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 目 论吴歌的传承与开展系 别 文化创意学院 专 业 文秘企业筹划班 级1101学生 程 晨 学 号100112604 指导教师丁 婧 2014年 05 月-. z.论吴歌的传承与开展摘要:吴歌是吴语文学、吴声歌曲与吴地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且兼口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本文从吴歌的概况出发,系统的阐释了吴歌的脉络、分类及价值。接着研究目前吴歌传承者少,歌谣缺失以及普通话对吴语的冲击等因素对吴歌开展的影响。在查阅大量的文献的根底上,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吴歌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创作新吴歌,建立档案等相应的措施。本论文对传承和开展吴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关键词:吴歌、现状、传承、开展Wu song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Abstract:Wu Song is the perfect bination of literature, Wu songs and Wu culture heritage, and oral literature and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 a body.In this paper, from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Wu Song, systematically e*plains theWuSong conte*t, c
3、lassification and value.Then study the Wu Song inheritance, lack of influence and Mandarin songs of W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u ballads.Based on consulting a lot of literature,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songs of Wu of Wu Song of the p
4、roblems encountered in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establish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This paper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u ballads.Key Words: Wu Song、Present situation、inheritance、development-. z.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5751 前 言 PAGEREF _Toc25751
5、 1 HYPERLINK l _Toc2142 第一章 吴歌 PAGEREF _Toc2142 2 HYPERLINK l _Toc3366 1.1吴歌的概况 PAGEREF _Toc3366 2 HYPERLINK l _Toc12118 1.2吴歌的价值分析 PAGEREF _Toc12118 5HYPERLINK l _Toc19378 1.3吴歌传承的意义 PAGEREF _Toc19378 6 HYPERLINK l _Toc31058 第二章 目前吴歌的开展现状 PAGEREF _Toc31058 7 HYPERLINK l _Toc10380 2.1吴歌局部歌谣遗失 PAGERE
6、F _Toc10380 7 HYPERLINK l _Toc29186 2.2吴歌传承者少 PAGEREF _Toc29186 7 HYPERLINK l _Toc20962 2.3吴歌登台时机少 PAGEREF _Toc20962 8 HYPERLINK l _Toc30827 2.4普通话对吴歌的冲击 PAGEREF _Toc30827 8 HYPERLINK l _Toc387 第三章 传承开展吴歌的对策 PAGEREF _Toc387 10 HYPERLINK l _Toc17044 3.1创作新吴歌 PAGEREF _Toc17044 10 HYPERLINK l _Toc13059
7、 3.2创造传承环境与自然语境 PAGEREF _Toc13059 10 HYPERLINK l _Toc11460 3.3开展吴歌进校园、社区 PAGEREF _Toc11460 11 HYPERLINK l _Toc27783 3.4抢救、挖掘、整理吴歌资料 PAGEREF _Toc27783 11 HYPERLINK l _Toc15257 第四章 结语 PAGEREF _Toc15257 14 HYPERLINK l _Toc8961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8961 15 HYPERLINK l _Toc12262 致 PAGEREF _Toc12262 16 HYPERL
