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徐猛 严家高摘 要: 新时期如何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根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成为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山东体育学院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构建制度体系、实践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加以实践,走出了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为体育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Key: 制度体系;实践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山东体育学院:G807.4 :A :1006-2076(2018)06-0125-06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how to follow the n
2、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in an all-round way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training of talented students in sports universities. Faced with the need of the society and by collabora
3、tive innovating and specialty focusing,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has built and put into practice the trinity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institutional system, practical system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thus cultivating a characteristic way of training the applied talents. The concl
4、usion is of valuable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sports universities.Key words: institutional system;practical system;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1 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1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体育的本职属性是运动,运动以人体自身为作用对象,是自身的体力和智力相
5、结合的身体活动。运动的学习和掌握,仅靠书本知识和理论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投身于运动实践之中。只有身体力行和反复体验,才能够理解运动、学会运动和把握运动。体验性是体育专业的显著特征,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其实践环节。另外,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努力掌握若干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才能适应体育工作的需要。要较高水平地掌握某一项目的运动技能必须经过系统学习和艰苦磨练,运动项目的学习掌握只能是有选择性地进行。体育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学人才、运动训练人才和健身指导人才,无论是教学人才、训练人才还是指导人才,同属教育人才,其共同特征是师范性。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中,将体育专业归属
6、于教育学门类之下。综上,体验性、技能性、师范性,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基于此,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加强实践环节,高度重视运动技能和教育素养的提升。1.2 国家和社会对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推进实验内容和
7、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以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以推动“互联网+”战略在当地
8、深入推进,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优势,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
9、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意见要求重点做好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等。如何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筹国家战略、体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和聚集学校特色等因素,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成为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 山东
10、体育学院“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山东体育学院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决策,对接需求,服务社会,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专业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突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学校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实现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路径。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开展不尽人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差,给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学校自2014年起对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构建了“全过程、全覆盖、全员参与”的制度体系、实践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实践
11、教学体系,各实践环节互为依托、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学校在优化常规实践育人环节的基础上,在山东省内高校中率先增设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成为全国同类体育院校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构建实施“体育+”实践育人平台的学校。同时,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育人机制。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于实践后,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制度体系、实践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三部分。制度体系确保学校师生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实践教学能力对实现
1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质量保障体系支持制度体系、实践体系的有效运行,并通过及时的总结和反馈实现制度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优化原有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等常规实践育人环节的基础上,改革课堂实践教学,增设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发挥“体育+”实践育人平台功能,构建“全过程、全覆盖、全员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加以实践,培养了一批专业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突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4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环节4.1 拓展实践基地,规范实习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层次分明。根据人才培养方案
13、要求,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坚持“以外为主,校内为辅,内外结合,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两年学习,一年学习兼校内实习,半年校外实习”的主实习和辅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全校各专业均建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单位均为实习学生配备行业企业指导教师,相关设施和实习条件能够满足学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通过引导各专业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和课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校内建立了网络信息中心、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艺术创编室、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体能训练室、体质测定室、体育医院、各省级训练中心等20余处实习基地;校外建立了包括企业、运动管理中心、各类学校、医院、康复中心、健康及医疗公司
14、、武校、健身俱乐部等202个实习基地。其中“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实践教育基地” 2012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2 毕业论文与实习实训结合,提高质量學校制定了山东体育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确定包括选题、导师配备、准备与开题、撰写规范、论文申请与答辩、评分和工作程序等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和质量监控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有效地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各专业引导学生将毕业论文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在实践中选题,从实践中获取数据,选题及论文质量大大提高。2014年,学校下发山东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2015
15、年学校购置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抽检论文340篇;2016年起对本科毕业论文实行全部检测,以进一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根据山东体育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定期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推荐工作。近三年来,学校有13篇本科毕业论文获得省级优秀学士论文称号,50篇论文获全国体育院校优秀学士论文称号。4.3 建设实验教学网络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实验中心建设工作,建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实验室,2个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级教学示范中心。各专业均能按照大纲要求开出实验课,开设实验课100余门,实验教学内容开出比例为100
16、%。逐步减少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比例,努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实验室实行“四级制”开放模式,根据学生实验研究的具体需要提供开放实验环境,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训练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学校两地办学的实际情况,推动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网络教学实验视频资源库建设与推广、虚拟仿真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和综合实验网上直播、实施创新教育以及实验室开放运行与管理机制健全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突破学校异地办学模式下实验时间、空间、仪器台套数和耗材的瓶颈,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4.4 打造全新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以社会
