力与压强-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4页
压力与压强-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力与压强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原来的质量分别为 m甲 、 m乙,则 A m甲 可能等于 m乙 B m甲 一定大于 m乙 C m甲 一定等于 m乙 D m甲 一定小于 m乙 如图(a)所示,薄壁密闭长方体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容 为 245 帕。现在容器中装入深度 h 为 0.2 米的水,如图(b)所示。(1)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水。(2) 若将密闭容器放倒在水平地面上,如图(c)所示,此时水对

2、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 为 784 帕,求此时水的深度 h水 和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容。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 、 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 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 90 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p甲 小于 p乙。关于原来的压强 p甲 、 p乙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甲 一定小于 p乙 B p甲 可能等于 p乙 C p甲 一定等于 p乙 D p甲 一定大于 p乙 将质量为 1 千克的物块 A 放入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选填

3、“变大”、“变小”或“不变”)。物块 A 受到的浮力为 牛,排开水的体积为 米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 A 、 B 圆柱形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液体乙。液体乙的密度为 1.5103千克/米3,A 、 B 容器底面积分别为 310-2米2 和 210-2米2。(1) 若水的质量为 3 千克,求水的体积 V水。(2) 将质量为 3 千克的物块先后浸没在水和液体乙中。下表为放入物块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放入前放入后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牛)29.444.1液体乙对容器B底部的压力(牛)F乙44.1 i 求放入物块前,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乙。ii

4、求该物块密度的最大值 物。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两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量 p甲 、 p乙 的关系是 A p甲 一定小于 p乙 B p甲 可能等于 p乙 C p甲 一定大于 p乙 D p甲 可能大于 p乙 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物理知识。茶壶是 原理的应用;国旗旗杆顶端的滑轮使用中的好处是 ;汽车的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冲程。如图所示的“负压病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既能保证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还能在特殊装

5、置下,实现将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专门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医护人员交互感染,为防控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撑。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 从空气流通的角度分析,“负压病房”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到室外的原因是 。(2) 假设将被污染的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能。请举一个与此过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生活实例。 。(3) 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A. 漏气的气球B. 烧煮中的高压锅C. 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D.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实心正方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甲的质 量为 1kg 、底面积为 210-2m2,盛有体积为

6、410-3m3 的水;乙的体积为 110-3m3。求:(1) 容器甲中水的质量 m水。(2) 距水面下 0.05m 处水的压强 p水。(3) 若将正方体乙垫放在容器甲下方的中央位置,测得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强是容器甲对正方体乙的压强的 2 倍,求:正方体乙的密度 乙。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用 作为平面镜,并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名称为 ,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是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现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

7、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剩余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m甲 和 m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 和 P乙,则 A m甲m乙,P甲P乙 B m甲P乙 C m甲m乙,P甲P乙 D m甲m乙,P甲P乙 水深 1 米处的压强为 帕。重力为 12 牛、体积为 510-4米3 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方向为 。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面积为 210-2m2,盛有质量为 10kg 的水。(1) 求容器中水的体积 V;(2)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3) 将一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水位升高了 0.1m,

8、小球所受重力与浮力之比为 2:1。求放入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 p。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帕斯卡D牛顿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甲 、 p乙 和压力 F甲 、 F乙 的关系是 A p甲p乙,F甲F乙 B p甲F乙 C p甲p乙,F甲p乙,F甲F乙 如图所示的活洒水壶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在洒水过程中壶中水的惯性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洒出的水最终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 A 和海壁柱形容器 B 置于水

9、平地面上。容器 B 高 0.25m,底面积为 210-2m2,其内部盛有 4kg 的水。(1) 求水的体积 V水。(2)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3) 若圆柱体 A 的底面积为 110-2m2,高为 0.3m,现沿水平方向将其截取一定的厚度 h,并将截取部分放入容器 B 的水中。i 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求圆柱体 A 截取的厚度 h 的最小值。ii 若 h 为最小值时,圆柱体 A 对地面的压强 pA 恰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p水 的两倍,求 A 的密度 A。小红做“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p水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p容 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她选取了体

