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爱之链的故事_第1页
类似爱之链的故事_第2页
类似爱之链的故事_第3页
类似爱之链的故事_第4页
类似爱之链的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代英雄莫文隋江苏省南通大学工学院90周年校庆前夕,在南通印染厂工作的石红英给母 校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她珍藏的上学时“莫文隋”寄给她的挂号信和汇 款留言。这份礼物意义重大,这些信以及信里的故事,在石红英的心里珍藏了7年。1993年,石红英考入南通大学工学院,来自农村的她父亲早逝,家境十分贫 寒。为了供她上学,家里负债累累。然而,就在她读大二的时候,母亲也撒手离 去,石红英失去了惟一的生活依靠,一下陷入了绝境。就在石红英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心事重重地回到学校时,她意外地收到了 100 元的汇款。汇款单附言“生活补助费”,署名“莫文隋”。从此,“莫文隋”每 个月都要给她寄来100元。石红英满

2、怀感激之情,想方设法寻找这位雪中送炭的 好人,可是一无所获。很快,英文隋的故事在大学校园里传扬,英文隋到底是谁呢?同学们传诵着 这个名字。终于,一位老师猜破了其中的奥秘:“莫文隋”不就是“莫问谁”吗? 原来,留下这个名字的人希望“但收关爱之情,不必问我是谁。”从此,“莫文隋”这个名字响彻江海大地。在人们急切地寻找“莫文隋”的 过程中,收获的是更多的感动。人们发现身边还有许多“莫文隋”式的好人,有 资助困难学生的“卫英才”,有资助孤儿院的“昊铭”,有汇款给社会福利院的“魏群”“莫文隋”已成了所有真诚助人的人们的共同名字!在莫文隋精神的感召下,1998年3月31日,南通团市委、江海晚报社 与东洋之

3、花化妆品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成立后,得到了南通市民的广泛支持。这个群体中有党员干部,有普通群众,甚至 还有曾经受到捐助的身患绝症的病人。他们克己帮困,助人为乐,无微不至地将 关爱和真情撒向社会,尽自己所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着“莫文隋”精神。“不因善小而不为”,志愿者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无微 不至地将关爱和真情播向社会。现在,江海志愿者用勤劳和智慧,用真诚和善良, 在江海平原上播撒下的精神文明的种子, 正在苏中大地上生根、发芽,必将开出 灿烂的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文隋”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成为新时期精神文 明建设的楷模。各大媒体也纷纷报

4、道,人民日报就此先后报道三次。1997年南通话剧团将莫文隋的故事搬上舞台,演出的话剧走近“莫文隋”获得轰 动,人们争相评说、群起效仿“莫文隋”。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回良王同志将此 归纳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南通现象”。不要问“莫文隋”在哪里,他就在我们的心中,他是一粒闪光的金石,一曲 悠扬的乐章。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把“送温暖、献爱心”作为自己的精神追 求,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曲爱心赞歌中的动人音符。善是一种循环男孩的母亲病了,病魔在吞噬(sh i)完了家里的钱财的同时,也渐渐地掠走 父亲的热忱和耐心,就连母亲曾有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意志也一并带走。只有男孩不言放弃,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除了

5、一颗爱着的心,再拿什么与现实兑换? 有一次,一位同学对他说,在蓬莱阁东的海边有一座观音庙,新建了一尊世界上 最大的露天汉白玉四面佛,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只要心诚,有求必应呢。男孩眼前豁(hu。然一亮,仿佛找到了根治母亲疾病的灵丹妙药一般,兴奋 地跳起来。随即,他看到了同学晃动的那张制作精美的门票。倏 (sh中地,刚刚 燃起的希望之火顷刻间灰飞烟灭。30里山路不会阻挠男孩前行的脚步,可没有 钱铺垫,他知道难以跨过那很高的门槛。明天就是星期天,天快放亮时,男孩终于做出了去试一试的决定。他想起老 师说过的话:幸运总是光顾那些敢于一试的人。好像是为了验证他的诚心和勇气,天公故意下起了雨。男孩没有迟疑,

