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中古时期的世界一、选择题(共18题)1.古巴比伦的泥板文物中记载,一个名叫伊阿鲁巴尼的人,因自己在城区的一处土地被无故剥夺而提请诉讼,汉谟拉比亲自裁决后,指令当地总督归还土地。这一记载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 )A.土地集中程度高.B.司法程序不严谨C.社会秩序较混乱D.保护土地私有权2.如图为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记录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反映出当时苏美尔人( )吉尔伽美什最好的朋友恩基杜被杀身亡,在悲痛中,他不愿放弃他的朋友。当国王接受沮丧现实的时候,吉尔伽美什出发去寻找永恒的秘密。在海洋底部,他找到了一种将会提供永恒生命的植物,不料神奇的药草在他要带回
2、给恩基杜之前竟被一条蛇偷走。A.神灵崇拜盛行的社会生活B.渴望人类永生的观念C.命运受到环境制约的现实D.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3.尼罗河是古埃及主要的灌溉水源。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古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而且还使土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从而给尼罗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带的人们生存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切自然的前提。由此可推知( )A.古埃及农业发展水源充足B.古埃及人已成功利用自然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古埃及发展完全依赖农业4.古印度文化强调忠实于种姓社会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甚至“比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高”;当印度帝国遭遇分崩离析危机时,不同种姓的村民却能够“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
3、衷”地“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这突出说明,古印度( )A.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B.社会等级秩序森严C.文化传统根深蒂固D.人们国家观念淡薄5.希腊城邦建立后便开始向海外殖民:某一城邦(母邦)将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建立殖民城邦(子邦)。母邦和子邦地位平等,展开频繁的经济往来。这种海外殖民活动( )A.确立了工商业者的统治地位B.促使城邦体制走向解体C.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D.导致贵族势力不断扩大6.古雅典的海外殖民贸易把城市、土地与海洋相联系,使得国内民众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也壮大了对抗贵族的胆量,他们在社会中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参与政事的能力也明显提升。这表明,古代雅典( )A
4、.地缘环境激化公民与贵族的矛盾B.海洋文明决定民主政治产生C.商业发展有利于参政程度的提高D.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7.某学者指出:“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 )A.罗马文明中渗透了希腊文明B.希腊对罗马进行了文化侵略C.罗马继承了希腊的民主政治D.希腊文明推动了罗马法完善8.亚历山大率领大军灭掉了波斯帝国,将马其顿的统治推向两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亚历山大去世后,虽然政治分裂出现了,但希腊、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
5、了密切交往和相互交融,“希腊化”蔚然成风。这表明( )A.战争客观上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B.“希腊化”的出现得益于波斯帝国的灭亡C.亚历山大传承并发扬了东方先进文明D.亚历山大东征开始打破东西方文明隔阂9.在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的马家塬墓中,各个墓主随身佩饰的饰品工艺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属于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 )A.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交流加强B.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C.战国时期西方文明已经超越中国D.战国时期东西方已开始直接贸易10.下图描绘了中古西欧的“三种人”(僧侣、骑士、农民)。该图反映了( )A.中古西
6、欧的社会分工体系B.封君封臣制度的逐渐衰落C.封建庄园农奴制度的瓦解D.基督教会主导地位的丧失11.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研究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D.具有较大的自治权12.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
7、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13.阿拉伯帝国首都巴达格的邮政总局,曾编制了许多旅行指南,指南中记载了各驿站的名称和各站之间的距离,许多驿站位于今叙利亚、伊朗、中亚等地。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 )A.鼓励长途贩运活动B.重视交通工具的革新C.开辟了亚欧新商路D.注重传播本民族文化14.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
8、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 )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15.至德里苏丹后期,穆斯林人数在农民人口中有所增加。农耕者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他们生活模式在本质上几乎完全相同随伊斯兰同来的新礼仪被视为是吉祥的而悄然进入了印度教的仪式。这反映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特点是( )A.穆斯林在人数上占优势B.印度教徒在社会上占主导C.伊斯兰教与印度教融合D.采取宗教压迫与歧视政策16.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将全国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地
9、方分为国、郡、里,其官吏均由国家任免,废除贵族世袭制。这一规定旨在( )A.移植唐朝地方管理制度B.打击武士集团特权C.削弱幕府对朝政的控制D.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7.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从来就“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能够有力驳斥这一观点的正确表述是( )A.阿克苏姆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B.东非国家是环印度洋贸易的重要参与者C.大津巴布韦是古代西非文明的杰出代表D.西非曾先后出现桑海和马里等强盛帝国18.马丘比丘古城遗址被称为印
10、加帝国的“失落之城”。其外围是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城区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城内规划井然,北部多为庄严的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场所。该遗址佐证了印加文明( )A.因西班牙的入侵而衰落B.建筑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C.是较为成熟的古代文明D.推动印第安文明达到了鼎盛二、综合题(共2题)19.阅读下列关于希腊哲学的起源与发展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希腊人是航海的民族,希腊人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很容易发现天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一旦人们知道经验观察可以发现规律,并能做出正确的预测时,他们眼里的世界就不再是受外部力量任意支配、变化无迹
