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第 PAGE 34页 共 NUMPAGES 355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第 PAGE 314页 共 NUMPAGES 355页高端商业办公综合楼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目 录 TOC o 1-4 h z u HYPERLINK l _Toc396832566 第一章系统综述 PAGEREF _Toc396832566 h 6 HYPERLINK l _Toc396832567 1.项目背景 PAGEREF _Toc396832567 h 6 HYPERLINK l _Toc396832568 2.建设目标 PAGEREF _Toc396832568 h 6 HYPERLINK
2、 l _Toc396832569 3.项目内容 PAGEREF _Toc396832569 h 7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0 4.设计理念 PAGEREF _Toc396832570 h 8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1 5.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396832571 h 9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2 5.1先进性 PAGEREF _Toc396832572 h 9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3 5.2安全可靠性 PAGEREF _Toc396832573 h 10 HYPERLINK l
3、 _Toc396832574 5.3开放性 PAGEREF _Toc396832574 h 11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5 5.4针对性及适用性 PAGEREF _Toc396832575 h 11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6 6.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396832576 h 12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7 7.总体设计思路 PAGEREF _Toc396832577 h 13 HYPERLINK l _Toc396832578 7.1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78 h 14
4、HYPERLINK l _Toc396832579 7.2防盗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79 h 20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0 7.3一卡通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0 h 21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1 7.4巡更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1 h 22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2 7.5停车场出入管理及车位引导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2 h 22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3 7.6楼宇自控系统
5、PAGEREF _Toc396832583 h 24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4 7.7远程抄表 PAGEREF _Toc396832584 h 25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5 7.8综合布线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5 h 25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6 7.9智能化网络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6 h 25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7 7.10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7 h 26 HYPERLINK l _Toc396
6、832588 7.11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8 h 26 HYPERLINK l _Toc396832589 7.12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89 h 27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0 7.13电梯五方通话 PAGEREF _Toc396832590 h 28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1 7.14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91 h 28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2 7.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 PAGEREF
7、_Toc396832592 h 28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3 7.16机房建设及UPS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93 h 30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4 第二章安防自动化系统设计(SA) PAGEREF _Toc396832594 h 31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5 1.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595 h 32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6 1.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596 h 32 HYPERLINK l _Toc39
8、6832597 1.2设计思路及架构示意 PAGEREF _Toc396832597 h 32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8 1.3前端点位设置及选型 PAGEREF _Toc396832598 h 33 HYPERLINK l _Toc396832599 1.4核心控制 PAGEREF _Toc396832599 h 3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0 1.5传输、交换管理及供电 PAGEREF _Toc396832600 h 3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1 1.6显示部分 PAGEREF _Toc396832601 h
9、3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2 1.7存储部分 PAGEREF _Toc396832602 h 4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3 1.8安防管理平台 PAGEREF _Toc396832603 h 4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4 1.9系统特点 PAGEREF _Toc396832604 h 4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5 1.10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05 h 48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6 2.防盗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 PAGEREF
