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视野下端午节文化传播探析 摘要: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融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岁时节日期间得以集中表达。本文依托山东省县志文献资料,借助对端午节中关于中医文化的核心风俗梳理,分析端午节中蕴含的中医所倡治病与防病相结合以求安康的理念,探究民间节俗在文化传播变迁过程中的逻辑运作与表达。关键词:中医视野;端午节;文化传播一、引言端午节在中国节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山东省,一些特殊的端午节风俗又呈现出多元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差异,根据诸多县志资料归类分析可知,山东省端午节表达中医理念的节俗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二、山东省端午节地方性驱邪求吉风俗一饮药酒饮药酒,主
2、要是指引用雄黄酒和蒲酒,在山东地区,人们还于端午日饮用朱砂酒。雄黄有毒但却同时能攻毒,?神农本草经?对其药理功用价值有着详细记载,这说明我国发现和利用雄黄来治病驱邪的历史已逾两千多年。有些地方的人们,将菖蒲碾成粉泡酒,在端午之日饮用蒲酒,人们相信蒲酒能以其烈性来祛除病害,有着驱邪保健的作用。同时,人们习惯用雄黄酒或蒲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朵、鼻子、脚腕等处,防止蛇蝎蚊虫的叮咬,可以驱除虫、灾、魔,保佑小孩子们安康成长。例如,山东?高密县志?十卷bull;清乾隆十九年刻本记载:仲夏之月五日,贴门符,悬艾虎,童子系彩索。啖角黍,蒸食作荷叶形,以雄黄和火酒饮之,涂小儿耳鼻窍,云辟百虫。;其中,就有以酒涂
3、小儿鼻窍,以防百虫的风俗。二涂抹药酒旧时还有许多地方撒雄黄、龙黄即硫黄于屋内墙角、窗台、食物贮存处及厨房,以防害虫,熏蛇、蝎等毒虫。费县喜欢喝雄黄酒,据说雄黄酒有杀菌功能,儿童不能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一点。招远、诸城一带的妇女儿童,也习惯以雄黄酒涂抹耳鼻,意在驱邪防病。据?邹平县志?八卷bull;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记载:端午,晨起,饮银醪一杯,俗谓辟邪。;可见,邹平人民除了饮药酒之外,清晨起来还要饮一杯酒,在表达节日祝福时,也期望到达辟邪的目的。在当地,饮酒本身就属于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烈酒有着非常显著的杀菌功能,人们饮酒实际上是象征性地表达辟邪驱毒及祈求身体安康的愿望。与此相类似
4、的风俗。在?临朐续志?二十二卷bull;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也有记载:五日,旧称端午节是日食粽,饮醇酒俗称端阳酒。旧民功,酒先两月重酿,饮醉竟日醒,盖酎类者是也。;三挂艾蒿、菖蒲门挂艾蒿、菖蒲的风俗流行于各民族和地区,人们相信艾蒿和菖蒲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以及神秘而强大的巫术力量,故而借以辟邪保健。艾蒿于每年五月成熟,端午节正是其药性最正确之时。在端午日,采艾蒿制成中药,或者将艾蒿悬挂在门庭,具有驱虫防病的作用。民间还有制作艾虎;艾人;的风俗,据?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在民间,人们把老虎视为神兽,相信虎具有镇祟辟邪的神力。在某些地区,人们在小孩儿的额头处画王;字,此风
5、俗具有借虎辟邪保平安的用意。采艾插艾及类似驱邪风俗普遍流行于齐鲁大地。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鸡未鸣时早起采艾,将其插在门口。?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毒气;。鄄城、曲阜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大鳖盖;。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避邪的桃枝,德州还加挂驱鬼的葫芦。诸城一带,还用束艾抽打屋内旮旯,边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你墙上爬,不许你把人蜇。;德州的男女无一例外都要戴艾,说端午不戴艾,死了变成猪八戒;。沂蒙山区还在床上铺艾,以驱蚊虫。村妇用香药中药店以白芷、山柰、艾叶配成,端午前送卖缝成精致的香荷包,送给小孩、亲人,结于纽扣之上,据说可避瘟
6、祛邪。同时在所有门窗上插艾与桃枝,贴葫芦、鸡、虎、蟾、桃、五毒(剪刀剪蝎子)等剪纸。插挂的艾棵,必于节前一日黄昏后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五月五日日出之前往山野抹露水;,取艾与五样树头;,蓄以为药。捉疥蛤蟆一只,将墨一锭塞其腹中,干后用以研墨涂疮疖,俗传有疗效。同样,从端午节这一天开场,山东省沿海地域的渔村便安排歇伏,人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特别重视。然而,时至今日,各地端午节的仪式活动多有简化或消失,唯有长岛县大钦、小钦、南隍城、北隍城诸岛渔村是比拟完好地保存端午节古俗最多的地方。至五月五日,家家再次在大门上插艾、插桃枝、挂纸制或布制的桃或孙悟空,下缀蒜、黑豆和五色布条,于大门门板上贴剪纸