8、INK l _Toc15630 附 录 PAGEREF _Toc15630 17-. z.-. z.前 言 近年来,随着国外人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和全国对民间文化工程的抢救工作的全面开展,吴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文学的一种,它的收集整理工作也愈发得到重视。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吴歌已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吴歌经历了几千年时光,凝结了整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和精神之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但是,随着农耕社会的瓦解,当今社会的高速开展和全球化的影响,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成为公众认可的主流音乐。人们对曾广为流传的吴地山歌的重视程度逐渐淡化,以山歌休闲解闷、
9、协同劳作、文娱消遣的文化环境已不复存在。所以,吴歌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因此,对吴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展保护和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吴歌的传承和保护的工作中,我们要正视吴歌目前传承人少、吴歌歌谣遗失以及普通话日益普及对吴歌的冲击这些现实问题,尤其是吴歌传承人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由于吴歌是以人为主要的传播载体,所以造成了目前许多老山歌手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现象,而这些也使得吴歌调查研究工作迫在眉睫,稍稍的疏忽和半点的犹豫都将致使吴歌的无形消逝。吴歌1.1吴歌的概况1.1.1吴歌的简介 吴歌是以与为中心的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主要指下层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10、情、意志、要求和愿望而集体创作的一种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艺术形态,具有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的特点。【1】它吴歌和历代文人编著的诗、词、歌、赋不同,是吴语地区广阔下层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出来的俗文化,主要依靠在民间口口相传,代代承袭,是带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韵文形式,主要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 顾颉刚先生在他写的吴歌小史中说道: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2】这一带大致是指长江三角洲的吴语地区。这一地域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是比拟稳定的,大致是现在的、地区,的地区和地区的一局部,以及地区,即原的松江地区。【3】因为以上地区环绕太湖,所以振铎先生说:吴地的歌
11、谣,即太湖流域的歌谣。【4】 处于吴语地区的中心区域,是一座以天堂美名享誉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也是以它为中心采集吴歌的。1.1.2吴歌的脉络 一、早期吴歌的形成吴歌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吴歈之名,虽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2】在辅叙宫廷声乐的描述中,屈原写到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汉代王逸注:吴、蔡,国名也。歈,讴,皆歌也。大吕,六律名也。吴歈即吴国人唱的歌曲。西晋左思吴都赋中也提及吴歈越吟,荆艳、楚舞、吴愉、越吟,此皆南方之乐歌,为诗三百篇所未收者也。唐人善注曰:歈,吴歌也。战国时吴越两国习俗同,言语通,同音共律,因此吴歈越吟是根本一样的。楚破越后,吴、越之地大局部为楚所占,称为吴楚
12、或荆吴,但同音共律的吴歈越吟仍继续存在,但已统称为吴声或吴音。【5】吴歈之人在夏商周时期被中原人称之为南方蛮夷,其音乐被称为是蛮夷之乐,在南方涂山氏之女所唱的侯人兮猗,这首只流传下一句的二言歌,古称侯人歌,是最早的南音民歌。勰文心雕龙 乐府篇将其列入最早的乐府歌曲。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歈越吟,既是对夏商周时期南蛮音乐的继承和开展,同时也是为晋南北朝时期的吴声歌曲开辟了道路。在晋以前吴歌一词,未见诸文字。在汉歌谣中也没有吴歌之目。【6】汉以前,吴歌在典籍中只有名称的记载,在历史上真正作为一种歌体的出现,是从南朝乐府的吴声歌曲开场的,其局部作品收录在宋代郭茂倩辑的乐府诗集之中。乐府诗集说:吴歌杂曲,并
13、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管弦,盖自*渡江之后,下及梁、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7】就是说吴声歌曲是产生并流传于建业及其周围地区的徒歌,后由乐府机关采集并配以管弦音乐演唱的。这里的吴声歌曲后来被统称为吴歌。 汉唐以后,吴歌在文献中就鲜有记载。但其作为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吴口口相传,代代承袭,是很难销声匿迹的。在南宋时期就记载了一首家喻户晓的吴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至今都仍在各地流传,它的魅力穿透了历史,引起了几代人的共鸣。 二、明清时期吴歌的繁荣 由明代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而成的山歌、挂枝儿堪称是吴歌
