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1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2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3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4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解放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理论联系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答案:D解析:这里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思想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过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C.群落中的食物链减少,群落的结构逐渐简单化D.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会消失 答案:A解析:从无到有属于初生演替,从有到多属于次生演替,本题中弃耕农田演替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A项正确;在演替的过程中,一个优势群落会逐渐被另一个优势群落代替,B项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结构越来越复杂,食物链增多,C项错误;森林群落形成后,苔藓植物会减少,但是不会消失,D项错误。 3与米酒、酸奶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前要对原料进行灭菌处理B.制作过程中微生物都要分解有机物C.制作过程中微生物

3、都进行无氧呼吸D.使用的菌种分别为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 答案:B解析:知识点: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乳的制作菌种是毛霉茵,毛霉菌是异养型,消耗有机物。B项正确。A项:腐乳制作前不需要对原料进行灭菌,腐乳的制作就是利用豆腐坯上培养的多种微生物分泌的相关酶的作用,A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腐乳制作中的菌种主要是毛霉,异养需氧型,需要氧气,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米酒制作的菌种是霉菌和酵母菌,酸奶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腐乳的制作菌种是毛霉菌,D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激素、递质

4、小泡和氨基酸喝牛奶,进入胃中口服抗菌药物肌肉注射青霉素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B.C.D. 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部分。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的物质有:(1)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血浆蛋白等;(2)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3)细胞代谢物:CO2、水分、尿素等。故符合条件的有,选B。 5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科学成就是( )。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B.孟德尔揭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C.施莱登等人建立细胞学说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模型

5、 答案:D解析:知识点:DNA的分子结构。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因此答案选D。 6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式是( )。A.都从3到5B.都从5到3C.随机分配合成方向D.一条从5到3,一条从3到5 答案:B解析:知识点:DNA 的复制方向。DNA 有两条链,一条从5到3,一条从3到5,但是DNA 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从5到3。 7“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常规育种分别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此类提问属于哪一种提问类型?( ) A.理解型B.分析型C.评价型D.综合型 答案:C解析:理解类型的提问包括一般理解、深入理解和对比理

6、解,都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回答。分析类型的提问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和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综合型提问是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做的提问,学生需要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像,得出结论或看法。评价型提问是指教师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所做的提问。鼓励学生通过对认知结构中各类模式的分析、对照和比较进行判断、解释判断的理由。根据题意,本题选C。 8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教学中,王老师想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以展示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加的都是斐林试剂,导致装有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

7、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脲试剂。场面一度很尴尬,此时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B.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C.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D.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描述,确实是教师自己操作有误,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此时教师应正视自己的错误,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说明这只是一个错误示范,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行完成实验时避免同样的错误,同时,这样也能维护教师的威信,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A、B、D三项的做法,

8、不仅无法解释学生对老师的质疑,还会打击指出问题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宜采取。 9高一新学期开始,某生物教师为了掌握新生的生物学基础、学习兴趣等信息,以便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教学,于是对全班学生展开了一次测试。该测试属于( )。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答案:A解析:配置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性向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恰当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适当的教学和辅导,如综合入学测试。A项正确。B项,诊断性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如课堂提问。C项,形成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以及教学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

9、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如期中考试。D项,终结性评价旨在评定学生学习的进展和成就,作为成绩报告或教育决策的参考,如期末考试。 10下列关于人体内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在细胞核内合成B都由核糖核苷酸组成C都能作为翻译的模板D都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B解析:人体内的RNA基本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也有少数在叶绿体或线粒体中合成;RNA分子由核糖核苷酸组成,每个RNA分子都是由核苷酸单条长链组成的,不具有双螺旋结构,DNA为双链结构,RNA为单链结构。只有mRNA是依据DNA序列转录而成的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故本题选择B选项。 11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

10、 )。 A.给鲫鱼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蚂蚁的种群密度C.用样方法调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D.用样方法调查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答案:D解析:洄游是鱼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移动,鲫鱼不是洄游鱼类,A项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蚂蚁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B项错误。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C项错误、D项正确。 12被子植物柱头分泌物的作用不包括( )。 A.黏附花粉B.诱导花粉萌发C.引起一个助细胞凋亡D.引导花粉管伸入柱头答案:C解析:被子植

11、物柱头的分泌物可以黏附花粉,诱导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引导花粉管伸入柱头。助细胞的作用是诱导花粉管进入胚囊,同时还可能分泌某些酶物质,使进入胚囊的花粉管末端溶解促进精子和其他内含物质注入胚囊,所以被子植物柱头的分泌物不会引起助细胞的凋亡C项错误。 13巴甫洛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其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即训练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证据。据此判断,下列案例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A.将绘制概念图作为课后作业B.定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C.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讲解与演示结合指导学生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主流学习理论。

1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它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随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强化的概念,强化指伴随行为之后,以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惩过程,所以定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项正确。A、C、D三项:三者均未涉及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错误。14用甲基绿一吡罗红染色经处理后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其细胞核呈( )。

13、 A.红色B.蓝紫色C.绿色D.蓝色 答案:C解析: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所以细胞核呈绿色。 15关于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种蓝藻群体聚集可形成水华B.蓝藻是营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C.蓝藻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蓝藻具有由纤维素和果胶形成的细胞壁 答案:A解析: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大量蓝藻繁殖会造成水华,故A正确,B、C错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蓝藻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14、,D错误。 16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答案:C解析:“巴斯德效应”的发生是因为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并参与有氧呼吸过程,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而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氧气参与的是第三阶段,O2与H结合产生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17在课堂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这种属于结束技能类型中的()。 A悬念启下B比较异同C巩固练习D拓展延伸 答案:C

