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熟悉 单元教学内容:大数的熟悉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熟悉和掌管万以内数的根基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熟悉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稳定和扩展,也是学生务必掌管的最根基的数学学识之一。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对比抽象,读写起来也对比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供给的素材,创设概括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留神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确定的训练才能达成纯熟的程度。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学识,应让学生坚韧掌管。但是,不应把
2、现成的结论、法那么直接报告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察觉、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斟酌达成对这些学识的理解。 单元教学目标: 学识与才能: 1使学生在熟悉万以内数的根基上,进一步熟悉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管数位依次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对比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供给的素材,创设概括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
3、价值观: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万级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单元课时安置:11课时 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熟悉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熟悉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管数位依次表。 2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依次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结合现实情境熟悉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熟悉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
4、、千万、亿”。 教学难点: 体会“位级”的含义。 教学具打定:多媒体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透露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对比等。 3 课件出示人口普查数目主题图: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方才的数比一比,你察觉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
5、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熟悉亿以内的数。 二、探究新知 (一)熟悉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熟悉“十万” (1)师:我们已经熟悉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假设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方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2熟悉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
6、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持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整理数位依次表,熟悉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 1熟悉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可以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2)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
7、按照确定的依次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3)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2熟悉数级 (1)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察觉? (2)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3体会“位值”的含义 (1)师:北京有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有两个6,这两个6分别表示什么?(左边的6表示6个十万,右边的6表示6个十) (2)师:都是6,为什么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3)师: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4)师:这个数含有几个数级?万级上是几?表
8、示什么?个级上是几?表示什么? 三、稳定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页第1、2题 四、感受一亿的大小 1师:我们感受了十万的大小,那一亿毕竟有多大? 2画点体验: (1)假设给你1分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个点? (2)计时体验 (3)说说你画了几个点? (4)估一估,算一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确定的依次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致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9、: 1学识与技能:掌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具打定: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透露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再读一读信息中的数,想一想,万以内数怎么读。(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
10、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就读零)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人口普查图 2师:在生活中,还有比万更大的数,这样的数又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整万数的读法 12496写在个级上 提问:读出这个数。(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写在万级上,个级补上4个0 师:这个数你会读吗?读一读。(二千四百九十六万或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 师:这两种读法,哪种简便?再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3试一试:3080000 40500000 师:这两个数怎么读? 4对比 (1)师: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一致之处和不同之处?(读法一致,只是数在万级时后
11、面加一个万字) (2)师:万级上的数怎么读?(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5练习:读出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1出示:54621 师:这个数怎么读?读一读。(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1)师:这些数怎么读?读一读。(六百四十万七千、一千零三万零四十、六十五万零六、三千四百万零六十九) (2)师:这几个数中都有0,有些0我们就读出来了,有些0就没有读出来。我们再读一读,边读边找
12、,哪些0读出来了,哪些0没有读出来。(教师把读出来的0描红: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3)师:想一想,0什么时候不读?什么时候要读?怎么读?(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师:我们知道万级上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那么个级哪儿的0不读,万级哪儿的0就不读,也就是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而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练习:做一做第2题 师:读出这些数,留神每个数里的0,要怎么读? (三)总结读法 1.师:再把这些数读一读。 2小组议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3汇报: (1)先读
13、( 万 )级,再读( 个 )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不读 ),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稳定练习 (一)根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第3题 (1)师:读一读这些数? (2)师:你怎么知道32680的最高位是万位?(可以从个位开头数,也可以分级) (3)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快? (4)师:对,通过分级我们可以很快地确定最高位,从而读出这个数,分级时我们一般在个级和万级之间用竖虚线分开。 (5)师:用这种分级的方法,先分级再读出这些数。 2教材第8页第3题 (二)提高练习:教材第10页第
14、1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的数,再读个级的数。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中间或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已有学识根基上,掌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管万级的数的写法,培养迁移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
