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14(课件+试卷)含答案(8份打包)_第1页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14(课件+试卷)含答案(8份打包)_第2页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14(课件+试卷)含答案(8份打包)_第3页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14(课件+试卷)含答案(8份打包)_第4页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14(课件+试卷)含答案(8份打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14(课件+试卷)含答案(8份打包)文言断句题意标结合三步断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汉末丧乱,其道遂衰。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语,劳之以束帛。为时儒者,严植之等首膺兹选。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也。少善庄老,能玄言,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治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性淳孝谨厚,不以所长高人。少遭父忧,因菜食二十三载,后得风冷疾,乃止。齐永明中,始起家为庐陵王国侍郎,迁广汉王国右常

2、侍。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建武中,迁员外郎、散骑常侍。寻为康乐侯相,在县清白,民吏称之。高祖诏求通儒治五礼,有司奏植之治凶礼。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六年,迁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七年,卒于馆,时年五十二。植之自疾后,便不受廪俸,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植之性仁慈,好行阴德。虽在暗室,未尝怠也。少尝山行,见一患者,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载与俱归,为营医药,六日而死,植之为棺殓殡之,卒不知何许人也。尝缘栅塘行,见患人卧塘侧,植之下车问其故

3、,云姓黄氏,家本荆州,为人佣赁,疾既危笃,船主将发,弃之于岸。植之心恻然,载还治之,经年而黄氏差,请终身充奴仆以报厚恩。植之不受,遗以资粮,遣之。其义行多如此。(节选自梁书儒林传)1(文言断句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B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C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D天监四年初置五经

4、/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解析:“天监四年”表示时间,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五馆”修饰“生”,“五馆生”是“至”的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衣冠”常指古代士以上的人穿戴的衣帽,代指缙绅士大夫,文中指文明教化。B“五礼”指祭祀的吉礼,灾荒的凶礼,军旅的军礼,宾客的宾礼,冠婚的嘉礼。C庄老是记录庄子和老子思想的道家著作,又称南华经和道德经。D“起家”可指出身,也可指兴家立业,在文中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解析:B项“灾荒的凶礼”“冠婚的嘉礼”错

5、误。凶礼不单指灾荒,一般指丧葬;嘉礼也不单指冠婚,还有宴饮之礼等。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高祖心忧天下,大力恢复儒学。面对儒学衰落的境况,高祖深为忧虑,下诏寻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B严植之颇有才学,受到朝廷重用。他精通道、儒之学,既能谈论老庄的玄理,又能解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被朝廷召用,多年兼任博士。C严植之淳朴忠厚,遵孝礼守道义。他不以自己的长处傲视别人;父亲去世,他二十三年只吃蔬食;广汉王被诛,他赤脚为之送丧并建冢。D严植之生性仁慈,多行仁义之举。他总默默地做善事,坚持不懈;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有的死后严植之还为之安葬,有的给

6、以钱粮遣送回家。解析:D项,“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错误。原文有“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语,劳之以束帛。译文: (2)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译文: 答案:(1)(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2)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死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参考译文:汉代末年,政局动乱,儒家之道于是衰落了。从这以后中原动乱以至沦陷,文明礼教全

7、都败坏。高祖为帝之后,深深为这种状况忧虑,下诏寻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整饬五礼,核定六律,修改历法,校正权衡。分别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当时出名的儒者,名列俊彦人选首当严植之等人。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从小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谈论老、庄的玄理,对丧服孝经论语有很精妙的理解。到成年以后,他广泛研读郑氏所注的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孝敬,恭谨厚道,不凭自己的长处凌驾别人之上。严植之少年时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只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病,才改变只用蔬食的习惯。齐永明年间,他初出

8、仕任庐陵王国侍郎,升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王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柩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完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高祖下诏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多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

9、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死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做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未曾懈怠。严植之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就把那病人放上车,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医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曾沿着栅塘行路,见到一个病人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

10、了病,病情已经严重而且危险,雇用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人病才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之不肯接受,并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举很多。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也。曾祖诣,尝为是邑令,故家焉。汉筠少好书传,尝诣长白山讲肄,会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霸,乃掷笔谒焉,寻纳于军门。未几,出为卫州牙校。唐天祐中,庄宗入魏,分兵谕其属郡,时汉筠以利病说卫之牧守,俾送款于庄宗,以汉筠为功,寻移洺州都校。其后改常山为北京,以汉筠为皇城使,加检校兵部尚

