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雕塑作品》_第1页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_第2页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_第3页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_第4页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中外雕塑作品欣赏 执教者:邓晓晓教 学内 容:雕塑种类、特点以及中外雕塑的比较,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课程类型:欣赏评述类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一些有关雕塑生动白故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2、再通过分析与比较大概了解各时期的雕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法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学生直观和生动形象地了解有关雕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印象。3、问答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录相,提出有

2、关问题,并实行有奖问答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我 们常说:“授之以渔”,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教学中,要创 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艺术性, 组与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两 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2 、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雕塑吗?知道他们的名字么?给他们留下怎么样 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3、图片展示,探求新知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

3、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 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概念。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 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沿着历史的轨迹,展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雕塑作品,把学生分成几个 小组,各小组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塑。2、分析思考,加深理解再次给学生展示“收租院”,除了材质美,形体美之外,这件雕塑作品的时代背 景尤为突出。二、雕塑的分类: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浮雕

4、: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 雕。如室内的屏风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三、雕塑艺术的特点:1、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 塑的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 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例如,A、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 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 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

5、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 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颗,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 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强化了他的苦闷、 深思。B、摩尔的斜卧像。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 楼创作的雕像。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女性。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 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C、雕塑具有体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例如,河南洛阳卢舍那大佛的体积之大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数量之多, 都是构成迫人气势和宏大气魄的重要因素, 也是作品内容的重要方面和表达

6、主题 的重要因素。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 体量和外轮廓 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法国马约尔的地中海。他 以丰满的女人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地中海。马约尔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 家,他从一个形象和姿态中显露出内心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鳖是一件因材施艺, 构思奇巧,造型成功的小石雕。作者琢磨得精细逼真,同时在印体石上留有粗糙 的砸痕来保持石材原有的特点。这是利用材质肌理对比和加工留痕,增强表现力 和审美情趣。霍去病墓的各种动物雕刻多是利用

7、石材的原形稍加雕凿,既使其具有生命, 又保持了石质的美感。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 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爱得华的美人鱼,是置于丹麦哥本哈根海 滨公园中的巨石上。她倚坐在水边礁石上,是礁石、海水、天光、倒影都成为作 品内涵不可缺少的部分。美国的红色立方体是纽约海上保险公司大厦前的雕塑。在林立的高楼大 厦间,斜立的几何体和几何形楼群,形成了正与斜的对立统一关系,暗示了保险 公司。强烈的红色使它成为公共环境中的点睛之作。四、作品欣赏:公元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佛列底斯在罗马提图斯皇宫遗址的废墟上种植 葡萄时,挖出

8、一座群雕像,后为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购藏于梵蒂冈伯尔维多宫。教皇总建筑师桑加罗鉴定认为是提图斯皇宫杰出的藏品拉奥孔。这一群雕是由阿格山德罗、波利多罗斯和阿典诺多斯三位雕刻家于公元前50年左右完成的。群雕取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拉奥孔是特洛伊城阿波罗神庙的祭司。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警告同胞千万不要 中希腊人设下的木马计谋,因此得罪了希腊保护神雅典娜。雅典娜为了惩罚拉奥 孔,立即派两条巨蟒从田奈多斯岛直奔特洛伊,首先咬死了拉奥孔的两个儿子, 然后又缠绕着拉奥孔,用毒液浸透他的肉体。群雕表现的就是这一悲剧情景。德国美学家莱辛曾从美学的高度专论过拉奥孔的美学价值。莱辛说,拉 奥孔的面孔所表现的痛苦

9、并不如人们根据这种痛苦的强度而期待的那么激烈,在拉奥孔的形象上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在于:在古希腊艺术家看来美是艺术家的最高 法律,他们为了避免在表现痛苦时显示的丑态, 有时往往完全回避激情或加以冲 淡,为的是不影响美。莱辛认为,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 高度的美。身体极度苦痛情况下的扭曲变形同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雕刻家 不得不把身体的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变丑。 希腊雕刻在形式表现上力求化丑为美,显示出“静穆的光辉”。命运三女神希腊古典时期大理石浮雕。古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及其学生于公元前438前432年作。它是古希腊著名建筑物帕特农神庙东山墙上群雕