15、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具打定:多媒体课件 教法: 自主探索法,议论交流法,讲练法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透露课题 (一) 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信息 (1)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六千三百九十七米。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 (3)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四千零一十种。 (4)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师:这些信息中有一些数据,你能写出来吗? 4师:想一想,万以内的数怎么写?(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
16、示: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的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2师:这里还有一条信息,读一读,“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一) 写数: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1师:你能写出信息中的这个数吗?试一试。(230184) 2.师:你是怎么写这个数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先写出数位依次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假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方法二:按级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 师:看来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你们的方法有没有一致的地方?大家是从哪一级写起的?你们为什
17、么把23写在万级,而把184写在个级? 4师:看来,大家都关注到了“万”字,它有什么更加之处?(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万”字前面的数在万级,万字后面的数在个级) 5小结: (1)师:看来,“万”字真的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圈出来。“二十三万”说明23在万级,就在万级上写23,184就写在个级上。 (2)师:万级上的23怎么写?(与以前写23一样) (3)师:写个级上的数时要留神什么?(千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千位上写0) 教师边讲边对着数位表板书。 5师:我们写得对不对呢?理应检查一下,怎么查?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把写出的数读一读,与要写的数对照举行检查; 方法二:把数再写
18、一遍,看两遍写的是否一样。 (二)写其他三个数 1课件出示: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百零二万六千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2师:这几个数怎么写呢?试一试,这些数位数对比多,留神检查。 3师: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圈出“万”字,“万”字前面的数写在万级,“万”字后面的数写在个级)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102345 三百零二万六千 写作:3026000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20400700 4补充:五万零三 师:这个数会写吗? 问:五万零三,只有一个零,为什么大家写出了三个0? 师:写数与读数不同,读数是每级中间或级首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而写数正好相反,要把读出来的零恢复回去,数中虽
19、然只读出了一个零,但实际上这个数的千位、百位和个位上都是一个单位也没有,所以这三个数位上都应写0。 (三)总结写法法 1小组议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2汇报: (1)先写( 万 )级,再写( 个 )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 三、稳定练习 (一)根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 2教材第8页第4题 (1)师:没有数位依次表了,你能切实地写出这些数吗?试一试。 (2)师:说说你是怎么写的?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自己写数位; 方法二:先确定是几位数,画小横线确定数位; 方法三:边写边分级 无论学生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赋予断定。 (3)
20、师: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上。假设像这种写数,你觉得哪种方法更便捷? (4)师:我们可以边写边分,就相当于数中的“万”字。 3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3个千万、5个十万、6个百 (2)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问:这些数是多少?你有好方法吗?(可以用方才的方法一或方法二)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亿以内数对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掌管亿以内数对比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对比亿以内数的大小; 掌管把
21、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查看、概括、类比迁移才能; 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对比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比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具打定: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万以内数对比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561280 20221020 56935297 80648046 2师:对比每组中
22、两个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对比的。 3师:怎样对比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一致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一致,就比下一位)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2022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有19612368人,上海有23019148人。 2师: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的人口多?(有的学生可能在数位数,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都可以)看来,大家是想对比这两个数据的大小,这两个数位数这么多,怎么对比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对比。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内数的大小对比 1位数不同,先比位数 (1)师:(出示:99864和10
23、1010)我们先看这两个数,谁大谁小?(101010) (2)师:9986最高位上是9,101010最高位上是1,9比1大,那理应是99864大呀,怎么回事? (3)方法一:对比两个数的最高位,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 师:我们分别在两个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看看是不是这样。(找两个学生上来拨数) 师:从计数器上看,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两个数谁大? 师:对比两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可以对比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4)方法二:比位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谁大? 师:通过比位数也可以对比
24、出两个数的大小。 (5)师:你们虽然用的方法不同,但都说领略101010这个数大,看来真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可以比最高位,也可以比位数,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说说你的想法。(比位数,数数比背数位依次简朴) (6)师:对比两个数的大小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上的数,理应先比什么?(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一致,从最高位比起 (1)师:两个数对比大小还可能展现什么处境?你能举两个亿以内的数说明吗?(最好用学生说的,他们会更有兴趣。这里用书上的数:356000和360000) (2)师: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怎么比大小?说说你的想法。(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一致,就比下
25、一位,直到比出结果。)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说说你是怎么对比的。 4小结: (1)师:怎样对比两个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一致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假设最高位上的数一致,就对比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2)师: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察觉什么? 5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出:几个数对比大小,可以把它们一致数位对齐排成一列,便于对比。 (2)解决引入问题: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人口哪个多? (二)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便捷 (1)课件