7、桃、虎、鸡、葫芦,门框上贴宝剑。除了在大门上插艾、插桃枝,长岛渔村地区的人们还在大门坎上贴一双剪骶黄牛,有的在牛身上贴天下太平;四字,有的写上符咒:我是一头天上的老黄牛,不吃五谷和杂粮,单吃人间百病和忧愁;。四采药、捉蛤蟆采药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风俗,?荆楚岁时记?引西汉时期?夏小正?: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可见,采药是端午节最为古老的风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流传至今最为重要的节俗之一。此风俗在山东省境内较为多见,据?重修莒志?七十七卷bull;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记载:五日为端阳节。家家包角黍,饮菖蒲酒。旧志酒和雄黄饮之,以涂小儿耳鼻,云辟五毒。日出前采艾炙病良,悬艾叶于门以禳毒气。初四日,夜子时制
8、药,忌妇女,鸡犬。;又?招远县志?十二卷bull;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载:招邑那么昧爽采艾,畜以备用。;此外,在山东地区还有于端午之日捉蛤蟆的风俗,如?海丰县志?十二卷bull;清康熙九年刻本就有如下记载:五月五日,插艾于户,食角黍、雄黄、朱砂、菖蒲酒。以墨置虾蟆口,疗诸毒。馈节仪。;在山东省?无棣县志?二十四卷bull;民国十四年铅印本也有端午捉蛤蟆风俗的记载:五日为端阳节,亦曰天中节。插艾于门,食角黍,饮菖蒲、雄黄酒。以墨置虾蟆口,曝干,疗诸毒。;人们于端午之日捉到蛤蟆,取其皮赖,制成蟾酥,蟾酥具有解毒消火之成效,假设在蛤蟆口中塞墨块,悬挂晾干,制成药干,涂抹生疮之处,可以消散治愈脓疮。端午
9、节采药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大自然规律的结果,反映出人们在生活经历的积累的根底上,充分发挥民众智慧来改善和进步生活质量的努力与追求。由此看来,端午节是一个充满着民众生活智慧和医药知识的传统节日。五戴五色丝、佩戴香囊端午期间,人们有戴五色丝及佩戴香囊的风俗。山东省各地在端午这天都给儿童的手脖、脚脖或手指上缠上五色线,叫作长命缕;拴命线;五丝;,旧称五索;。小孩带五毒兜;,手脚拴禄寿线;五色线,两肩系山桃或荷包有桃、鸡、人等垂于背后。日照地区的人们,在端午节期间,那么给孩童们佩戴七色线;,这些线以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为主,从其来源看,这些线的颜色与数字七的方位信仰、龙图腾崇拜亲密相关
10、。七色线一般戴在手臂或脚踝上,不仅充满节日的喜庆欢愉意味,还可以满足人们趋吉辟邪的祈愿心理。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日照地区给儿童佩戴七色线有时间上的规约,从缠上之日起,到节后的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来扔到雨水中。当地人们认为,扔到雨水中的七色线会变成龙,帮助人们实现愿望。无独有偶,在山东省荣成市院夼村,孩子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都要带上小笤帚;或者五子;来辟邪。小笤帚;是五色的绣花线扎制而成,因状似笤帚而得名小笤帚;,而五子;那么是用无色线编织而成的手链或脚链。端午节这天,孩子们将小笤帚;挂在脖子上,将五子;带着手腕或脚腕上跑出去玩耍,五彩的颜色映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装饰与辟邪的功能合二为一,更
11、加凸显出童真的美妙与珍贵。此外,村民们还会在这一天将桃树枝或者柳树枝插在门上,同样也是辟邪之举。所有的小笤帚;五子;、桃枝、柳枝,都要在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大雨时除下,让大雨冲走,意味着疾病灾害一并被冲走。六露水洗脸端午节的早晨,文登、乳山一带习惯用多种鲜花浸泡的水洗脸。即墨那么用露水洗脸,少年儿童早早起床,带着毛巾到春苗地里采露水,同时采摘青蒜和小白菜。据说,用露水洗了脸,一年不害眼病,吃了端午的菜,可以去百病。假如能在端午节的早晨捉到蛤蟆等小动物,那就更快乐了,据说此时的小动物都是仙丹妙药,包治百病。沂蒙山区乡村有以百树头烧水洗身以避瘟疫的旧俗,还有把老公花即白头翁插在床上席后的风俗。老公花
12、,在北方开得最早,是?酉阳杂俎?所载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的遗迹。文登、乳山一带习惯用多种鲜花浸泡的水洗脸。在山东沿海地区,端午节也是盛行民间的重要传统节日,主要流布于日照、烟台、威海、青岛等地的蓝色海洋文明世界。端午节是标志着节气进入夏天的节日,入夏以后为疾病多发期,故而用露水、药水擦洗身体的风俗,也是以消灾祛病、求吉禳福为主要节俗内容。在长岛渔村,早起用手掌沾露水抹洗眉眼,传说这样做可常年不患眼疾,叫拉露水;;即墨也用露水洗脸,少年儿童早早起床,带毛巾到春苗地里采露水,同时采摘青蒜和小白菜,据说吃了端午的菜可以去百病,假如能在早晨捉到蛤蟆等小动物,更可以当作灵丹妙药,包
13、治百病。但由于拉露水多在天色朦胧中,所以难免磕倒摔伤,甚至被蛇咬伤,家长一般反对女孩子们去拉露水。可见,山东很多地区的端午节风俗独具个性和特色,大多数都以佩戴饰品或者饮食方式来凸显和强化其避邪除恶的力量,这不仅反映着这些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征貌,是对端午节的丰富性和宏大文化魅力有了更为深入和形象的体认。七登高端午节这日,日月重逢五,又离夏至日很近,按照五行学说解释,阳气逐渐衰弱,阴气开场上升,重五日是一年中的恶日,到处充满邪恶之阴气。人们出于对五月份邪恶之气的躲避,或纷纷登高望远,或临水曲觞,以调节身心。这种既能躲避邪气又能饱览胜景的风俗,表达出古人重视顺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八斗百