10、 雅典娜诞 生中的一组雕像,现存3个无头无臂的女神,名字分别叫做阿特洛波斯、克罗 托和拉刻西斯。她们是纺人的生命之线的神灵。克罗托把羊毛放到纺锭上,纺生 命之线;拉克西斯纺羊毛,使生命之线通过各种命运的波折;阿特洛波斯剪羊毛, 剪断生命之线,使生命终结。此图所示,她们身着长裙,姿势随山墙形状而异, 由高到低安排得自然协调,体态优美多资,错落有致,尤其古代希腊式的宽大衣 裙,刻画得柔软轻薄,衣纹线条流畅轻盈,透露出命运三女神的优美、丰满而生 命力旺盛的躯体,令人仿佛体察到她们呼吸起伏的胸脯和富有弹性的身躯,表现了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高度水平,堪称古希腊艺术珍品。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 馆。掷铁饼者

11、希腊古典时期初期大理石雕像。高173厘米。希腊雕塑家米隆约于公元前5世纪 作,原作已佚,传世的几件均为罗马时期的摹制品。这是其中之一。发现于威拉巴 伦巴。另一件残缺,高153厘米。雕像表现的是投掷铁饼运动过程中的一个动作 瞬间。掷者弯腰扭身,左脚拖后,脚尖点地,全身重心落在弯曲的右脚,左手往 右膝方向摆动,持铁饼的右手摆到行将发出投射力的根点,从而使身躯的转折也 达到力度和紧张度的饱和点。作者解决了人体雕塑重心落住一只脚上的动态问 题,突破了雕塑艺术时空的局限和静与动的对立, 即寓动于静,以右脚作垂直线 为轴心构架形体,那前倾的上身,下垂的左臂,后杨的右臂,向后摆动的左脚正 好左右展开,相互平

12、衡、协调。那握铁饼的右臂张力、转体收腹的胸肌和腹肌、 弯曲的右腿筋肉,都生动地表现出运动员在积蓄力量、 瞬间爆发的最佳动态。运 动员的双臂组成一个弓形,它与身体曲线相呼应。在肌体力量凝聚的同时,却保 持着面容的相对宁静,这就是艺术家在写实的同时所作的理想化加工。 正因雕塑 出掷者的强壮体魄与准确优美的动势,而成为奥林匹亚比赛的纪念碑。现藏意大 利罗马特尔美博物馆。受伤的尼俄柏女儿、尼俄柏和她的女儿希腊古典时期大理石雕刻。原为古希腊雕到家斯珂帕斯约于公元前 440年作。此 系罗马时期的摹制品。1583年在罗马发现了 9件大理石摹制品,其中有此两件 作品。在希腊神话,尼俄柏是忒拜国王安菲翁的妻子,

13、生有七男七女。尼俄柏经 常炫耀自己产女众多,嘲笑女神勒托只生阿波罗 (太阳神)和阿尔忒弥斯(月神) 一男一女,并禁止忒拜妇女向勒托奉献祭品。女神受了嘲弄,复仇心切,派遣阿 波罗用弓箭射死尼俄怕的七个儿子, 让阿尔忒弥斯射死七个女儿。前者塑造了尼 俄柏的一个女儿背部中箭,作最后挣扎的情景。她处在半跪状态,衣裙脱落在右 腿上,身体后倾,痛不欲生,即将倒下,表现出濒于死亡时极度痛苦的表情,能 产生令人内心恐惧和怜悯的艺术效果。后者表现的是,当六个女儿已被射死时, 尼俄柏急忙搂住仅仅剩的一个最小幼女, 苦苦地向苍天哀鸣:“留下这唯一的一 个给我吧,这是她们之中最后一个呀!”可是阿耳忒弥斯的利箭又把这个

14、幼女从 尼俄柏的怀中夺走。群雕表现的就是这个瞬间。母亲弯下身子,掀起自己的衣裙 来挽救她怀中的幼女。她悲痛欲绝,好像在绝望中悲鸣。幼女紧紧地伏在母亲膝 上,表现出内心的恐惧。母亲形象表现出悲哀痛苦、悲愤填膺的复杂感情。女儿 身上脱落的披肩,暗示出她惊吓的恐惧心理。女儿吓得一动不敢动的样子,母亲 急速抬起左手企图挡住射向女儿的利箭。 这一静一动,融成一体,巧妙地表现出 恐惧与哀求的表情。这一切都是通过高度的写实技巧,利用戏剧性效果表现来的, 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现藏意大利罗马特尔美博物馆。五、总结本课,拓展深化雕塑的价值和艺术魅力,雕塑的恒久性和稳定性,更适合表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宗教、政治或与伟人相关的纪念性、象征性主题,如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 雕塑、秦汉隋唐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