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十篇_第1页
2022年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十篇_第2页
2022年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十篇_第3页
2022年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十篇_第4页
2022年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十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22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十篇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十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欢送阅读与收藏。大班科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1、了解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统计记录种子食品。3、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活动准备:1、请幼儿带各种种子食品,并对自己所带的种子食品有所了解,并将桌子布置成长条状,布置种子食品展览。2、种子妈妈形象。3、幼儿有关于种子的知识经验准备。4、每人一份记录表、笔。活动过程:1、

2、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了解种子的作用。出示种子妈妈形象“种子妈妈听说小朋友最近对种子特别感兴趣,所以今天她赶来了,想考考小朋友呢!教师以种子妈妈的身份进行提问,引导幼儿讨论,从而了解种子的作用。1 你知道哪些种子?2 种子主要有什么用?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种子巡回生长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食用。3你知道哪些种子可以食用吗?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食用的的种子种类,如稻、麦、豆、花生、玉米、核桃4假设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会怎么样?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人类就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我们每天

3、都在食用种子。教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繁殖后代以外,它还可以食用,它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人们每天都在食用着种子,我们离不开种子。2、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1 了解种子食品的含义。教师:种子可以食用,那么用种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种子食品。2幼儿围坐在长条桌旁,以信息发布的形式请幼儿自由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是哪种植物的种子。教师:小朋友今天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那么就请你们来相互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这种子食品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制作成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通过对种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种子食品。教师小结:今天的种子食品可真多呀!有花生、有瓜子、有玉米、

4、有松子,有毛豆、有蚕豆、有核桃等等,它们有的是炒着吃的,有的是煮着吃的,有的是爆着吃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3了解一些需屡次加工的,外形变化很大的种子食品。教师:除了这些种子食品,你还知道有哪些种子食品?组织幼儿讨论:蛋糕、饼干是种子食品吗?教师引导幼儿得出还有许多种子食品就在我们身边,如蛋糕、饼干、馒头等,只不过这些种子食品种子需要经过屡次的加工,它们的变化很大。3、组织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进行统计。1激发幼儿品尝种子食品的兴趣。教师:今天种子妈妈来举行一个种子食品品尝会,请小朋友来品尝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2出示记录单,提出种子食品品尝会的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品尝种子食品时还要做好统计

5、记录,在记录单上先统计今天一共有多少种种子食品,然后可以品尝一下每种种子食品,再将你自己喜欢的种子食品记录在记录单上。提醒幼儿注意卫生,随时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3 幼儿自由记录并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教师引导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种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喷喷“脆生生等词语形容品尝种子后的口感。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这些种子食品。4、幼儿拿好记录单,一起交流种子食品品尝会的感受。教师:今天这里一共有多少种子食品?你最喜欢吃的种子食品是什么?为什么?活动延伸:1、请幼儿进行种子粘贴活动。2、继续请幼儿了解其他种子食品,鼓励幼儿调查资料,说说、画画种子食品是怎样变来的?

6、大班科学教案 篇2活动目的:1、通过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3、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活动准备:人手一份记录表、彩色笔;两人一份 玻璃珠、钥匙、塑料瓶、小石头、小木块、泡沫板、一个塑料盆。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直接引题“今天我们要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引题。2、教师介绍篮子里的准备一些材料,思考: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浮上来、沉下去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你们看看篮子里有什么?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们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二、试验:沉与浮1、教师示范。教师取一块积木请幼儿来猜猜:这块积木放在水

7、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幼儿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你们猜木块放在水里会怎样?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这张记录表上。木块浮上来的,那就在在“?这一列中,我们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上面加一个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们就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下面加一个小帽子。2、实验,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纸上。幼儿按意愿动手实践,教师注意观察记录,针对性地指导;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钥匙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呢?是不是这样的,那其它的东西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老师准备好水了,我们端上这些东西到那边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试好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小手这一