10、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p水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p容,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 1 中。 表1:水=1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12345球(103千克/米3)0.20.60.81.01.2p水(帕)98294392490490p容(帕)98294392490588 (1)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当 球 与 水 的大小满足 关系时,p水 与 球 无关。(2) 分析比较表中 p容 与 球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的小球, 。(3)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1

11、-4 中 p水 与 p容 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 。(4) 小明仅改变液体种类,利用上述实验器材重复了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 2 所示,根据上述实验规律,分析可得小明所用液体的密度值应为 千克/米3。表 2:液= 千克/米3 实验序号12345球(103千克/米3)0.20.60.81.01.2p水(帕)98294392490539p容(帕)98294392490588 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并将切去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

12、方,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甲 、 F乙 和压强变化量 P甲 、 P乙 的关系是 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P乙 C 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 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 2 千克的水。均匀实心圆柱体乙、丙的质量均为 4 千克,且底面积均为容器底面积的一半。求:(1) 甲容器中水的体积 V水。(2) 现将圆柱体乙、丙分别竖直放入容器甲中,放入柱体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如下表所示。i 容器甲的底面积 S甲;ii 关于圆柱体乙、丙的密度,根据相关信息,只能求出柱体乙的密度,请说明理由,并求出乙的密度 乙。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水中后水对容

13、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p水 和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 p地 变化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实验中,他们在一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然后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分别浸入水中,待物体静止后,利用仪器测出了 p水 和 p地,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一中。表一 实验序号1234567物(千克/米3)0.51030.610311031.51032.01033.01034.0103p水(帕)490588980980980980980p地(帕)4905889801470196029403920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7 的数据中 p水 与 p地 的大小关系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将体积相同的

14、物体浸入同一装有水的足够高柱形容器中,当 物水 时,p水 p地;当 物水 时,p水 p地(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 分析比较表格中第 2 行与第 4 行中 p地 和 物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3) 由实验序号 4 、 5 或 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 物水 时,物 、 水 、 p水 和 p地 满足一定的关系。若换用另一物体做进一步实验探究,请在表二实验序号 8 中填入相应的实验数据。表二 实验序号8物(千克/米3)1.2103p水(帕)1960p地(帕)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值的是 A牛顿B帕斯卡C阿基米德D托里拆利甲、乙两柱形容器(S甲h乙,如

15、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p乙。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则 A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大B甲剩余液体的质量一定大C甲剩余液体的体积一定大D剩余液体的深度可能相等如图所示,实心金属圆柱体甲的密度为 3103千克/米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薄壁柱形容器乙足够高,内盛有适量的水。(1) 若圆柱体甲的质量 6 千克,求甲的体积 V甲。(2) 若容器乙的底面积为 110-2米2,把甲放入乙容器,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 及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容 记录在如表中。求: 放入前放入后p水(帕)9801470p容(帕)15003000 i 放入前后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 h

16、水;ii 物体甲的重力 G甲。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 、 p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若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则对 p甲 、 p乙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甲 一定大于 p乙 B p甲 一定等于 p乙 C p甲 一定小于 p乙 D p甲 可能小于 p乙 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 的作用;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因为刹车时司机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易造成伤害,并且在刹车的过程中,轮胎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

17、,甲的质量为 5 千克、 底面积为 0.02米2,乙的质量为 7.5 千克。(1) 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甲。(2) 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甲。(3) 若将它们顺时针旋转 90,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p甲 为 7350 帕,求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p乙。成语“如芒在背”用来形容坐立不安,其本义所涉及的物理概念主要是 A质量B密度C压强D速度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小物块丙置于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将丙从乙的上表面移至甲的上表面,若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 F甲 、 F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p