14、草端午节另一种常见的娱乐风俗是斗百草游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塌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当时的人们除了踏青之外,还纷纷采集各种草,以互相竞争比拟,并以种类的多寡决定胜负,所以斗百草;是种极富挑战性和知识性的游戏,参与者不仅体会到游戏过程的快乐,并且在不觉中学到了一些药草等植物知识,端午节时分,草木茂盛,为人们做此游戏提供了便利条件,是人们彼此交流沟通的绝佳平台。在山东境内,斗百草风俗也较为流行,例如,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茌平县志?第五卷记载:五月五日,旧传五鼓扇蚊蝇,扫蚤虫。馈角黍,饮菖蒲、雄黄酒。艾虎悬门,小儿臂系彩丝,户贴朱符,或为百草之戏。;斗百草风俗在端午节情
15、境中,更多表达出一种游戏化和娱乐性的特点。三、文化传播过程中端午节的文化内核萧放教授认为,传统端午节俗归纳出五大要素,即全生避害避瘟保健、人神祭祀、饮食、娱乐、家庭人伦等,这五大要素可以覆盖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俗;。围绕端午节的五大要素加以研究,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比拟系统的展现,而其主要文化内涵有以下两个层面。一驱邪避害、求吉保健驱邪保健的文化意义是端午节在其开展过程中非常稳定的文化因素,这一点在全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端午风俗中有明显表达。例如,端午之日,全国各地流行着民众普遍使用菖蒲、艾蒿的传统风俗,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艾蒿和菖蒲具有巫术价值和药用价值,于是才出现多种利用蒲艾辟邪保健的风俗,比方采
16、百药、斗百草、门庭悬艾等风俗,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相信艾蒿和菖蒲有着灵验的药效以及神秘的巫术力量,故而借以辟邪保健。还有,人们普遍饮用药酒以求辟邪保健,药酒主要是雄黄酒和蒲酒,二者都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烈酒,人们相信药酒能以其烈性来杀死病毒、祛除病害,有着极为强大的驱邪保健的作用。在一些地域仍流传着这样的风俗:人们习惯用雄黄酒或蒲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朵、鼻子、脚腕等处,认为如此可以防止蛇蝎蚊虫的叮咬,可以驱除虫、灾、魔,保佑小孩子们安康成长。再比方,端午登高风俗也带有趋吉避凶的意味。据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招远县志?十二卷载:端午为天中节,遗风颇多。士民群向山野抚景为乐,或竟日始归云。;可见,在古人
17、眼中,五月五日是一年中的恶日,因为日月重逢五,离夏至较近,依古人五行学说理论的解释,自此日起,人间阳气逐步式微,阴气开场渐渐上升和浓烈。出于对邪恶之气的恐惧,人们便纷纷登高出游。这种既能躲避邪气保证生命平安又能饱览胜景的风俗,是古人重视顺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鲜明表达。二充满活力的竞争精神在端午节的节俗体系中,赛龙舟、斗百草、骑射、角力、斗石等都是充满竞争性和兴趣性的民俗活动。端午节风俗所表达出的竞争精神,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还有人与自然的竞争,即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与古人对整个世界和宇宙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就像在前文分析的那样,古人把五月视为一年中的恶月,当作阴阳转换的关键时期,而端午节更是邪气盛行之期的重要节点。此时,阴气动于地下,阳气迫于上空,故而人们将五月看作是阴阳争、死生分;的恶月。于是,才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以争斗;为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性白血病出血护理措施
- 机场边检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考试理论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语文课程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自考行政管理考试评估标准及答案
- 社区文明面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复习材料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市场变化对评估师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文明礼仪教育小学
- 体外膈肌起搏器
- “数学悖论”-辛普森悖论
- 六宫格数独100题
-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送审资料清单
- 中文产品手册机架效果器tcelectronic-triplec manual chinese
- 人卫版内科学第九章白血病(第3节)
- 食堂设备维修记录
- 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植物生理学_第七版_潘瑞炽_答案
- FZ∕T 60021-2021 织带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