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_第1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_第2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_第3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_第4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16页(共 NUMPAGES 16页)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信息技术以它强大的功能实现着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得数学教学从单一的黑板静态模式到动态演示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到“师生互动式”教学,从大班制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从“学数学”转向“研究数学”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使得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概念,烦琐的演算过程,复杂的数形关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清楚地展示出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字:信息技术 几何画板 多

2、媒体课件 探究性学习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毋庸置疑,利用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树立辨证观点、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在信息工具所营造的认知环境中,学生可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去探究数学问题,在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去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信息技术的参与使得学生所面对的数学对象和数学过程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认识过程变化。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中,操作、试验、猜想、发现等过程都变得具

3、体而清晰,数学思维的目的性大大增强,这就使得学生通过自主的、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成功地构建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构建新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

4、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些有效有教学软件或动画,如Powerpoint、Flash、Authourware、几何画板等,并把它引入课堂,可以取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这个案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在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中第二章中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学习中,我采用“网络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规律:在第一象限内,自左向右,图象对应的对数函数的底数逐渐变大5 在教师启发下,利用所学的知识证明结论。 案例小结在本案例中,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摒弃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接受知识”的模式,组织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课。学

5、生通过自己操作图形计算器,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再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交流”,完成了对对数函数的认识意义建构。从始到终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如此,通过学生主动的认知活动,除了发现课本上已有的结论,还有其他一些额外的收获,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听讲式”“接受式”到“探究式”、“研究式”的转变。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必须明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减负增质,实施素质教育。因此,采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

6、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好的课件不仅可给学生多感官,多类型的刺激,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而且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还使学生可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数学课件的制作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首先必须关心课件的教学价值,遵循教学性原则,即围绕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有优势,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表现形式。(2)遵循控制性原则,即课件要有良好的操作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容错性强,操作简便灵活,便于控制。(3)遵循简约性原则,投

7、影的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布局突出重点,减少无益信息的干扰,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退出运动设计上应简约。(4)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原理要正确,细节要淡化,但允许夸张,力求准确。(5)遵循艺术性原则,即在前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使画面美观、逼真、流畅,实现好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利用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

8、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使得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概念,烦琐的演算过程,复杂的数形关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清楚地展示出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把数学实验引进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新途径,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应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动态地显示给定的几何关系;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

9、作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环境。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2、潘巧明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网络科技时代教师版2002.33、李红印 信息技术课程与实验教学整合初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年第1期【标题】小学数学中信息技术应用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即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软件,主要自主制作的PPT及flash等课件,就

10、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件,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即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软件,主要自主制作的PPT及flash等课件,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件,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充分

11、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数学信息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已逐渐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在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每一教育者都必须面临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面临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如何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问题。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做法和感受。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堂教信息来源单一,主要途径是统一的课本、教具、学具。课本中的信息比

12、较有限,一个知识点只能提供一个例题或几个图形,有些内容还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教具、学具也非常缺乏。而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库,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如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我轴对称图形一活动课时,将从网络上搜集的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制作成一段影片,再加上效果和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我国剪纸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心。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计

13、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引起小学生的注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如在执教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得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

14、展学生思维。本人观摩过几位教师上的认识分数的多媒体课件,其中一位教师制作的课件,创意独特符合了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几个表情丰富、夸张传神、风趣幽默的动态人物,使教材活了起来,并将数学思想融入其中,使课堂充满人性、智慧与生机,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该课件创意是在教学教学中将两个一步计算式题2+4=6,36=18组合成为一道综合式题时。就可以先将两个算式中相同的数字6用相同颜色显现出来,然后再用另一种颜色将表示这个数字的算式找出来2+4,并且将这个表示数字的算式动画移动到36=18的数字6的下面,在外面添加小括号。最后再将3(2+4)=18抄下来,就这样组成了一道综合算式。整个过程层次清晰,易于学生理

15、解和掌握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领域。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学习完例题后,利用网络及时拓展,将除条形统计图外的其它统计图介绍给学生,并让他们在网上试寻找一组数据并绘制出自己喜欢的统计图。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了解统计、概率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课堂与生活同在,要求打破封闭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课堂教育体系。从目标、内容、

16、手段等方面实现综合性学习,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有机结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沈寨乡中心小学:孙海军

