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几种重要的古代文明的特点。本课第一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第二部分相对较简单,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同时在一部分应注意思考为什么文明之间具有差异。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利用唯物史观讲解文明起源,理解文明起源问题,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素养。【时空观念】将各个古代文明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去认知,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各个古代文明的发展;能够利用已有的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
2、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史料实证】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历史解释】阅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分析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家国情怀】人类早期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世界上几种古代文明的特点。难点:理解文明起源和文明之间的差异。课前准备:通过查阅资料先行了解西亚与埃及的历史和相关内容。西亚: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
3、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农业始终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在生产的过程中,开启了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分化和国家的形成,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和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为了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发明了60进位制。河水经常泛滥,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为了解决该地区河水泛滥时易涝,其他时间易旱的问题,就需要修建许多水利灌溉设施。大规模集体协作劳动加强了各地居民间的联系,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形成。两河流域不像尼罗河流域那样封闭,为了争夺两河地区的肥沃土地,此地多有战争,王国更替频繁。这种频繁更替给当地人民带来
4、了灾难,但也在客观上刺激了国家职能的健全和发展,同时导致了民族融合的发展,推动了两河地区文化上的繁荣。埃及: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始终是埃及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尼罗河水涨落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栖息,无须遭受蛮族入侵所带来的恐惧与苦难,促进古代埃及的人民的经济发展。尼罗河作为快速交通的要道,连接埃及全境,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并形成法老的专制统治。尼罗河的特产纸莎草成为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尼罗河流域带来了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古代埃及建立起了辉煌的埃及文明.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
5、,我们今天学习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大家现在快速阅读教材并结合标题,之后告诉老师本课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什么?生: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产生”,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树立学生对于本课的整体框架。一、人类文明的产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的演进,引出古代文明产生的情况。从原始社会的三次分工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进行点评,给学生一个及时的反馈。之后教师讲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
6、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阶级产生。阶级矛盾的对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文字出现,人类文明产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通过图示展示古代的主要文明,引导学生思考:文明古国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古代西亚和埃及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1.古代文明出现河流中下游的原因?(1)气候温暖,降水丰富(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3)水源充足,离河流近(4)动物植物丰富(5)天然食物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1)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大河文明)(2)土地
7、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农耕文明)(3)都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3.古代文明代表(1)埃及文明尼罗河的赠礼:早期埃及人在尼罗河季节性泛滥而产生的肥沃淤泥上播种、收成。慢慢的更多人到尼罗河流域定居,形成群落,再成为城市,最后发展成为国家。(2)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婆罗门从事宗教祭祀 统治阶级刹帝利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吠 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 被
8、统治阶级首陀罗从事被认为低贱的职业(3)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4)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地理环境: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城邦政治的权利。经济基础: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推动。外来影响:古希腊靠近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的成就中汲取丰富的营养。(5)雅典民主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进步性: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健全完备的民主制度;雅典的民主制重视公民民主权利和责
9、任感,保证公民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造就了雅典的全面辉煌,使雅典成为希腊最负盛名的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局限性:雅典的民主制存在明显缺陷,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仅有成年男性公民能够享有公民权,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其性质而言,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正是由于许多公民的民主生活抛弃了正义原则,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导致了雅典城邦的混乱和