11、书、左骁卫将军同正。明宗即位,除成德军节度副使,俄以荆门用军,促诏汉筠移倅襄州,权知军州事。长兴中,历曹、亳二州刺史。秩满,加检校司徒,行左金吾卫大将军。清泰末,高祖建义于河东,唐末帝遣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师围太原,委汉筠巡抚其郡。及敬达遇害,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部兵攻汉筠于府署,汉筠乃启关延承肇,谓曰:“仆与子俱承朝寄,而相迫何甚?”承肇曰:“我欲扶公为节度使。”汉筠曰:“老夫耄矣,不敢首为乱阶,死生系子筹之。”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高祖入洛,飞诏征之,遇诸途,乃入觐,寻迁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遘疾,终东京之私第,

12、时年六十六。汉筠性宽厚,仪容伟如也。虽历戎职,未尝有非法之言出于口吻,多慕士大夫所为,复以清白自负。在襄阳,有孽吏常课外献白金二十镒,汉筠曰:“非多纳麳麰,则刻削闤闠,吾有正俸,此何用焉!”因戒其主者不复然,其白金皆以状上进,有诏嘉之。及莅济阴,部民安之,四邑饭僧凡有万八千人。在亳州三年,岁以己俸百千代纳逋租,斯亦近代之良二千石也。(选自旧五代史高汉筠传)5(文言断句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B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

13、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C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D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解析:句中“令前”是“目”(用眼色示意)的目的,与前句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据此分析可排除B、D两项。“云”后面是“谢”(谢罪)要说的话,与“云”不能连在一起,“云”应连在上一句中。据此分析可排除A项。答案:C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指暂时代理官职,“知”是主持的意思,“权知”合指暂时代理某官职。B

14、“秩”指官吏的职位或品级,“秩满”也称“满秩”,即指职位已满暂无空缺。C“觐”最早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文中的“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D“二千石”原是指俸禄等级,后称郡守、刺史等,“良二千石”文中指好刺史。解析:B项“满秩”指全俸;“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答案: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汉筠少好读书,年高德劭。高汉筠年轻的时候喜好典籍和传述类著作,曾经前往长白山讲学研习,一生历经了多个朝代,年老德重,受人爱戴。B高汉筠从军任职,言语谨慎。唐末时局动荡,高汉筠放弃文业,投身军伍,虽然先后担任军中的不同职务,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符合体统的话。C高汉筠竭诚尽忠,

15、守节不移。高汉筠用逆耳的忠言劝说卫州牧守应该顺时投诚庄宗;面对田承肇想扶助他担任节度使的利诱,高汉筠誓死不从。D高汉筠廉洁自律,体恤百姓。有恶吏在定额之外献上白金,高汉筠严词拒绝,原封上缴;在亳州三年,每年用自己的薪俸代百姓缴纳拖欠的租税。解析:C项,“用逆耳的忠言劝说”分析错误,原文是“以利病说卫之牧守”,其中“利病”指利害得失。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霸,乃掷笔谒焉,寻纳于军门。译文: (2)汉筠乃启关延承肇,谓曰:“仆与子俱承朝寄,而相迫何甚?”译文: 答案:(1)正碰上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他就投笔从戎,前去拜见梁氏,梁

16、氏很快将他收录进军门。(2)汉筠就打开门栓请承肇进门,告诉他说:“我和你都肩负朝廷的重任,为什么要这样相逼呢?”参考译文: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曾祖父高诣,曾任本县县令,因此就在这里定居。汉筠少年时喜好典籍和传述类著作。曾经到长白山讲习。正碰上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他就投笔从戎,前去拜见梁氏,梁氏很快将他收录进军门。不久,出任卫州牙校。唐天祐年间,庄宗进入魏州,分兵招抚各属郡,当时汉筠用利害得失去游说卫地长官,让他向庄宗投诚,因为汉筠有这个功劳,所以很快调任他为洺州都校。后来将常山改为北京,任命汉筠为皇城使,加官检校兵部尚书、左骁卫将军同正。明宗登上皇位,任命他为成德军节