17、 关键词 多媒体摘 要 在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为数学这一“思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让多媒体通过声、光、电与学生视、听、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凸显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地位。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为数学这一“思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丰富 HYPERLINK / t _blank 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

18、习效率。让多媒体通过声、光、电与学生视、听、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凸显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地位。【关键词】:直观、丰富、效率、优势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如何更好的进行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就成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走入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科目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两者的结合既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法和技术要求,同时也让我们进行了新的探讨和思索。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数学这一“思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舞台”。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利用多媒体的灵活、直

19、观、高效的优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那么数学课也会变得妙趣横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 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为学习提供感性经验,可以多用于概念、规则和知识的应用。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动态演示的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作为生动的演示教具,使我们代替和加强传统的实验手段,克服许多开设真实试验的困难,创造优异的试验条件,是克服目前教学中试验难的一种经济而且有效和有特点的方法。 在教学“直线、线段的认识”这一节课,“直线”的概念太抽象。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或者拿一根线绳拉直,做叙述性的讲解。由于提供给学生

20、认知的材料不能充分体现出直线的特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表象,更难抽象出“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本质特征。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表现形式的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优点,尽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体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点”,“点”缓缓向两边延伸成直线。教师强调:“像这样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叫直线。”由于电教手段的运用,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的,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可感知的物象,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直线”的内涵。 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

21、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 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 屏幕中先将圆的底面分成8份相等的扇形,然后将圆柱切开分成两半,将红色的凸出齿锋部分对准另一半凹进去的谷底

22、部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按教材中的要求平均分成16等份后拼图,平均分成32等份后拼图,最后将圆柱平均分成更多等份后拼图, 然后提问学生:圆柱体分得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形体?这时多媒体进行演示,将切分前圆柱体的底面部分与拼合后长方体的底面部分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将圆柱体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让学生结合演示讨论、思考、总结。由于在整个切拼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柱体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

23、过程和展开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 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知识比较枯燥,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要想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做到计算方法灵活简便更不是一件易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整个计算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进而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机辅助口算练习,简而言之就是设计适合学生的口算练习文件,用来代替师生原来使用的练习卡和传统的百题测验。它是通过一个常用的软件和简单的设计,帮助老师和学生解决原来口算练习的繁

24、琐、枯燥的弊端。它不仅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学习的“电子口算练习本”,而且充分地体现了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和效果不好的事。计算机辅助口算练习的设计思路比较简单,运用于小学的口算题,学生练习的对与错在答案完成按回车键后,立刻以明显的符号显示出来,直观、简便、易行。电子口算练习的设计和使用,只是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整合中一个很小的尝试,但却让数学教师从繁琐的批改口算练习中解脱出来,并可以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设计不同的练习题,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既可全班测验又可个别辅导。除了具备以上一些特点外,它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使用新方法练习后,学生也表现

25、出极大的兴趣。而且,计算机及时的反馈使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到自己答案的正误,是否得到了红五星。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利用同学获得红五星的多少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等,所以学生都表现出“我要努力”的态势。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媒体,努力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和解答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让学生左右脑并用,形象思维的训练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同步进行。多媒体正是通过声、光、电与学生视、听、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更凸显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地位。标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只要恰如其分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扬长避短

26、,就必定会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谈了自己的拙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民勤县大滩乡明德小学王霞摘要:只要恰如其分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扬长避短,就必定会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谈了自己的拙见。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正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

27、化静为动,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为一体,生动活泼地展现教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唤起学生的记忆,引发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共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是车轮是圆形的,那么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形的呢?学生无法解释透彻。可以运用三维动画逐一演示一个人乘坐在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轮胎的汽车上的情境,再配以不同的音乐显示不同车辆行进中的平稳程度。学生在有趣的动画中真切感受到了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转动不稳,圆形车轮很平稳。那么车轴为什么要安在圆心处呢?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理解圆心与半径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引入,扩大了教材的信

28、息容量,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和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优势,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习置于生活的大课堂之中。二、化抽象为具体,让信息技术辅助知识变化过程,突破难点。信息技术课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启发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样能够帮助他们较好地逾越思维的障碍,理解知识的难点。例如,我在在教学|“认识角”这一节时,运用信息技术的媒体资源,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点,然后从这一亮点引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着这个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观察后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得出角的概念,教学比较