10、衰亡。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师: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世界上古代文明主要有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因为之前学习过中国历史,了解了中华文明,所以今天就不再介绍中华文明。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政治文化两河文明(西亚)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最初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红水河方舟传说60进位制尼罗河文明(北非)公元前3500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君主专制较为完善的官僚体
11、系君权神授神话和文学传说象形文字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金字塔(建筑、数学达到较高水平)莎草纸古印度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印度文明诞生;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婆罗门教佛教古希腊文明(地中海沿岸)小国寡民 城邦奴隶民主制文学历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西方认为“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的基础。)师:现在我们通过图片了解这四个文明。师:同学们现在阅读材料,观看地图,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苏美尔人及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底格
12、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河水泛滥的周期性,而是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的不可预见性。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了札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上的积雪消融,常常会引起特大洪水,它们不只是充满灌溉沟渠,还毁坏了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尼诺塔不是一位慈祥的神,而是一位恶毒的神。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弄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
13、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生:文明之间的
14、差异是地理环境影响的。师:现在这里有一副希腊的地形图,同学们通过观看地图,参考之前三个文明的材料,思考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古希腊文明。现在大家先观察地图,归纳希腊的地形特点。生: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漫长,岛屿多,地中海气候,利于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生长。师:同学们思考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生: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形成,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形成平等意识和冒险精神,推动了古希腊殖民扩张,有利于民主制发展。师:没错。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文明的发展是受地理和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教材,提升学生阅读
15、文本,提取信息能力。利用材料和地形图,便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同时打破学科界限,便于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标要求: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了古代文明的扩展与古代世界性大帝国的建立、发展,以及文明交流之间的相互联系。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农业文明扩张的潜能是古代文明扩展的前提;帝国的建立是农耕文明扩展的重要表现;农业文明的扩展和帝国的区域性影响推动了文明之间的交流。教学目标:1、通过时空框架,认识古代埃及、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希腊文明的
16、扩展,并明确农耕文明内在的需求是文明扩展的主要动力。2、通过帝国示意图和时空框架,认识波斯帝国、亚力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三大帝国的区域范围和对地区文明乃至文明间交流的影响。3、通过史料研读,了解早期文明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认识到和平交流是文明交流的主流,文明交流是文明永保生命力的关键。4、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明交流和“一带一路”的光辉论述,提升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2、理解文明交流的内容和方式。教学难点: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教学过程:导入: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导入,领会
17、文明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情境一 农耕:古代文明扩展的动力1、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师:多媒体出示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扩张示意图生: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西亚文明扩张的方向、方式及统治区域。并比较其共同点。可以形成以下表格。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扩张方向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方式扩张战争为主扩张战争为主统治
18、区域达到两河流域建立亚述帝国,统一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部分,一度征服埃及共同点农耕文明较为发达、军事力量强大、武力扩张战争是主要方式2、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师:出示材料,学生思考探究材料1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材料2 (课本第9页学思之窗)我们居住的位于费西斯河(黑海最东部的一条河)与赫丘利柱石(直布罗陀海峡两边耸立的海岬)之间的区域只是大地的一小部分,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柏拉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文明扩展的原因、方式和特点。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原因:经济上:古代希腊农业不够发达,人多地少,难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发展工商业的需要;政治上:小
19、国寡民的城邦内部斗争激烈。方式:移民方式。特点:殖民地制度上照搬母邦,政治上独立于母邦。3、探究古代文明扩展的动力师:出示材料,学生思考探究材料3 就社会发展看,第一批文明都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族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因此,各个文明出现后,大都有一