17、度副使,不久因荆门发生战争,明宗赶紧命令汉筠调任襄州节度副使,暂时代理军州事。长兴年间,历任曹、亳二州刺史。任期满后,加官检校司徒,兼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清泰末年,高祖在河东起义,后唐末帝派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军包围太原,派汉筠巡视安抚晋昌。敬达被害后,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领部下到府署进攻汉筠,汉筠就打开门栓请承肇进门,告诉他说:“我和你都肩负朝廷的重任,为什么要这样相逼呢?”承肇说:“我想要扶持您做节度使。”汉筠说:“老夫老了,不敢率先背叛,我的生死就由你安排吧。”承肇用眼神示意身旁的人上前,众士兵将兵器扔到地上说:“高金吾是几朝中年高德劭的人,不能滥杀。”承肇因为众人的心意难以违背,所以就谢罪说:

18、“我和您开玩笑罢了!”就和他并马返回。高祖进入洛阳,飞速下令征召他,在途中相遇,汉筠于是进京朝见,很快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汉筠患病,在东京家中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汉筠生性宽厚,身材魁伟,虽然历任军中职务,但从来没有说过很失体统的话,很羡慕士大夫的作为,以清白自负。在襄阳时,有不法官吏在定额之外献上白金二十镒,汉筠说:“如果不是多收小麦大麦,就是侵夺市场店铺,我有正当的薪俸,拿这些来干什么呢!”随即告诫负责人不能再这样做,至于白金他都原封不动地献给朝廷,得到诏书嘉奖。他到济阴任职后,辖区百姓感到安宁,四个属县总共供养僧人一万八千名。在亳州三年,每年用自己的薪俸成百上千地替代

19、缴纳拖欠的租税,他也是近代的好刺史。PAGE6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法1理解大意初判断。先通读文段,大体了解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如果是史传类文本,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如果是议论性散文,要明确谈论的观点,表达的意思。2结合选项定关键。选择题的4个选项有很多断开的位置是一样的。因此,找出选项之间的区别点,缩小判断的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这些断法不同的句子。3意标结合细分辨。可作为断句的标志的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词语,文言虚词,对话词、人名官名和文化常识类词语等,二是句式。但标志仅是参考,最终要仔细分辨,靠语意落实。考点诠释断句

20、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近年来,课标卷将文言文断句作为必考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虽难度不大,但失分现象严重。因此,断句题无论在复习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B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C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D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

21、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参考译文: 张九龄,字子寿,又名博物。他年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十三岁时,(他)写信求见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非常赞赏他,说:“这个人一定前途远大!”(后来张九龄)考中进士,被授予校书郎官职。张九龄凭借(善于)鉴别人物的才能被推崇,当时吏部考试选拔人才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让张九龄和右拾遗赵冬曦考核他们的等级。前后多次,每次都堪称公平。开元十年,多次升迁担任司勋员外郎。当时张说担任中书令,叙为宗族兄弟,张说特别亲近、看重他。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多推荐两省录事主书和自己亲近的官员代理官职登山,于是 (对他

22、们)特别加以晋级,破格授予(他们)五品官职。当初,张说命令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张九龄对张说说:“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劳的旧臣排在后面。如果像穿衣裳一样上下颠倒,指责和批评就会产生。”张说说:“荒唐无据的议论,哪里值得担心呢!”等到诏令出台时,朝廷内外的人对张说有很多指责。当初,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经常推荐张九龄担任学士,来满足(皇帝)顾视咨询。张说去世后,皇帝想起他的话,召见任命张九龄为中书侍郎。张九龄常常有秘密的陈奏,经常被皇帝采用。答题流程三步断句法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结合上文可知,这段文字是张说让张九龄起草诏书时,张九龄对张说谈论自己对官爵的看法。张九龄

23、认为: 。像穿衣裳一样,不能上下颠倒。 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劳的旧臣排在后面官爵是天下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比对四个选项可知,这段文字断句的关键点有两处,一处是“ ”,与“ ”的区别;另一处是“ ” ,与“ ”的区别。 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官爵者/天下之公器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九龄言于说/曰德望为先/劳旧德望为先/劳旧次焉/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根据文意,画线句是 ,故“曰”应紧接着上文,不能是“曰官爵者”,故排除A、B两项;根据虚词“焉”用于 ,表示 语气,应在其后断开,排除C项。规范作答ABCD张九龄对张说陈述自己的看法句

