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意识政策五类_第1页
社会性别意识政策五类_第2页
社会性别意识政策五类_第3页
社会性别意识政策五类_第4页
社会性别意识政策五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性别意识政策五类。这五种分类可以充分反映了目前中国公共政策中性别 平等的现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划分方法成为后来人们研究公共政策重要的分类 方法。论文类:陈敏的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我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等。在论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鲍静的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 实践一文,文章从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分析并论证了公共管理研究 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二是微观的视角。即微观的视角对公共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进行分析。如刘伯红在女性的权利-聚焦劳动法和婚姻法一书中,对妇女在劳动 和婚姻中的权利平等和保障问题进行了聚焦式分析探讨、李微微、Lisa Stearns主编

2、的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沈奕雯的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一书中专门对妇女的政治参与、法律状况和社会保障三个特定 领域进行了性别平等的实证分析、刘莉、李慧英从婚姻法的角度对性别平等进行了分析、徐文丽的以社会保障促进女性发展-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我国的社 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等。值得指出的还有很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如谭琳、杜洁等编著的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 策,作为推动法律/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社会性别平等的项目总结报告,对妇女的政治权利、妇女劳动权利、妇女婚姻家庭和财产权利和妇女的人身权利进 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社会

3、性别平等的具体 对策;蔡定剑、王新宇等人通过对中国目前就业歧视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目 前中国女性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女性就业歧视的标准及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报 告,即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从上述的研究现状看,本文认为现阶段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研究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对于性别平等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宏观的研究,1陈敏.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我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法学杂志,2004 (25).中国行政管理,2006 (8):2鲍静.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33-39.3刘伯红.女性的权利-聚焦劳动法和婚姻法【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4李微微、Lisa

4、 Stearns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 M.法律出版社,2006.5沈奕雯.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6刘莉、李慧英.公共政策与社会性别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2003 (7) .103-108.7徐文丽.以社会保障促进女性发展-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 第 7 卷(3):65-678谭琳、杜洁.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问题。1993年在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与海外中华妇女学会

5、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会”上,海外学者对“社会性别”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很多中 国学者的兴趣。其主要体现在一些有影响的女性主义著作被译为中文。如鲍晓兰 的国外女性主义评价1、李银河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2、王政、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研究选择3、秦美珠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4等。这些著作主要理论贡献是:一是把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的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介绍到中国;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 等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把社会性别理论引入中国,并使之传播。总之,女 性主义理论引进,特别是社会性别理论的引进,对于中国学者分析研究性别平等 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

6、分析方法。很多学者把社会性别理论应用到公共政 策中,力求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对公共政策(包括参政、就业政策)进行性别平等 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的视角。学者刘庆贤、靳锦在社会性别视角的中国公共政策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从宏观角度对公共政策中存在的性别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效益、土地 等有关资源分配的政策被视为一项产业政策,追求生产效率时常忽略资源分配中 的平等议题,因而没有具体配套措施保障妇女土地权益。5对社会性别问题所进行的宏观分析的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著作类: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的平等与发展6、薛宁兰著的社会性

7、别与妇女权禾I7、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的社会性别概论8等。在著作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李慧英著的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9,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以社会性别理论为视角对中国目前的公共政策进行了分析,把中国公共政策分为五大类, 即消极的差别对待政策、性别平等对待政策、积极差别对待政策、性别中性政策 1鲍晓兰.国外女性主义评价【M.三联书店.1995.2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 .【M.上海三联书店,1997.3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三联书店,1998.4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集团,2008.5刘庆贤、靳锦.社会性别视角的中国公共政策存

8、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实,2006 (1).28-29.6李小江、朱虹、董秀玉.平等与发展【M.三联书社,1997.7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 .社会性别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李慧英著.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在我国,学术界认为,性别平等是一个具有多个侧面或多维度的概念,学者黄智君在评价性别平等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所谓性别平等,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公共领域,还是在家庭生活的私领域,男性和女性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3叶文振在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一

9、文对性别平等提出如下观点:第一,用简单的性别平均替代性别平等;第二,偏重结果的男女平等;第三,过分强调权利资源的性别平等;第四,用单性别的视野看待性别平等。即一方面片面强调男性对性别不平等社会事实形 成和继续存在的性别责任;另一方面把性别平等更多地看成女性单一性别的历史 责任。4在全国妇联召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讨论会上,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性别平等的内涵,指出性别平等不仅是权利的平等,如占有资源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等,而且还应是人格、价值和尊严的平等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理解。(课题组2004年)20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中国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的提出以及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一个新的概念即 社