20、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从城邦到王国到帝国是很常见的一种发展趋势。文明的这种内在发展势必要同其他文明展开交往,因此文明间的联系是存在着的,尤其是相邻各文明之间文明间联系的极端形式是扩张战争。早期农业文明区最有影响的扩张战争是波斯帝国的扩张、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对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设问:早期结合材料3分析古代文明扩张的动力主要是什么?生:农耕文明的内在发展需要 追问:结合教材第8页第一段说明农耕文明能够不断扩张的原因。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1、社会分工比较发达; 2、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3、社会结构和管理系统较复杂。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过渡:早期农业文明区最有
21、影响的扩张战争是波斯帝国的扩张、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对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征服。情境二 帝国:古代文明扩展的表现1、帝国兴衰学生根据教材绘制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涌现的大帝国的历史年表。2、帝国统治出示三大帝国统治疆域图,梳理古代世界三大帝国的统治概况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合作梳理完成古代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统治时间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末灭亡于马其顿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公元1世纪4世纪末帝国分裂, 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主要统治者大流士一世亚历山大凯撒、屋大维统治措施1.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宣扬君权神授;2.地方实行行省制;3.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22、1.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等大权于一身;2.地方实行行省制 ;3.推广希腊文化。1.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2.基督教兴起,4世纪成为国教;3形成比较成熟的罗马法。相似点都通过征服和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都实行行省制度3、帝国之光师:出示材料,分析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对文明交流的积极影响。材料4 亚历山大每到一地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匐礼,对他敬若神明。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5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地中海世界和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希腊文明发源地
23、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同时使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罗马帝国与东方各国接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明不断交融的过程。设问:根据材料4、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文明交流的积极影响。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如下: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情境三 交流:古代文明扩展的必然1、列表归纳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概况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2页内容完成领域交流表现技术农耕技术从西亚传到中亚、欧洲、北非冶铁技术从西亚扩散到欧洲、北非文化神话西亚神话
24、传入希腊雕刻艺术埃及雕刻艺术受到希腊模仿字母文字从腓尼基向东、向西方传播2、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师;出示材料,了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的情况材料6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材料7 “一带一路”示意图设问:根据材料6、7,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古代与现代东西方交流的意义。师生总结:自主探讨,认识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3、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的论述,总结升华。“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
25、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习近平本课小结: 农耕文明内在的需求,使其在扩张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成为文明交流的内在动力;古代帝国的形成是文明扩张的表现,同时帝国的统治也推动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世界整体进步的引擎,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武力冲突与征服虽说是古代文明扩张的重要手段,但各文明间的和平交流仍然是主流。附板书设计: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农耕:古代文明扩展的动力帝国:古代文明扩展的表现交流:古代文明扩展的必然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课程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26、;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第1课,是继上一单元后继续探究中古时期的欧洲。从单元角度来看,本单元属于世界古代史,一共有三课,本课分为三个子目,本节课为此单元的第一课,作为整个古代史最为典型的欧洲,影响了后几课其他地区的发展,同时要明了不同国家的不同特点,明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并不是普遍现象。本课包括三个字母,第一个子目是“西欧封建社会”,第二个子目是“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第三个子目是“拜占庭和俄罗斯”,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遵
27、循历史思维,首先说明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即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制与农奴制,随后说明西欧封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城市的兴起和王权的加强。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作为补充,丰富和完善了中古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总体面貌。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和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世界古代历史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知道西欧封建社会,但是对于西欧封建社会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对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还不理解。对东罗马和基辅罗斯也比较陌生。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观察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对西欧社会的时空观念,增强学生对欧洲整体的认识,理解欧洲