29、角的大小时,播放“大角”和“小角”的“fjash”动画,学生边观看边听“大角”和“小角”的对话,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道理,通过这样动态显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三、化难为易,让信息技术辅助提高教学效果。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体的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变成图、文、声并存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常规教学难以说清,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清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这一节时,认识圆

30、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探索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这个圆柱的关系时,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的媒体资源动画展观,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得到的长方形和圆柱侧面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总之,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改进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式整合的教学,对于转变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点,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对于发展学生的

31、“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巧用信息技术,引领数学思考江西省铜鼓县第二小学刘懿芝(邮编:336200 E-mail: 手机QQ:527831853)摘要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运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激发创新思维,又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笔者将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巧”上下功夫,铺开论述,彰显出充满张力和活力的数学课堂。关键词巧设 巧用 巧选 有效 创新正 文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规划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

32、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从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与深化过程来看,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方面是发展性目标。数学思考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感知、理解并形成了一定的应用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上拟对数学知识再理解、再运用、再创造的思维考证。数学思考是解决问题、形成情感与态度的源动力,数学思考的最终归宿是激发创新思维。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数学思考打开了通道。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引发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和激发创新思维又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笔者将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

33、巧设教学过程,引领数学思考。面对动态的课堂,教师要巧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设计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创设有效情境,引导数学思考。德国一位学者说过: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电教媒体的多样化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情境创设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哪一类最适合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时代特点理性分析。有利于知识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但如果教师为了情境而忽略了情境带来的知识效果,这样的情境不如不要。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的教师在复习旧知中为了强调“乘任何数仍得”,播放

34、七仙女摘桃的动画,归纳出“和一个数相乘仍得”的结论,但由于动画呈现时间过长(足足用了分钟),过多地渲染了故事情节,没有突出数学知识,效果不佳。其实教师只需用一个画面七仙女没有摘到桃,直接问学生:“七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桃?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会通过画面理解:每个七仙女一个桃也没摘到,可以用0+0+0+0+0+0+0=0这个算式表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这时教师可以继续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很容易想到:7个0相加的和还可以用070表示。这样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画面转移到知识的理解上,干脆利落,比牵强附会的情境创设得来的知识效果要持久得多。巧设数学问题,启迪数学智慧。

35、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没有问题的数学课堂是没有思维活力的课堂,但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就会让数学思考流于形式。数学电教课堂所制作的课件、下载的数学资源不是简单作为呈现某一数学原理和数学现象的碟片,而应是启迪数学智慧、优化教学过程的转换器。作为电教课堂的数学教师,应巧设问题,优化电教媒体的使用效果,启迪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我在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与小棒数的规律”时,先让学生摆小棒,经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2个三角形需要五根小棒,3个三角形需要7根小棒,4个三角形需要9根小棒的操作过程。然后我这样问学生:“你

36、发现了三角形数与小棒数的规律吗?你是怎样想的?是以什么图形为标准得出的规律?你能计算出7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吗?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结果学生的表现让我欣慰。下面是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汇报:生1:我把第1个三角形的1根小棒拿出来,发现1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21+13,2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22+15,3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23+17, 4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24+19,根据这一发现7个三角形的小棒数就是27+115,n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2n+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动态演示)生2:我以第一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标准,发现每增加1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增加了几个三角形就增加几个2根小棒。如2个

37、三角形的小棒数为3+215,3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3+227,4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3+239,这样可以推断出7个三角形需要小棒数为3+2615,n个三角形的小棒数就是3+2(n-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动态演示)生3:我以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为标准,发现每增加1个三角形就可以节约1根小棒,增加几个三角形就节约了几个1根小棒。比如2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32-15,3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33-27,4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34-39,这样推算下去,7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为37-615,n个三角形的小棒数应该为3n-(n-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动态演示)在操作的基础上,这样设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索

38、空间,学生容易从不同角度发现小棒数与三角形数存在的内在联系。3寻找冲突归因,指导数学反思。这里说的冲突仅指学生学习上的认知冲突,即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这里所说的归因指学习归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经验进行分析、反思,从外部表现追究内在原因的过程。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的本能,数学电教课堂,教师如能借助电教媒体、远程数学教学资源,启发学生寻找冲突归因,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将让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思考充满张力。如我在教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后,出了一道这样的题:一根圆柱形木料,长