10、会性别进入中国。社会TIe别作为一种理论及分析方法不仅对中国的性别平等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审视中国公共政策的新视角。很多学者开始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中国的性别平等 1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20.2陈振明.政策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9.3黄智君 评价性别平等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J.妇女研究论丛,2003 (6).4叶文振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J.东南学术,2004(4).即性别平等概念、性别 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等基本层面,至于一些微观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婚姻、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等。对于妇女

11、参政和妇女就业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相对很少,如对妇女参政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研究中,对妇女参政作为专门领域研究的偏少;对妇女就业权保护研究的多,对妇女就业全过程进行研究的少。第二,研究的深度有限。无论是有关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理论,还是公共政策的研究在中国都可以用初创时期”来描述。从学科角度来看,中国学者对性别平等的研究大致是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学 的角度,另一个是从政策学的角度,把性别平等与公共政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相 对很少。而以公共政策为视角对参政、就业中的性别平等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即 使有也存在着研究深度不够,处于表面的状态。第三,对性别平等的研究主要是 以女性学者为多,而且多以女性学

12、,社会学等学科为主。把性别平等带入公共管 理特别是公共政策中进行研究,应该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如学者鲍静的应把 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一文的发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 上推进了我国公共政策中性别平等问题的研究。上述理由是促使本论文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基于目前中国参政、就 业政策中性别平等缺失的现实,特别是研究上的缺乏,本人想做一些理论探究, 力求能对中国参政、就业政策的性别平等实现起到一定的作用,以期能在不远的 未来把性别平等问题真正列入公共政策的议事日程。关于妇女参政的内容,诸多学者由于自身研究视角的不同、方法论不同而呈现千差万别的观点。学者丁娟把妇女参政划分为以下四个层

13、次:1、知政,即妇女对政治信息的知晓程度; 2、议政,即妇女对政治制度、政治机制、政治现状以及 人物的看法与评价;3、参政,即妇女对政治决策过程的参与影响程度;4、从政,即妇女参与权力决策的情况。1”四个指标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排除了文化以及文化影响下的个性差异,它们之间应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即一个人占有的政 治信息越广泛,则其议政、参政和从政的可能性应越大、能力越强。但加入了文 化及个性的影响,这些指标又会具有相对的独力性,也不乏存在某种相互挚肘甚 至对立的关系,如一个人可能广泛占有政治信息,知政程度很高,但在心理上或 行动上却回避政治,甚至厌恶政治。 2还有的学者提出,妇女参政包含三个层

14、次:一是参政意识,也就是妇女对政治生活的普遍兴趣和主动参与态度,以及从政妇 女是否自觉代表女性的整体利益,反映女性的正当合法权益;二是妇女参政的基 础形式,即民主参与,包括妇女获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以及妇女通过各种途径 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意见与看法;三是妇女参政的高级形式,指妇女进入国家权力 机构,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3综上所述,对于妇女参政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把妇女参政放在中国的政治 语境中研究,妇女参政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主参与,二是权力参与。民 主参与主要是指法律赋予妇女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 干部行使的监督权利等。权力参与主要是指妇女进入国家权力机构

15、,直接参与国 家各项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两者相比较而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以及表达对公共 事务的意见是每个妇女均享有的合法权利,它们是面向大众的基本权利。因此被 称为妇女参政的基础形式。而权力参与只是面向少数妇女而言的,只有那些进入 到国家权力机构的妇女才享有此项权利。进入国家权力机构的妇女在参与国家和 社会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完成了妇女参政的高级过程。但两者相比较而言,妇女 的权力参与即妇女直接从政,掌握领导权更为重要。因此被称为妇女参政的高级 形式。1 丁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121.2 丁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122.3乌云娜

16、.内蒙古妇女参政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报版)2003 (4) .41.19活动,前者称之为自动参与,后者称动员参与。1关于参政权这一概念,最早是德国法学家戈博发表在1852年的公正论中提出的,之后很多学者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参政权的的内涵。中国学者林秸提出参政权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生活的自由度,其中国家生活”主要是指政治生活。林秸认为: 参政权一般包括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 即参政权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公民有依法享受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第二,公 民有依法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第三,公民有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 动的权利。2从广义上理解参政权等同于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