28、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四、教学目标:1.通过地图和时间轴,对中世纪欧洲的整体面貌有整体认知。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理解封君封臣制的产生原因以及特点。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梳理庄园制的基本内容,理解西欧农奴制与奴隶制的区别。2.通过分析材料,观察图片,从王权加强、经济发展、城市兴起三个角度理解西欧封建社会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3.通过观察拜占庭帝国领土变迁情况,认识拜占庭帝国有兴盛走向衰亡的过程了解拜占庭的地理位置及文明影响,知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通过比较拜占庭和俄罗斯的纹章,理解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互鉴。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认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9、。2.难点:认识西欧封建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整体趋势;理解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多元文明。六、学法教法本课为1课时,课型为新授课。相应的学法有阅读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教法有阅读指导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及多媒体演示法等。七、教学过程【ppt展示】14世纪中古世界的地图和时间轴【讲述】我们今天来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第三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从这一课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根据单元导语可知,中古时期是5-15世纪,具体到欧洲则是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这中间将近1000年的历史有一个我们更为熟悉的名字中世纪。这一时期对应古代中国的那一时期?(
30、学生回答)是的,是南北朝到明朝这一时期。【ppt展示】中世纪是野蛮、专制、愚昧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将人类从一个罪恶痛苦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带进一个科学自由光明的伟大时代。布克哈特【讲述】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总会用一个词去形容中世纪,就是“黑暗”,布克哈特眼里的中世纪更是充斥着野蛮、专制和愚昧。因为在欧洲的古代被视为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古代的希腊诞生了非常优美的文化艺术还有民主政治,古代罗马则诞生了非常系统的法律。而在近代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对世界而言欧洲一直处于领跑的姿态,可是中间的时间却一直是停滞落后的,所以这中间的时间就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别急着肯定或否定,史论要用史
31、实去支撑,下面让我们亲身去领略中古欧洲的风貌,去做出自己的判断。(板书:中古时期的欧洲)【ppt展示】【讲述】这节课我们会西欧和东欧两个角度来学习,在这里我们要先简单学习一下为什么欧洲会有东欧和西欧的分别,在公元前395年的时候,罗马帝国的皇帝因为想把自己的领土分为两个儿子,所以就把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面的叫西罗马帝国,东面的叫东罗马帝国,又因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是希腊的古城,所以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之为拜占庭帝国。到了476年,因为西罗马帝国没有办法抵抗蛮族人,即日尔曼人的入侵而宣告灭亡。在此后,西欧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蛮族国家,所谓日尔曼人是源自西北欧或北欧的一些民族,因为他们讲的语
32、言不是罗马和古希腊人所使用的拉丁语,因此就用“蛮族”来形容这些不讲拉丁语的人,就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ppt展示】【讲述】西罗马帝国的终结使得西欧国家林立,秩序大乱,也由此进入到封建社会。西欧中世纪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1世纪,称为中世纪的前期,那么从11世纪到14世纪,可以视为中世纪的后期。那么我们可以先描绘一下西欧中世纪前期社会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首先,从政治上来看,西欧长久的分裂带来不可避免的频繁混战,在这种情况下,领主寻求武装士兵维持自己的权势,而士兵寻求生存和发家致富的机会,二者一拍即合,催生出西欧独特的封君封臣制。该制度的内容并不复
33、杂:封君赐予封臣土地和保护,封臣献上军队和效忠,土地可以被层层向下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占有者,享有司法、行政、经济各方面的权力。【ppt展示】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讲述】这种制度的前身是采邑制。刚刚我们提到西欧中世纪的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会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原来只是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
34、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而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714-741年为宫相)尽量增多自己的封臣,并授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以后封臣取得采邑渐成惯例。就这样,公元八世纪,采邑制度开始逐渐向封君封臣制转变。【过渡】这样的一种制度听上去是不是似曾相识,同学们想到了什么?(西周分封制)是的,中国周代的分封制,那么这两者有着怎样的不同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ppt展示】封君封臣制的图示【讲述】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在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封君赐予封臣土地和保护,封臣献上军队和效忠,那么主要强调的是谁向谁履行义务呢?主要的义务是?所以仅仅
35、是通过这幅图示来看,权力和义务似乎是单向的,封君有权力,封臣有义务,那么究竟是不是单向的?大家请看材料。也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ppt展示】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的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讲述】请问,权利义务是单向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应该是什么?是的,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或双向的权力义务关系。所以说,封君和封臣之间各有权力,也各有义务,所以权力义务是双向的。封君和封臣之间是双箭头。那么,再回到这幅图示,结合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封君封臣制产生的过程,可以
36、看到其中有一个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土地。而封君和封臣之间的等级是层层分明的。这就是封君封臣制的第二个特征:以土地为纽带,等级森严。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从帝王到大封建主再到小封建主,他们之间是怎么样的?没错,是一层一层的,是逐级的保护与负责。那请问帝王与小封建主之间有没有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学生回答:没有)【过渡】这种权力义务关系的达成,需要在一定的典礼下才能形成,被称为是臣服礼。【ppt展示】封臣(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封臣(作发誓状):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封君(拉起封臣,亲吻他的脸颊):我的封臣,我会