15、解析:本题考查结束技能的类型。在结束部分,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既可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强化和运用又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获得调整下一个课时教案的信息。这属于巩固练习,故选C。 18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A遗传物质BTrnaCmRNA DrRNA 答案:C解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主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所以mRNA携

16、带着遗传信息,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故选C。 19下列关于HIV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侵染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全部丧失C.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D.蛋白质由自身核糖体合成 答案:C解析:HIV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离开人体不宜存活,故A、D两项错误。HIV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地作用于某些T淋巴细胞。侵入细胞后,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进行复制增殖。受感染的T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发生溶解坏死,导致免疫调节障碍,最终引起机体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而只具有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故B项错误。呼吸道黏膜

17、不是HIV的靶细胞,这是HIV不会通过空气传播的原因,C项正确。 20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D.顶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 答案:C解析:未用生长素处理过的植物枝条由于自身的芽等能产生生长素,所以扦插后能成活,A错误;生长素具有双重性,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的生长,B错误;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生长素,为子房发育提供必要条件,C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由于生长素的双重性,侧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D错误。 2

18、1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B.将已灭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C.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 答案:A解析:倒平板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倒平板时不能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放到桌面上这样可能会污染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只有A项说法不正确。 22图2为某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及有关基因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形态看,乙细胞可以是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B.甲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C.从基因a和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一条染色体上为a,另一条染色体上为b的原

19、因是其中有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D.据图可以推断,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核DNA含量与乙细胞相同 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中染色体形态的颜色与甲不对应,乙细胞不是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A项错误。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项错误。从基因a和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一条染色体上为a,另一条染色体上为b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项错误。甲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其核DNA含量是乙细胞的2倍,经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核DNA含量与乙细胞相同,D项正确。故本题选D。

20、23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I, ,)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是( )。A.IB.IC.ID.I 答案:B解析:知识点:对物质跨膜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理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则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I。 24图2中参与植物体水分的吸收、运输及散失的结构是( )。A.B.C.D. 答案:C解析:据图判断,为根尖,为栅栏组织,为导管,为叶片表面的孔。吸收水分的是根尖成熟区,运输水分的是导管细胞,散失水分的是气孔。所以参与植物体水分的吸收、运输及散失的结构是。 2

21、5图是在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A 表示有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BE 表示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该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 ATP 的合成 D该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答案:B解析:曲线 A 表示的化学反应消耗的能量多,反应不容易发生;曲线 B 表示的化学反应消耗的能量 少,反应较容易发生。所以,曲线 A 表示无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曲线 B 表示有酶催化的化学反应,A 项错误。酶的 作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E 表示 A、B 两个化学反应消耗能量的差值,即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 项正 确。通过图示可知该反应的进行需要消耗

22、能量,是一个吸能反应,需要水解 ATP,C 项错误。该结果只能说明酶能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 项错误。 26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5中的甲、乙。在相同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B.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C.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D.14点时,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 答案:C解析:因装置甲是密闭的,所以ab段下降是因为C02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下降;cd段下降是因为太阳下山,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速率

23、下降,A错误。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C0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下降但并未停止,B错误。丙和丁图曲线与x=0所围的面积(x0部分须要减去x0部分面积的绝对值)就是一昼夜氧气的净释放总量,显然装置乙一昼夜氧气净释放总量较大,积累的有机物较多C正确。14点时甲中C02不足,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浓度高,C02的固定减少,但还原反应仍可进行,所以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D错误。 27图4为甲、乙、丙、丁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甲、乙、丙各物种与丁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

24、突变而形成B.丙与丁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C.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乙和丁的亲缘关系与乙和甲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答案:B解析:28图7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不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答案:C解析:图中甲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说明甲是生产者为绿色植物;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甲、乙、丙都有箭头指向丁,丁最可能是分解者,A正确。图中箭头表示碳元素在

25、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正确。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初级消费者,两者种间的关系需要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调节,C错误。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可以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D正确。 29电子显微镜下,在大肠杆菌和小肠上皮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细胞核 答案:A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 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小肠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 多种细胞器。二者共有

26、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本题选 A。 二、问答题30材料:以下为某教师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中的片段。首先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1)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它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2)荧光水母的图片。问:这是什么生物 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夭这节课的主题。问题:(1)本材料中的这位教师采用了哪种导人方式 并写出其他五种导人技能。(6分)(2)简述导入技能的目的和作用,并简述导人技能的原则与要点。(14分) 解析:(

27、1)本材料中教师采用的是直观导人法。导入的方式还有:直接导入法,经验导入法,旧知识导入法,实验导人法,设疑、悬念导入法,事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创设导入法,俗语成语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等。(任意写出五种即可)(2)导入的目的和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导入的原则与要点:导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导人要有关联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要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31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一头棕色子牛。问题: (1)牛的

28、毛色中_色是显性性状。若用B与b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型分别是 _ 。(6分) (2)若上述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宜选用毛色为_的牛与其交配。(6分) (3)某黑色雄牛与多头雌牛交配,共产下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_。(3分) 解析:(1)黑;Bb、Bb (2)1/3;棕色 (3)BB 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作相对性状,毛色的黑色和棕色就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子牛,则黑色和棕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若用B和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子牛,则棕色牛的基因组成是bb,这对基因由两头黑牛各提供一个即亲代黑牛的基因组成是Bb。 (2)由遗传图解可知: 是杂合子,一般用测交。因此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宜选用毛色为棕色的牛与其交配。 (3)某黑色雄牛与多头雌牛交配,共产下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牛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最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