17、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政治参与和参政权之间关系是既有着相互联系, 又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即一定的政治参与活动是公民行使参政权的表现形式, 参政权要通过一定的政治参与活动来实现。3参政权作为公民权利是每个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权利,换句话说,国际人权宪章和中国宪法都把参政权纳入到宪法框架内。国际上世界人权宣言第 21条从三个方面规定了参政权:人人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人人有平等机会参加本国公 务的权利;公民的意志是政府权力的基础;这一意志应以定期的和真正的选举 予以表现,而选举应依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权。并以不记名投票或相当的自由投票 程序进行。4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也有类

18、似的规定。在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2章专列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5为此,本文把参政权界定为公民合法参与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权利。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参政权是每个公民应享有法律赋 予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的实现要通过妇女参政的实践来进行的。妇女参政主要 是指妇女参与国家各种政治生活和管理公共事物的权力及生活。妇女参政政策是 国家和政府为了保障妇女参政权利的实现及妇女平等参与各种政治生活而制定的 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广义的公共政策。1塞修尔 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 【N】.汪晓寿、吴志华、 项继权,译.经济日报出版

19、社,1989.5-7.2林菇主编.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研究【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3张英洪.农民权利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33.4 HYPERLINK /view/22901.htm /view/22901.htm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3.在参政政策的概念界定之前,必须 对参政权加以界定。为了更好的理解参政权,我们有必要探讨政治参与。因为在政治实践中,很多时候把公民的参政权混 同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在中国学界研究政治参与的学者居多,对于参政权的研究 学者相对较少。政治参与是政治学主要内容,对于政治参与涵义的界定目前在学 界是五花八门的,

20、其中较为权威的是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和纳尔逊关于政治参与 的涵义。所谓政治参与是 平民试图影响政治决策的活动。该定义有以下五方面构成:政治参与包括活动而不包括态度;政治参与是指平民的政治活动; 政治参与只是指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政治参与包括试图影响政府的所 有活动,而不管这些活动是否产生实际效果;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动者本人自 发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且包括行动者受他人策动而发生的影响政府决策的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性别平等,不断丰富性别平等内涵的结果。它发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是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而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乃至世界各国

21、学术界分 析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我们研究参政、就业政策提供了一个富有价值的 视角。所谓社会性别,是基于生理性别的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 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 成的属于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社会性别理论是由社会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塑造和社会性别制度等方面构成。社会性别概念及理论的提出对于 研究不平等的性别制度、改变现存的社会不平等的关系,使性别关系趋向平等和 公正具有积极变革意义。第一,理论建构的需要。社会性别认为性别不平等的形 成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社会构成的产物,因此过去基于生理基础上的性别不平 等是缺乏科学根

22、据的,是可以改变和消除的。第二,社会性别理论的引进,特别 是把社会性别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将会使人们更明确妇女在参政、就业政策 中的性别立场,从而使公共政策真正担当起社会公正的任务,以实现公共政策的 最高价值追求,即从性别出发,最终能超越性别,从而实现性别正义。社会性别主流化又称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作为实现性别平等的主要途径,它的提出既是世界妇女长期努力奋斗的成果,也是国际社会对性别平等的现实要求。社会性别主流化概念提出起源于1985年第三次世妇会上的通过的内罗毕战略,发展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即提出了 社会性别纳入主流,正式提出是在 1997年联

23、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在这次会议上把社会性别主流化”确定为实现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并对社会性别主流化”做出了界定:所谓社会性别主流化也就是把 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即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评估所有有计划的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方案)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它使 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 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纳入 主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22005年在世界首脑大会上再次指出了社会1鲍静.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行政管理,2006(8).2 htt/ HY

24、PERLINK /Chinese/esa/women/mainstreaming.htm /Chinese/esa/women/mainstreaming.htm性另1J平等概念解析性别平等问题作为实现人类全部平等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性别平等的概念自然也受到了学者们的热议。从国际上看,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一切个人所享受的平等权利,提出了 不分民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社会出身、 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1,每个人都有享受平等的权利。而性别平等是人们追求的各种平等权利中最大最根本的权利,是男女两性追求的基本权利。在2000年召开的联和国大会上,18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共同签署联合国千年宣 言。在联合国千年宣言中对于性别平等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 性别平 等意味着两性在各级教育、工作领域中享有平等权利,能够平等掌握资源,并在 公共和政治生活中拥有平等的代表性。”从国内看,对于性别平等概念的解析,目前学界的理解及表述是各种各样,没有哪种观点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也没有哪种观点受到大家一致的批评。本文把性别平等的概念界定为以下几方面:1,男女享有平等的人权。即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尤其是在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2,男女享有机会的平等。也就是要给予男女两性同样的发展机会,以同样的方式 对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