37、尽我所能保护你。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讲述】你们认为哪个是封君,哪个是封臣?是的,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是封君,右边的是封臣。他们正在进行臣服礼,那么这个臣服礼具体是怎样的呢?(教师进行讲解)这样的一个臣服礼在不同的地区会有细微的差异。但是都会有的动作是:1,手掌合拢;2.互相亲吻。请问,这两个动作说明二者权力义务的关系的达成强调什么?仪式感。这种动作很简单,但是必须存在。只有完成了这样的仪式,才能达成这种关系,而且双方必须要宣誓。这说明这是二者双方形成的一个约定,而且这个约定是双方必须需要去遵守的。这是不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签合同?这样的一种约定暗含其中的是契约精神。而这样的一种契约关系,
38、不仅仅停留在中世纪,直到今天,今时今地也依然存在,并且发挥这重要作用,所以中世纪的发展某一些因素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现代社会的要求。【过渡】学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封君封臣制的几个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观察两幅图示,来思考封君封臣制和西周分封制之间有什么异同。【ppt展示】【讲述】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首先,从目的上看,两者施行这样的制度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其次,不论是周天子和诸侯之间,还是大小封建主之间,他们都互有权力和义务,因此,他们之间都存在相互交织的权力和义务。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是的,受封者都会得到土地。最后,我们通过观察这两个图示,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层层分封,等级严密
39、。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西欧以土地为纽带,不可越级统治。【设问】这种维系形式上的差异和封君封臣制层级之间相互独立的特点极容易造成的后果是什么?【ppt展示】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过渡】相对于西周封建制,封君封臣制极容易引发的不良后果是极容易造成分裂割据的状态,很难形成集权和统一的政权。如果我们把视野缩小,仅仅观测某一个封君或某一个
40、封臣在领地之内的生活,是以怎么样的经济活动展开的话,那么西欧时期的经济状态主要就是庄园制。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ppt展示】相关表格【讲述】那么通过填写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庄园之中的劳动人群主要是谁?没错,是自由农和农奴。自由农能够理解,就是在法律享有自由的农民。那么农奴,他和自由农和奴隶又有这样的区别呢?他和奴隶相比又具有那些权力?我们可以通过材料来看一看当时农奴的生活状态。【ppt展示】材料一:另一方面,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美】布
41、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材料二:问题探究 课本P21【设问】1.西欧农奴制与古代奴隶制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2.这一时期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即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讲述】奴隶作为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没有独立人格,和任何自由与权利,他们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和私有财产;可任意买卖、屠杀。那么农奴呢?他们和奴隶一样也是非自由人,但是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农奴比奴隶有更多的人身自由,还有自己的私有财产。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当时西欧已经进入封建社会,而我们知道封建社会的主要阶层是农民
42、和地主,这是封建社会区别于奴隶社会的一点,那么由奴隶制到农奴制的转变,这实际上反应了生产关系怎样的变化?是的,这时的经济发展从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这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进步。【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庄园之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有农奴、有农民、有领主,那么这些人生活的庄园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ppt展示】【讲述】我们一起看这个庄园图解,庄园可大可小,但是里面的机构却非常完善。有土地、有草地,关键是里面有谷仓、教堂还有法庭,还有一些没有展现在图片中的比如说烘烤间、铁匠铺等等人们生活需要的生产设施,在这个庄园里都一应俱全。这说明这个庄园的设施是不是足够完备?可以
43、不和外界产生任何经济联系就可以自己生活并生存?这种经济形态是什么?有没有同学能回答?是的,自给自足的一种经济形态。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领主居住的是城堡,城堡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建城堡?军事防御功能。因此,如果庄园遭遇外敌入侵,他可以把所有农奴和农民迁入到城堡中,具有军事防御的效果。所以,一个庄园几乎是一个独立和封闭的经济和政治实体,这只是一个庄园,那么如果在一个国家里面有十个、一百个甚至更多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庄园,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分裂割据。【过渡】咱们说完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内容,提到了在政治上分裂,但是在精神上却几乎是统一的。【讲述】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到基督教在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44、。此后,基督教不断发展,到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在西欧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欧社会的人的一生都和基督教有关。洗礼、结婚、临终时期的涂香油仪式以及死后的葬礼,都会在教堂由神父主持。【ppt展示】【讲述】而在基督教会内部,也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再到信徒的完备的等级制度,罗马教廷按照这一森严的教阶制度,将西欧的所有基督教组织及神职人员纳入一个巨大且完整的组织体系之中。而在经济上,教会实际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他拥有大量的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那么这样一个力量如此强大的封建领主,会对当时的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ppt展示】卡诺莎之耻材料: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
45、,规定世俗国王不得有主教授职权,指责德皇亨利四世下属的几位贵族和主教犯有买卖圣职罪。1076年2 月,教皇又下诏开除亨利教籍,废其帝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煽动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对皇帝。亨利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教皇求免,于 1077年1月,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觐见, 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利。 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讲述】这是发生于1077年的卡诺莎城堡事件,德国皇帝亨利四世于1076年被教皇开除教籍,国王却被迫在向教皇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最后由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利。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权和皇权之间矛盾重重,教权