14、集中的经典作品,与宋代郭茂倩采歌谣,被声乐不同的是,梦龙推崇文学的真性情,他以情来衡量品评文学,着眼于采集那些民间性情之响,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的民谣。梦龙认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挂枝儿和山歌是在忠实记录歌唱状态下的吴歌,在保存了它的原始形态和吴语的方言特色方面都到达了较高的水平。 清朝时期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其中就有胜关、五姑娘、白六姐、七哥、孟女等吴歌长篇。 三、近代吴歌的开展 民国时期,以五四运动前后的北大为中心,掀起了一场关于的歌谣搜集运动,其中关于搜集吴歌的工作是此次运动的重要局部。其中最为代表的人物就是顾颉
15、刚和半农。其中顾颉刚所著的吴歌甲集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是第一部吴语文学的专集。半农所写的江阴船歌被誉为是中国民歌学术采集上第一次的成绩。顾颉刚还将自己广泛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吴歌的研究,对吴歌流传的地域,开展演变的历程、歌体的沿革等都做了详细的考证。 新中国成立后,吴地又发生了有几次大规模的吴歌搜集、整理及研究活动,之后还成立了吴歌学会,专门从事吴歌的学术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进入21世纪,人们开场注重保护和继承一些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自然也在被保护围之列。有关部门又编辑出版了白茆山歌集、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和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使大量珍贵的吴歌资料得以保
16、存并流传于世。1.1.3吴歌的分类吴歌,包括歌和谣两局部。歌一般讲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吴歌是下层人民创造的口头文学,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 吴歌传承是凭借的是口耳、口口、心口传唱形式。吴歌形式多姿,各片区歌谣既相统一又有不同。半农为顾颉刚的吴歌甲集作序说:吴歌的意趣不外乎语言、风土、艺术三项,而这三件事,干脆说来,就是民族的灵魂。【8】比方吴歌,就会因场合、情境、环境、活动容不同,区分独唱、对唱、齐唱、邀掼、盘答、应和等歌唱形式;根据歌唱容和社会功能不同,区分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季节歌、风物歌、仪式歌、古人歌、田山歌、私情歌、船歌、渔歌等
17、歌唱题材;根据吴歌音乐特点不同,区分山歌、号子、小调、童谣、叫买调等音乐体裁;根据音乐构造区分短山歌、三句头、四句头、八句头、大山歌、叙事长山歌构造体例。在所有吴歌中,被以管弦的小调因融合了人声、器乐音效而区别性自娱性山歌、劳动号子和行商叫卖调。各片区山歌都有自己的根本音调和唱腔,比方白茆山歌曲调优美,有大山歌、小山歌、吭吭歌、四句头、邀调、春调、打夯歌、搭凉棚调、划龙船调等,有鲜明的地域特色。【9】又如芦墟山歌的响山歌、呜嗨嗨嗨山歌,双凤山歌的头歌、邀歌等都有大体稳定的音调旋律和句式构造。吴歌里有命啸,半折,六变,吴声,游曲,八解六类音乐,其中半折,六变,八解是汉代以后有的。此外还有神弦曲,
18、神弦曲是当地的民间祭祀乐歌。吴声中有一种依据旧曲而创新的编曲手法,称之为变。 现在吴歌虽然存在现实生活中,但离寻常百姓的生活却越来越远。近年来有相城阳澄渔歌与常熟白茆山歌、吴江芦墟山歌、家港河阳山歌一起同为吴歌的四大嫡系活泼于人们的视野中。 1.2吴歌的价值分析 吴歌历史悠久、容丰富、风格鲜明、影响深远,具有寓教于歌根本价值取向。自乐府以后,从梦龙到顾颉刚,吴歌得到了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对现代的历史考证,艺术创作和社会开展产生很大影响。 一、历史价值 吴歌主要是由下层劳动者创造的民间文学,是劳动群众的口头文学创作,生动地记录了江南下层人民的生活史。由于地理环境 、生
19、产方式、社会条件、文化传统、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吴歌在题材样式、思想容上与其它歌谣都有很大的不同,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它生动的记录了吴地人的生活全貌,在我国江南地区,特别是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吴歌的唱词除涉及劳动生产,还有社会生活如爱情、婚姻、伦理道德、生活知识、风物、景致、故事、传说等,有一些还反映了时事新闻等容;今乐府选中录入的挂枝儿,它的容包含了丰富的人情状态,反映的都来自民间、市镇中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和兴趣爱好,这些都是研究吴文化历史传统、民风民俗和吴方言土语最有价值的资料。尤其是对华抱山的抢救,开创了长篇吴歌搜集的新纪元,是一部至今汉族惟一的、最长的
