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含答案】_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含答案】_第2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含答案】_第3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含答案】_第4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B.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C.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D.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2.下列句中加粗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二石兽并沉焉B.以为顺流下矣C.阅十余岁D.尔辈不能究物理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如果按老河兵的说法去找,就应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石兽。)D.竟不可得

2、。(居然没有找到。)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_,它是一部记述_、以奇特见闻为主的、以_形式写成的_。作者_,字_,_代_家。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募金(_)棹数小舟(_)曳铁钯(_)(_)尔辈(_)木柿(_)暴涨(_)携之去(_)湮于沙上(_)亦颠乎(_)啮沙(_)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阅十余岁_(2)曳铁钯_(3)一讲学家设帐寺中_(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6)求二石兽于水中_(7)棹数小舟_(8)是非木柿_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3、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山门圮于河(_)湮于沙上(_)如是再啮(_)(2)指出下面句子中“之”

4、字所指代的内容。一老河兵闻之_当求之于上流_(3)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5、,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求二石兽于水中 求:_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不亦颠乎 颠:_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_(2)翻译下面句子。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_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_(4)文章画框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你从本文中悟出怎样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6、,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河中石兽)【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选自正午牡丹)【注】精粗:精良和粗劣。

7、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姻家:儿女亲家。披哆:文中指花朵完全开放、花瓣散开。黑睛:瞳孔。房敛:花冠收扰。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转转不已(_)如是再啮(_)尝得一古画(_)善求古人笔意(_)(2)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B.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C.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D.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4)从老河兵找到石兽、丞相吴公一眼看出画面上是正午牡丹两件事中

8、,你受到怎样的启发?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

9、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注】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易置:撤换。(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竟不可得 竟然B.转转不已 停止C

10、.佯败走 假装D.而绝其粮道 截断(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 介词,在B.如其言 代词,他(的)C.以天下莫能当 连词,因而D.而括易言之 连词,表转折(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

11、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D.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主谓之间应停顿,“尔辈”和“是”是主语,所以应在它们后面停顿,故选B项。2.答案:B解析:A项“并”古今义分别是“一起”“并列”;C项“阅”古今义分别是“经过”“阅读”;D项“物理”古今义分别是“事物的道理、规律”

12、“物理学”;而B项“以为”古今义都是“认为”的意思。3.答案:C解析:正确的翻译是: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石兽。4.答案:阅微草堂笔记 狐鬼故事 笔记 志怪小说 纪昀 晓岚 清 文学5.答案:m zho y p r fi zhng xi yn din ni6.答案:(1)年(2)拖(3)设馆教书(4)颠倒,错乱(5)河岸(6)寻找(7)划(船)(8)这7.答案:(1)倒塌 埋没 咬,文中是冲刷的意思(2)指前面讲学家说的话。指石兽。(3)对寺僧而言,“其一”是指寺僧只重视水流的推力,“其二”指他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对讲学家而言,“其一”是指讲学家只重视石性坚重、沙性

13、松浮,“其二”指他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8.答案:(1)寻找 事物的道理、规律 颠倒,错乱 于是(2)这不是木片,怎能被大水带走呢?(3)讲学家笑寺僧弄不清沙轻石重的性质,不在原地找,而是顺流而下去寻找。老河兵笑讲学家只考虑石性沙性,忽视水流的运动规律,主观判断在原地,不能切合实际。(4)议论。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遇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事求是。(道理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解析:(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重点词:是,这;木口,削下来的木片;携,带走。(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闻之笑曰”的笑,结合讲学家所说的“尔辈不能究物理不亦颠乎”可以看出,讲学家的笑

14、是对寺僧不能究物理的嘲笑。“又笑曰”中的“笑”,写老河兵的神态,老河兵笑也有嘲笑的意思,嘲笑的对象是讲学家。结合老河兵所说的话可以看出,讲学家只空谈事理,没有实际经验,不能切合实际。(4)本题考查掌握表达方式和概括主旨的能力。文章画框线的句子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由最后一段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9.答案:(1)停止 这样 曾经 研究(2)D(3)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是正午时猫的眼睛。(4)天下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全面深入地

15、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才能够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解析:(2)抓住关键词“早暮”“日渐中”“正午”,根据猫眼形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断句。(3)【乙文文言文大意】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知道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服睛。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是善于研究古人绘画的乐趣啊!10.答案:(1)A(2)C(3)B(4)假使赵国不用赵括做将军则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使赵军被攻破的一定是赵括。解析:(1)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能力。A项,竟:终了,最后。(2)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的能力。C项,句意:认为天下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以”是“以为,认为”的意思。(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对寺僧和讲学家观点的陈述应调换过来。(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使:假使。【参考译文】【乙】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曾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