46、几乎凌驾于王权至上,不断的干涉王权,那么这样的一个教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分裂。【过渡】所以,当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解读西欧封建社会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西欧封建社会的分裂。所以,用黑暗的、野蛮的这些词来形容中世纪前期,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来了,今天的西欧是分裂的吗?很显然不是,它是有多个主权国家形成的。由此可见,由中世纪走向近现代的趋势一定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那么我们就要重新思考,在分裂割据的表象之下,中世纪后期的哪些因素推动着西欧的统一。【ppt展示】【讲述】依然是这幅图,你从中能看到什么?在封建初期,虽然层级之间较为独立,权力分散。但是国王仍然是名
47、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是最高的领主。这就说明王权从一开始在法理上就高于其他封臣,便于他推进统一的进程。【过渡】那还有别的吗?请大家看这则史料,思考材料中所体现的新的因素是什么。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ppt展示】地产的继承、分割、转让、买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现象,不可能完全按照封君封臣制度的要求进行。封建主在逐渐发达的商品经济关系冲击下也越来越要求巩固和扩大他们处分直接封土的权力。封君对封土的各种权利都逐渐废弛,整个封土制趋向解体。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讲解】商品经济冲击了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而土地所有者的主体开始不断发生变化。这两个因素都属于经济范畴。所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
48、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君封臣制下的分裂割据的局面造成冲击。【过渡】那么随着王权势力的不断增强促进了社会稳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0-11世纪城市重新兴起。【ppt展示】【讲述】对于城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中国也有城市。但是西方城市和中国城市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点:居民。西方城市里面的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商人,以工商业为谋生手段。以工商业为基础,这点就很不寻常,为什么呀?因为中国古代最早一批城市的发展一般都属于政治中心,而且这些城市都有城墙,护城河,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功能。经济不是主要职能。第二点,城市还有大学。如,巴黎大学。第三点,这个城市还有一个特点:自治权西欧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49、。城市内部的事物有城市自己管理。那中国古代呢?中国古代的城市,是中国统治地方的主要行政机构,会加强集权。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西欧的城市同样加强了王权。但是这个王权的加强是城市市民的诉求西欧分裂割据的局面使得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商品贸易存在阻碍,而这城市中的商人、手工业者就迫切想要统一的,因为只有统一,才能减少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障碍,那么他们就会通过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促进王权的统一事业。第四点,是从城市人口上看,中西方人口不是一个量级的。当时的中国开封有人口140万,而英国伦敦只有人口4万,法国巴黎只有人口5万。那么你们认为是中国城市发达,还是西方城市发达?【课堂讨论】是中国城市发达,还是
50、西方城市发达?同学甲: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同学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讲述】中国的城市体量很大,而且中国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中国的经济体体量,在全球也占据重要地位,人口众多。而西欧人口较少,但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中,哪一个城市的发展更具有创新性?更能带动社会与国家的政治往不同的方向去迈进?必然是西方城市。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
51、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西欧城市虽然体量很小,但是它内部有很多先进的点,比如城市自治、大学,这都推动了西方向近代发展。【过渡】以上三个因素推动了西欧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不论是英国、法国还是西班牙、葡萄牙,都在王权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民族国家,总体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现在,我们把目标转向东方。【讲述】东欧封建社会主要看谁呢?看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我们在课堂开始之前已经提到,西欧封建社会分裂割据的局面时建立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罗
52、马帝国的文化将由东罗马帝国继续发扬光大,那么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经济等内容,我们在初中曾学过。我们今天将从土地或领土的视角,来看拜占庭帝国。【ppt展示】【讲述】第一个关键词是:扩张公元前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年,在这一年,东罗马帝国的领地主要集中在爱琴海地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公元前564年,他的帝国变大了,意大利地区、伊比利亚半岛的一部分以及北非的一部分地区,拜占庭帝国的土地再次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几乎看到了罗马帝国中兴的希望。那么,如此庞大的帝国,依靠什么来统治和治理是有效的?【ppt展示】【讲述】有句话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53、。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在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他继承并汇总、发展了罗马帝国的法律,形成罗马民法大全,在这个时代,法律成为了帝国统治的支柱,而且法律的光辉不仅照耀了当时那个时代,他是现代西方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可以看作是罗马法律发展的高峰或完结的表现。【ppt展示】【讲述】但是,成也扩张,败也扩张。由于扩张的速度较快,领土面积扩大,激化了拜占庭帝国过捏的矛盾,加之外族的入侵,公元前七世纪后期,土地就开始萎缩,新征服的地区没有了,原先占有的地区也没有了,所以最终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其首都,东罗马帝国灭亡了。【ppt展示】【讲述】但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不曾因为
54、灭亡而消失,它深深影响了另一个国度,俄罗斯。图中展示的是拜占庭的纹章、俄罗斯的国徽。这样的纹章因为一次联姻被带到了俄罗斯,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任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公主嫁给了俄罗斯的大公伊凡三世。就把帝国的纹章、宗教信仰带到了俄罗斯,并且传播下去。【ppt展示】【讲述】我们可以看下俄罗斯发展的情况其中较重要的是伊凡四世改革【过渡】回到咱们这节课的原点,习惯上,人们都认为中世纪的黑暗的,是处于两个灿烂时期中间的尴尬时期,那么通过学习这堂课,你认为它是完全黑暗的吗?肯定不是,一定有一些星火潜藏在黑夜之下,你们认为有哪些因素的存在是近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说可以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学生回答
