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98a7f83c544d83211ac28c55f08acb/ae98a7f83c544d83211ac28c55f08acb1.gif)
![驳“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98a7f83c544d83211ac28c55f08acb/ae98a7f83c544d83211ac28c55f08acb2.gif)
![驳“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98a7f83c544d83211ac28c55f08acb/ae98a7f83c544d83211ac28c55f08acb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驳“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一、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李浩先生对证明责任含义的论证不仅涉及证明责任的本质、功能、证明责任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点,而且还涉及如何理解证明责任分配规那么并适用规那么进展裁判等重大理论课题。在解释证明责任的含义时,李浩先生完毕了国内学界一直以来将证明责任解释为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责任的历史,按照他的观点,应从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来解释证明责任,即证明责任具有双重含义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所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证明的责任;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是指在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主张该事实的当事人所承当的不利诉讼结果。李浩先生认为,证明
2、责任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仅用提供证据的责任,不可以正确地说明它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就其本质而言,证明责任具有双重含义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李浩先生努力将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都放到证明责任这一概念之下,使二者都成为证明责任的组成局部。但这种努力却给笔者带来了困惑。二、“双重之困惑李浩先生在解释双重含义说的时候,一方面强调客观的证明责任,是证明责任的本质,另一方面坚持认为主观的证明责任,假如不纳入证明责任的讨论范围,那么许多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他随即举出了一个例如“反证责任,他认为,实际上提供证据的责任与证明责任在逻辑周延上并非完全重合的,“提供证据的责
3、任有其独立性,正因为有这个独立性,所以“反证责任作为提供证据的责任与证明责任没有必然联络。实际上,德国学者提出并赞同结果责任说时,认为行为责任无法成立的最大理由在于通过行为上的责任来说明证明责任时,当遇到待证事实真伪不明,行为责任不可以帮助法官进展合理的分配责任。换句话说,行为责任的说法本身在证明责任体系中不可以成为一个确定的概念,其不确定性来自于行为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影响到本质的证明归责。如李浩先生说所,结果责任的分配事先已经确定,由于这种事先确定的归责原那么让证明责任负担方看到不积极举证的后果,督催其积极为提供证据之行为,并将其称之为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或提供证据的责任。但这种败诉风险实际
4、发生的负担,在笔者看来,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结果责任败诉的实际发生。李浩先生的担忧在于行为较之结果而言,外表上看确实是有其独立的价值,价值就在于为该证明行为是具有一定的强迫力的,且也会导致“风险实现的负担。问题是,假如我们就把举证行为只是看作一种诉讼中结果责任产生的“强迫作用,是诉讼双方纯粹的利己行为的话,那么李的担忧似乎也就没有必要了,李提出的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也就没有非要存在的独立意义了,即是说举证行为的履行与否实际上是一种举证权利的行使或放弃,假如放弃权利,那么即无法获得相应的利益,正如大多数放弃权利一样,放弃的结果并不是必然的不利,而是可能的不利益,那么这正好与李浩先生所担忧的不履行行为
5、责任的不利益的情况一样;同时,“反证责任被认为是责任,也是提供证据的责任一说的引申,而一旦认为证明的行为是一种因结果责任而引起的利己诉讼行为,那么反证责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假如不负证明责任方不为这种证伪的行为,那么对方的提供的证据就可以或非常可能使自己处于败诉的地位,迫于这种压力,而为利己之行为,也当然不需要强加“责任这一概念予以进展解释。同时,李浩先生用英美法系所使用的两种证明责任的现象来对自己的观点进展佐证也是不妥的,因为,英美法系中所谓的提供证据的责任针对的对象是法庭、法官,而说服的责任对象是陪审团,在英美法系的分段式诉讼构造中,证明责任的双重含义必然是有意义的,而对于大陆法系以及我国
6、没有陪审团的庭审来说,英美法系的双重含义也就是缺乏实际的佐证意义的。在笔者看来,李浩先生所坚持的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在本质上并没有可以与结果责任说形本钱质的区别,其将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糅合在一起而另成学说的做法,也无视了结果责任说对行为责任说的驳斥。三、双重含义说之剖析证明责任所讨论的不利益需要与举证权利放在一起对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李浩先生在考虑证明责任的含义时,过于注重“责任的概念,并在概念上将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二者合一,在判断二者关系时又切断二者的内在联络,从而导致了其行为责任意义、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关系的分析上都出现了问题。一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分析李浩先生从提供证据责任在民事诉讼
7、程序中不可缺少的角度论证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在证明责任含义中的地位,他给出了多方面的原因,但均存在片面强调责任、无视权利的问题:李浩先生所认为行为责任系有意义的存在的重要理由,即其看到了结果责任无法完全包含举证行为驱动作用的客观事实,即希望通过扩大采用结果责任说的证明责任涵盖范围的方法去努力把这一局部涵盖在内;但事实上,这种努力本质上是无视了举证权利的驱动作用,要知道法律上的作用力并非完全来自于责任,权利、义务、责任的一体化对待,才能完好、全面的解释清楚所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提供证据的责任实际上为一种单纯的利己行为,行使举证权利,而在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层面上,在讨论证明责任时也没有