20、、浩繁的江南史诗,是中国四大英雄史诗之一。它不仅填补了汉族无长篇英雄史诗的空白,而且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 二、艺术价值 吴歌对于我国的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研究有着特殊的价值。五姑娘、华抱山七哥等长篇吴歌的发现,对我国汉族民间长诗的认识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意义。1996 年采录的斫竹歌仅有三个音,为远古三音歌的遗韵,堪称华夏古乐的活化石。吴歌由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广泛,已成为很多音乐家在创作的重要源泉。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分别是以知心客、哭七七的曲调直接填词而成的。吴歌是我国吴语地区民歌艺术的典型代表,对民间文学、民风民俗、民间音乐、社会人文等方面都具有极为
21、难得的认识和研究价值。 三、社会价值 由于吴歌带有着鲜明的吴文化的地方特色,吴歌的普及流传可以在加强少年儿童的乡土教育、对促进外地来人士了解、热爱吴文化、融入吴文化发挥一定作用。吴歌它不仅与劳作有关系,也与人的情感、生活有关联,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和消遣性,是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上也是民间艺人用来谋生的手段。当地人们在演唱悦耳动听的吴歌中,可以交流感情、冶性情、提高自我的素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照应广阔群众的爱国热情而风行一时的抵抗英日货、援助我工人,便是用五更调的曲调来填词的。解放后,广阔文化工作者在各项中心任务中也曾经广泛运用小调的音乐,填进适当的歌词,用以开展宣传活动。200
22、2年,胡埭中心小学在胡埭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吴歌培训基地,由浩生创作适合学生演唱的法治吴歌进展传唱。在此根底上,又根据该镇当地的特色,编辑了一本包括酒后驾驶害人精、劳动法是保护神等30多首法治吴歌的作品集散发至各地,深受广阔群众的欢送。这说明,吴歌因其曲调的风格多样,易唱易记,成为了一个能够及时、有效的进展宣传的载体。现在吴歌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中了解风土人情的重要手段,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很大。1.3吴歌传承的意义 吴歌是十分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资料,吴歌是吴语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展研究的重要的文献佐证。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较之过去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吴歌也即
23、将成为历史的活化石,但吴歌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的价值却越来越高。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市是其申报的城市。在2007年6月国家文化部确定了该文化遗产工程代表性传承人为陆瑞英和文英,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226名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吴歌的开展现状2.1吴歌局部歌谣遗失历史对民间文学是不公平的,存在于田野里的民歌主要靠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文字的记载很少。经过文士墨客笔录记载下来的民歌,经常是被改造过了,其中不乏人民性很强的作品,但却已不是民间口头文学的本来面目。因而吴歌虽然流传至今已经320
24、0多年,但是系统整理吴地歌谣的却屈指可数,因而在吴歌漫长的开展道路中,就有许多经典的山歌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吴歌的传播方式限制了其开展。吴歌是一种口头文学,它一般的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像现在有很多能唱长篇山歌的山歌手大都由于幼时贫困而只字不识,他们都是通过家族或师徒的方式学习吴歌的。在调查中就有这样的实例,东渚的陆银娣只字不识,却能唱上两百首长短山歌,而且还能根据时事及时编写新的山歌。虽然他们传唱的山歌都充满了文学气息,所唱山歌容形式都极具韵味。但从吴歌开展角度来看,却是致命的,传承人本身作为吴歌的载体,往往出现一个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现象,很多优秀的歌谣都会随着山歌手的逝去失去了传承下来的
25、时机。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在为保护吴歌不断努力,在收集吴歌歌谣,但也只是零碎的在收集。吴地的歌谣在清朝时期的时候是存在山歌本的,但那些山歌本大多在文革时期烧毁了,剩下的也亡佚了,所以在这中间就存在着一个文化断层,从现在的状况就可看出没有延续传承的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2.2吴歌传承者少吴歌是非常珍贵的民间文化,则在普通群众之中有多少人知道吴歌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呢?做了一个的调查,总共有120人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知道吴歌的只有6人,而没听说过的则有100多人,不知道吴歌的占了百分之九十五。比例大的有点惊人。参与调查的大多都是人,其中不乏吴语地区的同学,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还有像吴歌这样珍贵的地