55、】罗马民法大全、契约精神、城市自治、大学【讲述】中世纪时代有很多点超越了历史时空的界限,比如契约精神、城市自治、法律等等,尤其是资产阶级在城市中的产生,它最后成为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中世纪还是黑暗的么?当然不是,黑暗与光亮永远是同时并存的。了解历史要以发展的眼光纵向看历史,认识历史要以多元的视角横向观文明。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下课。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内容多,对于重难点把握和各个部分讲述时间控制需要注意。针对教材内容做出调整,整合教材知识分为二个部分设计,按照地理位置分为西欧与东欧,并以发展的形式讲述史实。需要学生在上课前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在课堂上跟上
56、节奏。对于重难点突破,西欧封建制度的讲述还需要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注重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争取每个环节都是核心素养的达成,并且以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学习完这一课之后,真正对中世纪欧洲的特点与多元性有所认识和感悟。但是课件展现内容有限,需要在课堂中具体根据学生的情况生成。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下第二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阿拉伯帝国的兴衰、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南亚与东亚的国家的相关内容,介绍了亚洲大陆上诸文明的发展情况。本课按照地理和时间顺序,先是概述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接着介绍
57、南亚和东亚的国家,反映了古代文明的独立发展和相互联系。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相关内容的学习,已经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扩展、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以及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本课的一些基本史实,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可以进行一定的历史探究活动。但他们还未完全具备开放性学习的能力,还不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还没有进一步探究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以及伊斯兰教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拓展。因此需要教师提供相关材料,运用图片、地图、表格等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更好地运用历史方法探究历史。教学目标1.通过地图和时间轴,梳理阿拉
58、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情况,并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史料和观察图片,理解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政治制度特点。2.通过观察图示,对比概括日本和朝鲜学习中华文明的成果,在了解日本和朝鲜自身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理解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中国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对亚洲以及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在概括南亚印度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时期政治和宗教文明的基础上,认识到文化交流对文明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材料,探究奥斯曼帝国和日本衰落的原因,理解各国的文化是各民族相互借鉴、交流学习的结果,理解东西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重
59、点:认识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对的政治、文化发展特点;2.难点:理解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样;理解东西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意义。教学教法本课为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相应的学法有阅读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教法有阅读指导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及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设问】1.怛罗斯之战是哪两个国家的交锋?谁胜谁负?2.视频中出现了那一方的将领,叫什么?3.战争结束之后,两国是选择继续对峙和是友好交往?【ppt展示】播放怛罗斯之战的视频(约4分钟)s:/haokan.baidu/v?pd=wisenatural&vid=8654670382828378009(视频网址)【讲
60、述】视频看完了,大家能告诉老师答案了吗?怛罗斯之战是哪两个国家的交锋?谁胜谁负?(阿拉伯帝国、唐帝国;阿拉伯帝国胜)视频中出现了那一方的将领,叫什么?(高仙芝)是的,正是高仙芝,这位高仙芝不仅是唐朝安西节度使还是个高句丽人。那战争结束之后,两国是选择继续对峙和是友好交往?(友好交往)在怛罗斯之战中,阿拉伯战胜了唐帝国,那么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曾了解到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为什么阿拉伯帝国能战胜强大的唐帝国?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两国为何化干戈为玉帛?指挥这场战争的大唐将领怎么会是一位高丽人?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先阅读教科书第22页,稍后请同学来补充将阿拉伯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
- 偿还借款协议书范本
- 额部肿块病因介绍
- 公司转让个人股份协议
- 中考政治第一部分知识闯关能力提升第二课时调节情绪学习压力明辨是非复习课获
- 2015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
- (2024)赤泥综合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2023年办公照明项目筹资方案
-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2024年终端智能化分级研究报告
- 国际物流题库(含参考答案)
- 学校电教设备使用记录表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总计划创新
- 实验室内审员资格测验题及答案
- 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完整版
- 高三数学考试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
- 光学设计与光学工艺
-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在全市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 小学英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总结3页
- 家长进课堂(课堂PPT)
- 定喘神奇丹_辨证录卷四_方剂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