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一 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1页
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一 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2页
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一 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3页
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一 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4页
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一 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地理必修一背诵题纲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是指: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星云、恒星(如太阳)、行星(如地球)、卫星(如月球)、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间相互吸1、相互绕d,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也称为可观测宇宙恒星系统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统地球月球地月系从总星系到地月系共4.级,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到低3.太阳系护、AW.地月可M9O(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2)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颗行星,从a-h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八

2、颗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4)八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木星、土星(巨行星);八颗行星中属于远日行星的是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5)其中小行星带位于在火星和木星之间。(6)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为。(7)地球两侧的行星为金星和火星。4、地球普通性的体现:(1)从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看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近圆性(公转轨道面是近似正圆的椭圆)(2)从结构特征看:与水星、金星、火星相似,均属类地行星。5、地球特殊性的体现:_存在高级智慧生命原因条件(结论)6、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中呛天体状态稳定乳适合生物生存的丸气八大行星

3、斥那行星各行MB.互下于扰地球与木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阖期适中地球具有适中休积和廣童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7、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氦8、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释放能量,按照波长由短到长主要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部分。9、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10、

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纬度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11、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个层次。我们平时能用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12、太阳活动是指太阳佳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

5、统称为太阳活动。13、太阳活动发生的位置与特点太阳大气层光球色球日冕太阳活动类型黑子耀斑二珥日冕物质抛射/光孟盟子橇尢阳凤1概念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大而亮的斑块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带电粒子标志与周期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为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的强弱的变化周期为。(波状变化)1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现象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极地高层大气形成高纬度地区美丽的损害航天器、空间通信、电网、海底输油管道等。影响地球气候,诱发地震、水旱灾害等1.3地球的历史15地球自形成到现在大约经历了迓亿年的历史。16地层是指在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

6、代含义的_层状的岩石和堆积物。化石: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生物遗体或遗迹17、地质年代表是按照时代早晚顺序把曇球历史进行编年。18、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个宙。是铁、金、镍、铬等金属矿产成矿地质年代我期。19、20、虫蓝藻最早出现在太古宙。早古生代,海洋出现较高级动物,三叶_、珊瑚等海洋生物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21、晚古生代,海洋脊椎动物发展,鱼类走向陆地,进化出两栖动物,一些两栖类慢慢进化成爬行动物。22、晩古生代,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阔森林,被称为“蕨类植物时代”,这是主要的能源矿产一一煤炭的成矿期。23、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经过多次大的变迁到

7、了后期形成联合古陆。24、古牛代结束的事件为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几乎95%的物种灭绝)。25、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尤其是侏罗纪和白垩纪大繁盛的恐龙。中生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中生代主要生测世并三紀白中生世二足方潟圮肯生代羔Ki配纪耳配纪且纪煤碳的成矿期。距X的年忧又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这也是主要的能源矿产26、中牛代结束的事件为物种大灭绝27、新生代代,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28、新牛代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和“被子植物时代”。29、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特点为冷暖交替。30、人类出现在第四纪。31、生物

8、的演化经历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32、太古宙蓝藻的出现,制造了_氧气,改变了大气成分。为生物由海洋走向陆地创造了条件。33、随着氧气的增多,臭氧出现,经过亿万年后形成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的臭氧层,成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1.4地球的圈层结构速度(千米/秒)34、地球的内部圈层:(读下图)(1)图中E、F表示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其中E为横波,F为邀波,判断的依据为纵波可通过固液气态,波速快(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重要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波速-;.:;、的变化,由此确定图中的两个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为A为莫霍界面,是地汁.;壳和地幔的分界面:B为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9、地壳是指: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的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地壳较厚,大洋部分薄。地幔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岩浆的发源地为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火山喷发出的物质来源于软流层。岩石圈是指(8)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3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36、大气圈的密度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为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降低。大气压强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降低。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不规则圈层。水圈的主体是海洋。陆地淡水绝大部分储存在南北极和高山地区的冰

10、川中。37沟通了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对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水。38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顶部和水圈的全部。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39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戻构成,这些圈戻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圈的组成与垂直结构1低层大气(25千米以下)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干洁空气的成分、特点及作用(1)_氮:含量最多,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氧: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

11、外线,被誉为“”。3水汽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固体杂质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提供水汽凝结的凝结核)4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2)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示意图A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对流运动显著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140120100加6()20高度(km)xB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原因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气温度升高)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1-丨A*日曲ff-KU-3

12、1)El(Jl)何废(匕)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极光发生在此层5.逆温现象: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增高或者丕变的现象。逆温现象出现时大气稳定,对流运动差,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大气根本能量来源一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_。2、大气的作用:(两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最强)、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吸收作用: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散射作用:有