10、_Toc396832606 h 6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7 2.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07 h 6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8 2.2设计思路及架构 PAGEREF _Toc396832608 h 6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09 2.3前端点位设置及选型 PAGEREF _Toc396832609 h 68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0 2.4核心控制和管理 PAGEREF _Toc396832610 h 6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1
11、2.5系统功能和特点 PAGEREF _Toc396832611 h 7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2 2.6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12 h 7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3 3.一卡通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13 h 7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4 3.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14 h 7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5 3.2设计思路及架构示意 PAGEREF _Toc396832615 h 77 HYPERLINK l
12、 _Toc396832616 3.3前端点位设置及选型 PAGEREF _Toc396832616 h 7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7 3.4核心控制和管理 PAGEREF _Toc396832617 h 8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8 3.5传输 PAGEREF _Toc396832618 h 8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19 3.6访客管理 PAGEREF _Toc396832619 h 8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0 3.7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396832620 h 83
13、HYPERLINK l _Toc396832621 3.8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21 h 85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2 4.巡更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22 h 88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3 4.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23 h 8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4 4.2设计思路 PAGEREF _Toc396832624 h 8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5 4.3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
14、2625 h 9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6 5.停车场出入管理及车位引导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26 h 9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7 5.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27 h 9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8 5.2设计思路 PAGEREF _Toc396832628 h 9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29 5.3管理需求描述 PAGEREF _Toc396832629 h 94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0 5.4停车场出入管
15、理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30 h 95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1 5.5车位引导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31 h 10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2 5.6高度融合、无缝对接、协调管理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32 h 10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3 5.7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33 h 10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4 第三章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BA) PAGEREF _Toc396832
16、634 h 11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5 1.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35 h 11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6 1.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36 h 11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7 1.2设计原则与思路 PAGEREF _Toc396832637 h 115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8 1.3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38 h 118 HYPERLINK l _Toc396832639 1.4系统监控策
17、略与节能控制方案 PAGEREF _Toc396832639 h 12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0 1.5系统环境要求 PAGEREF _Toc396832640 h 14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1 1.6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41 h 148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2 1.7系统的合理化建议 PAGEREF _Toc396832642 h 184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3 1.8系统的特点和优势说明 PAGEREF _Toc396832643 h 185 H
