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及在生产车间的运用设想剖析课件_第1页
IE七大手法及在生产车间的运用设想剖析课件_第2页
IE七大手法及在生产车间的运用设想剖析课件_第3页
IE七大手法及在生产车间的运用设想剖析课件_第4页
IE七大手法及在生产车间的运用设想剖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E七大手法在DF外包车间的运用设想第1页,共20页。目录三、在DF外包车间中的运用设想二、IE七大手法的具体内容一、什么是IE七大手法第2页,共20页。8/18/2022page 3防错法 动改法 五五法 人机法双手法抽查法 流程法 第3页,共20页。8/18/2022page 41、防错法定义:防错法又称防愚法,其义为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也就是说,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也称防呆法或纠错法作用:可做到工作时不需要注意也不需要经验与直觉更不需要专业的知识与高度的技能第4页,共20页。8/18/2022page 52、动改法定义:动改法即动作改善法,就是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

2、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作用: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第5页,共20页。8/18/2022page 68/18/2022page 63、五五法定义:五五法即5 X 5WIH法,其中5 X指5次。表示对问题的质疑不要只问一次而要多问几次,不是刚好只问5次,可多亦可少。5W1H则是何处、何时、何事、何人、为何、怎么做?作用:熟悉有系统的质问技巧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尽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径第6页,共20页。8/18/2022page 78/18/2022page 74、人机法定义:人机法即人机配合法,主要是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3、作用: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提高机器利用率使工序更平衡第7页,共20页。8/18/2022page 88/18/2022page 85、双手法定义:双手法即双手作业法,主要是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作用:更能系统的记录人体在作业中双手动作的过程发掘人在固定位置作业时手部是否有空闲提高人员作业的效率第8页,共20页。8/18/2022page 98/18/2022page 96、抽查法定义:抽查法即工作抽查法,系指应用统计学上的抽样原理来研究工作中人员与机器设备之活动情形,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作用:可建立操作的标准工时获得有关

4、人员或机器的工作实在状况决定操作员每天工作占百分之几,空间占百分之几第9页,共20页。8/18/2022page 108/18/2022page 107、流程法定义:流程法即流程分析法法, 主要是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作用:去除不必要的手续与流程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一个流”避免空间与人力的浪费第10页,共20页。* 背景: 客户 投诉 ,客户反映DF产品放入打印机后,打印机无法识别, 无法正常打印。 * 原因 五楼外包作业放入贴条码的治具时,方向放反,导致条码标签粘贴位置错误,客户无法读取。 * 损失 1、产品召回:1497册 2、赔

5、偿:67册* 如何防止 图1、现行铝箔袋在贴条码处无任何标识,无法识别是否放反 图 2、包材开发时要求供应商在贴我公司条码的区域喷上其公司的产品条码或者LOGO,只要看不见其产品条码或LOGO就说明放反了 图3、用我司的条码标签覆盖铝箔袋的产品条码或者LOGO* 作用 1、胶片放反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2、可以进一步加强防伪(曾有被换包装的我公司仿制品在市面上流通,如果条码标签撕下没有铝箔袋条码说明为仿制品)现行铝箔袋贴条码标签处没有任何标识或定位线包材开发时要求供应商在贴条码标签指定位置喷上其产品的条码或LOGO用我公司的条码标签覆盖铝箔袋上的产品的条码或LOGO图1图2图3第11页,共20页。

6、图1图2* 背景: 1、DF外包准备包材时经常堵住通道,同时现场较为混乱。 2、有领导巡视发现DF外包有人员睡觉现象。* 原因 1、DF外包作业是先准备1个轴的包材,然后才搬到线边物料放置区,准备包材时由于数量较多,位置不够的时候只能占用通道2、包材准备时由于内、外、运输箱所要准备的时间不一样,有人会有闲余时间做其他事,甚至有睡觉的情况发生。 * 现状图 图1:备材过多生产,占用空间,还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占用通道图2:备材堆叠过高,占用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12页,共20页。内箱准备167个外箱准备34个运输箱准备34个标签打印取成品放入治具放入内箱贴条码标签盖内箱盖、贴封口标签内箱装入外