26、出示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图,血液中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一滴血液中有多少红细胞呢?男生女生分别看,看看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出这个数。一方看时另一方闭眼。能读出来就举手。 男生看到的:红细胞:5000000个 女生看到的:红细胞:500万个 (比赛结果断定是女生用时短) (2)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红细胞:500万个 师:男生为什么会慢些呢?(后面的0太多了,读起来太麻烦) (3)师:像这样,个级上全是0的数,是整万数,这样的数0太多了,我们读、写起来对比麻烦,有时为了读数便当,会把整万数改写成像500万这样用“万”作单位的数。假设怎么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例题教学 (
27、1)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师:请你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5000000个500万个 在万级上写500,然后写个“万”字。 师:原数中个级上的4个0呢?(换成“万”字了) 10000个1万个 去掉个级上的四个0,写上“万”字。 有些学生可能会忘却单位名称,要指点学生留神。 3试一试:做一做第1题 4小结: (1)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写上“万”字。) (2)师:对比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有什么一致和不同? 一致:大小不变,所以用“”连接 不同:计数单位不同,改写前
28、的计数单位是“一”,改写后的计数单位是“万” 5练习:做一做第2题。 指点学生留神:原数有单位名称改写后的数也要有单位名称。 三、稳定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1题 2教材第15页第5、6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99864101010 3560036000 亿以内数的大小对比方法:对比两个数的大小,首先要看位数,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 假设位数一致,就要从最高位开头对比,假设最高位上的数字一致,就依次对比下一位上的数字。 9600000=960万 17070000=1707万 52080052万 80790081万 教学后记: 第5课时 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教学目标:
29、 1学识与技能: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求亿以内数近似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对比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查看、对比及概括的才能和符号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熟悉和应用大数学识的过程中,培养专心留心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具打定: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熟悉近似数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 2师:这里
30、有一些数据,对比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切实数,近似数) 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 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毕竟是多少,如在整个2022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这时就需要近似数。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切实数? (二)点明课题 师: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求近似数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圈出题中的“大约”、“万”)。这说明要省略这
31、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师: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 2求12756的近似数 (1)师: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2)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课件出示课本图 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0000,这个点表示2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5000) 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756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师:从数线上看,12756接近几?(10000) 3求1389000的近似数 (1)师:1389000的近似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
32、师:我们也来看看图。 课件出示课本图 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389000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师:从数线上看,1389000接近几?(139000) (二)理解“四舍五入”法 1师:查看这两幅图,想一想,12756为什么约是10000,而1389000约是139000?(12756在15000的左边,更接近10000,1389000在1385000的左边,更接近1390000) 2师:大家很会查看和对比,你们找到了一个标准,就是中间这个数。10000到20000这一段和1380000到1390000这一段都是10000,它们的一半是5000(课件演示:15000千位上的5变红
33、,1385000千位上的5变红),12756只比10000多2000多(课件演示:12756千位上的2变红),不够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2小于5,所以把尾数它和它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12756接近10000。这里用什么号连接?为什么?改写的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用什么号连接? 3师: 1389000比1380000多9000(课件演示:1389000千位上的9变红),大于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9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所以1389000约等于1390000,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39万,用“”连接。 4找一找,想一想 (1)师:想一
34、想,是“舍”还是“入”,哪一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千位) (2)师:我们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也就是个级上的四位,所以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是几很重要。 (3)结合数线图找一找,1756的近似数也是10000?1756的近似数就是20000了? (4)想一想,138000的近似数是1390000?138000的近似数就是1380000了? 5小结:(1)师:求近似数时,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 (2)师: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片面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大于或等于5就“入”。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三)试一试: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说说
35、你是怎么想的。 留神:由于题目没有要求变更计数单位,所以省略尾数后应改成0。 三、稳定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3题 2教材第15页第4题 3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2197529万 3404135万 536831540万 2357220万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52080052万 80790081万 四舍五入法:先将每个数分级,再看千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满5向前进1,不满5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再加上一个“万”字,改写后的数与原数之间用“”连接。 教学后记: 第6课时 数的熟悉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了解数的产生,熟悉自然数。熟悉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十亿”“百亿”“千
36、亿”,掌管整数数位依次表,熟悉十进制计数法。 2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四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具打定: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一)导入 1师:我们身边有好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重等)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体验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
37、法 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2课件出示:图片 师:譬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 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假设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
38、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进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便当。怎么办? (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进展,逐步展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进展,逐步研发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透露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务必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