11、可寻的现象;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务之中。希腊哲学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伊奥尼亚派,其哲学主张具有较浓厚的自然科学色彩。该派代表人物为米利都的泰勒斯,他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他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摘编自赵敦华西方哲学史材料二 苏格拉底是一个出身于雅典中产之家的公民,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但不像智者那样为了钱苏格拉底始终一贯地坚持说他自己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以为知识是不可得到的。正相反,他认
12、为追求知识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他坚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柏拉图出身于雅典望族,雅典在与邻邦斯巴达的战争中战败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必需是哲学家,公民应该分为三个阶级: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只有最后的一种公民才能有政治权力。摘编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哲学起源的客观条件,并指出自然科学派哲学产生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人的主要思想主张,并指出影响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时代因素。20.阅读材料,回答
13、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
14、科学的贡献材料二 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向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材料三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说,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如何评价这句话。(3)根
15、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汉谟拉比亲自裁决后,指令当地总督归还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巴比伦,法律保护土地私有权,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土地集中程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程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秩序混乱,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吉尔伽美什想尽一切方法拯救最好的朋友恩基杜的生命,如材料中“他找到了一种将会提供永恒生命的植物,不料神奇的药草在他要带回给恩基杜之前竟被一条蛇偷走。”,但最后未能如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有着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有些规则是无法改变的,人必将走向死亡,而死亡是无法复生的,即命
16、运受到环境制约的现实,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灵崇拜盛行,排除A项;材料不是人类渴望永生,而是吉尔伽美什想拯救他朋友的生命,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对生活的态度,排除D项。3.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尼罗河是古埃及主要的灌溉水源”“尼罗河给尼罗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带的人们生存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切自然的前提”等信息可以得出,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尼罗河,正是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故C正确;A项说法片面,BD两项说法太夸张,均不符合。故选:C。4.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古印度文化强调忠实于种姓社会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地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可知,这突出说明古印
17、度文化对种姓制度的推崇以及国家观念的淡薄,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古印度的文化,不能体现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古印度文化中国家观念的淡薄,未涉及社会本身的秩序,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种姓制度对古印度带来的影响是,国家意识欠缺,不是在谈文化传统,排除C项。故选:D。5.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城邦分化后,母邦和子邦地位平等,这种平等可推及政治上的平等,使迁居的公民获得政治地位的提升。因而可知,这种海外殖民活动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故选C项。被迁移的公民不可能都是工商业者,且“统治地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新的殖民城邦仍然是城邦,可见这种殖民活动并不会促使城邦
18、体制走向解体,故B项错误。被迁移的部分公民未必就是贵族,无法推知其导致贵族势力扩大,故D项错误。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贸易把城市、土地与海洋相联系,使得国内民众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也壮大了对抗贵族的胆量,他们在社会中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参与政事的能力也明显提升”,这说明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管理意识的提高,故选C项;材料反映海外殖民贸易发展贵族的矛盾,排除A项;“决定”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经济实力壮大的公民积极要求政治权力,并非说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排除D项。7.答案:A解析: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而希腊文明影响了罗马文明,A项正确
19、。8.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希腊、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密切交往和相互交融”表明,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故A正确;波斯帝国不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希腊化的障碍,故排除B;东西方文明交流并不是从亚历山大东征开始,故排除C;亚历山大传承并发扬了古希腊文明,故排除D。故选:A。9.答案:B解析:马家塬墓葬中出土的饰品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带有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古代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B正确;丝绸之路开通时间是在汉代,排除A;题干没有对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进行对比,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
