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1.gif)
![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2.gif)
![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3.gif)
![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4.gif)
![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51ce65f533e07516616aec4c629950e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它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习惯、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育苗有志闲逸少 , 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必须具有更高尚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曾给教师下过这样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墨翟也说过这样的两句话:“士虽有学 , 而行为本焉。”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要有两种人格, 一种是经师, 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 是教行为的。”这些都说明了教师不但要有学问 , 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其次 , 从教
2、师面对的特殊工作对象看,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从“孟母三迁”这典故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周围的人或事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 青少年学生模仿力强 , 接受能力快, 但认识能力差 , 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首先就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形象, 注重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 不仅会引起学生注意, 而且会使学生受到熏陶, 并竞相效仿。所以说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除了要教好书以外, 还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影响、教育学生。教师怎样才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 , 教师必须献身教育, 教书育人。回顾历史 , 象海涅这样一位德国大诗人, 曾被老师斥为“对于诗一窍不通的德国山沟里出来的野蛮人”;
3、象拿破仑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 在巴黎军事学校学习时成绩只得过42 名。这都说明了“差等生”以其特长往往可以成就人才。我们不能忽视对中下等生的培养和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拘一格育人才 , 要因材施教。对优秀学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 鼓励其发扬创造精神 , 对“偏才”要扬其所长 , 避其所短;对“歪才”要象“病梅”那样加以扶正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之成为“正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全体学生负责, 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对学生负责不仅要因材施教, 而且要做到有爱心, 诲人不倦。诲人不倦为我国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教师首先要深入切实地了解学生 , 要知人知心, 俗话说:
4、“种花需知百花异, 育人要懂百人心。”当一名好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 不只是“识其人” , 而且还要“知其心”。对学生诲人不倦, 还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 ,不能急于求成, 简单从事。其次 , 要以身作则 , 为人师表。“师者, 人之楷模也。”正人先正己。每一位教师只有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才可能取得教育教学活动预期的满意效果。要做到“以身立教” , 首先要胸怀宽广 , 做出表率;其次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身教重于言教”。孔子也曾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学生对老师既“听其言” , 也“观其行” ,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以身作则固然重要,
5、 为人师表更不容忽视。周总理曾有过这样的格言:“脸必净, 发必理、必整, 纽必结;头容正 , 肩容平 , 胸容宽 , 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怠 ,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也就是说,举止要端庄有气质, 仪表要整洁有风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举止、仪表。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呢?第一,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古语云:“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特级教师霍懋征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这种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 , 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而“乐其道” , 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6、教师关心学生, 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这一切 , 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 , 就是要热爱儿童。”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 , 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 , 由于教的主体是教师, 客体是学生, 学的主体是学生 , 客体是老师, 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 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 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教
7、师热爱学生, 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 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 , 这时 , 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 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表扬看作鼓励, 把批评当作爱护 , 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第二, 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 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 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 , 无怨无悔。这使我想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这
8、“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 , 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 , 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 , 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 , 上至宇宙太空, 下至海洋生物 , 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 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 , 教师应珍惜它 , 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 , 不断开拓 , 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
9、献出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 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 , 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第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升华。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 , 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 , 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 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 , 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 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 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 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 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记得2 0 0 3年我刚接手一个新班 , 发现有个学生有偷偷摸摸的行为
10、 ,以至班上经常发生失窃事件 , 经过几次观察后 , 我确定了是他所为 , 此时 , 我把他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 握住他的小手 , 亲切地说:“孩子, 别怕 , 老师只想做你的朋友,可以吗?把你想说的心里话, 说给我听吧。”孩子听到这里时 , 忍不住内心的痛苦, 说道:“不要告诉我爸爸, 他打我?很痛 ? ”此时 , 我终于明白了一切 , 孩子想得到的东西 , 家长不给予 , 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把手伸到了同学之中 , 而家长长期以打骂为教育途径 , 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要, 结果造成孩子重蹈覆辙, 屡犯不改。经过一番教育后 , 孩子平静了 , 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 ,孩子很喜欢
11、找我聊天, 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 而我在私下与其家长沟通,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过这件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 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 , 有什么要求, 有什么愿望, 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 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 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 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 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 , 盲目的说教, 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要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 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 ,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 , 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 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 水到渠成的。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 要搞好教育,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是教师队伍自身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