18、甲 、 p乙,则 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 D一定是 p甲p乙 物体的质量为 3 千克,体积为 510-3米3,放入一个盛有水深为 0.5 米、底面积为 210-2米2 的柱形容器中(水不溢出)(1) 求该物体的密度;(2) 求柱形容器中原有的水(未放物体前)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3) 放入物体后,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 甲 、 乙 和切去部分的质量 m甲 、 m乙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19、 甲=乙,m甲m乙 B 甲=乙,m甲=m乙 C 甲=乙,m甲乙,m甲hB,pAhB,pApB C hApB D hAhB,pApapb B pappb C ppapb D pappb 将底面积为 210-2米2 、内盛深度为 0.3 米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求:(1) 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3) 现将一实心小球浸没在该容器内的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 p水,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 p容,若 p水:p容=2:3,求小球的密度 球。最先用实验测取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德谟克里特B伽利略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如图 1 所示

20、,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 S 、 S(Sp乙,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p甲p乙,p甲p乙 B截取适当的体积,p甲p乙 D截取任意的厚度,p甲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p0。将乙浸没在甲内水中,求放入乙后水对容器底的最大压强。首先利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阿基米德C卢瑟福D托里拆利两薄壁圆柱形容器 A 、 B 底面积不同(SASB),容器内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现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铜球分别浸没在液体中(铁乙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甲 、 p乙 的关系是 A p甲

21、 一定大于 p乙 B p甲 一定小于 p乙 C p甲 可能大于 p乙 D p甲 可能等于 p乙 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属于 (选填“滑动”或“滚动”)摩擦。重 1000 牛的货物被起重机匀速向上吊起时,货物所受的合力为 牛。如图所示,体积为 110-3m3 、密度为 5103kg/m3 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盛有水的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乙容器的底面积为 210-2m2。(1) 求甲的质量 m甲。(2) 将甲物体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测得甲物体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下表所示: 水对容器底放入甲放入甲部的压强物体前物体后p水(帕)196

22、02156 i 求放入甲物体前乙容器中水的深度 h水。ii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甲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质量 m溢水。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A锅炉液位计B吸管吸饮料C细线切皮蛋D磁铁吸铁钉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关于甲、乙的密度 甲 、 乙 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 m甲 、 m乙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m甲乙,m甲m乙 C 甲=乙,m甲m乙 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水和液体的质量均为 4 千克。(1) 求甲

23、容器中水的体积 V水。(2) 分别从甲、乙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下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容器底部受到抽出液体前抽出液体后液体的压强p甲水(帕)1960980p乙水(帕)1078 i 问抽出液体前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p液,并说明理由。ii 求乙容器中抽出液体的质量 m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 作为平面镜,并将它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中,为了研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使压强计金属盒处于 液体的 深度(后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再比较压强大小。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

24、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 甲 、 乙 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压强 p甲 、 p乙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p乙 B 甲乙,p甲乙,p甲p乙 D 甲乙,p甲乙,p甲p乙 B 甲p乙 C 甲乙,p甲乙,p甲p乙,F甲=F乙 B p甲=p乙,F甲F乙 C p甲p乙,F甲=F乙 D p甲=p乙,F甲F乙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的底面积是 810-3m2,容器高 0.2m,内盛 0.17m 深的水。均匀实心正方体 A 物块(不吸水),其体积为 3.210-4m3。试求:(1)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2) 水受到的重力是多少?(3) 将 A 物

25、块缓慢浸入水中,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时,A 物块的密度范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需用 来替代平面镜;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有不同种类的液体、烧杯和 ;在“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采用 法处理实验的测量数据;用伏安法测电阻,其实验原理是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 m甲 、 m乙,则 A m甲 一定等于 m乙 B m甲 一定大于 m乙 C m甲 可能小于 m乙 D m甲 一定小于 m乙

26、 如图所示,均匀实心圆柱体甲和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 S 和 3S,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h,甲的重力为 G。(1) 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 若容器中水的体积为 210-3米3,求水的质量。(3) 现沿水平方向将甲截去一定厚度,并将截去部分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发现甲所截的厚度 H 满足一定条件时,将它放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 p水 与 H 无关。请通过计算说明 H 应满足的条件及 p水。(水的密度表示为 水)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容器中抽出一定高度的液体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