18、YPERLINK l _Toc396832644 2.远程抄表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44 h 19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5 2.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45 h 19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6 2.2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396832646 h 19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7 2.3系统方案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47 h 19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8 2.4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3968
19、32648 h 194 HYPERLINK l _Toc396832649 2.5系统的数据安全 PAGEREF _Toc396832649 h 195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0 2.6系统软硬件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50 h 198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1 第四章通信自动化系统设计(CA) PAGEREF _Toc396832651 h 20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2 1.综合布线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52 h 20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
20、3 1.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53 h 20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4 1.2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54 h 20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5 1.3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55 h 21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6 2.智能化网络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56 h 214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7 2.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57 h 214 HYPERLINK
21、l _Toc396832658 2.2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396832658 h 215 HYPERLINK l _Toc396832659 2.3网络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59 h 21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0 2.4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60 h 22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1 3.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61 h 22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2 3.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
22、2662 h 22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3 3.2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396832663 h 22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4 3.3系统架构及优化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64 h 224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5 3.4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65 h 22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6 4.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66 h 22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7 4.
23、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67 h 22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8 4.2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396832668 h 23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69 4.3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69 h 23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0 4.4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396832670 h 23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1 4.5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71 h 234 HYPERLINK l _Toc
24、396832672 5.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72 h 25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3 5.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73 h 25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4 5.2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396832674 h 25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5 5.3系统架构及优化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75 h 25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6 5.4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76 h