17、实践与第二课堂活动、素质拓展与创新两大类别为基础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涵盖思想引领、文化素养、社会实践、创新创业4个平台。健全第二课堂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由团委、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了山东体育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实践活动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定,保障第二课堂规范化建设。并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6学分的“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模块,将第二课堂育人成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有力调动了学生实践与创新创业锻炼的积极性。4.5 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环节大力支持理论与实践相结
18、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科课程“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首创性地将授课地点设在运动场,在理论课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运动医学”课程开展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改革;“体育文化”课程开展了专题式教学模式改革;特殊教育、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在核心课程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改革;“英美体育报刊选读”中创造性地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沙漏型教学整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辨式探讨”的教学方式;在术科课程里应用和推广单元探究式、阶段式、体验式、立体式教学模式改革,课堂上学生要担任学生、教练、裁判等多种角色,课
19、程设计环节注重加大综合设计的力度。因实践教学特色突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4门课程先后于2012年、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4.6 创设“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创新性实践环节,实践育人效果显著根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创造性地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开展全校范围实施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2015年9月,制定并下发关于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活动的通知,自20152016學年第一学期开始,学校每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活动。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设置了包括竞赛、表演、专业创新能力训练、专业学术讲座、辩论会、报告会、社会调查、作品展示、实验设计
20、、课题研究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经过两年的探索与改进,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活动日趋完善,各专业形成特色实践周内容。为进一步发挥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发挥的突出作用,在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中,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模块中每学期设置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计1学分,共设置6学期总计6学分,以实现实践周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4.7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山东体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继续推动工
21、作的开展。重视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加强培训,培育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为学生实践实训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仅在2017年,9人被遴选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导师, 9人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导师, 4人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导师,4人考取华为与红帽的资质认证。开设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选修课“创业管理”,引入就业、创业视频课程教学;配备高级就业指导师2名、就业指导教师4名、创新创业导师9名、专职创业教师1名、兼职创业教师7名,成功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队伍,“全天候”提供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每学年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4.8 构建
22、“体育+”实践育人平台学校提出“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的发展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围绕服务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推进体育+互联网+科技创新+产业孵化+社会服务等一系列的跨界融合,加强学生实践实训等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起,学校陆续规划筹建全民健身服务平台、竞技体育服务平台和体育产业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培育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筹)、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山东省老年人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山东省省直机关职工体质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暨山东省校园足球训练营总营地、国
23、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康比特运动与健康学院、日照校区夏训基地、山东省互联网+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山东乐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体育学院爱马人国际马术学院、山东慧健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体成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等14个项目。大量学生参与平台的建设并承担相关工作,在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下,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5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5.1 学生的实践实训机会显著增加,锤炼了实践能力和运动技能水平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周的设置使得每一名学生每个学期都得到充分的实践实训机会。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包括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筹)体质监测服务团队,全部由运动人体科
24、学、运动康复、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4个专业的60多名学生组成;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和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30多名学生,全程承担了山东省“十三五”重点惠民工程“运动技能传播入户惠民工程”的摄制和制作等工作;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承担的2016年山东、吉林等省市的21401名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有32名本科生全程参与;山东省老年人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开发的“齐鲁太极养生网”,有12名本科生参与其重要环节;山东省省直机关职工体质健康管理指导中心组建的“山体阳光”体质测试服务队,由50余名学生组成,先后为近千人开展体质测试;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派遣20余名学生到全省17个营地作为助理教练参与
25、活动。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备战和比赛阶段,学校选拨运动康复、运动心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优秀学生组成学生实习服务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康复、心理咨询、运动机能监测等体育科技工作,实践能力获得极大提升。5.2 对接行业需求,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康比特运动与健康学院与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共同组建“天津全运会医疗保障组”,提供医疗保障服务车1辆,42名学生先后为山东省田径队、柔道队、橄榄球队等14个项目306人次进行物理治疗、运动损伤贴扎、针灸、运动损伤手法治疗、运动康复、心理咨询、运动机能监测等医疗科技保障服务,为我省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并蝉
26、联三连冠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教师和学生积极投身裁判和志愿者工作,先后为北京奥运会、近四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十二届省运会、2010年全国水上运动会、2012年亚洲沙滩运动会等赛事提供裁判服务280人次、志愿服务1 300人次,参与开闭幕式表演3场次。2016年,学校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和特殊教育三个师范类专业2013级243名学生分配到山东省10个贫困区县的126所农村中小学,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实习支教工作。广大同学利用在校所学知识,在支教学校不畏艰苦,认真履职,圆满出色地完成了支教任务,顺利通过教育厅、地市教育局和支教学校三级考核。学生突出的实践教学能力受到支教地区、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
27、评。5.3 构建产学研政、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群(公共事业管理、休闲体育、健康服务与管理),特殊教育专业群(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运动训练专业群(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先后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极大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学校先后与大唐电信、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爱马人马术俱乐部等企业,与法国索米尔市政府、蓬莱市人民政府等政府机构,与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康复中心等事业单位合作,促进学科专业群建设,构建产学研政、协
28、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在服务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强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4 推进了学生的创业就业20142015年获全国体育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62017年共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4项、湖北省“快乐元素”杯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C&H健康服务创业项目成功进入“创客中国”企业组决賽;由2016届毕业生团队创立的普罗泰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省互联网+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是基地通过项目孵化而成立的专门致力于运动户外与健身休闲产业的旗下公司,目前公司运营良好。平台还锻炼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2011级学生薄敏同学通过在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