27、乙,此时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圆柱体乙原来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甲 和 F乙,则 A F甲 一定等于 F乙 B F甲 一定大于 F乙 C F甲 一定小于 F乙 D不能确定在水深 1 米处,水的压强为 帕。重为 12 牛、体积为 510-4米3 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方向为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 110-2m2 盛有深度为 0.3m 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求:(1) 水的质量 m水。(2)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容。(3) 现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分别放入该容器中,测得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8、,已知甲、乙两小球的质量以及它们的密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求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 p甲 和 p乙 之差。 小球放入前压强(Pa)放入后压强(Pa)质量(kg)密度(kg/m3)甲294033321.02500乙294034301.51500 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比乙大,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 、 p乙,质量分别为 m甲 、 m乙,则 A p甲p乙,m甲m乙 B p甲m乙 C p甲=p乙,m甲m乙 D p甲=p乙,m甲=m乙 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 A 和均匀圆柱体 B 置于水平地面上。A 中盛有体积为 210-3m3 的水,B 物体重为

29、 20N,底面积为 210-2m2。(1) 求 A 中水的质量 m水。(2) 求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B。(3) 现将圆柱体 B 沿水平方向均匀分成若干等份,逐个将每一等份放入容器 A 中并叠成柱形,直至全部放入容器 A。下表记录的是上述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容。 未放入放入一块全部放入p水(Pa)490588882980p容(Pa)5406409401040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部分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 甲 、 乙 和原来的压强 p甲 、 p乙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

30、,p甲=p乙 B 甲=乙,p甲=p乙 C 甲乙,p甲p乙 D 甲p乙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 A 和薄壁柱形容器 B 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 B 的底面积为 210-2米2,其内部盛有 0.2 米深的水,求:(1) 水对容器 B 底部的压强 p水;(2) 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3) 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 A 上截取一定的厚度 h,并将截取部分浸没在容器 B 水中(无水溢出),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p水 和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p地 如表所示。求圆柱体 A 的密度 A。 截取厚度p水(帕)p地(帕)h9801960 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 A 和正方体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31、的直径等于 B 的边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图中虚线竖直切下底面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A 、 pB 则 A pA 可能大于 pB B pA 一定大于 pB C pA 一定小于 pB D pA 一定等于 pB 如图所示,有一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装有水。现将一只质量为 2 千克的实心小球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分别测出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 、小球漫入前和浸没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地,如下表所示。求:(1) 小球浸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 h水。(2) 容器中水的重力 G水。(

32、3) 实心球的密度 球。下列器具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密度计B注射器C吸尘器D茶壶 A 、 B 两个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内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再向两容器内分别注入体积相同的各自原有液体后(都没有液体溢出)。关于甲、乙的密度和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正确判断的是 A 甲乙,p甲p乙 B 甲p乙 C 甲乙,p甲乙,p甲SB。现分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发现 A 、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压强恰好均相等。则关于对切去部分的质量 mA 、 mB 以及底面积 SA 、 SB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SASB,mA=mB B SAS

33、B,mAmB C SAmB D SASB,mA乙。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下的高度相同,它们剩余部分质量为 m甲 、 m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的大小为 F甲 、 F乙,则 A m甲m乙,F甲F乙 B m甲m乙,F甲F乙 C m甲F乙 D m甲m乙,F甲pB 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 FAFB C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ApB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AFB 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 0.01米2(容器足够高),盛有 0.2 米深的水;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 0.005米2 、高为 0.8 米,密度为 2103千克/米3。(1) 求水对甲容器

34、底的压强 p水。(2) 求乙的质量 m乙。(3) 若在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在甲容器内,使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求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 p甲。完全相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小球 A 、 B 分别放入两容器中,两球静止后如图所示,A 球漂浮,B 球悬浮。A 、 B 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A 、 FB,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 和 p乙,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FAFBp甲=p乙 B FA=FBp甲p乙 C FAp乙 D FA=FBp甲=p乙 一烧杯中水的深度为 20cm,如

