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1页
荒漠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2页
荒漠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3页
荒漠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4页
荒漠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荒漠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化的景观。荒漠化2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3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变异(2)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4具体表现林地退化耕地退化草地退化 在荒漠中开花的仙人掌 5荒漠化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2、人类活动 沙漠化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活动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西 部贺兰山东 部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高 原特征山脉

3、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辽阔坦荡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2西北地区的地形3西北地区的气候(1)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位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干旱湿润气流难进入山岭重重阻隔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贺兰山200mm200mm()西北地区降水分布降水由东到西随着距离海洋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属于经度地带性规律的变化。东西天山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思考: 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

4、系?并分析原因。点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思考: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点拨: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西 部东 部降 水 海陆位置载畜量自然景观沙漠、戈壁荒漠草原、草原干旱地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

5、区农业特色绿洲农牧业草原牧业、灌溉农业以下 200mm以上少多距海远近 小 大半干旱地区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漠荒化的自然原因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漠荒化的潜在威胁(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根据图,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上图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点拨: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荒漠化的发展过程气候变异等自然条件发展创造条件

6、过程分散土地退化最终连接 荒漠般景观过程加剧加速发展人类活动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3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为了增加收入人口激增燃料需求多无节制采挖药、菜过度樵采樵采天然植物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破坏固沙植物()过度樵采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过度放牧超载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土壤结构被破坏草场载畜量降低土地沙化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3)过度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

7、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就存在着土地荒漠化的威胁。缺少防护林保护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作物产量逐年降低经济效益差而弃耕风蚀耕地“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草地开垦的真实写照。4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在荒漠地区作物生长必须依靠水源灌溉。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是迫于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1)次生盐渍化的形成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地表聚集蒸发旺盛次生盐渍化()灌溉与次生盐渍化人类在荒漠中之所以能居住下来,关键在于从非荒漠

8、源地得到大量的水分供应。以人类最早的两个文明中心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来说,两者均地处荒漠,水分的来源是外来河流。这些外来河流流过荒漠区域,是由与气候无关的地质、地形等因素决定的。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人口增加草地变旱地牧场超载草地缩小转牧脆弱地区荒漠化加剧劳动力需求(弃耕后)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人口增长与荒漠化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

9、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点拨: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植物固沙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海港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4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0、)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林体系 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点拨:()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薪炭林沼气池(5)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一、干旱为主的自

11、然特征1荒漠化的概念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课堂小结西 部贺兰山东 部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高 原特征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辽阔坦荡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2西北地区的地形3西北地区的气候(1)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2)西北地区降水分布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西 部东 部降 水 海陆位置载畜量自然景观干旱地区农业特色以下 200mm以上少多距海远近 小 大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干旱和极端干 旱地区绿洲农牧业荒漠草原、草原草原牧业、灌溉农业5西北地

12、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漠荒化的自然原因(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1)次生盐渍化的形成(2)灌溉与次生盐渍化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4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2006北京)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滩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A高考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