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成为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救助对象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流浪乞讨人员现象是一个社会性顽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从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 ,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从社会工作角度研究 专业方法对救助站的介入,对于救助站问题的解决及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传统 的社会工作几乎都偏重于理论,
2、缺乏对于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并未对具体地区提出适应当地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从社会工作应用实践入手,对百色市救助管理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该站目前的运行状况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救助站内的应 用现状。社会工作方法在沈阳市救助管理站中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尚处于“了解”、“围观”的状态中,存在以下问题:未设置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只 需是本科毕业就可,工作人员报考社会工作师的热情不高。专业技术和方法应用较少,只提供短暂救助,忽略了受助者能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此外,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没 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综合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管
3、理站救助工作的困境和原因后,笔者选用社会工作个案工作介入中的社会心理模式,严格按照介入流程, 接案并建立服务关系,预估受助者的优势和服务期望,建立目标和制定计划,介入并获取资料, 评估到最后结案,运用倾听、沟通等专业技巧开展个案访谈并取得理想成效。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社会救助具体实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最后,本文针对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途径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建立专业化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队伍, 促进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期望为提高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作一份努力,也希望能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提供有益的材料和参考借鉴。关键词:救助管理;社工机构;流浪
4、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介入绪论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救助管理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维护着流浪乞 讨人员及流浪未成的人的基本权益,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救助管理机构承担着以流浪乞讨人员为主要目标对象群体的服务管理职能。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救助群体的求助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行政救助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发展要求,救助管理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传统的行政救助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按救助管理规程为受助对象提供临时基本的物质帮助为主,受编制等原因限制救助管理人员不足、救助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水平滞后,不能为受助对象提供多元化、多层面的服务,缺乏有效的社会参
5、与发展模式等诸多问题阻碍着救助管 理事业的发展,不能提供与受助对象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与管理,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直接影响着救助管理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其次,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 社会力量在其国家社会保障体中参与度高,已形成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与满足群众需求的有效服务管理模式和体制,社会组织在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香港与台湾地区,社工具有很强的自主、独立权责,承担了主要的社会救助事务,从物质上、精神上全面地帮助受助对象(贫困家庭和个人)。在明确规定的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社工马上依法处理; 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 则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有责任的其他政府部门。同时
6、,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更有社工以 授人以渔”的理念,一站式的帮助贫困家庭与个人创业,争取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摆脱对政府和社会的依赖。国外及国内港台地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保障的机制形成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发展至今已是相当成熟,其过程对我们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于社会急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流浪乞讨弱势群体需求呈多元化,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救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大陆“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率先在社会救助领域引进了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了先期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根据救助管理机构现状, 结合社会实际,提出了如何引导社会组织参
7、与救助、引导社会力量关爱救助群体,对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进行了初步定位,明确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组织的责任及合作方式,探索本土化的新时期救助管理模式,有利于拓宽救助服务面的机构与社会组织互动,开展多元化的救助管理服务,满足当前救助管理服务目标对象群体需求,更好的保障受助人员顺利回归正常生活,融入社会。二、意义: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带动社会力量关爱救助,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合 作模式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利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负责的救助管理格局。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完善、建立参与机制,以社会组织为纽带,带动社会各界关爱、参与救助。救助管理事业