6、找到 雨披,用塑料袋把干粮、背包、水包好,骑上自行车上路了。路上经过雨的洗礼, 又承受了太阳的炙(zh。烤,3个多小时的行程,男孩早已精疲力尽。他怯生生、羞答答地挪到门口,对管理人员说:母亲病得厉害,我想去求观 音保佑她,可我没有钱可以想象得出男孩无助窘 (ji eng)迫的表情,仿佛可 以看到他可怜巴巴含泪的眼神,纵是冷血心肠,任谁也不会无动于衷,用这样一 颗赤子心做通行证的人,谁会忍心阻拦呢?阳光抒情般地洒在男孩身上,他感觉像天使的吻,那样的妥帖。他欢快地跑 上廷寿桥,抬头便看到神情安详的观音像正慈祥地看着他,正要跪拜,一回头, 看到有个白发苍苍的爷爷站在桥头远远地仰视佛像。 一定是那些高

7、高的台阶和打 滑路面让老人望而却步。男孩这样想着,便转身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老爷爷面 前,搀扶着他:老爷爷说:这么多人,只有你肯扶我一把,只有你心存善念啊。男孩跪在观音像面前祷告完毕,发现膝盖处被海绵蒲垫上的雨水浸透了。他 想起背包里的方便袋,如果把它拆开铺到蒲垫上,后来的人不就不会把裤子弄湿 了吗?于是他把四面佛前面的垫子上都铺上塑料布。老爷爷看到男孩的举动,拍拍男孩的肩膀:别人礼佛却看不见佛,惟有你心中有佛,佛在你心中啊。孩子, 你不用再礼拜了,心中有佛的人,把别人都当做佛来教来待,这样的人,佛怎么 能不把福泽降于他呢?放心吧孩子,你母亲的病会从此好起来。几天后,男孩意外地收到了一笔为母亲

8、治病的赠款,那个署名“心是自己镜 子”的人,在留言中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有时候,善是一种循环,起点是爱,终点也是爱;更多的时候,善不仅仅是 简单的循环,一如空中降洒的甘霖,滋润大地后,又升华到空中,来自你,最终 归于你,而且加倍。陌生的亲人万圣节的前一天,我下榻到华盛顿波多马克河河畔的一家旅馆里,旅馆有极 大的院子,白色的房子是殖民地时代古色古香的建筑, 家具也全部都是殖民时代 的典雅形式,让人感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每天晚上7点,旅馆摇铃提醒人们吃饭的时候到了,所有的客人一起下楼去 吃晚饭。旅馆的老板娘待人很热情,每次都和大家一起边吃饭边聊天,很是亲切。和我们一起吃饭的还有一

9、位长年住在旅馆里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一个人住一个房间,每天下午会到院子里去散步,总有一位侍者悄悄地跟在身后。 这位老 太太对人和善,但对我们的谈话她是插不上嘴的, 只能对大家报以微笑。每次吃 完了,她都会谢谢大家,先行离去,因为她是老太太,大家照例都会站起来送她, 以示礼貌,老板娘一定会陪她走回房间。我们几位同事对这位老大太很感兴趣,我们知道长期住旅馆是相当昂贵的, 而这位老太太又不像是有钱人,她一点架子都没有,对大家特别客气,每次侍者 给她加菜,她一定左谢右谢。有一天晚上,大概 11点半左右,我们被旅馆里的 嘈杂人声弄醒,原来老太太不见了,很多人四处在找她,大家都认为老太大一定 梦游到什么地

10、方去了。这时候外面下起了小雨,十几住房客冒着雨把院子里都找 遍了,后来又分头开车出去找,最后终于在很远的公路上把糊涂老太太找了回来。老板娘看到老太太平安归来,如释重负。老太太仍然笑眯眯地不断感谢大家, 她看到了被雨水打湿的老板娘,心疼地对她说:“真要谢谢你,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你根本不认识我,却对我这样好,让我住在这里,从来不向我要房租, 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安身。”老板娘听了这番话,几乎昏倒过去, 后来索性跑到隔壁房间去放声大哭。这一哭把我们大家都给弄蒙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天早上吃早餐 的时候,老板娘来找我们,一方面感谢我们,一方面解释昨天晚上的事。原来老 太太是老板娘