8、列中。3、根据记录表对两种结果进行比照,。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结果。提问:“有没有试验结果和猜测结果不一样的?总结:出示表格和实物并演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有沉下去的东西有三、提升实验操作: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1幼儿尝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沉下去的东西不太快乐了,它们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们能帮他们想出好方法吗?你们去试试看。2、幼儿自由操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老师不断总结。如:小石头原来是沉下去的,谁帮他浮上来的?小结: 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四、经验迁移发大水时,我们人会沉到水里,请幼儿想方法使自己不

9、沉到水里而得救?谁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水里,我们人也沉到水里。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方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五、结束下一节咱们探索怎样把浮的东西可以沉下去?大班科学教案 篇3教材分析本活动来自主题?弯弯绕绕?,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刻意创造。这种形态不仅表达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体的实用性。而对于植物的弯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活动中需要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的弯曲现象,并对一些弯曲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目标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

10、趣,认识几种攀缘植物。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1、挂图第25号。2、事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3、记录纸和笔。活动过程一植物为什么会弯绕1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2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3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4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藤,这根藤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5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二找找弯弯绕绕的植物1

11、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2幼儿结伴去户外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3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大班科学教案 篇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活动过程:一、 玩玩小吸盘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2、 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

12、以吸在哪些地方?3、 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4、 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5、 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二、 玩玩饮料盒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三、 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四、 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13、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大班科学教案 篇5活动设计背景在一次洗手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用肥皂在手上搓出了好多泡沫,他既兴奋又好奇,并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起了肥皂泡,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玩泡泡,我就想带孩子们一起探索更多玩泡泡的方法,从而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镂空的材料容易吹出泡泡。重点2.会用记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3.尝试动手制作泡泡器,对科学探究活动感兴趣。(难点)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让幼儿认真探索用什么材料才能吹出泡泡;难点是让幼儿尝试自己

14、动手制作泡泡器,增强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记录纸、幼儿用笔、吸管、积木、雪花片、小棒、毛巾、细铁丝、管状玩具、空胶带卷。活动过程实验一1.教师出示泡泡,幼儿吹。可以发现幼儿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醒幼儿吹泡泡的方法轻轻吹,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2.设置提问,引起幼儿思考。1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好多材料,你们看看哪种可以吹出泡泡。(2)认识后猜测。3.幼儿操作实验。4.共同交流、讨论实验结果。1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2)教师和幼儿共同验证试验结果。(对于幼儿争论的材料,如“雪花片,老师可引导幼儿再次尝试,并请幼儿上台验证。)师小结:刚刚小朋友说的都很不错,因为吸管、胶带卷、空心玩具和

15、雪花片两头都是空心的,而积木和小棒都是实心的,所以大家记好了,只有镂空的材料才可以吹出泡泡。实验二5.引导幼儿自制泡泡器师直观导入,出示材料让幼儿认识。师根据幼儿的答复进行引导。6.发放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并提醒幼儿注意平安。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当给予引导7.幼儿在操作中结束活动8.幼儿带着自己的泡泡器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场地。结束活动!师总结:我刚刚看到有几个小朋友他们一次就成功了,非常的棒;也有一些小朋友失败了好几次才成功,老师很佩服他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坚持了就会成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创造到外面比比谁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最多吧。教学反思课后,重新梳理一遍活动过程,

16、我感觉有两点做的不够好:一是在材料的准备上考虑不周到,比方让孩子们进行探索实验的吹泡泡工具太毛糙,用铅丝还是不太平安,而且我其实可以启发孩子们,自己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尝试吹泡泡;二是在孩子动手操作阶段,应该分组用不同的材质进行试验,并边实验边边记录整理结果,对吹泡泡的效果进行记录,最后请各组孩子自己总结发言,说说自己这一组的试验结果,使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得到升华,也锻炼了幼儿的动脑与说话能力。大班科学教案 篇61.通过观察、比拟概括出蚕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点。2.能用语言和记录表达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初步了解两种植物的相同点。3.积极与同伴交流,感受观察探究的乐趣。孩子收获的蚕豆和豌豆植株蚕

