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后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后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后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后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后作业: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1.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列宁主义的创新性体现在提出了( )A.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专政B.实行国际无产阶级联合斗争C.建立工农联盟的学说D.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2.有学者对俄国某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尖锐,工人阶级早熟,所以“一个阶级的任务经由另一个阶级之手去加以解决,这是落后国家特有的叠合方式之一”。该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B.七月起义C.十月革命D.三年国内战争3.俄国某革命家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

2、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说明十月革命()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C.通过和平的方式夺权D.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4.列宁曾经这样概括俄国某一时期的阶段特点:“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A.二月革命时期B.“四月提纲”发表前后C.七月流血事件后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后5.1924年初,列宁明确指出,当前全国计划管理的中心任务,不是去规定做什么、做多少,下达硬性的计划指标,而是要使

3、各地在自己的小范围内,能自主地组织经济活动,发展地方经济,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B.发展地方经济成为首要任务C.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D.高度集权模式雏形开始出现6.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称无法再容忍任何“退却”。1924年到1925年间,苏联政府出台了若干措施对小业主加以限制,并于1927年提出了旨在限制富农的政策。这些现象反映出新经济政策( )A.不符合苏联的社会实际 B.在实际推行中出现波折C.动摇了苏联的社会根基 D.是一种暂时性过渡政策7.从“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到“世界一极”,苏俄(苏联)只用了短暂的几十年时间。

4、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得到人民拥护C.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实行D.赫鲁晓夫等领导人的改革8.苏联在实施“四五”计划期间(1946-1950年),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西方舆论断言的“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不攻自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苏联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C.苏联“斯大林模式”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D.美苏争霸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题9.1922 年,苏联全国公私零售商业(不包括小商贩)已达 47 万多家。为进一步恢复发展 经济,1923 年苏联诞生了零售商业信贷业务。但从 2

5、0 年代末苏联减少了对消费品生产的 投资,零售商业贷款开始萎缩,1935 年终止。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B.新经济政策的发展 C.工业化迫切需求下的调整 D.战后经济体制改革10.从1917年到1953年,苏联(俄)的粮食产量从5460万吨增加到8100万吨,同期粮食征购量从180万吨增加到3110万吨。从1918年到1933年,苏联(俄)的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外贸进口占比从14.8%下降到8.2%,导致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实现了粮食自给B.集体化提高了农民积极性C.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D.集中力量提升工业化水平11.1958年2月苏联通过法令

6、,把斯大林时期建立的机器拖拉机站解散,将机械卖给集休农庄,使之拥有自己进行生产的技术设备。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行大规模的私有化B.缓解中央财政困难C.提高农庄生产自主性D.避免苏联走向解体12.下表的社会现象描述的是( )现象一经济发展的代价,最终由全体公民来承受现象二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原望、忍受当下的贫困,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现象三公民逐步得到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等社会福利现象四引起了前殖民地各民族人民的强烈兴趣A.苏俄新经济政策B.苏联斯大林模式C.美国罗斯福新政D.英国混合型经济13.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7、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

8、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冲击的方法”和“围攻的方法”分别指苏俄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与“冲击的方法”相比,“围攻的方法”有何显著特点和作用?(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1.答案:D解析:关于社会主义胜利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但是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他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所以列宁进一

9、步发展了马恩的理论,提出了“一国胜利说”,D项正确;ABC项和马克思主义有关,不属于创新性的表现,排除。故选D项。2.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当时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尖锐,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壮大,因此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说明该事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正确;七月起义发生时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C项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项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当时无产阶级政权已经建立,排除。故选:A。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知,材

10、料强调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主要是因为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争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局面,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俄国二月革命,不是十月革命,A项错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而不是十月革命,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项错误。4.答案:B解析: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与材料中“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相符,对此,列宁发表了著名

11、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是去规定做什么、做多少,下达硬性的计划指标,而是要使各地在自己的小范围内,能自主地组织经济活动”可知,苏联的经济管理方式为减少指令性计划、扩大地方经济发展自主权,说明经济管理方式相比此前的战时共产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故选A项;根据材料“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可知,最终目的是全国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斯大林时期,1928年实施一五计划,苏联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是去规定做什么、做多少,下达硬性的计划指标,而是要使各地在自己的小范围内,能自主地组织经济活动”可

12、知,苏联的经济管理方式为减少指令性计划、扩大地方经济发展自主权,与高度集权模式不同,且高度集权模式是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符合苏联的社会实际,故A项错误; B.根据材料“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称无法再容忍任何“退却”苏联政府出台了若干措施对小业主加以限制,并于1927年提出了旨在限制富农的政策”,可以看出新经济政策在实际推行中出现波折,故B项正确; C.新经济政策巩固苏联的社会根基,并不是动摇,故C项错误;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暂时性过渡政策,新经济政策并不是,故D项错误。 7.答案:C8.答案:C解析

13、:“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表明苏联“斯大林模式”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故C正确;苏联模式存在极大弊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排除A;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意识形态的斗争和美苏争霸,排除BD。故选:C。9.答案:C解析:苏联零售业信贷业务在1923年至20年代末发展形势较好,但是在20年代末逐渐萎缩,到1935年零售商业贷款终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零售业信贷业务发展时期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而其萎缩时期正值斯大林模式逐步确立时期,而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影响力零售业信贷的发展,C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0年结束,排除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零售信贷业的

14、发展,而非导致其萎缩,排除B;苏联在1923年至1935年并没有发生战争,排除D。10.答案:D解析:A、B项与史实不符。一方面政府的粮食征购量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减少食品进口(增加的应是机器设备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8年苏联通过法令使集体农庄拥有自己进行生产的技术设备,这有利于提高农庄生产的自主性,故选C项;A项中“私有化”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苏联当时不存在解体的危机,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经济发展的代价,最终由全体公民来承受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原望、忍受当下的贫困,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引起了前殖民地各民族人民的强烈兴趣”,并结合所学可知,表中的社会现象描述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虽然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工业化,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也导致了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且其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引起了前殖民地各民族人民的强烈兴趣,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这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