8、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流浪乞讨人员和未成年人的生存权益,社会的共同参与亦代表着社会对这一弱势受助群体的接纳与关注,对于受助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起积极促进作用。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受助群体的临时性基本生活问题,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对流浪乞讨人员正常回归家庭、社会起到关键性作用。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组织协作情况主要有: 救助管理保障所需的资金是由政府财政部门来保障的,并依据相关规定由政府财政支出,纳入专项救助资金支出项目。 但是由于救助管理目标对象群体主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业务性、政策性强,因此还有很多需求层面不同, 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类似人群不
9、愿意或得不到相应的 救助。而社会组织可通过社会层面调处各种资源,来弥补行政救助管理层面的不足,较为灵活的开展救助服务活动。(二)社会组织除协同救助机构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外,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专业技术层面给予救助对象群体帮助, 通过链接社会资源等方法提升救助层次,提高政府与社会对救助管理的满意度。当前我国救助管理机构在实施救助服务管理过程中,根据相关救助管理规定, 更多的是提供物质上的基本帮助,精神心理层面与专业技术层面的救助服务因诸多制约较少 实施。而救助目标群体在物质需求上需要满足外,精神上的需求更是呈多样性与独特性,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困境与需求都是不一样的#。社工机构能够利用其专业的特点,在
10、救助管理行政框架内,以救助对象需求为导向, 开展救助管理社会工作, 针对救助对象不同需求提供 心理辅导、链接资源等专业服务,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为受助人员增能、赋权、恢复重建 自信,从精神层面提高救助对象自身调适能力和发展能力,平衡心理,尽可能的依靠自身能力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研究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流浪乞讨人员关注度增加, 并开展了一系列系相关的救助管 理法案。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救助管理还是存在着问题, 虽然救助管理人员对流浪 乞讨人员不再强制实施“收容遣送” ,但是他们的救助管理理念和救助管理目标依然停留在“收容遣送制度”阶段。要改善这样的救助方式并且完善社会的救助制度
11、,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救助,因此展开社工介入救助管理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救助,本文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围绕这主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社工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必要分析; 2、社工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主要目标; 3、 社工对流浪乞讨人愿救助的实务介入; 4、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社工介入的反思。二、研究方法:指导本文研究的方法论属实证主义范畴,即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什么介入方法对案主有效,并且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具有同样问题的其他案主。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体现在研究中的各个阶段, 应用结构式问
12、卷调查方法和访谈法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 进行调查;对于收集资料分析应用逻辑上的归纳分析发进行总结。在社工介入阶段,以个案为主,同时根据社工实务展开的需要,运用了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模式采用的是个案管理模式,围绕这一模式下目标的达成,综合运用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各种技巧,如建立转关系技巧、以创造性方式解决问题的技巧、沟通技巧。而沟通中又有倾听的技巧、表达支持态度的技巧、让案主发泄的技巧。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理论概述相关概念的界定救助管理内涵救助管理:救助是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对于符合救助管理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并提供一些必要的、基本的物质帮助
13、解决其临时的生活困难;管理是指国家为确保救助工作正常运转,保障受助人员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必要身份甄别、机构秩序维护、教育矫治和特殊人群的护送返乡的管理过程。救助是第一位的, 管理则是保障救助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内涵第一,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发现报告机制。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服务需求分析等具体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事务,使社会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得到客观评估和及时响应,为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救助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承接机制。在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民政所、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等基层公共服务平
14、台配备使用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发展一批治理规范、服务专业、群众认可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协作联动机制,不断夯实社会工作服务的承接平台,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的覆盖范围。第三,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转介机制。明确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中有关经办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职责,对有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社会救助对象,依程序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对象实际情况分类提供综合性或专门化服务,使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得到全面有效回应。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救助的理论