13、选择性,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散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形成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指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天气状况:晴朗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晩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地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如海陆分布):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一昼夜温差比海洋大。4、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

14、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一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人造烟雾、浇水防冻。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

15、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高海拔地区一一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二、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1)气压: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一地面冷热不均。(4)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一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或冷下沉)一高空产生水平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一高空水平运动(高空风)(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一近地面产生水平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近地面水平高空等压面近地面等压面热冷注意:热力环流形成后,等压面发生变化,受热地:高空等压面向更高处凸出,近

16、地面等压面向地面凸出。受热地:高空等压面向低处凸出,近地面等压面向高处凸出。四地气压比较:DABC注意:地理上讲的高压、低压,指的是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两点气压比较,高值为高压,低值为低压。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海陆风城市风(城市热岛环流):形成于城市和周围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山谷风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城市较热的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大气温度高:人口密集,工业集中,汽车等交通工具多,释放大量人为热:绿地少,对气温调节作用

17、弱。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1)风向:风吹来的方向。(2)风力:风的大小。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必考)2、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五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相反影响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卫向和风速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影响风向和风速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等压线平行水平T压梯度力(hPA)P凤向抽白(hPa)1地转偏向力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平衡)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摩撫力朋转藹陶力3、两种风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

18、风向的画法(必考)第一步:找切点。第二步:依据等压线做切线,画_水平气压梯度_力(该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三步:画:北半球偏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侧,南半球偏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例1:“2017年2月22日02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1)在图上画出P地的风向,P地的风向是东北风。(2)与北京相比,台北风力更小,判读依据是台北附近地区等压线稀疏一,水平气压梯度力_小_。例2:485凤向490判断此图为北半球高空风,判断的依据是: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为北半球: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高空风。例3:1OO2(hPa)乙判断此图为北半球近地面

19、风,判断的依据是: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为北半球: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面风。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有太阳辐射、重力。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简图表示水循环类型(1)图中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含义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和植物蒸腾(2)海上内循环的环节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3)陆地内循环的环节为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4)各类水循环都有的环节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注:)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海洋中的泥沙和无机盐类主要是河流从陆地上带来的4、人类对水循

20、环的影响(1)在土壤表层铺设砂石,可以增加水的下渗量,原因为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降水下渗快。(2)图中显示砂田的蒸发量,因为砂田可以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地表,减少地面吸收的热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汽化,从而使砂石覆盖下的土壤蒸发量较裸地大量减少。(3)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作用: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效果明显。例2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增加绿地等)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例3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地表径流、减小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例4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对水循环的影响:修水库影响

21、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影响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5、下列材料,指出其中水循环涉及的地球圈层,及水循环的作用(意义)。(1)扎根乱石的黄山松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从叶片中损失水分: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携带营养物质,支持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大气的湿度。(2)雨季,鄱阳湖面积迅速扩大: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水汽,形成降水,补给鄱阳湖水。(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小:大气圈和水圈。水的比热容比较大。(4)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并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岩石圈、水圈。作为改变地表形态的动力。(5)青海湖是一个咸水湖: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陆地上的水把岩石、

22、土壤里的盐份冲走带入河流,入湖河流带来了盐分,水分蒸发且缺乏排水口,导致盐分积累。6、归纳水循环的意义:(1)联系传输:水循环是联系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的纽带,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输(2)迁移交换:促进自然界中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实现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3)平衡更新:世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注:水循环可以使得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因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是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过多,超过水体的更新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实现主要环节

23、: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降水、)(4)改变塑造:水循环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实现主要环节:降水、地表径流)(5)调节作用:调节全球的水热状况,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水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是海水蒸发。2分布规律爼度/空:1.左图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是由于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随深度增加,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1000米以上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隆低幅度较小。2.左图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全球

24、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南、北半球海洋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的幅度不同,主要是因为海水温度除了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海陆分布、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尤其是中纬度地区: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进而影响渔业生产:深度越深,水温越低,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小;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某些海洋生物有季节性游动。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

25、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的气温变化慢,沿海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二)海水的盐度影响因素:温度:温度高盐度高蒸发量与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盐度高;蒸发量降水量盐度低入海径流:有淡水汇入盐度低洋流:暖流流经盐度高;寒流流经盐度低海区形状: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如: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纬度低,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入海河流少,仅有狭窄的海峡与外海连通。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纬度高,蒸发量小,气候湿润,入海河流多,且与外海连通顺畅。分布规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原因:副热带

