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词鉴赏 方法指导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词鉴赏 方法指导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词鉴赏 方法指导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词鉴赏 方法指导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词鉴赏 方法指导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词鉴赏 方法指导 学案(含答案)高考专题之诗词鉴赏专题一 如何读懂诗词一、古诗类别 如何读懂诗歌(一)、看题目认识对象标题是诗歌内容的重要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有的提示了诗歌的线索,有的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有的点明了诗歌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情感、题材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2016年卷金陵望汉江2015年卷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卷残春旅舍2010年卷I咏素蝶诗2017年卷I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2018年卷I野歌2019年卷I题许道宁画2019年卷投长沙裴侍郎2019年卷插田歌2020年卷I奉

2、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年卷苦笋2021年卷I寄江州白司马2020年卷乙鹊桥仙 赠鹭鸶(二)、看了解背景 我们要想更深刻地理解诗词,首先就要学会知人论世,尽可能了解的生平事迹、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等。诗词的往往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我们熟悉的,之前学过有关的诗词,基本了解其生平经历。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维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

3、各个方面,决定了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还有一种是从未见过,诗词中也没有相关的信息和解释,这时可以基本忽略。另外一种是虽然从未见过,但是文中有关于的解释和简介,这时就要借助解释,从中找出关键信息来把握的生平背景。(三)、看解释破解难点 一首诗词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很少,为了更好地理解诗词就必须从所给题目的字里行间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想方设法读懂诗歌。后人在解读前人诗词时会添加一些有关诗词本身或的简介,所以读诗歌时,解释尤为重要。它对题目的注解,对背景的介绍等等,都是我们理解诗歌本身的关键。 注释作用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

4、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的深层原因有关(四)、看正文理解诗歌1、看意象:营造氛围,表达情感意象也是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抓住诗中的意象,有助于把握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秋夕旅怀李? 白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开头两句写秋风带来的寒意袭人,“吹”字表明

5、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飞”字突出了乡思之浓烈。B七、八句写萧瑟的深秋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赶快置备御寒衣物,表现出诗人羁旅的愁苦。C九、十句写诗人梦到灿烂的银河,而梦醒后只看到天上星星稀少,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夜里含悲流泪,思念故乡,却无人安慰。“谁能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15.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叫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2、看诗词中能够表达情感的字、词、典故等

6、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3、看尾句 诗歌中的尾句或以景结情,或以情结尾,

7、尾句往往是诗歌的主旨,能够集中表达的情感。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揭示了本诗的主旨。这样的句子通常放在结尾。 (五)、看题材确定情感方向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 题材类别主要手法情感术语山水田园诗借景抒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超然物外厌恶官场边塞军旅诗对比衬托建功立业从军报国穷兵黩武 思乡念亲视死如归苦闷彷徨怀古咏史诗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盛衰无常 国运衰微孤独惆怅借古讽今昏庸腐朽奢侈淫逸缅怀英雄 功业无成失意绝望借古抒怀怀才不遇报国

8、无门壮志未酬 志不得伸壮士暮年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 傲岸不羁 志趣高雅羁旅思乡诗虚实结合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 久戍思乡孤寂落寞送别怀人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依依不舍孤独寂寞怅然若失 诚挚关怀情深意笃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一)树木类1.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2.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3.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4.梧桐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5.芭蕉 “芭蕉

9、”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7.怀桔?指孝顺双亲。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二)花草类1.红叶 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2.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3.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孟郊感怀:“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4.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

10、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5.芳草 “芳草”意象的运用,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古典诗词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喻离别的愁绪;春草茂盛,春光撩人,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故也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草枯草荣,也常惜时,叹人生苦短之意。6.落花 “落花 ”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7.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

11、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诗人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8.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9.莲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10.荷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三)鸟兽类1.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2.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

12、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3.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4.寒蝉 寒蝉(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5.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6.梦蝶 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

13、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7.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8.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9.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10.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1.沙鸥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2.乌鸦

14、乌鸦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写荒凉之景,表凄清之情;也指“小人、俗客、庸夫”。13.哀猿 源于大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积淀下来,内涵是哀愁凄厉。这种悲愁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14. 黄莺 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四)自然现象1.残阳? 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古人还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朝思暮想而不得相见的伤感情思。2.白云 见月