15、依据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社会救助是一种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正外部性的特点,市场的提供往往会 造成“搭便车”的现象,难以满足公众性的要求。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政府是社会救 助的唯一切最有效的主体。 然而,基于政府缺乏良好的自我监督, 公共服务需求具有异质性、 信息具有不对称性等,政府失灵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方管理理论非政府组织(NGO),是继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后,人们寻找到的称之为“第三种管理 机制”的资源配置方式。作为社会组织,其志愿机制既是有政府机制中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国际社会中关于NGO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莱斯特. 萨拉蒙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认为凡是同时符合民间性、非营利
16、性、自治性、志愿性、组织性的组织即为NGO。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问题凸显,日益壮大的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形态,往往被称为“第三支主导社会的力量” ,对它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满足社会 救助需求、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社会工作也属非营利性组织拥有着同样的特质。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相关理论引入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和社会工作理论,丰富社会救助理论体系,拓宽社会救助思路。 在服务对象层面上,社会工作的目标为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在社会层面上,社 会工作的目标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的目标与社会救助“为政府分忧, 为百姓解愁”的目标具有同源性
17、,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救助理念,有利于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价 值体系。专业社会工作者认为对服务对象救助不是因为怜悯和施舍,也不是政府权力,而是专业职责,这种理念和做法可有效减少政府负责的社会救助的行政化,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基本权益。除此之外,社会工作中包括人与环境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等在内的专业理论关注服务对象的全面发展,不仅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服务工作,也对服务对象进行生理、心理、社会、政治动力的系统分析、评估与建设, 以有效协助服务对象改善其与环境的“调和度”,同时兼具直接服务和宏观干预两个层次的专业功能。社工机构运作的救助社会工作与政府主导的救助管理的比较
18、 行政救助管理的优势与劣势优势:首先,行政救助管理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能够保证救助机构的运行,受救助的 流浪乞讨人员较多, 可开展的救助项目较多。 其次,行政救助管理得到很好的法律保障,能 够保障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再次,政府的公信力较高,愿意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较多。劣势:行政救助管理人力资源较少, 对于巡街乞讨人员救助有限, 且行政救助管理太过行政 化,只给予相关的物质帮扶, 并不能给予流浪乞讨人员的心理帮助, 不能帮助流浪乞讨人员 进行心理辅导,使个人情绪恢复正常。社工机构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优势与劣势优势:首先,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方面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主要提供物质救助、心理
19、疏导等专业性、基础性服务。其次,理念支持作用,所有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都 应以救助对象的物质和精神改善需求为本。再次,功能发展作用,推动建立富含社会资本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 增强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能力,发展社会功能。最后,参与社会救助管 理拥有物资支持和法律保障。劣势:社会工作是新兴的产业, 认可度不高,外展实施困难;社会工作渗入社会救助工作的 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资金有限,需自行筹集资金。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现状与问题:以百色市救助管理站为例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历史与内容 历史首先,2003年8月1日,我国废除了延续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开始实施新的城市生 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
20、理办法 ,由强制性收容谴送改为自愿性救助管理,体现了我 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事务是伴随着在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不断地发展,由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最先引入专业的社工机构, 是我国最早发展社会工作的地区。 通过探索社会工作 的本土化发展,完善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救助管理站通过购买社工服务, 不断的推动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发展。 内容在社会工作与民政系统天然的亲和力当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引入能够提升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为救助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社会工作对于流浪乞讨救助的介入应当以政府主推与民间运作的结合为发展动力,以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
21、互补为模式目标,以专业社工和机构社工相并存为运作方式,以专业知识与本土经验的统一为现实基础,从而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一是根据救助管理站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成立社工服务站,设立外展社会工作岗位,主要任务是救助城市街头的 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发动基层社会组织参与救助工作、组织志愿者配合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以及对潜在的问题人员进行预防性早期干预。同时,设立机构社会工作岗位,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接待咨询、管理服务、甄别核对和转介。二是针对老人、青少年等不同的流浪群体,从 其特殊需求出发,开展个案、小组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 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