25、25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7 6.电梯五方通话 PAGEREF _Toc396832677 h 25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8 6.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78 h 25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79 6.2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79 h 257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0 6.3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396832680 h 25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1 第五章办公自动化系统(OA) PAGE
26、REF _Toc396832681 h 26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2 7.多媒体信息查询及发布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82 h 26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3 7.1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396832683 h 26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4 7.2系统配置 PAGEREF _Toc396832684 h 263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5 7.3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396832685 h 264 HYPERLINK l _Toc39683
27、2686 7.4系统特点 PAGEREF _Toc396832686 h 265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7 7.5系统软件设备 PAGEREF _Toc396832687 h 26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8 第六章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 PAGEREF _Toc396832688 h 27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89 6.1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96832689 h 27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0 6.2 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396832690 h 27
28、1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1 6.3 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96832691 h 272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2 6.4 集成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 PAGEREF _Toc396832692 h 27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3 6.5 集成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 PAGEREF _Toc396832693 h 290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4 6.6、InteBASE主要技术指标 PAGEREF _Toc396832694 h 313 HYPERLINK l _Toc396832
29、695 6.7、项目管理过程 PAGEREF _Toc396832695 h 314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6 6.8、软件实施过程 PAGEREF _Toc396832696 h 315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7 6.9、系统集成质量保证 PAGEREF _Toc396832697 h 319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8 第七章机房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698 h 326 HYPERLINK l _Toc396832699 7.1.方案说明 PAGEREF _Toc396832699 h 326
30、HYPERLINK l _Toc396832700 7.2.机房装修 PAGEREF _Toc396832700 h 327 HYPERLINK l _Toc396832701 7.3.配电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701 h 329 HYPERLINK l _Toc396832702 7.4 空调系统 PAGEREF _Toc396832702 h 331 HYPERLINK l _Toc396832703 7.5 防雷接地 PAGEREF _Toc396832703 h 331 HYPERLINK l _Toc396832704 第八章附件 PAGEREF _Toc3968
31、32704 h 333 HYPERLINK l _Toc396832705 1.楼控具体点位表: PAGEREF _Toc396832705 h 333 HYPERLINK l _Toc396832706 2.停车场管理系统图: PAGEREF _Toc396832706 h 356 系统综述项目背景总建筑面积:108500平方米(地上总面积:65000平方米,地下总面积:43500平方米),建筑高度:99.9M,地下四层,地上23层。 地下四层:汽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人防)地下三层: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二层:汽车库、设备机房、辅助用房地下一层:商业、库房、设备机房首层至三层:商业区四至二十三
32、层:办公区定位:高端商业办公综合楼。建设目标二十一世纪建筑智能化所追求的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若干基本要素:全面的安全保障提供以人为本的舒适性环境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建筑空间的有效和灵活利用建设高品位的人文环境高、新技术的充分运用弱电智能化系统设施和建筑过程、结构的和谐共存降低设备运行开销,提高性能价格比,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以上基本要素,就是工程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所追求的目标。针对润世二期这样一个现代化、多功能、高品位的标志性建筑物,充分运用行业内最先进、成熟的技术,按照国际“5A级”弱电智能化建设水准,针对项目不同的功能区域,选择国际一流品牌的顶级系列