26、方歌曲存在。这不禁让人唏嘘,原来吴歌是如此的不被关注。而这也反映了保护吴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流传了3200多年的吴歌,自2008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非遗工程后,由于种种原因,几度濒临失传。作为吴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诞生了众多民间歌手,传唱着大量吴歌。解放前的,吴歌较为活泼的地区要数锡东,主要集中在梅村、查桥、东亭、安镇这些地方。当时,的民间歌手经常会搭台赛歌,各地皆有歌亭,而且他们不但在本地比赛,还会去江阴、常熟一带叫板,据说的歌手一直没败过。如今,在东亭,有些80多岁的老人对当时的赛歌盛况仍有很深的印象。在锡常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舟泊梁溪莫拍曲,船过莫唱歌,说的就是解放前地区吴歌
27、的兴盛与繁荣,哪怕是在其他地方唱的最好的吴歌歌手,船一到就不唱了,因为一口就输了。在了解吴歌歌手的生存现状时,我只能说,贫困是歌手们共同的生活状态,性格开朗、自信、喜欢自我表现,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特征。一般而言,培养一个著名山歌手比培养专业歌唱家的难度要大,主要原因在于山歌手们是在自然、天然的状态下生成的。几乎所有的歌手,对山歌的热爱都近乎迷恋。像奉贤歌手朱炳良,家里来了客人,妻子让他买点菜,他听人唱山歌听的入了神,后来等他买菜回家,却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了。山歌传承主要是依靠家族或师徒之间的代代相传,当然少数极有天份的人也能无师自通。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听山歌的很少,唱的人就更少了。2.3吴歌登台
28、时机少如果没有亲耳听到吴歌手的演唱,一般人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旋律流畅并有优美拖腔的吴歌是怎样的美妙。由于特定的水乡地理环境、劳动形式、方言特性、生活条件和风俗习惯,也形成了不同特色、风格各异的吴歌。吴歌容丰富,除情歌外,还有抗争歌、生活歌、劳动歌、儿歌等,它们以口口相传和手抄本的形式代代相袭。正因为吴歌来自民间、口口相传的特点,使得吴歌的传唱实际上只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人际传承。这也意味着,吴歌不如其他非遗工程相对容易创造经济价值,很多吴歌的传承人都说研究吴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做公益事业,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吴歌虽然成了国家级非遗工程吴歌,至今没有面向社会公开招徒的主要原因。像泥人、竹刻、锡绣、紫砂的
29、学员随着大师们学上几年,就可以销售自身的艺术产品,锡剧学员通过参与演出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相比之下,吴歌歌手上台的时机就少了。2.4普通话对吴歌的冲击吴方言对吴歌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吴方言习惯上称吴语,又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歌也被称为是吴声歌,是整个吴语区域民歌民谣的总称。吴语和普通话相比,保存了很多的古音因素,主要分布在、和一带。通常认为吴语最有代表性的是话,其发音柔软婉转,齿音较重,且多带上声(第三声)、素有吴侬软语之称。现代方言27个声母,43个韵母,7个声调,这个声韵调系统也是吴语的一般情况。【10】现如今,吴语虽然使用人口在中国排第二位,但是其却是中国诸语言中处境最堪忧的。因为吴语有着十
30、分为难的政治地位,虽然在国际上是语言,但官方认为是方言,所以不能有专门的学校教学。而且随着经济的兴旺,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使得当地人不得不天天使用普通话。所以很多海外回探亲的人就经常感慨找不到回家的感觉,飞机接待人员很是热情,可是一句话也没有,因为说方言是会被处分的的。上街也得说普通话,因为外来人员听不懂话。就以上的各种情况来看,目前,吴歌的传承就只能通过在学校开设传唱班来普及吴歌知识、扩大吴歌影响。吴歌的传承人80多岁的山歌精华祖荣和50多岁的唐建琴在被确定为吴歌传承学校的查桥中心小学教孩子学吴歌时发现学吴歌确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唱吴歌的前提是要会说吴语。可随着现在普通话的日益普及,孩子大多从小
31、就只说普通话,教起来就很费力。因为吴歌不用吴方言唱就不叫吴歌了。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了吴歌王浩生身上,他每次教学唱吴歌时,都要先把歌词翻译成吴方言,再教唱吴歌。面对日益普及的普通话,吴歌王也显得颇为无奈。之前有个孩子对吴歌很感兴趣,跟浩生学过一段时间,但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孩子的父母终止了。因为这个孩子有着很重的外地口音,父母担忧她好不容易学会了普通话,唱了吴歌以后会对其发音产生影响,于是就不让她再跟浩生学吴歌了。在教唱推广吴歌的过程当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传承开展吴歌的对策3.1创作新吴歌吴歌传承必须依赖开展与创新,何为创新开展?创新开展就是不让吴歌受旧有躯壳限制,应主动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开