8、理由不把举证权利放入讨论范围中去解释这种“提供证据的责任的独立性。二行为意义上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举证责任关系的分析为了进一步解释清楚证明责任的双重含义,李浩先生对被称为证明责任的两种责任的关系进展了深化的分析,从10个方面着重阐述了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之间的区别,其解释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达:1.两种责任涉及的领域角度不同:其指出,提供证据责任涉及的是诉讼过程中的事实认定问题,它所要答复的问题是,对某个特定的争议事实,应当由哪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资料,或者是在证明过程的某个特定时刻,哪一方当事人有举证的必要;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涉及的是法律适用问题,它所要答复的问题是,
9、在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在提出这种论断时,从外表上看,是合理的,但是这种领域上的划分强行把证明责任割裂化,反倒使得笔者认为,这种事实认定问题终究是否应归证明责任来判断。举证权利即是这种对某个特定的争议事实,应当由哪一方当事提供证据资料,或者是在证明过程的某个特定时刻哪一方当时的举证权利的判断,是否有举证权利是对行为认定的更好的解释,假如此时即论及责任,那么就导致责任的双重性且同一性,即是出现了“证明责任具有双重的意义,但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但双重意义间又有不同的逻辑上的混杂。2.责任转移与否不同方面,李浩先生试图澄清多年以来一直困扰学界的证明责任是否在当事人之间来回转移的困惑。
10、他指出,随着举证活动的进展,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在诉讼中出现了“移位的现象,从主张事实的一方转移到对方,然后又从对方回到主张事实的一方,有时这种移位现象甚至会反复出现。在李浩先生看来,提供证据责任的移位与败诉危险的转移有一种对应关系,并可随着败诉危险的转移而发生,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一旦根据实体法确定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后,除了由于法律上推定的作用,自始自终凝固于该当事人,不会随着举证活动的进展而移位于对方当事人。这种解释,外表上看来是有效的,但是,究其本质而言,仍然是无法脱离“责任这一概念的奋力挣扎,这种行为意义上的责任转移看上去好似完美的解释了问题,但同时,忽略了一点,这种责任的频繁转移的动
11、态似乎本来就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责任导致,外表上行为的动,实际上是因双方都具有举证权利而就此为己方利益或者防止结果责任的不利益而做出的行使举证权利的行为,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的话,责任转移也即是个伪命题。跟进一步而言,李浩先生所认为的结果责任不发生转移,而行为责任那么随双方轮流举证而来回转移,其错误在于:第一,如本节开头所述,在概念上其将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二者合一,在判断二者关系时又切断二者的内在联络;第二,就行为责任而言,该说也无视了双方当事人在轮流举证过程中始终分别固定于不同的位置,从而与举证责任转移理论犯了同样的错误。实际上,按照“双重含义说自己的说法,负担结果责任的一方总是负有行为责任的,既
12、然结果责任不发生转移,行为责任也同样不会转移。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被认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概念交换时,其证明责任的双重含义说也就没有了意义,就证明责任的结果责任说来看,其已经可以完善的解释证明责任这一概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李浩先生认为无法解释的问题,那么属于我们一般意义上讨论的诉讼权利举证权利的范畴。四、结语在笔者看来,李浩先生的双重含义说实际上是在扩大证明责任概念的根底上,将本不属于证明责任应讨论的范围,或者说证明责任研究的模糊领域拉入了证明责任的概念范畴,无视了在一般举证权利范畴内所讨论的问题。但李浩先生对于证明责任的研究仍然是卓著非凡的,其研究的领域、跨度之大,令人钦佩,同时李浩先生对证明责任含义理论的介绍和推导显然受到了常怡教师一贯提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立高效的财务业务运作模式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级4-苄氧基苯酚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石墨片保护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消费电子NFC天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旅游广告和营销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非侵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解决方案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光伏舟托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晶须碳纳米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溴化钙粉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压镍氢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权转让合同样本4篇
-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23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四年级数学下册口算天天练45
- 雕塑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北京房地产典当合同书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一语文统编版暑假作业
- 文明施工考核标准
- 《雾都孤儿人物分析4000字(论文)》
- MZ/T 039-2013老年人能力评估
- GB/T 6329-1996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