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品德与社会集体主义教育专题教学策略解读临沂第五实验小学 杨 艳1 .策略的形成历程 .策略构想的形成 . 教学策略流程 . 策略各环节的解读 2集体主义教学策略的依据: 一、品社课程性质里的定位中能够体现集体主义教育的有:1.课程目标中的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第2条,(二)能力中的第2条,(三)知识中的第1条。2.内容标准中我与学校中的6、7、8条二、 在品社教材中体现集体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有: 三上 三单元 主题五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 三下 三单元 共享友爱阳光? 四上 二单元 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五上 二单元 我们都有发言权 六下 一单元 学会合作3三、研究制定策略的基本依据
2、1根据市制定的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体现品社学科的味道,体现集体主义教育专题这一特点。另外理论层次要高上去,因为集体主义教育策略是指导性建议,是纲要。2以我区工作室研究的我们自己做主、谁说了算两节案例为凭借,从中提炼出教学策略的基本框架。3集体主义教育教学策略基本框架分四部分:教学策略构想、教学策略基本框架、教学策略解读、教学设计。 要求:制定时要明确集体主义策略是什么?老师应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重点围绕这三方面完成。4第一稿1课前体验 2课中深化3课后发展创设情境感受集体合作探究融入集体回顾拓展胸怀集体5第二稿1课前体验 3课后践行2课中深化 创设情境 感受集体 体验感悟 走进集体 拓展延伸
3、 融入集体 6第三稿1课前体验 3课后践行2课中感悟 创设情境感受集体活动体验走进集体拓展深化融入集体7最后一稿1课前体验 3课后践行2课中感悟 创设情境感受集体活动体验走进集体拓展深化融入集体8一、策略构想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而人作为社会中的“一滴水”,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从学生时代的班集体、学校,到成年后的踏入社会,人与集体始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从根本上说,让学生了解集体,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恰当处理个人与集体及集体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承担起对未成
4、年人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责任。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标准”中关于集体教育的内容,专列了“我与学校”这一专题,这部分内容根据学生年段的特点分列在三至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也在相应改变,它们呈“前后衔接,螺旋上升” 的趋势。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提高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培养主人翁意识,学习做集体的主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去感受个体的人离不开集体,并从活动中去体验、领
5、悟、内化,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活动体验式的教学过程。10二、教学策略流程1课前体验 3课后践行2课中感悟 创设情境感受集体活动体验走进集体拓展深化融入集体111课前体验学习目标:学生课前到集体中进行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形成个体的体验与感受,初步产生个性化的集体主义道德认识。操作要领:课前,教师根据集体主义专题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领学生事先进行现场调查、活动体验、调查访问、资料搜集等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与集体主义专题有关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带着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课上活动及课中的深入体验做好准备。122课
6、中感悟(1)创设情境,感受集体学习目标:创设一定的集体生活教学情境,引入本课的教学,引发自身的体验,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操作要领:教师应根据活动主题内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或激发兴趣,或设置悬念等,尽快将学生的学习情感集中到集体活动上来,让学生初步感受集体主义。13(2)活动体验,走进集体学习目标:在课前体验的前提下,在课初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集体生活,感悟道德,产生正确的集体主义认识。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将课前和课中的观察或体验对接起来,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将对集体
7、的体验内化为自我感悟。使学生真正走进集体,感受到参与集体生活的快乐,学会与集体成员之间相处与合作,提高集体中的规则意识、现代民主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14(3)拓展深化,融入集体学习目标:补充相关材料,打开学生视野,引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个大集体,丰富学生已经获得的情感体验,强化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认识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操作要领:教师通过补充材料、总结提炼、评价反思等方式,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集体生活,深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生活观念,指导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的集体生活中。153课后践行学习目标:通过课后实践不断巩固学生在集体中学习、
8、在集体中成长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现实中的集体生活。操作要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初步形成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及时地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践行中内化集体主义道德感悟,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将形成的集体主义观念演变为集体主义行为。16三、策略各环节解读 本教学策略共分三步:课前体验课中感悟课后践行 其中课中感悟又分为三步:创设情境,感受集体;活动体验,走进集体;拓展深化,融入集体。 17 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为“以生活为基础”,意旨鲜明,人性突出。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儿童道德品质发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该教学策略充分
9、体现了本课程的“生活”特点,以“自主、体验、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体验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体验集体生活的规则,借助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道德认识,并将这种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18(一)课前体验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课前体验这一教学环节逐渐成为品德教学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由于学生每天都生活在集体之中,班集体和学校都成为他们最真实的体验场所,在这种真实的集体环境中生发出来的集体主义情
10、感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所以在集体主义教育中,要充分重视课前的体验活动,借助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重新审视每天经历的集体生活,并产生初步的、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为课中的感悟深化奠定基础。 19教师设计课前体验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内容的明确性内容的层次性内容的生活性20(二)课中感悟 这是本策略的核心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具体的活动体验,获得情感的升华,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内化为自我的集体主义道德品质。211.创设情境,感受集体 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把学生最容易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信息作为知识的切入点和情
11、感的兴奋点,把教学内容自然地与生活、生产、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愿望。 222. 活动体验,走进集体 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体验感悟的载体是活动。策略中的“走进”强调的是身临其境,身心的全部投入,注重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创设的活动中去体验、感悟,努力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成长,各种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集体生活,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当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集体更加强大! 23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目标,把握活动目的 (2)面向全体,提高活动参与度 (3)科学评价,调控活动过程243.拓展深化,融入集体(1)拓展补充,指导行为。 教师要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通过补充材料、模拟生活情景等,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结合材料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其以正确的方式参与接下来的集体生活。(2)总结提炼,升华情感。 教师要根据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丰富获得的情感体验,求得新的发现,提升新的认识,升华自己的集体主义情感。 25(三)课后践行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