33、产品,铸建第一流水平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成为行业中的代表作。项目内容朝着目标,为北京润世中心二期建设如下建筑智能化系统,所有的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是有机的集成体。它们各自为实现某种功能而设计,有着不同的特点,同时它们又为特殊的业务需求上下联系或相互支持补充,实现系统的功能集成:安防自动化(SA)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与紧急求助系统一卡通系统(门禁、访客、电梯控制)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出入管理及车位引导系统楼宇自动化(BA)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远程抄表通讯自动化系统(CA)综合布线智能化专用网络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数字无线对讲系统电梯五方通话办公自动化系统(OA)多媒
34、体信息查询及发布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BMS)机房系统设计理念最先进合理的集成系统设计;全面规划完善系统功能,并可进行模块化分步实施;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为未来不同功能区的划分、系统接入提供线缆芯数、设备容量等的预留以及采用标准、开放的接口协议,方便未来其他系统的无缝集成。满足一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次完善设计可分步投资,一次基础布线满足逐步业务量和功能的扩展。系统整体架构如下:设计原则为了建设一流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本着以“人”为本的目标,为了达到最终的保障大楼安全、节约能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形象和降低维护成本的目标,并为大楼有效的信息服务、完善的通信网络提供物理基础和平台,设计中,须遵
35、循以下主要设计原则:先进性 充分考虑信息化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首先选择行业内国际化一流品牌的顶级系列产品。在技术上超前:例如高清图像处理及低带宽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等等。尤其是更为适合不同的功能区、安装场所以及整体风格要求的精巧型、迷你型、针孔隐蔽性、与装修当次定位风格浑然一体的美观摄像机外观设计,360全景摄像监控及图像处理、防风自动除雾防抖动、低照度星光级觅光、强光宽动态捕捉等特殊环境的先进图像处理技术等,移动侦测及智能分析技术等,都将大大提升外观效果、实际应用效果以及体验。在理念上超前:倡导绿色建筑,采用先进的能源监测等智能化系统,帮助建设单位降低运营成本,在保持优质服
36、务水平的基础上减少能源消耗,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社会节能减排做贡献。架构及趋势上先进:充分考虑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趋势,考虑到安防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及产品的主流发展及方向,为保证越来越大的信息流的带宽、实时性、安全性、扩展性以及方便统一管理和维护,建筑智能化系统设置专用网络,采用独立的桥架、线缆、弱电间、机柜、交换机及UPS供电等;同时安防自动化系统为了确保紧急情况下的报警信号传输的实时性、联动的高效性、应急预案的协调性,基于高清视频管理平台进行安防自动化各子系统的集成管理,同时又和其他建筑智能化的系统一样,通过更高级别的IBMS集成管理系统实现有机的资源共享和协调管理。真正有效地为现代化、国
37、际化建筑,为管理者提供有效、有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提供最为智能、优化的管理帮助。安全可靠性采用成熟开放的技术及成熟产品和经过工程实践检验的先进技术,也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例如采用防病毒、免维护的嵌入式设备,备份技术等等,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行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开放性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主流产品;系统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为将来系统升级、集成或扩展出现打下基础; 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考虑到系统升级扩容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必须采用模块化、开放式、集散型、分布式的控制系统。使得不改变原有设备,在不损失前期投资的情况下,就能方便的升级
38、和扩容,确保系统不过时。并且在预埋件和线缆布设上留有余地,对系统的管理,根据需要按可分可合的要求进行组合。针对性及适用性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项目的实际应用需要以及投资的合理性。润世中心二期,是一个包含多种液态如商务办公、零售商业等的高端城市综合体,则更需要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和定位、未来可能入驻的企业类型,采用更领先的国际化高标准要求,进行专业、周全、注重细节、具有针对性的总体构思、点位或前端设置、路由规划以及产品品牌及类型选择,必须达到进出及重点部位无死角,线路可追踪的,最易藏匿或入侵的部位防盗,人性化的紧急主动报警等的24小时全天候安全保障,使得各类进出人群对于自身的人、财、物高度放
39、心;又要充分体现现代化高端建筑的各种高智能化、时尚、高体验感的人、车进出管理,在有序、高效率的有机运转及管理的同时,体现入驻企业、来访及其他消费客人的尊贵;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前端均设置在人所能观察到以及随时操作和使用的场所,因此,外观必须考虑与安装场所的风格统一,尽可能隐蔽、美观、和谐和浑然一体,不突兀、不引起人员的不适,也更能达到安全保障的目的;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建设建筑智能化系统,必须能够达到提升应急事件的能力、缩短响应时间、减轻人力管理压力,既能有效事前预警又能事中各种联动、复核及预案自动运行、保证有效出警和处理,还可以在事后高度灵活、各手段关联的记录查询、检索等,同时可以利用各种适
40、用的、齐全的各类报表、数据为物业和安全、管理提供电子化的管理手段和结果,达到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的目标。再有,也并非大而全和全部的顶级高端产品的堆砌就代表高水平和最好的水平,须根据最先进的趋势、潮流,结合成功经验和典范案例,结合项目具体功能区域和可能的管理需要,按本项目特点和管理模式的需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点位设置、功能实现和大集成。设计依据相关图纸资料;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13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与建
41、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ll一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B5019894)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电磁兼容性标准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199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19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408.1-1989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 15408-19