39、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 (5)课件出示图片 (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 (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 3介绍阿拉伯数字 (1)课件出示图片 (2)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便当,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研发的? 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研发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研发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40、”。 二、熟悉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依次表,掌管十进制计数法。 (一) 熟悉自然数 1师:用这10个数字能表示多少数? 2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全体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看教材第17页 4师:通过看书,你还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学识。 (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那么,体会位值制的价值。 1师:为什么仅仅这10个数字就能表示出许大量多的数呢?譬如:999,都是9,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9在不同的数位) 2师:对,由于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边表示9个一,在中间表示9个十,在左边9个百。同样的数字在不同
41、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这样不用研发那么多的符号了,记数也不用那么麻烦了。(课件演示) 3师:假设再加1个石子,右边的9就达成10个,就可以放到中间,中间又够10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样再够10组,就要再往左进一位。(课件演示) 4师: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能用位置来区分计数单位的不同,它使记数变得简朴。 (三)熟悉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依次表 1师:这里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位”,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师:你还能持续说出新的计数单位吗?它们所在的数位又叫什么呢?还有更高的吗? 3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42、,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4师:我国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分别是哪几个数级? 课件出示:数位依次表 三、学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1题。 2教材第22页第2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般地,进率是几,就叫做几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指的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教学后记: 第7课时 亿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上的数。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迁移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
43、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具打定: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读出下面的画横线的数。 师: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2写出下面画横线的数。 师:怎么写亿以内数的数?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但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只有亿以内的数,还有亿以上的数(课件出示),这么大的数该怎么读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 亿以上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课本图 2师:试着读一读这些数。(七十亿、一百亿四千万二千万、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3小结:
44、 (1)师:再读这些数,边读边想,你是怎么读出每一级上的数的。(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读,末尾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2)读出下面的数。(课件出示) (3)师:这三个数中每个数都有好多的0,哪些0读了哪些0没读? (4)师:综合大家所说,想一想亿以上的数怎么读? 4练习:做一做 920000000026705000000508040003000300700400 师:在数位依次表中的数你会读,没有数位依次表,怎么办?(分级) 师:读出这些数。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 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2师:试着写出这些数。(300000000、3090000000、
45、700300200000) 3师:说说是怎么写的。 三亿,先找亿字,三亿在亿级上写3,其他位上都是0。 三十亿九千万,先找亿字和万字,三十亿在亿级上写30,九千万在万级上写9000,个级上全是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先找亿字和万字,七千零三亿在亿级上写7003,二十万在万级上写20,其他位上都是0。 4师:怎样写亿以上的数? 5练习:做一做第1、2题 (三)读写法对比 1师:对比读数和写数的方法,有什么一致和不同? 一致:从高级起,按级读数、写数 不同: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师:
46、无论读数还是写数都离不开数级,读数时要先分级按级读,写数时要抓重点字来按级写。写数与读数相反,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不读和其他位上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可在写数时,要把这些暗藏起来的0全部恢复回去。有时题目里没有看到“零”字,写数时却写了一串,譬如三亿,有时,明明只看到一个“零”字,写数时却写了几个,如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所以,读数时要留神0读还是不读,读几个的问题,写数时要留神在哪儿写0,写几个0。 三、学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4、5、6题 2读数嬉戏: (1)你写出一个数我们读。 (2)根据学生写的,要求他们适当调整0的位置,使0不读出来,或读出一个、两个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
47、收获? 板书设计: 1370536875 读作: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 3500000000 读作:三十五亿 一亿零六十万 写作:100600000 七百零九亿三千万八千零八 写作:70930008008 教学后记: 第8课时 整亿数的改写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掌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一致与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对比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查看、对比及概括的才能和符号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
48、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难点: 改写和省略的识别。 教学具打定: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把下面画横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 (2)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000000摄氏度。 (3)2022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观众在现场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长40075700米。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先分级,再去掉5791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5791万。
49、(2)先分级,再去掉1000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1000万。 (3)先分级,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数舍去,写上万字,约是15万。 (4)先分级,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够5,向万位后面进1,舍去尾数,写上万字,约是4008万。 3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师:怎样把不是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种方法叫什么?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那亿以上的数怎么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改写。 1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0000
50、0000 1000000000 530500000000 2自主探究: (1)读一读这些数。 (2)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000000002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师:你怎么能很快地找到亿位?(分级) 师:看来,当位数好多时,分级很重要。 (2)师:改写时,是不是要去掉全体的0?(只需要去掉亿位后面的0,不是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100000000010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3)5305000000005305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4小结:怎样把整亿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换成“亿”字) 5练习:
51、做一做第3题 (二)亿以上数的省略 1课件出示: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034500000 9876540000 2自主探究: (1)读一读这些数。 (2)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03450000010亿 先分级,要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就看千万位,千万位上是3,小于5,舍去尾数。 987654000099亿 先分级,千万位上是7,够5,向亿位进1,舍去尾数。 4小结 (1)怎样把不是整亿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看千万位上的数,够5就向前一位进1后再舍去尾数,不够5就直接舍去尾数) (2)师:与不是整
52、万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什么一致和不同? 一致: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 不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的是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的是千万位上的数。 (3)师:无论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还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都要用“四舍五入”法就近似数。都要看最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抉择是“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却进1况。 5练习:做一做 (三)改写和省略的识别 1学生小组议论。 2汇报。 识别 改写 省略 方法 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换成“万”字或“亿”字。 “四舍五入”法 大小 大小不变,
53、切实数 近似数 符号 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由“一”变成“万”或“亿” 计数单位不变,仍是“一” 三、学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7题。 2里最大填几? 584928425亿 2992816831300亿 1235723670120亿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90800000000=6908亿 1909600000001910亿 66620000000666亿 教学后记: 第9课时 计算工具的熟悉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了解计算工具的进展和现状,了解算盘研发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熟悉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计算工具进展的
54、简朴历史,表示人类宏伟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四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工具的进展和现状,熟悉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算盘研发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具打定: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熟悉算筹 (一)谈话引入 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展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便当,人们研发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2课件出示 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展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课件出
55、示:图)。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二)用算筹记数 1师:对,这是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呢?(出示课件) 2师: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数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 3课件出示 师:用算筹表示6,先用一根横着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竖着的小棍表示1,这两根小棍加起来就是6,这里有了代数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记数方法中。那么7、8、9你会表示了吗?说一说。 4师: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课件出示:横
56、式和纵式图)。 5师: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如29(课件出示:29),就先用纵式表示出个位上的9,再用横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这个数就是29。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知道把算筹放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 6课件出示: 师:这个数是多少? 7师: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只有九个数字,少哪一个?0的展现也经过了很长时间。起先没有0的记法,后来用“空一位”的方法表示0(课件出示:306的图),这个空位就是0,与我们现在写数中“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一样。 课件出示: 师:后来进展成用表示0,大约700多年前用表示0。 (三)了解算筹的缺
57、乏,产生对“新型”计算工具的需求 1师:试着用小棒代替算筹表示出19612368。(学生尝试时,可能会展现小棒不够用的处境) 2师:摆出来了吗?谁来试试?没摆出来的同学展现什么问题了?(小棒不够用,太占地了摆不下) 3师:我们只是用算筹摆一个数试一试,古人不但用算筹记数,还用它计算,所以要随身携带。你知道古人要随身携带多少根吗?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你想不想也随身带着?为什么?(不便当) 师:算筹不便当,计算速度又慢,改革算筹,简化演算方法,加快计算速度就成了人们的迫切要求。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研发了一种计算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 二、熟悉算盘 (一)熟悉
58、算盘 1课件出示算盘 师:对,就是算盘。(学生肆意说) 2课件出示: 师: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向大家介绍介绍。 算盘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的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 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二)算盘的作用 (1)师:算盘可以用来记数,也可以用来计算。 (2)师: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依次完全一致。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课件出示: 师:算盘上表示
59、出的数是多少?(35215862) 出示:算盘 师:请你在算盘上拨出602、534067。 师:假设让你用算筹表示这两个数,你觉得怎么样?用算盘记数要比用算筹记数便当大量。计算速度也快好多。因此,中国的算盘逐步传入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以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 熟悉两种算盘 1课件出示: 2师:查看有这两个算盘,它们有什么不同? 3师: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进展到日本,逐步蜕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由于中国古时候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 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60、 三、熟悉计算器 (一)国外计算工具的进展 1师:我国的计算工具在进展,其他国家也研发了计算工具。你都知道什么? 2熟悉计算尺 (1)课件出示: (2)师:17世纪初,英国人研发了计算尺。计算尺的展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头,人们研发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步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3熟悉机械计算器 (1)课件出示: (2)师:17世纪中期,欧洲人研发了机械计算器。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是1642年,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研发的,它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制成的机械式计算机,通过手摇方式操作运算。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分外简朴,但是其中表达的大量原理和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设备租赁合同电子化管理应用考核试卷
- 架构原则管理办法
- 建筑实验管理办法
- 救护师资管理办法
- 报纸版面管理办法
- 开封户籍管理办法
- 政府非税管理办法
- 开封客运管理办法
- 建设考核管理办法
- 束管监测管理办法
- 螺旋藻片的10大销售话术(附4个联合用药方案)
- 2023年燕山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情况晨检记录表
-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基础规范
-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
- 地源热泵埋管冬夏季换热平衡计算
- (中职中专)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常用呼吸机报警及故障的排除课件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全陪导游服务规范精选习习题有答案
-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