35、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2N,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当圆柱体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问:(取 g=10N/kg)(1) 圆柱体未浸入烧杯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2)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 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第一个用实验准确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瓦特B奥斯特C帕斯卡D托里拆利如图所示,轻质薄壁柱形溢水杯甲和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杯甲和容器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210-2米2 和 110-2米2。在溢水杯甲中注入水直到溢水口,此时水的深度为 0.2 米。求:(1) 溢水杯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

36、水。(2) 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甲。(3) 若将一个金属球浸没在溢水杯甲中,水通过溢水口流入柱形容器乙中,发现此时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等于容器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乙容器中水未溢出),求放入金属球的密度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改变压强方法的知识后,知道了可以通过在物体下面垫上一张底面积较大的方板来减小压强。于是他们研究了物体垫上方板后,方板对地面压强与所选方板的密度、厚度以及底面积的关系。实验中,他们使用一个重 10 牛的正方体,测得其直接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000 帕。然后他们在该正方体下面垫上不同的方板,分别测量了方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并将方板的密度 、厚

37、度 d 以及底面积 S 一同记录在了如表中。表一:S=200m2 序号(g/cm3)d(cm)p(Pa)10.5259820.5469631.02696410489252.0289262.041284 表二:S=400厘米2 序号(g/cm3)d(cm)p(Pa)70.5234880.5444691.02446101.04642112.02642122.041034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 或 3 与 4 或 5 与 6(或 7 与 8 或 9 与 10 或 11 与 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在物块下垫上底面积和密度相同的方板,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38、3 与 5 或 2 与 4 与 6(或 7 与 9 与 11 或 8 与 10 与 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 。(3)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物体下面垫上方板 能减小对地面的压强(选填“一定”或“不一定”)。(4) 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i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 2 与 3 或 4 与 5(或 8 与 9 或 10 与 11)得出结论:在物块下面垫上底面积相同的方板,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ii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 2 与 3 和 4 与 5(或 8 与 9 和 10 与 11)得出结论:在物块下面垫上底面积相同的方板, 。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

39、质圆柱形容器 A 、 B(底面积 SASB)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选项中,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操作方法是 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ABCD如图所示,质量为 10kg 的实心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为 210-2m2。(1) 求地面受到的压力 F。(2) 求地面受到的压强 p。(3) 现将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切去 0.2m 的高度,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 3920Pa,求圆柱体的密度 和原来的高度 h

40、。答案1. 【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甲、乙的横截面积关系为:S甲S乙,已知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 F=pS=G=mg 可知,甲、乙的剩余部分质量大小关系为:m甲剩m乙剩;对于规则的均匀固体,其对地面的压强 p=FS=GS=mgS=VgS=SghS=gh,则 p甲=甲gh甲,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乙=乙gh乙,由图可知,甲、乙原来的高度是:h甲h乙,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乙后(设减小的高度为 h),由 h=h-h 可得,甲、乙剩余的部分高度:h甲乙,由于切去甲的高度与抽出乙的高度相同,且 S甲S乙,根据 V=Sh 可知,切去甲

41、的体积与抽出乙的体积关系是:V甲切V乙抽,根据 m=V 可知,切去甲的质量与抽出乙的质量关系是:m甲切m乙抽,由于物体原来的质量 m=m剩+m切,所以,m甲m乙,故B正确。2. 【答案】(1) 1960Pa (2) 882Pa 【解析】(1)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水=gh水=1.0103kg/m39.8N/kg0.2m=1960Pa。(2) 将密闭容器放倒在水平地面上,此时水的深度: h水=p水水g=784Pa1.0103kg/m39.8N/kg=0.08m;因容器内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水的体积 V水=Sbhb=Schc,则 Sc=hbhcSb=0.2m0.08mSb=2.5Sb,因水平