39、1m,底面直径为2dm,沿着直径垂直对半劈开,变成两个半圆柱。求每个半圆柱的表面积。有的学生在计算时错误地把半圆柱的表面积算成圆柱表面积的一半。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柱表面积的一半与半圆柱表面积二者的区别。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马上给以否定,而是借助课件演示圆柱劈成半圆柱的动态图,让学生发现劈开后的两个半圆柱的总面积比原来的圆柱多了两个长方形面,当动画中对增加的两个长方形进行亮色时,学生就立刻明白增加的每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直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再次让学生计算半圆柱的表面积时就不会忘记加上那个增加的长方形

40、的面积了。二、巧用学习资源,引导有效思考。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再创造1。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学习资源,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有效进行数学思考并有利于开展学习活动。1巧用学习资源,提供思考支点。学生在探究与推理过程中,出现了操作困境和思维困惑,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学习资源,为学习提供一个数学思考的支点,将有利于学生完成探究和推理。三

41、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上给出的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如果只用一个三角形,学生有能力推导吗?我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手中的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转换成已学图形,再观察、比较、分析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剪拼成图形的边长的联系,最后再交流面积推导过程。学生把手中的等腰三角形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发现剪拼成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或底)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宽(或高)是三角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学生沿直角三角形的直

42、角边对折下来,然后剪开,把它补在一边,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底,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也能推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但是用任意三角形剪拼时,出现了操作困境,这时我及时播放音画:捏着任意三角形的一角,沿着这一角两边中点的连线向对边对折,然后把另两角分别折至刚才一角的顶点并与底边完全重合处,便成了一个长方形。音画演示折法,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理解到:长方形的底是三角形底的一半,宽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再乘2,也可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学习资源的及时呈现,解除了学生的操作困境,同时为学生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打开了一条通道。 2巧用学习资源,挖掘思考价值。“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

43、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一番话道出了教学的真谛。“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学习资源中的思想内涵,将有利于学生思考数学学习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教学“圆的周长”,穿插介绍在研究圆周率方面作出贡献的刘徽和最终精确得出圆周率为的祖冲之的事迹,使学生受到数学家锲而不舍研究精神的熏陶。教学“鸡兔同笼”,随着古香古色的卷轴铺开,出现了孙子算经下卷第31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各几何?顿时,数学课堂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

44、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教学“找规律”,课中引入高斯算法为101个点连成的线段数展示了更快捷的算法,给多个点连成的线段数的算法提供了参考;课尾播放音画:花瓣中的斐波纳契数列、雪花的形状、珊瑚虫的环纹规律以及蜜蜂蜂房的角度规律,把数学规律的研究延伸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发现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探究空间,充分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3巧用学习资源,激励创新思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新课标的灵魂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念书不应是学习的目的,而应是创造出新知识、新体系的一个手段2。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教育要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

45、维品质3。数学课堂,应巧用学习资源,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在教学“圆的面积”中,通过学具操作和动态演示,学生经历了圆由曲趋向于直的过程,认识到圆平分成16份,每份可以看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因此我激励学生把圆的16等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看能不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将圆的16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探索、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多种方法,是学生思维深刻性和创造性的体现。运用远程教学资源学习“圆柱体体积的计算”中,通过把圆柱转换成长方体,学生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为v=sh后,我设计了一个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锻炼学生发挥独创思维的练习。我说:“同学们,

46、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学会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你能计算出老师手中这个大土豆的体积吗?” 学生面有难色,接着几个同学小声议论,不一会儿自动组成小组开始研究。学生研究的成果非常独到。(1)把土豆蒸熟,把它压烂整形成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再测量相关数据,算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形土豆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2)取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的玻璃容器,放满水,先把土豆放进容器中,水会溢出。再把土豆从容器中取出,水位会下降,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有的同学认为放进的水高度只要比土豆稍高一点,这样把土豆放进去水位会升高,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3)把土豆剁碎成小颗