7、箱、放说明书、合格证、封外箱外箱装入运输箱、封运输箱成品堆码DF外包作业流程图(现状)线边物料生产线作业包材准备作业* DF外包作业流程分析:(现状)目前DF外包主要分为包材准备与生产线作业两部分 ,其中两部分独立进行,都需6人同时协作完成 1、生产线作业(有成品产出,为增值作业)。2、包材准备作业(无成品产出,为非增值作业)。如下流程图:第13页,共20页。车间布局图与人力安排情况(现状)(备注:橙色椭圆圈代表包材准备作业,绿色椭圆圈代表生产线作业,两种作业独立进行)第14页,共20页。内箱准备167个外箱准备34个运输箱准备34个标签打印取成品放入治具放入内箱贴条码标签盖内箱盖、贴封口标签

8、内箱装入外箱、放说明书、合格证、封外箱外箱装入运输箱、封运输箱成品堆码线边物料4.57S/册7.5S/册7.9S/册29.3S/箱(5册)28.3S/箱(5册)生产线作业包材准备作业13.9S/箱(5册)13.1S/个41.5S/个(5册)36.1S/个(5册)19.2min/轴线上瓶颈33.6min/轴* DF外包作业时间分析:(现状)1、生产线作业取成品放入治具与贴条码标签同步进行,通过测量此工序为生产线作业的瓶颈,耗时33.6min/轴(以DF产品产量最大的H切35cmX43cm为例每轴约167册)。2、包材准备作业,因为包材的准备受标签的影响,实际测量准备完一个轴的材料,耗时45min

9、/轴,单人作业内箱准备耗时最多为36.5min/轴实际作业测量时间如下:(生产节拍两部分时间加起来约80min/轴,因此A+4/C+3除去早会清洁吃饭等时间,只剩1320min,可生产16.5个轴)第15页,共20页。* DF外包作业流程优化设想:(改善后)把内箱、外箱、运输箱的生产整合到生产线上,即生产一个箱子就马上使用,减少在制品,把耗时巨大的包材准备与主生产线合并在一起。优化后的流程图如下:取内箱、开内箱盖取外箱、封底取运输箱、封底贴内箱标签取成品放入治具放入内箱贴条码标签盖内箱盖、贴封口标签内箱装入外箱、放说明书、合格证封外箱、装入运输箱、封运输箱成品堆码贴外箱标签贴运输箱标签改善后:

10、取消从包材到线边物料的流程,整合成一条线,实现“一个流”作业整合后的生产线作业流程第16页,共20页。车间布局图与人力安排情况(改善后)(备注:由于堆码人员较为空闲,理论上由堆码人员准备运输箱)改善后:直接把仓库下发的包材和打印好的标签(一个轴的量)放到物料准备人员旁边(图中3、5、8号人员),箱子用一个封一个,实现“一个流”作业。第17页,共20页。* DF外包作业时间分析:(改善后)整合后的生产线,耗时最多的工序将变成内箱的准备,为13.1S/个(即36.5min/轴),理论上将成为改善后生产线的瓶颈工序。(因此生产节拍将变成36.5min/轴,但是由于取消包材准备后,外包都是线上作业,考

11、虑到疲劳度及换岗等因素,应该给予10%的宽放率,即为40.15min/轴,A+4班除去早会清洁吃饭等时间,还剩690min,可生产17.2个轴)取内箱、开内箱盖取外箱、封底取运输箱、封底贴内箱标签取成品放入治具放入内箱贴条码标签盖内箱盖、贴封口标签内箱装入外箱、放说明书、合格证封外箱、装入运输箱、封运输箱成品堆码贴外箱标签贴运输箱标签整合后的生产线作业流程4.57S/册7.5S/册7.9S/册29.3S/箱(5册)28.3S/箱(5册)13.9S/箱(5册)13.1S/个41.5S/个36.1S/个内箱准备,线上瓶颈36.5min/轴改善后:从作业时间上分析,DF外包只需9人上A+4班即可完成DF内包A+4/C+3的产量。第18页,共20页。人机料法环改善前A+4/C+3班各需6人,总共12人外包设备较少,基本没有什么教难操作的设备占用空间,材料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沿用很久前的准备物料然后再到线上生产,得到休息的时间较多大量的包材准备导致外包环境感觉较为混乱改善后只需9人上A+4班不需要投入任何设备占用空间较小,且可以让发错物料或者混料的情况能第一时间暴露出来,摒除后面徐返工造成的更大损失整合成流水线形式,产能大大提高不再需要准备大量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