42、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 G水=m水g=水V水g=水Schcg=p水Sc,所以,c 图中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容=FSc=p水Sc+G容Sc=p水+G容Sc=p水+G容2.5Sb=p水+p容2.5=784Pa+245Pa2.5=882Pa。3. 【答案】A4. 【答案】不变;5. 【答案】(1) 310-3米3 (2) i 29.4 牛ii 2000千克/米3 【解析】(1) V=m水=3千克1103千克/米3=310-3米3 (2) i 因为 h 相同 水gh水S甲=乙gh乙S乙,F乙=F水=29.4牛。ii 若均不溢出 S甲S乙V物S甲V物S乙,h水h乙h水0.1米,所以假设成立

43、,此时立方体 A 对容器 B 底部的压强为零。所以:0帕pA9.8102帕。48. 【答案】B49. 【答案】(1) C(2) B(3) 不能50. 【答案】(1) 210-3 米 3 (2) 980 帕(3) 1.5g 【解析】(1) V=m=2千克1103千克/米3=210-3米3。(2) p=g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3) 若物体沉底未浸没,p水=水gh=水ghS2S-S=水gh,若物体漂浮,F浮=G物,p水=FS容=F浮S容=gV物S容=g3hS2S=1.5gh。51. 【答案】D52. 【答案】色散;蓝光;低于53. 【答案】(1) 980Pa (2

44、) 4900Pa (3) 53nP0 【解析】(1) p水=gh=110kg/m39.8N/kg0.1m=980Pa。(2) F=G=mg=5kg9.8N/kg=49N, p乙=FS=49N10-2m2=4900Pa。(3) p乙=乙gh乙,p0=n水gh乙,h乙=p0n水g, h水最大=h容=h乙+23h乙=53h乙, p水最大=水gh水最大=水g53p0n水g=53np0。54. 【答案】D【解析】测定大气压,那就是托里拆利呀。55. 【答案】A【解析】注意一下,减少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然后 A 的压强一开始更大,这里底面积还小,压强减小的多。56. 【答案】连通器;热传递57. 【

45、答案】(1) 6kg (2) 58.8N (3) 1.2kg 58. 【答案】B59. 【答案】托里拆利;滑动;60. 【答案】(1) 5kg (2) i 0.2m ii 有水溢出 h水=p水水g=2156Pa1103kg/m39.8N/kg=0.22m, V溢水=V甲-(h水-h水)S乙=110-3m3-(0.22m-0.2m)210-2m2=610-4m3, m溢水=水V溢水=1103kg/m3610-4m3=0.6kg。【解析】(1) m甲=甲V甲=5103kg/m3110-3m3=5kg。(2) i h水=p水水g=1960Pa1103kg/m39.8N/kg=0.2m。61. 【答案

46、】B62. 【答案】A63. 【答案】(1) 410-3m3 (2) i p液=1960Pa,因为是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FS=GS=mgS,液体和水的 m 、 S 均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ii 1.8kg 【解析】(1) V水=m水水=4kg1.0103kg/m3=410-3m3。(2) ii S=Fp=Gp=mgp=4kg9.8N/kg1960Pa=210-2m2 G液=F=pS=1078Pa210-2m2=21.56N m液=G液g=21.56N9.8N/kg=2.2kg m液=m液-m液=4kg-2.2kg=1.8kg。64. 【答案】玻璃

47、板;竖直;相同;不同65. 【答案】C66. 【答案】连通器;热传递67. 【答案】(1)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大气压强(3) 不能68. 【答案】(1) 3kg (2) 980Pa (3) 800kg/m3 【解析】(1) m水=水V水=1.0103kg/m3210-2m20.3m=3kg。(2) p水=水gh=1.0103kg/m39.8N/kg0.1m=980Pa。(3) p=FS=GS=mgS, p=gh,mgS=gh, S=1.010-4m2, 0.012kg1.010-4m2=0.15m, =800kg/m3。69. 【答案】B70. 【答案】A71.