42、94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 16572-1996通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J/T1692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以及其它国际、国内相应的设备制造、系统设计、安装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总体设计思路我们在参照原设计图纸点位的基础上,对整个项目智能化系统进行了点位、设备配置、功能等的优化。依据图纸所提供的各功能区的划分,其智能化系统配置如下:建筑智能化系统公共区商业区办公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与紧急求助系统门禁访客电梯控制停车场出入管理车位引导楼控远程抄表综合布线智能化网络卫星电视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无线对讲电梯五方对讲多媒体信息查询机发布注
43、:公共区:地下1至地下4层;商业区:地下1至3层;办公区:4至23层;:无此项配置;:有此项配置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高清网络解决方案,传输基于智能化专用网络和桥架管路,经由各楼层弱电间的监控专用POE交换机,全部进入一层消防安保中心,利用安防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设置、检索、回放以及和联动等;进行高清解码在2*6的55寸超窄边(拼接缝隙仅3.5mm)液晶拼接屏上进行各种单画面放大、轮巡、多画面分割等高清显示,豪华、大气、低功耗、人性化;采用先进、可靠、稳定的专业IPSON进行集中高清晰度、不少于30天的大容量存储。视频监控系统由消防安保中心的UPS电源实现统一供电。充分考
44、虑系统的图像的实时性和流畅性、交换设备及主机的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和速度、存储冗余及故障转移、灵活扩容等,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架构设置为千兆二级架构。根据不同的监控对象、安装部位、环境情况,选择不同的像素、光线及画面处理能力、角度及性能、外观、安装方式等摄像机,尤其是考虑到与未来装修定位的协调,在外观选择上均为精巧、美观,甚至可以与装修颜色浑然一体、造型美观时尚隐蔽,达到最合理、最有效、最佳、最和谐的监控目的和效果,共计481台。其中,在公共大厅区域采用1080P分辨率、最大可到500万像素的360度全景摄像机84台,其余397台均采用720P分辨率的的各特色摄像机: 在室外周界采用支持自动跟踪和主
45、动门卫,具有防破坏特性(IK10)和震动侦测、浪涌保护(铁路标准)、防尘和防雨雪功能(IP66 和 NEMA 4X)、极地低温控制、大风环境的电子稳像功能、大雾天气的自动除雾功能的快球,有效减小视频文件的容量,从而降低带宽和存储使用。全天候提供提供清晰视频;未防风前 防风处理后 未除雾前 自动除雾处理后在室外外墙壁及电梯厅等区域采用270球机,壁装式,支架与摄像机浑然一体,设计美观,可与建筑物完美融合。 摄像机的集成式遮阳罩易于进行重新油漆,以匹配建筑物的颜色;在公共大厅设置360/180 可高达 500 万像素分辨率的全景,墙壁或天花板上轻松、灵活的安装,可覆盖超过650 m (7,000平
46、方英尺)的面积。可用于帮助侦测活动、跟踪人流和改善区域管理。支持几个视图模式:360概览和去除弯曲视图,如全景、双全景和四分屏。例如,四分屏模式适合于摄像机被放置在十字路口或走廊的情况。摄像机还提供视点模式,其中用户可以数字平移、倾斜和缩放关注区域,以一个摄像机即可获得全方位图像; 顶装,360全景顶装,四分割画面(90)墙装,全景模式顶装,四分割画面(90)在一层出入口一般具有外亮内暗的逆光环境的场所,采用宽动态半球摄像机,尤其在光线通过玻璃窗或入口造成明暗相间区域的情况下,面向不断变化的光照条件下的监控,支持“动态捕捉”功能的宽动态范围可拍摄多张有着不同曝光时间的图像,加上先进的图像处理,
47、其结果就可获得格外清晰和鲜明的视频。从而保证图像的每一个部分都不会太暗或太亮,可保证清晰地识别人和物。有装修吊顶的采用美观的半球摄像机,没有吊顶的则采用方便安装的枪式摄像机;普通宽动态技术独有宽动态技术在地下停车场及各没有吊顶的楼梯前室等,由于环境光线较暗,但环境稳定,采用具有独特的觅光者 (Lightfinder) 技术的枪式摄像机,即使在极差的照明条件下也能保持明亮的色彩;无觅光者技术 觅光者技术 电梯轿厢吊顶低且空间狭小,摄像机本身的安全、隐蔽美观性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采用巴掌大小且防暴防尘、安装快速灵活的半球摄像机,具有 3 轴摄像头角度调整, 可以根据电梯吊顶造型灵活安装在壁上或顶上
48、;在楼道走廊等狭长区域,有效的监控需求一般是在看到尽可能大的走廊范围的同时还要看清楚人脸,因此采用具有9:16图像走廊模式的摄像机,充分利用资源和带宽,最大限度地监控有效对象或范围;在财务室门口、特别重要和核心无人值守机房门口设置最为隐蔽的高清晰度针孔摄像机,实现重点部位的重点对象的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建设单位要求或者根据管理需要,也可以在其他一些选用高清晰的针孔隐蔽性摄像机。防盗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防盗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采用传统的总线制方式,确保报警的响应时间及可靠性,由前端探测器(各通道口的双鉴探测器14个、一层与外界相连的玻璃窗或幕墙上的玻璃破碎探测器55个、残废人卫生间的紧急报警
49、按钮37个)、防区模块和报警控制中心三部分构成,通过防盗报警主机及管理软件的集中管理和操作控制,如电子地图、布、撤防等,通过软件接口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一卡通系统北京润世中心二期采用安全级别高的非接触式CPU卡作为内部人员一卡通系统的流通凭证,采用TCP/IP联网型控制方式,读卡器为出入双向读卡器方式。结合润世中心二期商务办公多为固定人员且私密和安全性要求高但又涉及不间断的访客来访、商业部分临时人员众多人流量大的特点,在写字楼与商场之间的通道口如大厦1层1#、2#、4#楼梯间、4-23层1#、2#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重要房间如物业财务室设置门禁点;在一层写字楼门厅及电梯厅东入口设置员工
50、快速通道及残障人士专用通道设置共7通道双向速通闸管理;在电梯轿厢内与电梯系统集成设置梯控点;在一层服务台设置访客管理系统,对临时访客进行二代身份证自动识别登记、临时卡发放、授权及出入管理,结合门禁、速通门、梯控等系统授权,限定访客在访问期间的行踪和权限,且为了加强二次身份识别和保障安全性,在工作区域的主要出入口设置身份识别显示屏、门禁读卡器、二代身份证验卡器、身份识别拍照摄像机等。所有控制器通过TCP/IP网络信号连接入各楼层弱电间智能化机柜内专用交换机,再与消防安保中心一卡通管理电脑通讯,能够实时监控每个点上的人员进出的情况及保存进出的记录。控制器所有设置命令、进出记录被存储在控制器中,可脱
51、机工作,当TCP/IP网络与PC机通讯中断时,不会影响控制器的工作,当恢复通讯时,数据再上传到管理计算机,保证数据不丢失。且当一个控制器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它控制器的工作。采用统一的一卡通平台,使用一张CPU卡,实现门禁及通道、访客、电梯控制等管理功能。一卡通系统通过软件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当有事件发生,联动视频图像在大屏上弹出,进行视频复核;同时经由安防管理平台和BMS的集成,又能主要实现消防报警时逃生通道锁打开,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巡更管理系统采用灵活的离线式巡更系统,设置巡更棒5套,按钮217个,实现对保安巡逻工作的有序管理,合理分配人力,帮助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保安人员的巡查状况。在
52、建筑物周围、大楼内、地下车库内部、配电房、电梯机房、空调机房、消防安保中心、各楼层出入口及其他重要部位安装巡更信息钮,形成无盲区的巡更线路。通过设置合理的巡更回路,在巡更管理主机上巡更运动状态的监督和记录,并能在发生可以意外情况时及时报警。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巡更路线进行灵活设置,系统可以编辑多条巡更路线,使巡更系统更合理、更安全,进一步保证大厦内人、财、物的安全。巡更路线主要对重点部位进行巡逻,布点间隔合理,尽量减少重复路线,减轻巡逻人员工作量的目的。停车场出入管理及车位引导系统本系统包含两进两出车牌识别停车场进出管理子系统和车位引导子系统,其中地下二层有188个车位,为固定车辆