24、末陈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B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C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D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解析:“举”是举荐的意思,宾语为“山图”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前”修饰“驱”,“前驱”是先头部队的意思,不应该断开,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B项。

25、答案:D参考译文: 周山图,字季寂,是义兴郡义乡县人。山图少年时贫穷微贱,靠受雇抄书自谋生计。有气魄和才干,担任吴郡晋陵的防郡队长。宋孝武帝讨伐太初,山图参与立功,赐予爵位关中侯。泰始初年,担任殿中将军。各处发生叛乱,尚书右仆射王彧举荐山图领兵,皇上叫来山图和他交谈,很满意,派山图带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先头部队。山图和军主佼长生等人攻克贼寇占领的湖白、赭圻两城。镇军将军张永在彭城讨伐薛安都,山图率领两千士卒到武原接应,被敌寇骑兵追赶,与敌兵交战,杀伤很多人。敌兵围困加紧,山图结成阵势拼死战斗,随后突破围困杀出,敌兵溃败不能阻挡。众人称赞山图勇猛,称他为武原将。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26、一项是()A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B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C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D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解析:“洪洞令”是名词,不能断开;“周取以还之”的“之”代词,做“还”的宾语,“之”后要断开。答案:B参考译文: 李周,字纯之,陕西冯翊人。考中进士,调任长安都尉。转任山西洪洞县令。有与世隔绝而被官府征用财物的百姓,他的晚辈得到遗留的券约,李周按照契约归还了百姓的财产。郡吏怪罪李周,李周说:“有利于百姓,也就是有利于

27、国家啊。”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B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C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

28、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D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解析:“况”是表让步的连词,应在其前面断开,排除A项和B项;“然”在句中是“代词”不是“连词”,故“然”要紧连着“不”,构成短语“不然”,排除A项和D项。答案:C参考译文: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继迁的母亲。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吕端进了朝堂直接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办大事的人,不顾虑他的父母,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悖逆之人呢?陛下今天杀了李母

29、,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不能捉住他,那就只是跟他结下怨仇,更会坚定他的叛逆之心。”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让人优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继迁。”太宗连连称好,于是运用了吕端的计策。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灵活“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30、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断句时,应注意以下6类虚词: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其前一般要断开。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请、敬”其前一般要断开。关联词:“虽、虽然、纵、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其前一般要断句。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

31、“耶、与(欤)、邪、乎”,“哉、夫”其后一般要断开。“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解析:“遣”是谓语动词,前面省略的主语是仆射,前面要断开;“当时疑惧”和“无敢”这两个动词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大臣们,因此,其前要分别断开;“喜”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曰”后面必须断开;“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是表否定的判断,主谓之间要断开;“愿加三思”是愿皇帝三思,前面要断开。答案: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参考译文: 毛喜字伯武,毛喜年少时好学,善写草书隶书。文帝曾对宣帝说

32、:“我的每个儿子都用伯作为名字,你的每个儿子应用叔作为名号。”宣帝拿这事询问毛喜,毛喜立即列举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多位古代名人贤士上报,文帝阅后称好。文帝驾崩,废帝年幼无知,宣帝录尚书辅佐政事,仆射到仲举等人假托太后的命令,遣送宣帝回东府,当时群臣心存疑虑恐惧,但没有谁敢置一词。毛喜立即驱马入朝,对宣帝说:“今天所下的命令,一定不是太后的意思,事关国家兴亡,望三思而行。”宣帝最终听从了毛喜的计策。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

33、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B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C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D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解析:这段话共三句,并且都是以“矣”结尾的陈述句,故先依此断开,然后根据前后句式的对称,再进一步切断;也可通过比较,看哪一项句式对称、整齐,选哪一项。故答案为D。答案:D参考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

34、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喜欢用对偶、排比、反复、对比、顶针等修辞格,这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有时文章为了华丽,篇中多有四六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解析:根据上下文,这段文字明显是一问一答的对话,依据对话标志和完整的对话语气,可以断开。正确的标点符号应是: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答案