48、 【答案】静止;增大;热传递72. 【答案】【解析】物体 A 静止在水平面上,其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 3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选取标度为 1N,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 3 倍,如答图所示。73. 【答案】(1) 1.5103帕 (2) 9.8102帕 【解析】(1) 因为立方体 A 放置在水平面上不动,所以立方体 A 对容器 B 底部施加的压强为: pA=FASA=GAa2=15牛(0.1米)2=1.5103帕 (2) V水=m水水=4千克1103千克/米3=410-3米3,假设水倒入容器 B 后,水面没有

49、超出立方体的顶部,则水深 h=V水S水=V水SB-SA=410-3米3510-2米2-110-2米2=0.1米. 因为水深 h 等于立方体 A 的边长 a,所以假设成立。因此, p水=水g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帕. 74. 【答案】压强;变化;深度75. 【答案】A76. 【答案】A77. 【答案】(1) 1.666103Pa (2) 13.328N (3) 0.75103kg/m3 【解析】(1) p=gh=1103kg/m39.8N/kg0.17m=1.666103Pa。(2) G=F=ps=1.666103Pa810-3m2=13.328N(或 G=m

50、g=shg=1103kg/m3810-3m20.17m9.8N/kg)。(3) 当水充满容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为 V=sh=810-3m20.03m=2.410-4m3。据题意可得:物V物g=水gV排, 物=水V排V物=0.75103kg/m3,故物块密度 物0.75103kg/m3。78. 【答案】玻璃板;U 型管压强计;图象;R=UI 79. 【答案】B80. 【答案】(1) GS (2) 2 千克(3) 圆柱体甲在水中沉底且不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与甲的厚度 H 无关。且 S甲=S3,水能上升到的最大深度为 h水后=1.5h,所以甲所截的厚度 H1.5h

51、, h水=1.5h-h=0.5h, p水=0.5水hg。【解析】(1) p甲=F甲S甲=GS。(2) m水=水V水=1103千克/米3210-3米3=2 千克。81. 【答案】C82. 【答案】9800;7.1;83. 【答案】(1) 3kg (2) 2940Pa (3) 0 【解析】(1) m水=水V水=1.0103kg/m3310-3m3=3kg。(2) p容=F容s容=G水S容=m水gS容=3kg9.8N/kg110-2m2=2940Pa。(3)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差为 392Pa 和 490Pa,水面升高分别为 0.04m 和 0.05m,计算两小球

52、的体积可确定甲球放入后水没有溢出,乙球放入后水溢出体积是乙球的一半体积。 p甲=m甲gS容=980Pa, p乙=(m乙-m溢)gS容=980Pa, p甲-p乙=0。84. 【答案】A85. 【答案】(1) 2kg (2) 1103Pa (3) 210-3m3 【解析】(1) m水=水V水=1103kg/m3210-3m3=2kg (2) pB=FBSB=GBSB=20N210-2m2=1103Pa (3) 由 p水=水gh水, h水=p水水g=510-2m, S容=V水h水=410-2m2,由 p容=F容S容=(G容+G水)S容,则 G容=(p容-p水)S容=2N,由于每放入一块 p容 均相等

53、,可判断 B 最后浸没在水中,由 p水=水gh=(pN-p1), h=pN-p1水g=510-2m VB=S容h=410-2m2510-2m=210-3m3 86. 【答案】C87. 【答案】(1) 1960 帕(2) 4 千克(3) 2103千克/米3 【解析】(1) p水=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1960帕。(2) m水=水V水=1103千克/米3210-2米20.2米=4千克。(3) G1=F=p地SB=1960帕210-2米2=39.2牛,所以 m1=G1g=4千克, p水=水gh, 980帕=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h, h=0.1米,所以