15、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白云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3.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4.月亮 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争相选取的一种意象。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5.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6. 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五)时令节日1.春 其最初的内涵是温暖、生命、兴盛。

16、后升华出富有人事哲理色彩的象征意义,如青春年华、男女情爱、美好理想等,寄寓的具体情感体验又如或叹惜红颜难驻,青春易逝,或惆怅佳偶不见,思虑煎人,或追寻安憩的家园,或憧憬人生的理想,或关心国运时世,或叹惜功名,惜春是古典诗歌中最动人心灵的旋律之一。2.秋 秋风多厉,草木凋落,万物蛰伏。在这样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下,秋意象积淀着民族的悲剧性的心理记忆。它的主要内涵是凄凉、愁怨和悲伤。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施闺章舟中之秋:“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3.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

17、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5.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与冷清、萧条有关。6.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六)特定地点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

18、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2.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柳营 指军营。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5.阳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为“阳关”。6.柳岸 因“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阅

19、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B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

20、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C“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D“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之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2、阅读下面这首诗,

21、回答问题外家南寺元好问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注:外家: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指叔父的娘家。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春,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D)A“高岸移深谷”一句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结合,更增悲壮之情。B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梧”“风露”“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

22、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D“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E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遭遇与金源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和历经人世变迁、参透人生真谛后矢志不移的民族节操。诗歌前两联萧瑟秋景已经寄寓了诗人面对山河巨变的哀叹和

23、感慨,颈联又通过今昔对比,直抒国破家亡的悲伤,“白头来往”一句点明诗人历经了人世的沧桑,而“依旧”一词则掷地有声地表明了诗人矢志不渝的节操。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 诗人豪情勃发,他

24、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创作背景:此诗当是青年诗人虽遭挫折但对社会还充满希望时的真实心态,其写作年代似乎以定于遭谗落第之后、长安任职之前的时段为宜。

2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B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于抒情紧密关联,脉路清渐。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26、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

27、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诗的尾联有什

28、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

29、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专题二 鉴赏诗歌形象在诗歌中,形象与意象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但从理论上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意象是隶属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景象、物象。人物形象因形悟神;物象因物寻志;景象(含意象和意境)融情造境人物形象一、诗中主人公形象一是诗人自我形象之外的人物形象。诗人自我形象之

30、外的人物形象,指在诗歌中(如在送别、怀古、闺怨、爱情等题材的诗歌中)被重点刻画的人物,而诗人只是观赏者。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二、诗人自身形象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诗人借助诗中塑造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对社会的看法等,常见于写人的诗歌。如登高中老病孤独又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书愤中报国无门、慷慨愤世的诗人形象。1.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2.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3.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4. 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中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5.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真实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6. 藐视权贵、傲岸

32、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泊富贵、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7.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变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8.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9.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3、。”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三、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区分形象与性格)(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诗词一般都注明了,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另外,了解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所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以及创作背景,有助于把握人物的形象。(2)、抓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长干曲(其一)唐朝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

34、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

35、蒹葭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通过诗歌的题目了解其写作时所处环境散花楼(地点),诗歌中有表示时间的秋尽、天又暮,有表示天气的天又暮,有表示周围景物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刻画了一个珍重友情,不忍分别的诗人形象(5)借助细节、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人物形象弈棋二首呈任公渐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东一目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湘东一目:用南朝梁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比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

36、照规则,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可现在只有一眼,情势危急可知。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题目“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内容。B.“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C.尾联以反问句式表明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在下棋方面浪费时间的不满。D.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2.颔联、颈联写出弈棋者的形象?是如何刻画的?(6分)弈棋者的形象:心思缜密、神情专注、意志坚韧。(3分)通过比喻、用典、对比来刻画。把弈棋者的心比作“蛛丝”,足见其心思之细;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

37、者神情专注,心无旁骛;用只剩一眼的危急情形和弈棋者的努力构成对比,突出弈棋者坚韧。(3分)五、答题步骤1. 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步骤1)2. 结合诗作分点分析、概括(有手法也要将手法写出来)。(步骤2)3.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诗人通过形象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等)(步骤3)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傲视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清正廉洁等。

38、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题葡萄图(明)徐渭注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板书)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

39、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分析诗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这首诗塑造了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的形象,(步骤1)通过对边关将士在恶劣环境中不畏艰苦、早起晚睡、为国杀敌场景的描写,(步骤2)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赞美之情,诗人希望像边关将士那样报效祖国、建功立业。(步骤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 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