22、、知识和方法、技术 ,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咨询、 行为矫治、困难救助、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特殊救助,做到分类救助,按需施救。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现状社工机构组成结构社会工作机构是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工机构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预防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3、, 推动政府转变职能, 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工作机制 从社会工作在救助领域的发展程度上来说,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机制正逐渐从非职业化向职业化转变,非职业化的救助社会工作仅仅是在站内引入社工理念,把社工方式方法融入救助管理工作,而职业化的救助社会工作, 正式在站内设立社工办, 并由专业社工开展专业规 范的社会工作服务。从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领域的内容上,一是解救危难,一般是进入服务机构之前的救助,通过街头救助亭或街面救助车的劝导与救助使救助对象脱离危险状况;二是解决临时困难,主要是服务机构内的救助,在救助对象脱
24、离危险状况后,为其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帮 助,并对其行为偏差、不良习惯、违法状况利用个案、小组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矫正,提供专 业介入服务;三是促进发展,主要是帮助救助对象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技能,帮助其回归主流社会,如利用类家庭、家庭寄养或技能培训,帮助其获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四是资源整合,主要是救助对象离站后的服务, 不仅利用救助管理站的资源, 同样也帮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帮助其回归到主流社会。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制约因素分与原因分析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制约因素(一)社会组织在与救助管理机构的相互协作中,救助管理机构占绝对主导地位,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的功能发挥受行政以及相关因素影响,
25、过于行政化,缺乏相应的自主性未能全面发挥,易导致专业缺失。长期以来,受体制、政治因素影响,加上行政部门处于主导地位, 受行政传统观念影响,对社工机构的行政督导和监督变成直接管理的模式,从而由“委托服务”变成“增加人员”的管控思维,社会机构的参与特性被行政同化,失去了社会参与的特 点,价值和作用得不到体现,影响参与积极性。(二)受经验制约,社工机构参与救助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形成可复制的本土运作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购买服务与购买岗位概念混淆,易造成协作双方对协作方式误解,导致双方的配合出现问题,影响参与成效。(三)社会组织虽然不属于政府行政机构,但在具体实务中又承担着部分政府职能的延伸
26、,仍然带着行政色彩,特别是在实际运作中受行政主体影响和限制,社会组织的特性没有得到全部发挥,在不偏离行政主导的情况下,自主灵活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四)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未形成体系,仍在探索完善阶段,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社会机构参与社会服务的依据及规程当前主要依靠相关的部门性或指导性文件; 本土指导政策的制订尚未形成模式。法定权责范围不明确以及本土指导政策的临时性严重影响参与度与协作发挥,不利于发展。(五)在现阶段,社会对社会组织的认知度、信任度不高,仍持观望态度。社会组织需要通 过捐赠、购买服务等途径来维持发展,社会的接纳与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社会组织生存的基 础,亦是社会组
27、织发展的主要动力,让社会认同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保障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持续性开展,虽然我国政府已制订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规划并正在实施,但当前还属探索初级阶段,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大部分仍集中在民政 领域,服务范围较为局限,社会群众对社工机构服务与行政机构服务的概念仍然较为模糊, 思想仍然停留在政府包揽全部的层面。(六)作为行政救助机构与救助对象之外的第三方,社工机构不仅是一种职能延伸,同时也机构之间的信任缓冲区,共同做好救助服务管理。是受助群体联结政府的纽带,它能够客观反映受助群体真实需求、建立受助对象与救助管理以解决救助目标对象群体问题需求为主要目标,协助救助
28、管理机构,平时应注重总结和收集向救助管理机构提供在业务开展过程的相关信息,为救助管理措施、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但在参与救助管理实务中,因长期以来传统救助管理模式的影响,社会组织大多都只是执行式、事务性的参与,其真正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仍然摆脱不了“公务员”角色的定位,但事实上社工机构参与救助服务并不是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是根据自身的功能以及社会的需求受政府的委托通过一系列的合法程序来参与救助管理服务、协同救助管理机构共同服务并维护受助对象权益。(七)受资金管控、购买服务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社会组织在领域社会服务中可持续性发展效果不明显,服务的持继性直接影响社工机构专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由于现阶段购买社会服务的主体仍以政府为主,具有行政管理的局限性,特别是资金保障,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的运作模式及相关法规进行,按照政府采购程序, 社会机构服务为按年度购买,次年需另行申报,服务期限短,社会机构从业人员目前大多是按项目招聘使用,项目终结后若无后续保障则会离开机构或另行参与其它项目,不利于高质量的长效运作。 第四章完善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对策建议加强社工参与救助管理制度建设参与救助管理制度制定形成协商共议和联席听证的制定过程模式。应在充分解析和掌握当前救助管理新需求新变化的前提下,在制度制定过程中适时引导社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每日合同丨技术转让合同2024年
- 工程打包合同(2篇)
- 辽宁事业单位软件工程师2024年度聘用合同书
- 游戏账号合同范本
- 版租房子合同模板
- 2024年度范香与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合同2篇
- 土方回填合同
- 车辆合同买卖合同
- 2024年度光伏发电站工程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2篇
- 水果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胰腺癌综合治疗课件
- 对数函数图像与性质
- 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要求
- 碘海醇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 大班-数学-我会找位置-课件
-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医学课件)骨水泥知识
- 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支预算编制
- Unit3-My-face-微孟杉市名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