20、除。10.答案:A解析: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僧侣负责祭祀,骑士负责战争,农民负责生产劳动,这体现了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体系,A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庄园农奴的生产及受剥削情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基督教的地位,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材料中“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形成了法科大学”等信息可知,随着意大利北部贸易的发展,商业纠纷和诉讼案件时有发生,需要较多的法律援助,故博洛尼亚大学的法学发展迅速,故选A项。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选项分析结论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根据“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说明不是探讨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21、问题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罗马是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根据“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可知随着罗马的扩张,原有的法律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由此可知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根据“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更高的、普遍的法则”可知材料反映的不是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13.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编制了许多旅行指南”“记载了各驿站的名称和各站之间的距离”“许多驿站位于今叙利亚、伊朗、中亚等地”可以看出,阿拉伯帝国为长途旅行和商业活动提供了很多方便,这表明它鼓励发展商业和
22、长途贩运活动,故A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是欧洲人做的,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故选:A。14.答案:C解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利用当地宗教来治理当地族群,表现出了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所以,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表现出以宗教治地是创新举措,所以,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及到政府利用不同宗教的领袖统治各个宗教聚集地,没有体现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所以,B项错误;材料中表现的现象是政教结合的政治特点,所以,D项错误。故选:C。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里苏丹统治后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在生活以及宗教仪式方面逐渐趋同,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特点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融合,C项正确;材
23、料和两大教派人数上的优势无关,排除A、B项;宗教融合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宗教政策相对开明,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D解析:改新之诏废除官职世袭制,代之以流动官僚管理地方,其意在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A项与题干不符,B、C项与史实不符。1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非国家是环印度洋贸易的重要参与者,说明非洲国家参与了区域国家贸易,并不是一个静止状态的大陆,B项正确;ACD三项都只能说明这些国家强盛一时,但不能说明非洲地区是进步和发展的,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B。1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丘比古城规划有序,城市规划井然,反映
24、了其文明较为成熟,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西班牙入侵导致其衰落,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其他文明,无法进行对比,也就无法得知是否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马丘比丘古城推动印加文明达到鼎盛,排除D项。故选:C。19.答案:(1)条件:多山而贫瘠的地形,不利于农业发展,商贸发达;航海贸易对自然科学的需求。意义: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重视理论思维和理性探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奠定基础。(2)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功利主义,追求真理;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主张美德即知识。柏拉图:民主制弊端重重;哲学家是最好的统治者。时代因素: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雅典文明走向衰落。解析:(1)条件:根据
25、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地形多山而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商贸发达;根据材料一“希腊人是航海的民族,希腊人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很容易发现天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可知,航海贸易对自然科学的需求。意义:根据材料一“其哲学主张具有较浓厚的自然科学色彩”“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自然科学派哲学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重视理论思维和理性探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奠定基础。(2)苏格拉底:根据材料二“不像智者那样为了钱苏格拉底始终一贯地坚持说他自己一无所知”“他坚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等信息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功利主义,追求真理;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主张美德即知识。柏拉图:根据材料二“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必需是哲学家”可知,柏拉图认为民主制弊端重重、哲学家是最好的统治者。时代因素:根据材料二“柏拉图出身于雅典望族,雅典在与邻邦斯巴达的战争中战败时”并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生活的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雅典文明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国经济社会及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煤炭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 金花优本竞争品牌媒体投放分析
-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半导体器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晋中学市榆社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化工产品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方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新员工销售行业演讲
- 西安思源学院《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室内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发展史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全)
- 爱爱医资源-生理学-122排卵、黄体形成与月经周期
- 科技小巨人工程验收培训
- 大班绘本教案《月亮冰激凌》
- 外科学教学课件:骨盆及髋臼骨折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规程
- 01-第一章--粉末的制取雾化法
- 专利挖掘和布局专题培训课件
- 3D打印学习教案
- 六年级动员大会(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