35、: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参考译文: 新城县县令崔懋,在清康熙二十七年去济南,到了章邱西边的新店,遇到一个妇女,大约三十多岁,高高的发髻好像皇宫里的装束,发髻上戴着一个毡斗笠,锦缎衣服,弓鞋,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腰里佩剑,骑一匹非常精神的黑驴,妇女神采四射,走得很快。尝试着问她是什么人,停住毛驴随便回答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去哪里?”又随便答道:“去要去的地方。”一会儿向东跑去,快得飞鹰也追不上。崔懋说:“可惜我急着要到济南去,来不及追踪她的踪迹,我怀疑她是剑侠。”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

36、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同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为世所称B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同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为世所称C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同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为世所称D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同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为世所称解析:这段文字中,有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断句要紧紧依靠这些句式。“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是判断句;“同在官明察”是判断句,以下句子,都是承这句

37、话省略主语“同”的省略句。“长于校练”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在校练方面有特长”。“为世所称”是被动句,主语是“同”而不是“家法修整”。答案:B参考译文: 安同,辽东的胡人。安同的长子安屈,太宗在位时掌管太仓之事。偷盗粳米数石,想用来赡养双亲。安同知道后大怒,上奏皇上请求杀掉安屈,并弹劾自己不能教训儿子,请求治罪。太宗十分赞赏并宽恕了他,就令长期供给安同粳米。安同的清廉守法,情形都如同此类。安同为官明于考察,长于校验,家法严厉,为世人所称颂。及至他在冀州,年岁已老,颇有钱财,大建寺庙宝塔,为百姓所苦。神二年,安同去世。朝廷追赠他为高阳王,定谥号为恭惠。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

38、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式,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一、整体读文:理清人物生平事迹,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你的理解分析。传主:刘悛生平:辟从事 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加 散骑常侍领 、尚书年六十一卒,赠 。 主要事迹: ; ; 。 拜驸马都尉宁朔将军骁骑将军太常,常侍、都尉修治郡南江古堤助守石头,父战死,扶丧而归入蜀铸钱二、模拟训练:根据文本及你的理解,完成下列题目。1(文言断句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

39、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B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C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D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也称为“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一种仪式上命名的称呼。B从事,官名,自汉代始,三公、州郡长官皆自征召僚属,多以“从事”称之。C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人,“禅”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D赠,也称“追赠”“追晋”,指古时在有贡献的

40、官员临终时皇帝为其加封官职或爵位。解析:D项“追赠”是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悛关注民生,身先士卒。郡城南江古堤久废,他组织百姓修缮,施工期间江水忽至,百姓弃工逃跑,他亲自上堤督阵,修好了堤坝。B刘悛极尽孝道,用心守丧。其父亲战死后,他在坟墓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服。太祖写信劝慰他,要他多顾今后,稍微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C刘悛治政有方,百姓爱戴。明帝驾崩,他带着郡印返回都城,数千百姓来送行。老百姓赠送给他丰盛的物品,他为之感动得流下眼泪。D刘悛心系国家,钱盈国库。他在蜀州发现了铜山,向皇帝启奏下令采铜铸钱。皇帝听其建议,派使臣进

41、蜀铸得铜钱一千余万。解析:C项因果颠倒,“刘悛流下眼泪,百姓为此深受感动”,然后“百姓才赠给他丰盛的物品”。答案:C答案:(1)他父亲刘勔在大桁作战而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大声痛哭着寻求刘勔的尸身。(关键词是“时”“疾病”“次”“求”)(2)现在的蒙山是以前秦的严道属地,而且蒙山距离南安二百里,依据这些看来必定是邓通当年铸钱的地方。(关键词是“故”“去”“案”“所铸”)三、原创预测:编者原创,多练一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B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遣使

