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知识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诗歌鉴赏知识考纲考题分析鉴赏要求: 初步鉴赏,程度较浅。 考试形式: 主观题 -1、简答题 2、填空题鉴赏内容: 1、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试范围: 1、古诗 2、定论之作诗歌鉴赏题型形象意象类表达技巧类语言特色类思想内容类诗歌赏析解题思路 1、把握题目,了解作者2、初步阅读,分清类别3、意译诗句,把握内容4、抓住景物(意象),把握主旨5、三个“必看”,帮助思考 即 必看注释,弄清写作背景、典故出处 必看题干,明了具体鉴赏指令 必看名句,理解含义,它是作者表达感情的重要句子6、抓住特点,了解技巧诗歌分类按题材不同,古代诗歌大致分为: 咏史

2、抒怀诗 惜别送别诗 咏史怀古诗 思乡怀远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征戍诗 民生爱国诗 爱情怨女诗练习一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意象)(步骤一)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二)作者通过这样一种幽静 、深寂的意境,表达作者对安宁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 作者在这首诗中首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意境类答题策略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

3、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主要意象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意境常用术语(3)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忌空洞,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伤感的思想感情”不行,应答出为什么而“伤感”。)意境常用术语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伟壮阔 萧瑟凄凉 明丽 明媚 清幽 悲凉 恬淡闲适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凄寒萧条 瑰丽雄壮 虚幻缥缈繁华热闹 空寂寥落、练习二 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春晚冷风苦雨绵绵,江面迷茫一片,不远处静默着一处低矮的茅屋,蓬窗里透出昏黄的灯光。(步骤一)画面描绘寂静、昏暗、风雨

4、凄迷的景象。(步骤二)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步骤三)。 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练习三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平原。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镜绚丽的春景(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了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情。(步骤三)。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5、样的思想感情?练习一 双调 清江引 咏梅(其一)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在冰天严寒中,报春而不争春,幽香而不媚众的梅花形象;表达作者不愿随波逐流,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这首元曲描绘了梅花的什么形象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常见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伤感、无奈、忧愁、惆怅、寂寞、 孤独、烦闷、 欢乐、赞美、旷达、豪放 恬淡、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思乡念亲、 忆友怀旧、 别愁离恨、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愤世嫉俗、 热爱自然、关心人民疾苦、壮志未酬的愤激 练习三(1)联系全诗,谈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对本

6、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扬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诗人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安定的感慨。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扬花更飘荡,扬花只为一春忙。练习三(1)联系全诗,谈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对本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扬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诗人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安定的感慨。 借物(景)抒情。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

7、将羁旅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 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对比,突出扬花飘荡的情态,表现诗人漂泊无奈之情,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扬花更飘荡,扬花只为一春忙。分析技巧类答题策略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手法常用术语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 托物言志、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 欲扬先抑、 直抒胸臆、 以动

8、衬静 、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象征 、 对比 、 用典 、铺垫 、 烘托 、比兴 练习二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闻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 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杀汉使,后被大将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的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步骤二)为后文表达战士们英勇杀敌忠贞爱国作铺垫(步骤三)。 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练习四 春 怨 打起黄

9、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策略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 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语言特色常用术语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口语化、 清新 、 明快、 华丽、 通俗、幽默、 活泼 、庄重 、 简约 、凝练 、含蓄、简洁 练习四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口语化。“黄

10、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的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炼字型答题策略提问方式:请分析某字的妙处。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 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诗中某字被认为是全诗的诗眼,你认为呢?为什么? 你认为该联那两个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指出该字的表达效果; (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典型题例(高考全

11、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这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的一个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强化书面表达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 运用术语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

12、清爽(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巩固练习(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注北宋之后,吴激被迫出仕金国,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中吕山坡羊 燕子 (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 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 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

13、,多见些; 亡,都说尽。(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巩固练习燕子兴亡(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征。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现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对比中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注北宋之后,吴激被迫出仕金国,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中吕山坡羊 燕子 (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 年年来去搬寒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