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1 PAGE 6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练概念】1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目的措施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_出任地方知州;设_统管地方财政;将_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设_、_,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行政权;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_的方针,用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扩大_规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2北宋送给辽的钱物称为“_”;北宋送给西夏的称为“_”南宋给金的称为“_”3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北宋中期改革(1)背景:北宋中期,_,_,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2)过程:
2、庆历新政:_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触犯了_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便夭折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_的目的(3)结果: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练能力】1.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2.北宋时
3、,出现了“一官三人共之”的现象。这种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还包括( )军队数量急剧增加 军队战斗力低下农民起义频繁战争的消耗和高额的赔款A.B.C.D.3.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5.青
4、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救济广大流民B.增加政府收入C.消弭战争威胁D.恢复募兵制度6.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意在(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缓和社会阶级矛盾C.刺激商品经济发展D.扩大改革社会基础7.史学家钱穆说:“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
5、于有一辈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要求对此现实世界,大展抱负。”最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A.庆历新政B.宋词繁荣C.理学兴起D.抗金斗争8.钱公辅义田记载: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材料表彰了范仲淹( )A.均衡地方赋税B.兴办学校教育C.推动保甲自治D.实施宗族救济9.庆历新政时期,大减恩荫制入仕之路:“学士以下,遇郊恩许奏大功以上亲,再遇郊许奏小功以下亲。”“荫长子孙皆不限年,诸子孙须年过十五,若弟侄须过二十,必五服亲乃得荫。”这说明庆历新政时期的恩荫制( )A.使科举制度有
6、了进一步发展B.成功解决了冗官问题C.主要以血缘和品级为依据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10.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有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11.澶渊之盟中规定,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岁币”( )A.保证了宋金之间的和平B.继承了秦代民族关系政策C.增加了宋朝的财政压力D.造成了矛盾加剧战争不断12.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
7、”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宋史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
8、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请回答:(1)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2)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总体评价是什么?请依据材料三说明理由。答案以及解析【练概念】1.文官 诸路转运司 地方精锐部队 枢密院 三司 参知政事 枢密院 崇文抑武 文官 文治 科举2.岁币 岁赐 岁贡3.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范仲淹 大官僚大地主 富国强兵【练能力】1.答案:A解析: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
9、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了“一官三人共之”即冗官,还包括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队战斗力低下、战争的消耗和高额
10、的赔款等,因此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起义频繁与积积弱局面的形成没有关系,因此与题意不符,故A、C、D项错误。故选:B。3.答案:A解析:“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反映的是中原农业发展状况,“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反映的是内河航运的繁荣景象。由此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灌溉和防洪抗灾,使农业生产发展,A项符合题意;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B项排除;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农民得到实惠,C项排除;募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
11、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项排除。故选A。4.答案:D解析:北宋中期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当时,有诗描述道:“死者道路积,城市接田野,恸哭去如织”;而官府却“暴敛不暂息”,故D正确;此时北宋的经济仍然继续发展,故A项说法是错误的;B项起义频繁是造反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兵力不足说法不符合事实,此时有冗兵现象,排除。故选:D。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得亏损官本”可知,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故B正确;青苗法并不是专门针对流民,故A错误;青苗法与战争无关,故C错误;青苗法和兵役无关,故D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根据“改为按土地、家
12、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可得出以钱代役,以及官户及农奴也要纳役钱,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B、C、D项都是客观的影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文治政策。材料主要体现宋朝实行文人治国和养士政策的影响,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A项正确;宋词繁荣没有体现文人“要求对此现实世界,大展抱负”,故B项错误;理学兴起时,并不符合统治者的政治意图,故C项错误;抗金斗争不是“文治势力”,故D项错误。8.答案:D9.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庆历新政。根据
13、材料“学士以下”“长子孙”“诸子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庆历新政时期的恩荫制度有着严格的品级以及血缘要求,故C项正确;恩荫制与科举制是两条不同的入仕途径,故排除A项;庆历新政时期并没有成功解决冗官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恩荫制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结合所学可知,募兵制下的兵士是职业兵,一切开支和费用均由国家提供,再加上士兵人数多,这就扩大政府的财政开支,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募兵制能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在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
14、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可知,北宋每年向辽提供巨额银两和绢帛,这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加剧,C项正确;“岁币”是宋辽之间,并非宋金之间,A项排除;“岁币”与秦朝民族政策无关,B项排除;“澶渊之盟”后,宋辽实现了较为长久的和平,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排除。故选C项。12.答案:D解析:“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实现了长久的和平,这种和平有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正确;A、B、C是从澶渊之盟对民族政权当时产生的影响角度分析,而非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13.答案:(1)冗官。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农时);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2)持否定(批评)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或官吏腐败)。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中学分班考数学试卷
- 淮安九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 贵港三模数学试卷
- 健康管理师课件讲义
- 2025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高中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锡铅焊丝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健康社区课件
- 2025年中国微信营销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花椒加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维生素B12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GB/T 18379-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
- 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管理办法
- 化工环境保护与及安全技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GB 20208-2006烟花爆竹礼花弹发射炮筒
- 2023年中国黄金集团江西金山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药学-药物临床试验概述课件
- 荧光与荧光分析课件
- 120急救站(分站)工作考核细则
- 航站楼管理部《机场使用手册》实施细则
- 防腐公司简介
- 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反恐防暴安全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