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PAGE PAGE - 18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命题范围:岳麓版历史 必修二考试时间为 60分钟,分数为100分3.第 = 1 * ROMAN I卷为客观题,选择题60分;第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40分第 = 1 * ROMAN 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严重阻

2、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2.“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 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6“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成立于1892年由爱国侨领张弼士投资兴办的张裕葡萄酒厂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当初他选择在19世纪末投资创业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为了抵制外商企业 D政府的鼓励与推动7.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富强道路B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D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

4、一定的抵制作用8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9. 近代交通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大增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多姿多彩A. B. C. D.10.“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5、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11“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12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

6、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3.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禇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幅对联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1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1 * GB3 沿海开放城市 = 2 * GB3 经济特区 = 3 * GB3 沿海经济开放区 = 4 * GB3

7、内地开放城市A.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B. = 4 * GB3 = 3 * GB3 = 2 * GB3 C.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D.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B.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C.有利于中国大幅度提高关税,保护国内的一些弱势产业D.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16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8、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17.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8.荷兰人在早期的殖民扩张中,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是( ) A.建立农业大庄园 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政府鼓励海盗贸易 D.罪恶的黑奴贸易19.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

9、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 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D.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21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

10、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22.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D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23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

11、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4.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5“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所反映的趋势你认为应该是()建立国营企业,出现了国有化趋势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D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趋势,产生“新中间阶层”26.对于中国4

12、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7.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1 * GB3 世界银行 = 2 * GB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3 * GB3 布雷顿森林体系 = 4 * GB3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A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13、B = 1 * GB3 = 2 * GB3 = 3 * GB3 C = 1 * GB3 = 3 * GB3 = 4 * GB3 D = 1 * GB3 = 2 * GB3 = 4 * GB3 28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下列各项中与这种感觉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欧洲联盟的成立 B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经济全球化加速29. 1989年,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

14、(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发展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30. 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此观点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 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

15、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6分)(2)俄、美、中三国改革调整的结果各如何?(9分)(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32(23分)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早已是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

16、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指出图中的、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2分)依据材料一的文字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材料二 美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国示意图(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8分)材料三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3)结合上述两种观点,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5分)高一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

17、题 1-5 BADDB 6-10 ADADC 11-15 BDBCC 16-20 CDBBC 21-25 BCCBC 26-30 ADCBC二、非选择题31.(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美国(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2分) 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2分)(2)结果:苏俄: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分)美国: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3分)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3分)(3)认识:经济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必须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2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 路线:(2分) 影响: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