53、停放区;地下三层有188个车位,地下四层有168个车位,为临时车辆停放区。共544个车位。在首层至地下入口处设置一套入口管理系统,进出地下二层分别设置一套一进一出管理系统,在地下三层设置一套出口管理系统,共两进两出,联网管理,并实现车位引导和反向视频寻车。停车场进出管理子系统采用最先进、稳定可靠地嵌入式200万像素高清车牌识别仪,识别率高达99%,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嵌入式服务器,linux系统、低功耗、防病毒、免维护、专机专用;四个进出口通过TCP/IP实现联网,进口无人值守,地下二层出口无人值守,地下三层出口收费或管理人员利用移动终端智能管理收费,且联入网络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其
54、他管理客户端、智能手机等均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在授权范围内,实现远程实时、动态的进出授权或报表查询或进出车辆查询或远程开闸等。针对固定车辆、临时车辆、消费人群均有灵活的管理流程和措施,通过终端APP,可以实现权限范围内的自主授权、费用查询、车位查询;通过客户端网页版界面,各商家服务台可以实现录入车牌号后的电子优惠,无须出口人工核对;且系统支持出口银联POS机电子钱包闪付非现金交易,升级后具备驾驶员查询目的地剩余空车位、收费情况且可预订车位、错峰出租、提前缴费等功能。车位引导子系统也是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视频探测及无线通讯的方式,摄像头和指示灯一体化设计,视频车位探测器自带红绿车位指示灯显示功能,像
55、素不低于200万,1个视频探测器至少探测24个车位,采用前端硬件视频识别技术,对车位信息图片进行实时抓拍,对抓拍到的车位信息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分析车位使用情况及识别车牌、车型,并把车牌号码和车辆图片(含车牌部分)通过无线WIFI传输到数据集中器进行统一管理,然后将实时空车位信息通过无线WIFI发布到室内空车位准确指示信息屏和出入口信息屏,节省大量施工线材,引导驾驶者便捷停车,实现人性化服务;并在地下二层地下四层至车场必经的电梯厅各配置一台触摸式反向查询机,通过输入车牌号码的方式进行查询,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停车位置及车辆图片,并提供抵达停车位置的最优路线,引导车主快速的找到自己的爱车。停车场管理子
56、系统和车位引导子系统进行无缝的对接及数据共享,使得空车位数量及定位更准确,车牌信息共享使得识别率更完美,以全自动的方式管理停车场,进出自动化保畅通、提前录入或授权使得绝大部分的车辆不停车进出,电子对账高度自动化杜绝漏洞,场内车辆一目了然,并能对停车场占用率、周转率、收费等按年、月、日统计分析,提供报表和图表展示;在停车场使用率低时,能根据物业管理的需要调整车位引导逻辑信息,引导车辆集中停放到指定停车区域,减少其他非停车区域照明、排风等停车场设备的使用,降低运营成本,节能环保。如此,将大大提高停车场周转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形象、降低管理及运营成本、改善环境,最大限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度
57、,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楼宇自控系统本系统设计的的网络系统架构共分为:现场网络层、控制网络层、管理网络层。管理网络层设计一台服务器,位置设置在润世中心二期的地下二层弱电机房(1012轴MH轴)。本工程设计专用以太网,划分统一的网段,分配IP,实现BA信息在网络上的高速稳定传输。北京润世中心二期楼宇自控系统(BAS)由传感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传输线路、执行器、服务器等组成;采用以太网架构, DDC以太网接口通讯速率达1000M。本次设计的楼宇自控系统具备机组的手/自动状态监视,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温度监测、控制及实现相关的各种逻辑控制关系等功能。远程抄表强电间、管井
58、预留网络插座并安装集中器,集中器与电、水表之间采用RS485 总线通信,RS485 线缆的距离不超过800 米,上行采用有线网络(智能化网络)连接。综合布线系统北京润世中心二期综合布线系统只考虑每层综合布线桥架,同时在大楼办公区和商业区大厅前台每处预留2个网络信息接口、2个电话语音接口及2个卫星电视接口,在商业楼每层设置无线路由器,实现无线Wifi覆盖,系统后端设备安放在地下二层弱电中心机房内,每个强电间内预留2个网络信息插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我们设置了地下二层的弱电中心机房,建议系统采用了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整体系统架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系统性能达到Cat6/Cla
59、ssD标准规定,传输带宽可达10Base-T、100Base-T、1000Base-T,可满足项目智能化系统的办公网络需求。智能化网络系统北京润世中心二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我们只考虑了智能化专网交换设备。大楼与外部通讯网交换设备未在本次项目中考虑。本次智能化专网的网络系统采用二层结构,即核心层、接入层。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各区域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设置在地下二 层的综合布线机房内。接入层设置在相应楼层的弱电井内,直接面向设备连接、用户连接的部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本系统设计是将一期卫星接收到的节目,通过12芯室外单模光缆接入本次工程指定的电视机房,同时二期系统通过有源设备传输到大楼内的各个用
60、户端,针对大楼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在弱电井内预留前端信号的接入接口。主干信号的传输采用SYWV-75-7线缆进行敷设、信号经由放大器、分支分配器传输至预留的用户前端,线路末端配有75终端电阻。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为满足高级写字楼的高标准需求,广播系统走向数字化、多元化。本系统,系统基于TCP/IP网络通信协议和数字音频技术,采用分布式设计,利用网络传输数字音频信号,每套广播音频只占用带宽35Kpbs,100套节目只占3.5兆网络带宽,对系统专用内部网络带宽没有任何影响。系统具有实时广播、定时广播、分区广播、电话广播、自由点播、实时采播、电源控制、双向对讲、触发联动、通话录音、日志查询等功能;和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狗狗褥疮的护理
- 供热单位行政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 车库认购定金协议书
- 酒店厨房合同协议书
- 龙虾摊位承包协议书
- 饰品木条转让协议书
- 酒店寄存免责协议书
- 包子铺股份合同协议书
- 道路安全运输协议书
- 个体户餐饮股东协议书
- 2025年数字疗法(Digital+Therapeutics)的市场前景探讨
- 提高盆底康复知识知晓率
- 2025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指导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内蒙古财经大学
- 武汉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满分作文《连起来》
- 腾讯会议技能培训
- 职级晋升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9种体质考试题及答案
- GB/T 45142-2025海洋溢油污染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 直流系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