26、海域:降水少,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最高赤道海域: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并不是最高。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温度渐低,蒸发减弱,盐度渐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晒盐:影响海盐晒制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利于盐田布局;纬度低、气温高;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有利于晒盐;入海径流少,海水盐度高。如:莺歌海盐场和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沙滩广布;位于山脉背风坡(或雨影区)地势缓斜,河流注入淡水量少,季风强劲,冬半年干燥少雨,日照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海水含盐量高。海水制碱、化学元素。盐度的稳定对养殖至关重要。海水淡化:淡水资源重要补充;工业冷却水

27、。(三)海水的密度影响因素: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盐度(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深度(海水深度越深,密度越大)分布规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大洋表层密度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主要受温度影响,其次受盐度影响赤道地区温度咼、盐度低,因此密度较小副热带海域,温度高,盐度也高,密度较大极地地区,温度低,海水结冰导致盐度较咼,密度最大增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密度的迅速变化,对声波有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下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上部侦测到。2“海中断崖”大洋深处,有时候,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可导致潜艇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而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

28、毁人亡。第三章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海浪概念:海浪:海里的波浪海浪的要素:波峰、波谷、波长、波高。分类:风浪:由风的直接作用引起的水面波动。海浪越高,能量越大。海啸:能量巨大、破坏力极强的巨浪。成因: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者水下滑坡、坍塌风暴潮:能量巨大、破坏力极强的巨浪。成因:强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利:利用波浪开展体育项目、发电等,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水质净化不利:不摧毁对港口建筑,影响航运、船只停泊、渔业捕捞海洋勘探等导致海洋污染加剧海啸、风暴潮,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4】波浪对地貌的影响:塑造海岸地貌的形成。(二)潮汐1概念潮汐是指: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形成

29、。分类:一天中: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一月中: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望),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的最高,落得最低,称为大潮。农历初八前后(上弦月)、农历二十三前后(下弦月),形成小潮。一月中可看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时最好,并在落潮后为宜。船舶进出港口:选在涨潮时为宜。发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可以利用它发出廉价的电力,建设潮汐发电站观潮:如:钱塘江大潮。天时:大潮时;地利:外宽内窄;风向:东南风。(三)洋流概念海洋中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分类:按海水温度: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30、的洋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2、对海水温度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3、对海水盐度影响:暖流流经增加海水盐度。寒流流经降低海水盐度。4、渔场: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饵料)大量繁殖,易形成渔场。寒流(上升补偿流)流经海域:下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饵料)大量繁殖,易形成渔场。如:秘鲁寒流形成秘鲁渔场(南太平洋东岸)5、航行:(利)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省燃料,加快航行速度。(弊)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

31、区形成海雾。洋流携带北极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6、对环境污染:(利)加快净化速度(弊)扩大污染范围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积作用作用化学过程溶蚀CaCO+CO+HOCa(HCO)32232淀积Ca(HCO)CaCOl+COf+HO32322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岩石可溶性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钙类岩石,如石灰岩透水性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水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3.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丄、峰林、孤峰、残丘等

32、。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暗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表喀斯特与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作用地表喀斯特地貌峰林石芽f石林f展uf孤峰f残丘峰丛溶蚀溶沟f溶蚀洼地f溶蚀谷地溶蚀落水洞溶蚀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溶蚀石钟乳、石笋、石柱淀积二、河流地貌1、河流的侵蚀地貌山区: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平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的堆积地貌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沉积而成。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分布示意图形成过程地貌特点冲积扇出山口壬=7亠二河流流出山口

33、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彼此相互联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三角洲入海口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三角洲以河道分汊处为顶点向海洋呈扇形或三角形三、风沙地貌1、干旱地区风沙地貌发育的原因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沙源足。植被稀少,利于风沙活动。多大风活动。2、风沙侵蚀地貌类型成因下部遭受风沙地貌特点突起的孤立岩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风蚀蘑菇风沙沿裂隙磨蚀

34、沟槽和龙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雅丹3、风沙堆积地貌(1)常见的风沙堆积地貌除了沙丘外,我国的黄土高原也属于风沙堆积地貌,据考证: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是偏北风从北部高原上吹过来的。(2)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沙丘链是沿着沙丘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相互连接的若干沙丘,其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四、海岸地貌1、海岸侵蚀地貌海浪对岩石海岸长时间侵蚀,岩石坚固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不同形状的海岸地貌。常见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石拱桥等。随着海浪侵蚀作用的继续,海蚀地貌不断演化,现在的海蚀崖将来有可能变成海蚀平台海蚀穴或海石拱桥等