54、V1=SBh=210-2米20.1米=210-3米3, A=m1V1=4千克210-3米3=2103千克/米3。88. 【答案】B89. 【答案】(1) 0.2m (2) 39.2N (3) 2.5103kg/m3 【解析】(1) h水=p水水g=1960Pa1103kg/m39.8N/kg=0.2m。(2) p地=p地-p地=3430Pa-2450Pa=980Pa, S容=F地p地=G球p地=m地gp地=2kg9.8N/kg980Pa=210-2m2。 容器是柱形, G水=F水=p水S=1960Pa210-2m2=39.2N。(3) p水=p水-p水=2352Pa-1960Pa=392Pa,

55、 p水=水gh水 h水=0.04m, 小球浸没, V球=V水=S容h水=210-2m20.04m=810-4m3, 球=m球V球=2kg810-4m3=2.5103kg/m3。90. 【答案】D91. 【答案】A92. 【答案】【解析】物体 A 静止在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 1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选取标度为 5N,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 2 倍,如答图所示。93. 【答案】(1) 19.6 牛(2) 1.96103 帕(3) 9.8102 帕【解析】(1) GA=mAg=2千克9.8牛/千克=19.6 牛。

56、(2) 均匀立方体 A 平放在容器 B 内 FA=GA=19.6 牛 pA=FASA=19.6牛0.1米0.1米=1.96103 帕。(3) V水=m水水=4千克1103千克/米3=410-3米3 当水倒入容器 B 后,判断物体 A 不动,假设水面没有超出立方体的顶部,则水深 h=V水S水=V水SB-SA=410-3米3510-2米2-110-2米2=0.1 米,因为水深 h 等于立方体 A 的边长 a,所以假设成立。所以 p水=水g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 帕。94. 【答案】 R=UI;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压强;深度95. 【答案】B96. 【答案】(1)

57、610-3米3 (2) 2.94103帕 (3) 78.4牛 【解析】(1) V水=m水水=6千克1.0103千克/米3=610-3米3。(2) p水=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3米=2.94103帕。(3) F容=p容S容=3920帕610-3米30.3米=78.4牛。97. 【答案】(1) 510-3米3 (2) 5880 帕(3) 0980 帕【解析】(1) V水=m水水=5千克1.0103千克/米3=510-3米3。(2) p=FS=GS=mgS=6千克9.8牛/千克10-2米2=5880帕。(3) pmax=ghmax=gV物S=1.0103千克/米39.8牛/

58、千克110-3米3110-2米2=980帕 ; pmax=0 98. 【答案】(1) 510-3米3 (2) 5880 帕(3) 0980 帕【解析】(1) V水=m水水=5千克1.0103千克/米3=510-3米3。(2) p=FS=GS=mgS=6千克9.8牛/千克10-2米2=5880帕。(3) pmax=ghmax=gV物S=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110-3米3110-2米2=980帕. pmin=0。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范围为 0980 帕。99. 【答案】(1)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 建立理想模型法(3) 都受重力(4) 气体的密度不均匀;

59、重力系数 g 会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深度 h 不好确定【解析】(1) 如图(b)所示,用受力面 S 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 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 液柱对受力面 S 的压力 F=G,所以,液柱对受力面 S 的压强 p=FS=GS=VgS=SghS=gh,这种运用假想液柱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建立理想模型法;(3) 液体和气体类似,都受重力的作用,所以都会压在物体上,对物体有向下压强;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或物体侧壁也有压强。据此可猜想液体压强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大气压强,即他主要是依据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A、都具

60、有流动性;B、都受重力;(4) 在用公式 p=gh 计算大气压强的过程中,其困难在于:气体的密度不均匀;重力系数 g 会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深度 h 不好确定。100. 【答案】(1) 110-3m3 (2) 500Pa (3) 5103kg/m3 【解析】(1) 根据 =mV 可得,水的体积:V=m水=1kg1103kg/m3=110-3m3。(2) 容器内水的重力: G水=m水g=1kg9.8N/kg=9.8N,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 F=G容+G水=0.2N+9.8N=10N,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p=FS=10N210-2m2=500Pa。(3) 由 p水=0Pa 可知,容器内的水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