32、展、生活变革、文化演进的潮流,通过对吴歌文化的抢救开掘、整理保护到创编改造、推广普及,最后实现文化出新、艺术创新、形式革新,完成传统根底上的超越式开展。文英演唱的分湖边浪新事多是吴歌创新的一个很好的例。她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喜欢芦墟山歌,文英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山歌的传承方式:一方面坚持原生态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保存芦墟山歌的精华,对山歌曲调进展适度改良。文英在山歌中参加流行音乐元素,并设计与山歌相吻合的服装,编排与山歌情境相吻合的舞蹈,让山歌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承受,经实践证明文英的传承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改编后的新山歌受到了观众的欢送。由上可以看出,我们虽然要对吴歌的容和表演
33、形式进展创新,强调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开展,但对吴歌音调和传统经典则一定要强调原味保护。我们可以在创作新吴歌时,添加新的元素,在维系音乐传统和文化风格根底上的进展创新,将吴歌与地域传统的相衔接,如将吴歌、吴乐、吴舞、吴语、水乡衣饰这些吴地文化元素和生态场景融为一体,在展现吴歌迷人魅力的同时,实现时尚文化元素与传统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当地人感受到吴语文化的亲切,使外地受众乐于亲近吴歌,使现代人喜爱吴声乐韵,借吴歌的创新弘扬区域文化的灿烂文明。3.2创造传承环境与自然语境江南民间文化生态是决定吴歌兴衰、消长、存亡的关键。一旦维系吴歌生存的文化生态失衡,亦或原有生产、生活方式遭到颠覆,则将意味着吴歌失去
34、赖以生存的根基,其衰微和灭绝将不可防止。吴歌存活需依赖地域自然、人文、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维系。假设想更好地传承、开展吴歌,就应深入吴地水乡、田野、村镇等原生环境,开展实地考察。如要研究白茆山歌就去考察稻作山歌的自然生存根底,深入田间调查稻耕生产、生活环境对山歌形成、生存、流变的影响。因为伴随时代的演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终而导致了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休闲娱乐、民情习俗的转变,所以当我们没有方法维系吴歌存活的旧有的文化生态时,我们就必需将与吴歌存活相关联原生自然景观、劳作场景、生活情境、休闲会所、娱乐场所等文化环境,与民间的祭祀、礼仪庆典、社火庙会、婚丧嫁娶等传统民俗活动,原汁原味地施以
35、整体生态样本保护,则显得格外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吴语山歌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很悲观的。即使现在国家开场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对像吴语山歌这样的口头文学的保护,最关键的问题是语境很难再恢复。像吴歌中的神歌:尽管唱神歌在文革中被制止了,但由于演唱语境庙会的存在,所以神歌一直顽强地生存至今。在庙会时节,神歌班一个月可能要跑好几个庙会,演唱活动依然较为活泼。吴语山歌走到今天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硬性的保护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最主要的还是要创造自然语境的传承环境,比方举办庙会,重新恢复山歌比赛,歌会,甚至于开展新的民俗活动。通过政府鼓励,让老百姓承受、学习,长期
36、参与,然后成为一种民俗习惯,这样的保护效果可能会更好。3.3开展吴歌进校园、社区吴歌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但目前几乎所有的非遗工程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难题传承。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甚至人去艺绝。目前,对吴歌文化的抢救以及保护,学校、社区的普及教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吴歌进校园,可通过学校的课堂,让更多的人感知、熟悉、传习吴歌文化,在学生中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让校园教育与吴歌结合,促进吴歌产生自我造血能力,与时代共同进步,激发出新活力。舍社区的吴歌飞扬活动是吴歌进社区的一个经典案例。吴歌飞扬是舍社区推出的一个社区特色品牌工程,依据居民不同的文化需求,通过开展吴歌传唱、吴歌收集创作、吴歌文艺演出等活动
37、,效劳于社区居民。现在,社区居民对于吴歌越来越有兴趣,舍好声音也越来越多。3.4抢救、挖掘、整理吴歌资料吴歌虽不在民间音乐的名录,但终究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尽管人类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山歌几乎成了活化石,但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的研究价值却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趁吴歌尚存活民间,歌谣流系保存依然完整,家族谱系还能寻根溯源的时候,积极展开吴歌及其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对此,我们应当努力做好如下工作:一、采集音响声像,建立档案对现存乡野吴歌和城市小调进展音响、声像采录和集成。鉴于各地、各类吴歌的形成、开展、流变,及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目前民间活态吴歌存在诸多流系差异,因此对