42、入蜀铸钱/得千余万C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D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解析:根据文言句式,数量词做定语一般后置,排除B项和C项;“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可根据主谓句断开,其意思是:“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使臣进蜀去铸钱,铸了一千余万钱。”答案:D参考译文: 刘悛,字士操,是彭城安上里人。起初刘悛被征召做从事,跟随父亲刘勔在广陵征讨竟陵王刘诞,凭借功劳拜授驸马都尉。他出任安远护军、武陵(今湖南境内)内史。郡城南江古堤,年久颓废没有修整。刘悛修治还没完工,江水就忽然来了,百姓放弃工役奔逃,

43、刘悛亲自作表率劝勉他们,堤坝才得以修好。宋明帝驾崩,上表请求返京奔丧,得到皇上批示带着郡印返回都城。办事小吏和百姓有几千人来送行,刘悛握着每个人的手,流下眼泪,百姓为此深受感动,赠给 他丰盛的物品。桂阳王发难,他被加授宁朔将军,协助别人守护石头城。他父亲刘勔在大桁作战而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大声痛哭着寻求刘勔的尸身。他在坟墓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服。太祖写信劝慰刘悛说:“顺承纯厚的天性哀伤过度,转而令人担忧,伤心悲痛太深。终止哀伤,保全生命。这是先王明白的规矩,难道说夏天不穿单衣,冬天不穿棉衣,撤去温暖的卧席,这样悲号着,就能够完成他的孝性吗?应当多顾今后,稍微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

44、。”世祖(萧道成)辅政,有心想要铸造钱币,因正处在禅让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施行。永明(武帝)八年,刘悛启奏世祖说:“南广郡内的蒙山下有个城叫蒙城,约二顷地,有四所烧炉,高一丈,宽一丈五尺。从蒙城渡过河向南百来步,平地掘土掘到二尺深,得到了铜。还发现了古代掘铜坑,有二丈深,并且发现古代掘铜者住的房屋遗址也存在。邓通,是南安人,汉文帝曾赏赐严道县铜山让他铸钱,现在的蒙山是以前秦的严道属地。而且蒙山距离南安二百里,依据这些看来必定是邓通当年铸钱的地方。就近询问蒙山土居少数民族人,据说很值得经营。此项建议若能施行,利润非常之大。”并献上蒙山铜一片,铜石一块,平州铁刀一口。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使臣进蜀

45、去铸钱,铸了一千余万钱。刘悛改授为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依前未变。后命其守护皇陵。逝世时,享年六十一。追赠太常,常侍、都尉依前不变。谥号为敬。文言翻译题词要落实句要贯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丁度,字公雅,开封祥符人。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时西疆未宁,二府三司,虽旬休不废务。度言:“请给假如故,无使外夷窥朝廷浅深。”从之。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久之,知审刑院。时江西转运使移文属州,凡市米盐钞,每百缗贴纳钱三之一。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

46、,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未几,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因言:“周世宗募骁健,有朝出群盗、夕备宿卫者。请择河北、河东、陕西就粮马军,以补禁旅之阙。”又言:“契丹尝渝盟,预备不可忽。”明年,典参知政事。后二年,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鞫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勿罔法。”争于帝前。仁宗从

47、竦言,度遂求解政事,罢为侍读学士。迁尚书左丞,卒。谥文简。度性淳质,不为威仪,居一室十余年,左右无姬侍。然喜论事,在经筵岁久,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尝问蓍龟占应之事,乃对:“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帝然之。(节选自宋史丁度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B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C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D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

48、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解析: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监司及藩镇”“仁宗”“度”,它们分别做句子的主语,前边应断开;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即可选出答案。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府三司”是宋代为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设立的官府机构;“二府”指管政务的中书门下和管军事的枢密院,“三司”指管财政的盐铁、户部、度支。B“旬休”,中国古代官员例行休假制度。不同朝代休假时日有些不同,汉代称“休沐”应“洗沐归谒亲”;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与本文意思不同。C“禁中”,既指禁令所及范围之内;也指帝王、后妃等生活起居的宫苑,

49、因非侍御者不得入内,故称之,又称作“禁内”或“省中”。本文指后者意思。D“经筵”,汉唐以来历代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正式制度化,主要以翰林学士置讲官,经筵制度是与顶层统治者密切相关的一项教育制度。解析:“旬休”,唐代开始的官员例行休假制度,每十日一休,历代沿用。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即此意。汉代官员实行“五日一休沐”,称为“休沐”或“五日休”。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度察知典宪,进言公正。吉州通判李虞卿受贿,且违背转运使移文的规定而不交贴纳,大理寺以枉法判其罪,丁度进言说了公正的话。B丁度因势论官,为公论事。关于用人,他说承平时任用有资历的人