47、粒,把这些小颗粒和流失的水分收集在一起装进圆柱形或长方体玻璃容器中,压平,量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土豆的相关数据,算出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4)把土豆的重量称出,用这个土豆切削出一个小的正方体或长方体,量算出小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体积并称出重量,算一算每立方厘米的土豆的重量,再算出土豆的重量里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土豆的重量,这个结果就是土豆的体积。学生的独创精神,学生的创新设计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三、巧选信息素材,把握信息维度。不容质疑,运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有助于寻找冲突归因,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但切不可把学生的大脑当成进行数学思考的容器,这种不加选择、不给学生留思考空间的数学思考

48、,没有实质性的思考效果。数学课堂,应巧选信息素材,把握信息运用的三个维度,凸显数学思考主旨。1把握广度。新课标提倡跳出教材用教材,但也不否认走进教材吃透教材的作用。因此,数学电教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要注意把握信息的广度。创设的问题情境再有思考价值,也不能超出教材的知识极限和学生的认知极限。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的数学思考,再有探究意义也是纸上谈兵。2把握深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还要把握信息素材的深度。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拓展中,所设置的练习和情境要顺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在选择信息素材时,教师要尽可能选用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数学素材、学习资源。3把握密度。数学思考的最终归宿是激发创新思

49、维。这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如果信息素材对学生的刺激过频、过密,就会让学生的数学思考杂乱无序,根本谈不上思维的创新。一般来说,师生都感觉轻松愉悦,有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应视为信息量适中;反之,师生感觉焦虑疲倦,无任何体验和感悟的数学课堂,应视为信息量过密或过频。前苏联教育家赞诃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应该相信:巧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激发创新思维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张力、活力。参考文献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2004年7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49页。2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钟志贤深呼

50、吸:素质教育进行时第279页杨振宁教授的忠告。3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第320页创新教育的维度。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的洞察力和迅捷的判定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妙用

51、,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在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法中应该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教育水平。 关健词 激发兴趣 突破难点 自主探究 我从事数学教学已有十多年了,过去同许多学生和数学教师的谈话中我感知,数学课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教师们都喜欢板着一幅严肃的面孔上课,让学生有一种害怕、拘束的感觉,许多学生对数学课都不感兴趣,许多老师对上好数学课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认为数学课难上。然而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普及,教学上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教具、学具、课件、投影、幻灯、录像各种教学

52、材料和器具纷纷进入数学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同以往的数学课堂相比,今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课堂上精心营造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从一个层面向更高层面前进,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现就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思维的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没有兴趣的课堂是“残酷”的,是一种

53、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有兴趣的学习情境尤为重要。 一节好的数学课,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小学生的特点是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对于色彩鲜艳、离生活较近、有趣味性的事情感兴趣。比如看动画片,玩游戏、讲童话故事、生活的场景再现等,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首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例如,我在县里讲优质课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利用课件鼠妈妈分饼的故事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鼠妈妈分饼的故事好吗?鼠妈妈有

54、两个孩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哥俩长得挺机灵的,又非常喜欢吃鼠妈妈做的饼子。有一天,鼠妈妈做了4个饼,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吃,要使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同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鼠妈妈?第二天,鼠妈妈做了2个饼,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也来帮帮鼠妈妈?第三天,鼠妈妈只做了1个饼,还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再来帮帮她?(半个饼用数字怎样来表示呢?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们兴趣非常浓厚,积极性很高,为本节课的数学教学活动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头作用。 二、运用代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了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运

55、用代教育信息技术能打破时空限制,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能有效地提示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例如,直线和射线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过去只能靠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式解说,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为此,教学时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两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我慢慢抽拉,亮线越来越长。我一边抽拉,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长”的图景。讲直线时,我将双向抽拉片向两个方向

56、抽拉,帮助学生想象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的情景。因为整个演示的过程学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在讲“角的度量”时,我利用投影仪,把量角器和画在胶片上的角通过投影演示,投影仪的透明作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了怎样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同时再加上我自制的课件演示量角的方法,突出本节数学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近年来,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较好地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

57、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了数学教学课堂,丰富了数学教学资源,加大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媒体合理配合、协调使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丰富了教学资源,加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多种功能、特性和作用,改进了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方法,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浓,积极性高,创新思维、合作学习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经过调查显示:数学课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是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共同探讨数学问题是小学生最爱参与的数学活动,也是小学生喜欢解决问题的方式。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媒体配合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广大家长和教师一致认为: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使孩子们爱上了数学课,对数学课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符合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媒体多的优化组合、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