35、。2、海岸堆积地貌侵蚀下来的碎屑,在海浪顶托作用下,堆积在海岸,形成海岸堆积地貌,如下表所示:类型特点海岸类型海滩砾滩海滩由物质颗粒较大的砾石组成岩石海岸沙滩海滩由颗粒较小的沙粒组成砂纸海岸泥滩由淤泥组成淤泥质海岸沙坝呈长条形堤状砂纸海岸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一、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特征高原较高,500米以上地面平坦,边缘陡

36、峻山地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坡度陡峻丘陵较低,5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度缓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广阔盆地无固定标准周围高、中间低2.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拡月和閤窩良乐愿團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二点的垂直距离。例如,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高度与地貌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査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2坡度与地貌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

37、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3综合观察地貌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第五章植被和土壤第一节植被一、植被与环境概念:在地球表面,除了极端干旱、_寒冷等地方,几乎都有植

38、物生长。数量不等的不同种的植物,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地方。我们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_整体,称为植被。类型: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植被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戻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二、森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终年高温、降雨丰沛,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

39、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这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与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也称夏绿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这里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宜、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亟冬季落叶。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这里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发育了以_松、品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细

40、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三、知识点三:草原与荒漠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这里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遠绿。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草类生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2温带草原: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_灌木。3荒漠植被: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的植被可统称为荒漠植被。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如迎来

41、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第二节土壤一、知识点一:观察土壤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m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地力TOC o 1-5 h z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一2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II和Z需気土壤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I土壤有机质:有机质的含量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一.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肥力因素,存于土壤空隙中。水分:土壤空隙中存在的各种空气混合物。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有很大的流动性。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

42、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黑土形成原因: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鼻砾、曲土、粉粒、黏粒等。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砂土: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血管孔隙少。土壤性能: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壤土: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土壤性能: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

43、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土壤性能: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土壤剖面构造(1)自然土壤剖面主要土层及特点:主要土层土层特点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基岩层坚硬的岩石有机层G腐殖质湛G淋涪层?淀积层森琳土馔剖面團2)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耕作土壤:自然土壤经

44、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主要土层特点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佳本也是最_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_吸收,储存在_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

45、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气候: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地貌: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_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_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

46、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6.人类活动: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览作土壤。思维拓展:1土壤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影响农业类型、耕作方式、生产效率等(2)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产生影响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助于地表土壤的保持和土壤环境的改善(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下降。三、知识点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土壤的功能(1)土壤处于岩石圈、乩圈、佳气圈和住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47、,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車机界和互机界的关键环节。(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使地球表面因着生绿色植物而生机盎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3)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2土壤的养护(1)土壤的改良有些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的需要,人们就会设法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如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2)土壤养护即使是优良的土壤,人们也会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这方面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归纳拓展: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

48、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第六章自然灾害判断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自然界某要素异常变化;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第一节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灾、台风、寒潮、暴风雪、沙尘暴等。一、洪涝灾害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分布(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多数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显著)(2)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危害(1)淹没农田、聚

49、落等,破坏_交通、朋信、卫也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3)过后易发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I国摯函程势抵:年静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山区。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集中程度高、年际变化大,地势低平。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河道、湖泊淤积链接生活: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提示:不一定。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火。防御措施利用卫星监测、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釆取工程措施

50、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修分洪区;加固堤坝,整治河道。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控制乱砍乱伐;建立统一防灾、减灾管理体系。二、干旱灾害干旱与干旱灾害干旱是因长时间_无隆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住产和住活时,称为干旱灾害。旱灾频发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以非洲最严重。旱灾的危害(1)易造成农作物减产;(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引发卫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4)易引发火灾、虫灾等。我国旱灾的成因及分布草H圈J17束国即史的f5B仆布I-*(1

51、)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2)分布:华北地区最频繁、影响最严重。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气温回升快,夏季风未到,导致的土壤水蒸发大于补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加上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水资源缺,而农作物生长旺盛,造成旱灾分区旱灾类型勺特点东北区盛夏季节迄彌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弓起旱灾华北区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特是春季旱情严重。长江区旱灾多发生在7再月称“伏旱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华南区以夏秋为主春旱次之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和强度均超过内E总西南区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5.防御旱灾的措施实行农牧林相结合的农业结构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52、植树造林等。三、台风灾害概念:在_热带或_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结构: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危害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时空分布: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干夏秋季节。防御措施:台风监测、建防护林、灾后恢复四、寒潮灾害概念:因强冷空气迅谏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8C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C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分布: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秋末到初春时节(冬半年)。危害降温:使_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大风、大雪、冻雨: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电信、电力中断。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防御措施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人们可对农作物和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点睛】寒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