50、,边境未安时任用有才之士;他任侍从十五年,多次论事未涉及私心。C丁度审时度势,献计献策。他建议挑选需要提供给养的骑兵来补充禁卫军的缺额。他还说契丹曾经背叛盟约,建议应该做好预先防备。D丁度法度分明,敢于争辩。宫廷卫士叛乱,丁度与他的上司争论,认为应将此事交给外台,并对其党羽追究查办,而不宜无视法律处理。解析:A项应是“吉州通判李虞卿接受商人财物,免去这些商人的贴纳”而非李虞卿不交贴纳。答案:A4(文言翻译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译文: (2)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译文: 答案:(1)枉法,是说对刑

51、典法律有所歪曲违犯。李虞卿所违犯的,是转运使下达的公文罢了。(2)卜筮虽然是圣人所做的事,总的说来不过是一种技术罢了,不如用古人治理国家的兴衰作为借鉴。参考译文:丁度,字公雅,开封祥符人。考取服勤词学科进士,被任命大理评事。按旧制规定,有要求谒见的监司与藩镇官员都由皇帝赐令当面奏对。仁宗初即位,只令大臣将奏折附在中书、枢密那里一同上传,丁度说,附奏不是用来防止言路壅塞这一弊病的办法。当时西疆骚乱不宁,二府三司,虽休假日也不停工作。丁度说:“请给官吏照常放假,不让外夷窥探我朝廷的实际情况。”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庆历年中,做杜衍的副手到河东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较长时间后,主管审刑院。

52、当时江西转运使传达文书给所属各州,凡市场上商人领取米钞盐钞,每百缗要交纳补贴现钞三分之一。吉州通判李虞卿接受商人财物,免去这些商人的贴纳,事情被发觉,大理寺将要用枉法罪判处他死罪。丁度说:“枉法,是说对刑典法律有所歪曲违犯。李虞卿所违犯的,是转运使下达的公文罢了。”于是赦免了李虞卿的死罪。皇帝曾问丁度:“用人时资历与才能哪一样优先考虑?”丁度回答说:“承平时期任用资历深的人,国家边境未安定时应使用有才之士。”当时丁度在翰林院已干了七年,而朝廷正在用兵,因此这般回答。谏官孙甫评论:丁度说这话,是想为自己谋求权势和重用。皇帝对辅臣说:“丁度任侍从官十五年,多次论说天下大事,却未发现他涉及私心,孙甫

53、凭什么说这样的话。”不久,被提升为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因而他说:“周世宗招募骁健勇士,有时早晨出现的许多强盗,晚上便被招抚来充当禁卫军。请求从河北、河东、陕西一带挑选需要取得给养的骑兵,来补充禁卫军的缺额。”又说:“契丹曾经背叛盟约,所以预先的防备不可忽视。”第二年,任参知政事。两年后,宫廷卫士叛乱,事情牵连到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到禁宫中审讯他,认为不可将事态扩大,否则会让皇上身边不顺从的人感到不安。丁度说:“禁卫军政变,事关国家社稷,此事如可忍还有什么不可忍的?请将此事交给外台,将其党羽追究治罪,不要无视法律处置。”在皇帝面前争论。仁宗听从夏竦的意见,丁度就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

54、,被免职降为侍读学士。后升尚书左丞,去世。谥号“文简”。丁度性格淳厚质朴,不故作威仪之态,独居一室达十多年,身边没有姬妾侍奉。但喜欢辩论事物,在长时间的为皇帝讲解经史后,皇帝常称他为“学士”而不称他的姓名。皇帝曾问他蓍龟占应的事,他回答说:“卜筮虽然是圣人所做的事,总的说来不过是一种技术罢了,不如用古人治理国家的兴衰作为借鉴。”皇帝认为他说得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胡奋,字玄威,安定临泾人也,魏车骑将军阴密侯遵之子也。奋性开朗,有筹略,少好武事。宣帝之伐辽东也,以白衣侍从左右,甚见接待。还为校尉,稍迁徐州刺史,封夏阳子。泰始七年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为监军假节顿军硁北为

