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 12 12页,共 =sectionpages 12 12页第 =page 11 11页,共 =sectionpages 12 12页2022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如图为收藏于博物馆的“孔子问道于老子”画像石拓片。该画像反映了()A. 炎黄部落结成联盟B. 西周开始分封诸侯C. 儒家道家始祖交流D.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诗史互证。下面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A. 先南后北统一
2、B. 经济重心南移C. 由开明到专制D. 由繁荣转衰落如图思维导图的主题应是()A.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B. 明朝的对外交往与冲突C.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D.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国民党军人回忆淮海战役时说:“从双堆集战斗到徐州撤退,基层官兵哭喊、哀叹的厌战情绪充斥于行伍之中,及至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不战自溃。”以上回忆表明()A. 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B. 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矛盾重重C. 国民党军队的贪腐严重D. 战略战术错误导致战争失败根据如图所示饼状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中国()A. 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B. 土地改革运动胜利完成C. 建
3、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 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 以武装斗争为主线B. 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这部法典为参照蓝本。上述材料说明拿破仑法典()A. 限制了国王权力B. 确立了三权分立C. 有助于民族独立D. 具有世界性影响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发废
4、除农奴制的法令;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A. 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B. 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 都完全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D. 都改变了国家的性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方主战场和欧洲战场分别粉碎日本、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莫斯科保卫战B. 台儿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 百团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D. 第三次长沙会战、诺曼底登陆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当年5月,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
5、记者不幸牺牲。北约这些行为表明冷战结束后()A. 东欧剧变引发苏联解体B. 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C.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D. 联合国从此失去维和作用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1)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_ 。(2)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_ 。(3) 被称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 _ 。(4) 标志着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事件是 _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1)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人物是 _ 。(2)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
6、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_ 。(3)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外交家是 _ 。(4)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政治家是 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缩影,货币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简表 时期概况春秋战国金属币成为主要货币,各诸侯国自行铸币,其标准、形状、价值不一秦朝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北宋、南宋出现纸币“交子”“会子”材料二1545年到1800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吨,约到的美洲白
7、银,最终流向了中国。 【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材料三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 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 2021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人民币稳步推进国际化,未来人民币在国际中支付、投资、储备作用不断增强。 上海证券报2022年1月22日报道(1) 根据材料一,归纳一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2) 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的原因。(3) 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中国的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清政府造成的直接威胁是什么
8、?(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的原因。“人民币稳步推进国际化”将为当今世界展现怎样的愿景?根据“近代先进人物关于社会变革的论述”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变革论述出处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1896年)孙中山全体人民正准备着要迎接一个变革。有大多数的诚实的人们,准备而且决心要进入公共民主的生活。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897年)(1) 梁启超主张的“变法”其目的是要建立什么政体?为此他参与领导了什么运动?(2) 孙中山追求“公共民主”的目的是要建立怎样的国家?为此他领
9、导了什么运动?(3) 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理念不同的原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并根据图片反映的史实,回顾并反思工业革命。 材料一某校评选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之星活动的选票 发明之星哈格里夫斯瓦特斯蒂芬森发明机器珍妮机(纺纱机)改进蒸汽机蒸汽机车评选理由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景象图(1) 请你填写材料一选票中的内容(写出其标志性或重大意义即可)。(2) 材料二中的图1、图2景象,分别反映了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问道于老子”反映了儒家道家始
10、祖交流,C正确;材料与炎黄部落结盟无关,排除A;孔子和老子均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与西周分封诸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无关,排除BD。故选:C。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知,忆昔描绘了“开元盛世”的盛况;“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可知,无家别体现了“安史之乱”后国家萧条,百姓流离失所,唐朝由盛转衰,因此这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由繁荣转衰落,D项正确;从这两首诗歌从无法体现国家统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君主的统治思想,A
11、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唐玄宗的统治,重点掌握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衰落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衰落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反映的是明朝的对外交往,“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的中外冲突,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都是发生在明朝,不能体现“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C项;思维导图没有涉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的内容,排除D项。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时期的
12、中外交往与冲突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时期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史实,注意对思维导图的正确识读。4.【答案】A【解析】据题干“从双堆集战斗到徐州撤退,基层官兵哭喊、哀叹的厌战情绪充斥于行伍之中,及至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不战自溃。”可知,国民党军人回忆淮海战役时说的话说明在当时的解放战争时期,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A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矛盾重重、国民党军队的贪腐严重和战略战术错误,排除BCD项。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
13、能力。理解并识记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的相关史实。5.【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农业加入合作社96%,尚未加入4%”“手工业已完成92%,尚未完成8%”“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完成99%,尚未进行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反映内容与三大改造有关。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排除A项;土地改革运动与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无关,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14、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D项。 故选:C。本题考查三大改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实事求是,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B项正确;以武装斗争为主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探索,排除A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探索,排除C项;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探索,排除D项。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共同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特色
15、”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共同点的相关史实。7.【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这说明拿破仑法典具有世界性影响,D项正确;英国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权力,排除A项;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排除B项;美国的独立宣言有助于民族独立,排除C项。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拿破仑法典以及历史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拿破仑法典以及历史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8.【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
16、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农奴,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A项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维护了沙皇专制统治,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利于北方政府在南北战争中扭转不利战局,从而维护国家统一,排除B项;俄国1861年改革并不彻底,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美国废除奴隶制后种族矛盾依然存在,排除C项;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并未改变美国国家的性质,排除D项。 故选:A。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解放
17、黑人奴隶宣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其中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转折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941年1
18、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两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蒙受重大损失,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促进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的灭亡,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19、。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东方主战场和欧洲战场分别粉碎日本、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东方主战场和欧洲战场分别粉碎日本、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推行霸权主义,C项正确;东欧剧变引发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联合国从此失去维和作用与题干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科索沃战争、北约的活动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
20、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相关史实。11.【答案】【小题1】西域都护【小题2】洋务运动【小题3】南昌起义【小题4】大化改新【解析】(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
21、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4)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1)西域都护。 (2)洋务运动。 (3)南昌起义。 (4)大化改新。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洋务运动、南昌起义、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域都护、洋务运动、南昌起义、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12.【答案】【小题1】张仲景【小题2】洪秀全【小题3】周恩来【小题4】伯里克利【解析】(1)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
22、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3)19
23、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4)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故答案为: (1)张仲景。 (2)洪秀全。 (3)周恩来。 (4)伯里克利。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洪秀全、周恩来、伯里克利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张仲景、洪秀全、周恩来、伯里克利的事迹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仲景、洪秀全、周恩来、伯里克利的相关史实。13.【答案】【小题1】规律:从地方铸币发展到中央统一铸币;从形状各异发展到形状统一;从金属货币发展到纸质货币等。【小题2】原因:新航路开辟,东西方商业贸易日益密切;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的地位(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大量出口)。【小题3】变化:由出超转变为入超(由顺差转变为逆差);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rilysine-TFA-生命科学试剂-MCE-4187
- KIF18A-IN-15-生命科学试剂-MCE-5317
- 4-4-Dimethoxyoctafluorobiphenyl-生命科学试剂-MCE-5198
- 1-3-Dinervonoyl-glycerol-生命科学试剂-MCE-1243
- 2025年度特色民宿体验住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设备定制设计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购销合同标准
- 施工现场施工防传染病传播制度
- 个人兼职用工合同模板
- 乡村别墅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上半年山东气象局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10)-江西省(解析版)
- 成长感恩责任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指引(咨询企业版)(征求意见稿)
- 分手的协议书模板(5篇)
- 2020年度安徽省中考数学科目试卷
- 2023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