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宗法制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宗法制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宗法制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宗法制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宗法制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宗法制 分封制和中心集权制1、宗法制与分封制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效力宗法制就是宗族法规, 属于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权力的继承用嫡长子继承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由于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度下的等级尊卑观念特别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 系为纲纪,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位置,爱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固与团结,防止了内部纷争, 强化了西周的王权;由此可见,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建立起一整套土地、财 产和政治位置的安排与继承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 卿世禄 ”的特权,从而把 “国”和“家”亲密地结合起来,与世袭制、分封制共同构成

2、了西周政治制度的主体;西周通过分封制, 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握, 扩大了统治的区域,起到了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 相伴着社会生产力的进展, 分封制本身的局限性日益显露:诸侯把握了封疆内 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 性,随着其实力的逐步扩大,最终导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 家分裂的后果;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详细表现形式,两者紧密结合, 既防止贵族之间由于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位置, 爱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固与团结;既强化中 央掌握才能,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2、退出历史

3、舞台的缘由 各诸侯国在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 时间的推移, 周王与地方诸侯王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依 靠血缘亲疏关系实施的分封制越来越难于推行;井田制的破坏,使分封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各诸侯国对土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各诸侯国力力的进展,地和人口的争夺日趋猛烈,周王与诸侯王之间的联系纽带丢失;世袭制的更替方式, 使得贵族们享有“ 世卿世禄” 的特 权,弱化了进取心,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和进展的需要;3、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度的关系 宗法制、 分封制与礼乐制度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 辅相成,共同爱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固; 1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

4、辅相成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达: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 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 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位置,防止贵族之间由于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爱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固和团 结,从而爱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固; 2 西周礼乐制作为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来的外在 文化,本身就表达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从本质上说,西周 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固推行的工具;4、中国早期政治

5、制度的特点 在中国早期的商王朝,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懂得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这说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宗” 字是一个会意字,由“ 宀” 和“ 示” 两部分构成,“ 宀”是建筑物的象形,“ 示” 是祖宗的神主;说文解字 中也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 宗” 的本义是宗庙;这些说明宗法制的 联系纽带主要是血缘, 这说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另一特点是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西周的分封制与以后的郡县制相比,中心既无法垂直治理地方,对地方诸侯也无法进行任免,这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后诸侯之间的争霸混战也

6、说明白这一点;4、什么是中心集权制度?中心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需严格听从中心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心; 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心内部的决策方式,即一切事务由中心的某一人来决断,在古代主要表达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上;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始终接受着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就是减弱地方的权力,减弱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5中心集权制度的基础、冲突和趋势 1 两大基础:经济基础: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论基础:韩非子中心集权和法治的思想; 2 两对冲突:皇权和相权的冲突;中心集权和地方分 权的冲突;3 三个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减弱;中心权力加强,地

7、方势力减弱;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掌握是其基本进展趋势;6、秦朝中心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根源(1)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政权, 爱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爱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爱护封建地 主土地全部制,镇压农夫的抵抗;因此,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的 显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打算的;(2)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 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心集权制度,同时长 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心集权来巩固统一;(3)思想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 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的

8、主见,形成了一套系 统的中心集权理论, 由于这种主见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在战 国时期得到进展,被秦国所接受,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7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不建立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同官吏权益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点与 中 央 的 关位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系独立性对听从中心官 员 职 责 范在封地内有行政权,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治理围拥有土地治理权权,对土地无治理权历史作用简单进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1 都是

9、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 都是中国 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3 都在爱护国 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8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的历史作用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对封建社会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般而 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到封建社 会后期,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步增大;详细表现在: 1 积极作用在肯定范畴内爱护了国家的统一,境;制造了相对稳固的社会环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抵挡外来入侵;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 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沟通,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宽阔的范畴内传播;

10、 2 消极作用经济上: 严峻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政治上: 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长期以来人民不能充共享受政治权益,民主政治无从进展, 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巨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显现政治腐败局面;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定导致对思想文化掌握的加强,这严峻阻碍了科学的进展,更使得很多学问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肯定禁止和封杀;实战运用1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旧有重大影响,其中的一些原就逐步演化为封建的宗法制度;这些原就包括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制父权家长制三纲五常的伦

11、理观A B CD2、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点,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疑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制家长主持祭奠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去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 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办的祭奠祖先的仪式,式,这种仪式可能包括上百人;而且仍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唐朝特殊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 , 宋朝时期, 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先仅限于 记住先祖的名字并在家内举办仪式祈求他们的保佑;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查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 行纪念他的活

12、动和仪式; 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与 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沟通材料二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 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就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 子之后也; , 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 大传王者稀 宗庙祭奠的一种祭名 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 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 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 以尊祖祢也;礼记 丧服小记材料三 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 所尊也;礼日:“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

13、何也.所以长和谐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 此百世之所宗也; 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故日:“ 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宗其为曾祖后 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父宗 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以 为其子孙;祖继别者,各自为宗; 汉 班固白虎通义依据材料 1 归纳材料一、 二中宗法制对后世影响的历史现象;和所学学问说明宗法制对家 族、宗族和国家政权有何积极影响 . 2 概括指出材料二表达的西周的主要继承原就和祭奠原就,结 合所学学问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就和祭奠原就是建立在什么政治 制度

14、之上的 . 3 依据材料三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说明,说明“ 大宗” 与“ 小 宗” 之间的关系; 4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宗法制及与分封制关系的懂得;第1问阅读材料,依据材料所述,归纳出对后世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宗法制的特点分层次说明;第2 问依据材料一、二,从继承制、祭奠等方面归纳原就;然后指出反映的制度;第 3 问依据材料从家族关系、政治关系角度进行说明;第 4 问实际 上是要求回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 1 祭奠祖先、家族父权家长制等;影响:有利于凝 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结力;以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武,把“ 国” 和“ 家” 亲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固和团结,强化了王权; 2 嫡长子继承原就;“ 大宗” 是百世不迁之宗、小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