40、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

41、,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D)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

42、,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发宜兴曾幾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注 曾幾:南宋爱国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在作此诗的头一年十二月,岳飞被秦桧谋害,抗金形势急转直下。阳羡:宜兴。张公、善权:分别指张公洞、善卷洞,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BE)A. 首联自叙年将六十而又有挈家远行之举,紧扣“发宜兴”,一个“又”字表达心境凄凉。B. 第二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说自己客居宜

43、兴时日之短,启下说自己虽归故山却囊空如洗,反映事业无成。C. 第三联表现手法独特,既有对偶,也有叠词,还采用想象联想,充分地彰显其内心的感受。D. 第四联运用借代手法,以“张公”“善权”代宜兴景致,表达了对宜兴山水的留恋,这是实写。E. 本诗标题为“发宜兴”,首、尾两联照应、回抱题目,“述怀”并非主体,“纪行”才是中心。、诗的前两联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描写了一个年届迟暮、漂泊不定、生活清贫的诗人形象。 “老境垂垂六十年”,交代诗人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客留”点明漂泊的身世;由“无一钱”可以看出诗人囊空如洗,为官清正廉洁。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44、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类型二事物形象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的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在全诗中把诗人要表现

45、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他们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中“梅花”的形象,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竹”的形象。(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

46、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3)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阅历作答。很多作品有关时代背景的,其情感的抒发与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分析物象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作深入分析。1. 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2. 所写物象是什么?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步骤1)3.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从哪些方面(不同感官),或运用什么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侧面烘托),写出了物象的什么特点?(步骤2)4. 点出形象的意义(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步骤3)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

47、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简析这首诗塑造的杏花形象。这首诗塑造了风姿绰约、妖娆美丽,宁可飘零天涯,也不愿忍受屈辱的杏花形象。(步骤1)通过对妖娆美丽、占尽春光、花落逐春水、芳魂无玷的杏花形象的描写,(步骤2)表达了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守自己的节操和见解,坚持变法改革的志向。(步骤3)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 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被贬黄州。此时,刚刚过去两年。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把

48、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C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无奈。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E.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A为了表达自成一片春光,保持高洁、孤傲的梅格,坚持自己的节操。C项没有透露出无奈 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

49、而贪睡的娇憨之态。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注 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CD)A. 首联“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菊那淡雅的风姿;“融融”运用通感,“冶冶”状其明艳柔美之态。B. 第二联用典写菊花之美,写色说成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写香说成与罗含宅中的

50、菊花一样,这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C. 第三联对比鲜明,一“禁”一“怯”,写菊花不怕被露水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赋予了菊花软弱的性格。D. 第四联阐述菊花希望自己被制成美酒,装在金鹦鹉螺状的酒杯中,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表明诗人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E. 这首诗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突出的特点是状物新奇,物我交融,毫无晦涩之感。15、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味香: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菊花高贵的品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阅读下

51、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

52、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53、 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

54、。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漂泊。月亮: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人生。类型三景物形象一、景物形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写景时,常常挑选特定的景物,并用带有浓郁的个人感彩的词去修饰这些景物。指出下列诗句中

55、的意象,比较其在意境上的不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悲壮凄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机勃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宁静优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凄清冷寂二、意境分类: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悲(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孤清)壮(壮阔、壮丽、空旷、慷慨、雄浑)美(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古诗常见六种意境: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婉约类:缠绵悱

56、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丽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

57、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分析意境:衰残、凄凉的氛围抒发情感:抒写了怀乡之思,和对身体病痛、羁旅漂泊的愁苦和无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象;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

58、:尘垢:尘埃。列举景物:空旷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 、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雨过至城西苏家注(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拂鞍鞯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访友之喜悦、仕途得意、忙中偷

59、闲的快乐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14-15题初夏江村明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注: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青丘乡间隐居时。 纬车即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4.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CE)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活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C

60、.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颈联紧承上联写景;颔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D.“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E.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仗包括词性、结构相对,也包括声调平仄相对。依此要求看,本诗的对仗极不工稳。15.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缲车鸣响、蛙声阵阵等意象(1分),营造出乡间清幽闲适、充满生机的意境(2分);通过再现农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状态,使读者可以想见这里村民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惬意(1分),表现出诗人内心宁静、隐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