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上期中物理试卷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 160dm B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6s C 10s 内走了 10m 的路程D脉搏正常跳动 60 次所用时间约为 1s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该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由速度公式 v=st 可知: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大小恒定不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消失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大D“震耳欲聋”说
2、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A音色B音调C声速D响度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A摩托车消声器B道路的隔声板C防噪声耳罩D噪声监测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水蒸气B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深秋的早晨,屋外的草堆上形成一层霜的过程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河面的水结成冰块的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小王同学每天坐公交上下学,善于观察的她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校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下列有关小水珠的说法,正确的
3、是 A冬天,窗上的小水珠是由小冰晶升华形成的B夏天,窗上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都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 39.5C,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 39.5C B三人体温都是 39.5C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 39.5C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 39.5C 洗了衣服之后要拿到有太阳的地方晒干,是因为温度可以影响水分的蒸发。关于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蒸发一定快
4、B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湿度无关C温度为 0C 时水不会蒸发D液态的水不管温度如何都会蒸发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一只自制温度计有 81 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 11 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 61 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A -5C110C B -18C138C C -20C140C D -22C142C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
5、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吉他静静地放在那里不会发声,用手拨动琴弦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说明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是工人师傅用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夏天,很多同学喜欢喝冷饮,往饮料里面加冰,这利用的是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填“吸”或“放”)。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采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伸出桌面越短,音调越 (填“低”或“高”)。超声测试仪向障碍物发生时间极短
6、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测速仪 B 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 A 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 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 1.4s 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 0.4s 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若这段高速公路的限定时速为 120km/h,该汽车是否超速? 。(选填“是”或“否”)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 A 的长度是 cm。小向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 A 、 B 、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的数字分别表示“小
7、时 : 分 : 秒”,如所示图。(1) 该实验是练习用刻度尺和 测平均速度。(2) 若 AB 段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m/s。(3) 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回答:(1) 由乙图可知冰是一种 (“晶体”或“非晶体”)。(2) 图乙中,冰的熔化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杯中的温度 。(3) 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98C,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比 1 个标准大气 。(“高”或“低”)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 1 所示的
8、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 由下表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凝固点/C沸点/C水银-39357酒精-11778 (2) 实验小组使用图 1 装置来完成实验时,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温度计表面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3) 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 2 所示,则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答案1. 【答案】C【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 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 160cm=16dm 左右。故A不合理;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 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 10s,一
9、般在 16s 左右。故B不合理;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1m/s,10s 内通过的路程在 s=vt=1m/s10s=10m 左右。故C合理;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跳动 60 次的时间在 50s 左右。故D不合理。2. 【答案】D【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确定的,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会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3. 【答案】D【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仍能在介质中传播,不会立刻消失,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震耳欲聋”主要是指
10、声音的响度大,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4. 【答案】A【解析】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故选A。5. 【答案】D【解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不符合题意;显示噪声等级的噪声监测仪只是监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噪声,符合题意6. 【答案】D【解析】夏天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
11、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春天,冰雪消融,是冰雪变成水,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错误;深秋的早晨,屋外的草堆上形成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需要放热,故C错误;冬天,河面的水结成冰块的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7. 【答案】C【解析】A、冬天,车内开空调制热;窗上的小水珠是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内表面液化形成。故A错误;B、夏天,车内开空调制冷;窗上的小水珠是由车外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外表面液化形成。故B错误;C、冬天,车内开空调制热;窗上的小水珠是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内表面液化形成。夏天,车内开空
12、调制冷;窗上的小水珠是由车外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外表面液化形成。故C正确;D、冬天,水珠附着在内表面;夏天水珠附着在外表面。故D错误;故选:C。8. 【答案】A【解析】甲的体温等于 39.5C,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 39.5C。故选:A。9. 【答案】D【解析】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都有关系,故A说法错误;B、水蒸发的快慢和周围空气湿度也有关系,故B说法错误;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温度为 0C 时水也会蒸发,故C说法错误;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
13、都能进行,因此,液态的水不管温度如何都会蒸发,故D说法正确。故选:D。10. 【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沙漠土层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膜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在杯子里。11. 【答案】C【解析】因为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 100C,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0C,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100C-0C61-11=2C;由于该温度计第 11 根刻线下面有 10 根刻线,故则该温度计最下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2C10)=-20C;同理,第 61 根刻线上面还有 20 根线,即最上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100C
14、+2C20=140C,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C140C。12. 【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13. 【答案】振动;信息【解析】物体如果不振动,则不会有声音产生,故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吉他静静地放在那里不会发声。工人师傅用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是通
15、过听声音判断机器运转情况,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原理。14. 【答案】熔化;吸【解析】夏天,喝冷饮时往往会向饮料中加些冰块,一会儿冰块不见了,是熔化,熔化吸热,使饮料温度降低。15. 【答案】响度;高【解析】(1)实验过程中,轻拨时钢尺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拨时钢尺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所以用大小小不同的力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2)采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尺,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所以伸出桌面越短,音调越高。故答案为:响度;高。16. 【答案】42.5;【解析】由 v=st 得,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
16、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1.42s=238m;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42s=68m;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238m-68m=170m;这 170m 共用了:t=t-t12+t22=4.5s-0.7s+0.2s=4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st=170m4s=42.5m/s。汽车速度 42.5m/s=42.53.6km/h=153km/h120km/h,该汽车速度超过限速标准,所以已超速。17. 【答案】1mm;1.75【解析】根据图中显示,刻度尺的最小分
17、度值为 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是 12.00cm,终了刻度是 13.75cm,物体的长度是 13.75cm-12.00cm=1.75cm。18. 【答案】(1) 秒表(2) 0.2 (3) C【解析】(1) 该实验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2) 由图知:AB 段的距离是 sAB=12120cm=60cm=0.6m,所用时间为 tAB=3s,所以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vAB=sABtAB=0.6m3s=0.2m/s。(3) 由图象中小车的运动轨迹可知,小车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A图速度越来越小,B图匀速直线运动,D图速度先变小后增大,故只有C图符合题意。19. 【答案】(1) 晶体(2) 不变(3) 低【解析】(1)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是晶体。(2) 冰在 BC 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表示的是熔化过程,特点:吸热温度不变,故杯中的温度不变。(3) 由图可知:水温度升高到 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材料供应合作合同
- 2025企业劳动派遣合同范本
- 2025塔吊租赁和维护的合同书
- 2025建筑外墙仿石漆施工合同 安全施工协议
- 2025适宜用于商业注册的办公室租赁合同
- 土建工程施工合同补充协议
- 装饰画制作合同范本
- 起重机转让合同范本
- 宠物美容洗澡协议书
- 共享商圈协议书范本
- 《肌力训练》课件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招标投标法培训课件
- GLB-2防孤岛保护装置试验报告
- 中铁员工内退管理办法
- 皮肤科玫瑰痤疮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日语复习:日语形容词用法专项课件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课件)
-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 2023年国家药监局直属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