38、原生吴歌实施综合信息采集和辑录,进而建立吴歌地域流系的音响、声像档案,以支持吴歌流派谱系及流变研究便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我们应努力做好吴歌的音像文献采录,通过实地、实景、原生环境的民歌演唱音像采集,建立各源头流系最直接和完整的声像档案,为后续整体研究、开掘奠定实物文献根底。二、乐谱记谱整理,弥补传承欠缺乐谱文本的缺失是吴歌音乐传承的重大缺陷。现今开场吴歌乐谱的记录和整理虽然缺乏以弥补历史文献缺位的损失,却也能够减少后世音乐传承的文本缺位。或许我们并不能保证现今吴歌音乐形态和歌唱风格与古代吴歌相统一,但口口相传的文化延存依然会为今天或未来的音乐流变,留下足够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借助今天的乐谱采录
39、,尽可能完整地保存吴歌音乐文本,对吴歌未来传承与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断不可将历史的缺憾延留给后世。且以乐谱采录作为音像采录的文本支撑非常必要,有助于填补吴歌历史传承欠缺,使吴歌的文化传承趋于规。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的吴歌王浩生与他工作室的其他成员早已开场积极收集关于吴歌歌词和曲调的资料,将其整理分类,集结成册;还把之前的一些影像、录音资料整理成教学短片,编写一些简单易懂的配套教材扩大吴歌影响。同时还打算走出,跟其他地区的吴歌手进展交流,为吴歌的开展做出自己弄得努力。三、史料文献开掘,接续吴歌历史中国的历史大多由官家和文人书写,他们这些人对于吴歌这样的乡野、地域、民俗文化难免轻视,所以吴歌这类草根
40、艺术往往不受主流文化重视。吴歌历史虽有历代文献支撑,但现有的证据并不充分,所以继续做好史料文献开掘对接续吴歌历史非常重要。由于吴歌是由下层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俗文化,所以并不受当时朝代的主流文化的重视,所以在中国历代的正史中吴歌出现的并不多,但这并不说明吴歌文献仅限于这些,我们不仅可以在史料、文学作品中开掘,还应加强对地方志和民俗文献的研究,以寻找更多吴歌活动的史实。此外,还可以广泛征集散布民间的民俗文献和抄本刻本,开展关联文献、实物研究,亦或动用考古研究资料这些渠道,将哪些被历史遗忘、忽略的吴歌史实重见天日。结语吴歌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开展,它所具有的文学、历史和音乐价值是不容无视的,它为吴语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展与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佐证。世界对于吴歌关注的也必然要求吴歌研究者与决策者应着眼全球文化战略,综合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认识鉴赏、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吴歌,走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新道路。总之,吴歌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对现存吴歌采取立体化、全景式的活化保护,其关键是对吴歌音乐实施系统研究和专项保护,一定要借助民间样本的采集完成音乐文本的建立,为后世留下珍贵的资料,绝不可让存续多年的古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联营合同范文
- 吕金遥借款合同分析
- 房屋交易居间服务协议书
- 2024版旅游合同书编写
- 工厂转让合同关键条款
- 浙江省建筑业农民工雇佣合同模板
- 仓库租赁合同 附加协议
- 技术股权合作格式模板
- 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精准帮扶协议
- 医生间合作协议书参考样本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浏览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三)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通信电子计算机技能考试-通信电力机务员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喜迎建队日 争做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3篇
- 北京市初一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与参考答案
- 高盛-比亚迪:全球汽车市场上的新兴领先企业-2024-10-企业研究
- 医师定期考核人文医学模拟考试500题(含参考答案)
- 2024版《儿童脑性瘫痪》课件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无答案)
- 医学统计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秀场内外-走进服装表演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