17、豆生长PPT幼儿记录单幼儿园PPT课件制作1.观察蚕豆,感知蚕豆的特征。师:蚕豆是什么样的?我们仔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观察比拟蚕豆和豌豆,感知它们的不同。1幼儿自主观察比拟蚕豆和豌豆的不同点。师:蚕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3幼儿有序的观察并记录。4师生交流并共同小结。3.翻开蚕豆荚和豌豆荚,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4.观看PPT,了解感受蚕豆和豌豆的生长过程。大班科学教案 篇7活动目标1、体验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2、能细致的进行观察并拆装。3、了解电池的正负极,知道正确连接正负极灯泡可以亮起来。活动准备每组一

18、个完整的老式手电筒用于幼儿拆开、观察手电的组成,两人一套实验物品一个灯泡、一节电线和两节电池,每人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活动过程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出手电筒,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出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一根铁柱胆不小,头带玻璃平顶帽;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手电筒提问:手电筒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出光亮呢?过渡语:手电筒能发出光亮的秘密就在手电筒里面,那让我们一起拆拆、看看手电筒里到底有什么?二拆一拆、玩一玩,了解手电筒的组成指导语:每个组里有一个完整的手电筒,我们拆开后仔细观察手电筒里有什么?要求:1、从手电筒的后边拆开,灯头保存。2、仔细观察手电筒的每一

19、局部,观察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请幼儿说一说,出示课件,一起认识一下手电筒的组成。知道只有把所有的材料正确的组装起来,手电才能发亮。三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电池的正负极指导语:刚刚老师问小朋友,手电为什么会发出亮光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因为有电、因为有电池,那我们就先来探索一下电池的秘密好不好?1、请幼儿仔细观察电池,电池长什么样?两端一样吗?你还发现了什么?总结:用“+号表示的那一头,鼓起来的那一局部叫正极,用“号表示的那头,平平的那一端叫做负极。2、看电池图片,能快速区分电池的正负极。指导语:不管电池是大的、小的、胖的、瘦的,他们都有一个正极,一个负极。老师这里有一些电池的图片,小朋友们能不能快

20、速的区分出他们的正负极?四小实验:如何让灯泡亮起来。指导语: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极,那电池的正负极和手电亮起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段电线、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个小朋友一组,进行操作,怎样将电池、电线和灯泡连起来,使灯泡发亮。因为灯泡易碎,所以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注意平安。如果灯泡亮了,不要老让它亮起来,小心烫着。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2、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谁连接正极?谁连接负极?小结:电线和灯泡各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让它成为一个封闭的圆,也就是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就能使灯泡发亮。3、再加一节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两节电池中间是怎样

21、连接的?小结:电池和电池中间也是正极和负极相连的。五组装手电筒指导语:手电筒就是按照这个原理使灯泡发亮的。小灯泡代表手电筒里的灯泡,手电筒里有电池,电线就是一个导电体,而我们小朋友见到的铁壳也是一个导电体,塑料不是导电体,但塑料里面有电线或铁片来充当导电体。解释导电体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小朋友就用我们学的这个原理,试着将手电筒组装起来。问题:探索为什么你的没有亮?哪里出错了?引导幼儿使手电筒都能亮起来。六手影游戏游戏玩法和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人打亮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其他幼儿用手组装各种造型进行游戏,然后更换打灯人轮流游戏。七结束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真棒,不仅探索出了手电筒发

22、亮的原理,还能组装手电筒,真了不起,还用组装好的手电筒玩了手影游戏。回家后可以将我们的新发现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大班科学教案 篇8活动目标:1、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2、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活动准备:1、生蛋、熟蛋、玻璃杯假设干,苹果、小旗标签每人一张。2、电筒、盘子假设干。3、口袋一个、小箩筐假设干。活动过程:一、以游戏形式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今天,有两个朋友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猜一猜他们是谁。口袋里放入生、熟鸡蛋,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二、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1、幼儿自由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利用已有经验尝试区分生蛋和熟蛋