55、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李恪斩猛而降咸宁二年,并州虏犯塞,奋击破之。五年,大举伐吴,为平南将军,出夏口。太康元年,克江安。以功累迁都督荆川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奋家世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用,所在有声绩,居边特有威惠。泰始末,武帝怠政事而耽于色,大采择公卿女以充六宫,奋女选入为贵人。奋唯有一子,为南阳王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奋既旧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见宠待。迁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时杨骏以后父骄傲自得,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邪?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观卿举措,适所以速祸。”骏曰:“卿女不在

56、天家乎?”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损益!”时人皆为之惧,骏虽衔之,而不能害。后卒于官,赠车骑将军,谥曰壮。奋兄弟六人,兄广,弟烈,并知名。广字宣祖,位至散骑常侍、少府。广子喜,字林甫,亦以开济为称,仕至凉州刺史、建武将军。烈字武玄,为将伐蜀。烈子世元,时年十八,为士卒先,攻杀钟会,名驰远近。烈为秦州刺史,及凉州叛,烈屯于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泰始七年/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为监军/假节/顿军硁北/为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李恪斩猛而降/B泰始七年/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

57、为监军/假节/顿军硁北为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李恪斩猛而降/C泰始七年/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为监军/假节/顿军硁北为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李恪斩猛而降/D泰始七年/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为监军/假节/顿军硁北/为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李恪斩猛而降/解析:“匈奴中部帅刘猛叛”意为匈奴中部统帅刘猛反叛,前后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B两项。根据“顿军硁北”意为在硁北驻扎军队,可以排除C项。答案:D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的服装,因此指平民,这里指无官职、穿便服的士兵。B稍迁,稍微提升官职。文

58、中与官爵变动有关的词语另有封、累迁、迁、加等。C子,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D椒房,西汉皇后的寝宫,以椒和泥涂壁,使温暖、芳香,并象征多子,代称后妃。解析:B项“稍迁”是“稍微提升官职”错,应是“逐渐提升官职”。答案: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奋出身将门,兄弟闻名。他是曹魏时期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的儿子,哥哥名胡广,官位做到散骑常侍、少府;弟弟名胡烈,任秦州刺史时被叛贼杀害。B胡奋爱好武事,建功立业。他年轻时就喜欢军事;宣帝讨伐辽东时,他侍从左右,经常得到宣帝接待;在击破并州胡虏、大举伐吴等战斗中,功绩赫赫。C胡奋见解

59、独到,谋思深远。女儿被选入皇宫,他没有高兴反而忧伤;他受到宠爱优待却不以为福,并劝皇后的父亲杨骏不要骄傲自大,认为会招致灾祸。D胡奋声名远播,得以善终。胡奋晚年喜好学习。有文笔犀利、用笔如刀的名声,所任过职的地方口碑很好,在边境上独有声威和美誉,后来在官任上去世。解析:B项“经常得到宣帝接待”错,从语境来看,“接待”应为“优待”的意思。答案:B8(文言翻译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译文: (2)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损益!”时人皆为之惧,骏虽衔之,而不能害。译文: 答案:(1)等到听说女儿成为贵人

60、,胡奋哭道:“老奴我该死不死,只有两个孩子,儿子进入九泉之下,女儿登上九天之上!”(2)胡奋说:“我的女儿只是给您的女儿当仆人罢了,怎么能有什么害处!”当时人们都替胡奋感到担心,杨骏虽然怀恨在心,却无法加害于他。参考译文:胡奋,字玄威,是安定临泾人,是曹魏时期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的儿子。胡奋性格开朗,有谋略,年轻的时候就爱好武事。在宣帝司马懿征伐辽东的时候,胡奋就以白衣侍从的身份在左右护卫,很被优待。征伐辽东回来后升为校尉,逐渐升迁为徐州刺史,被封为夏阳子。泰始七年,匈奴中部统帅刘猛反叛时,晋武帝派骁骑路蕃征讨,让胡奋担任监军、假节,在硁北驻扎军队,为路蕃的后援。胡奋攻击刘猛,打败了他,刘猛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