23、。操作结束后请孩子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来区分的。好的方法大家一起学一学。如:摇一摇,通过感官感知生、熟鸡蛋的不同。验证幼儿的发现:晃动的是生鸡蛋、不晃动的是熟鸡蛋。转一转,通过旋转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验证幼儿的发现:转得慢的是生鸡蛋、转得快的是熟鸡蛋。2、照一照,利用光线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1鼓励幼儿利用电筒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2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互相说说再答复3验证幼儿的发现:透光的是生鸡蛋、不透光的是熟鸡蛋。三、再次尝试。1、讨论区分的方法。1说一说:自己用了那些方法区分生、熟鸡蛋。2总结区分方法。2、用标识区分小篮内的鸡蛋生蛋贴小旗,熟蛋贴苹果四、看标识分享熟鸡

24、蛋,进行自我验证,活动结束。大班科学教案 篇9一、 活动目标:1、通过反手、体验让幼儿理解转动,并区别滚动。(重点)2、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转起来的方法。(重点)3、引导幼儿在比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了解影响物体转动的一些因素。(活动难点)二、活动准备:1、幼儿熟悉陀螺,有操作经验。2、第一次操作材料:笔、筷子、绳子、碗、杯子、塑料瓶、纸圈、扣子、呼拉圈、球等。第二次操作材料:圆心穿孔的红色圆片、偏离圆心穿孔的绿色圆片及火柴。三、活动过程:一转一转,滚一滚,让幼儿的转动经验重现。 师:小朋友们,玩过陀螺、转盘的请举手。能学陀螺、转盘转一转的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学陀螺转吧!师生一起转老师累了,

25、我的小陀螺累了吗?累了会怎样啊?幼儿学陀螺倒下二试一试,说一说,帮助物体转起来。1、师设计对话(一个拟人化的碗:我也要转,我也要转。师:哦,小碗也要转,小朋友,谁能帮助它转起来?)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但不能过早介入,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使物体转起来。3、说一说。请幼儿交流,说说自己帮助过什么物体转起来,是怎样做的。老师多启发,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当幼儿对滚动和转动混淆时,教师用比照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使用纸圈演示转动及滚动并留下运动过的痕迹。再请幼儿自己来转一转,滚一滚。三做一做,比一比,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1、师:小朋友刚刚帮助那么多的物体转起来了,我差点忘了我的另外两个小客人,出

26、示圆片及火柴它们也要转起来,看谁有方法?2、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做。3、老师布置任务:用火柴串在圆片上做成两个转盘,小朋友试一试,选一个厉害的与其他小朋友比赛。4、老师发给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一个红色圆片,一个绿色圆片及两根火柴,幼儿开始做转盘试转盘。5、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选哪个转盘参加比赛。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帮助幼儿总结出影响绿色圆片转动的是火柴串的位置。四找一找,在生活中找转动。师:小朋友们,大家都准备好了自己的超级转盘吗?在比赛之前老师还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回家去找一找,哪些东西在使用时会转动,好吗?好,找到旁边的小伙伴,现在比赛开始。大班科学教案 篇10一、活动设

27、计意图:前几天的下午,突然下起了雨。有的孩子那么特别兴奋,高声叫到:“下雨了!下雨了!有的孩子闷闷不乐的说“:下雨就没法出去玩了,这时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呢?孩子们的答复真是千奇百怪,带着这个问题,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活动?雨从哪里来?选自主题十二?下雨了?二、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养幼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3、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三、活动分析:重点:通过幼儿的主动实验,了解雨形成的原因。难点:在实验过程中让幼儿大胆操作,细致观察试验现象。“雨的形成这一问题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比拟抽象,不容易弄明白,如果仅凭教师枯燥的讲述,幼儿被动的接受,不但达不到活动目标,更让幼儿对这节活动产生厌烦,所以我就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简单的实验,自己得出结论,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又让幼儿学会寻找问题,不怕困难,根据问题难易程度来寻找答案。5、6岁的幼儿好动,对新鲜事物、现象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