11、的生身母亲,只是她得了老年痴呆症,忘了这个女儿,一直以为老 板娘是陌生的好心人,因此对老板娘心存感激;她老是笑眯眯地,也是因为她认 为她真有福气,晚年有胜似亲人的陌生人供给她吃住, 使她无忧无虑地生活。可 是作为亲生女儿的老板娘,听了母亲那番话,心里却说不出有多难过。多年以后,当我再次有机会光顾那家旅馆的时候,没忘了向老板娘询问她的 老母亲,老板娘告诉我,她母亲已经在 3年前过世了,在过世之前,母亲一直快 快活活的,因为她以为大家都是陌生人,陌生人对她那么好,当然心情一直很好, 她无疾而终,在睡梦中过世。老板娘说,她母亲直到临终也没能认出她来,这是她感到万分遗憾的。她从 媒体上得知在美国,像她

12、母亲这样患有痴呆症的老人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不认识 自己亲生的儿女、不认识相伴一生的老伴、不认识周围的亲人,经常一走出去就 忘了回家的路,他们多么需要“陌生人”的帮助和照顾。自从母亲去世以后,老板娘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决定将余生专门奉献给陌生 人,做一个好的义工,因为她知道这样做,会使很多人快乐。于是她每周去一家老人院,带上一大包旅馆厨房当天烤出来的蛋糕和饼干, 老人们看到她来都非常欢迎老板娘说,其实这些老人并不需要她带去的食品,老人院里什么都有,他们 需要的是陌生人的关心,知道有人还想着他们就够了,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什 么呢?都是志愿者40岁的家庭主妇墩子每天都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工作上正春风

13、得意的丈夫每天不是出差就是加班,要么就是陪客户应酬,很 少正儿八经地在家里待着,正上中学的儿子又正是对母亲敬而远之的年龄。为了打发时间,墩子准备找份工作干干或者参加成人文化讲座。可是出去工 作,必然要受辛苦,参加文化讲座呢,又要花钱。正在伤脑筋的时候,一向热衷 于志愿者活动的佐藤夫人建议墩子参加她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说出去又好听,更不用花钱,还能为不幸的人们带来快乐,简直太有意义了。墩子立刻 打起精神,向佐藤夫人问追:“那是什么内容的志愿者活动呢?”“我现在的计划,是用我们的力量去温暖镇上那些一个人孤独生活的老人, 一个月去拜访他们几次,拉拉家常,给他们带点好吃的饭菜。没什么难的。”“

14、这样啊,我也能做。”就这样,墩子参加了佐藤夫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墩子的志愿者对象是一位 名叫片桐的75岁的老人。片桐老人原来是一名教师,夫人已经去世了,女儿也 出嫁了,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墩子立刻做了自己拿手的豆腐包寿司,兴冲冲地去了片桐老人家。片桐老人 给墩子的第一印象是个有点顽固的老头儿。 接触了几次之后,他们的关系越来越 融洽,墩子絮(x。絮叨(dB)叨拉家常时,片桐老人是一个绝好的倾听者,对于 墩子做的饭菜,片桐老人也是赞不绝口。这样的志愿者活动进行了两个月之后,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墩子一 变得开朗,墩子家的气氛也为之一变。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轻松,丈夫和儿子 在家的时间也越来

15、越长。这大,对好久没登门的佐藤夫人,墩子一个劲儿地感谢道:“我现在才知道 为别人做一点事情是这么快乐!”听到墩子这么说,佐藤夫人也感到很高兴。从墩子家出来后,佐藤夫人径直去了片桐老人家。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下,片桐老人正坐在屋檐下悠闲地喝茶。他听了佐藤夫人 的一番话之后,也非常满意地说:“那真是太好了,我觉得自己参加这个拯救不 幸的家庭主妇的志愿者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传递快乐的人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邮差。每天他都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 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邮差是一份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 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老邮差。凡是接受过

16、清水龟之助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 民们从他手中拿到信件和报刊的时候,也得到一份他带来的由衷的快乐。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以前得到这个奖项的大都是 “社会精英”,但有一年政府却将其颁给了清水龟之助。有人对一个邮差获此大 奖感到不解。但是,在得知清水龟之助的事迹后,他们改变了看法。不少人认为, 经济界人士给公众带来了富裕,清水龟之助则给公众带来了快乐,而快乐是无法 以金钱购买的。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清水龟之助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地干一份如此枯燥的工 作。清水龟之助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随母亲到寺院进香,看到方丈在洗鲜桃, 孩子站定了不想离去,方丈便把洗好的桃子递给孩子,但孩子的母亲觉得这样不 好,不让孩子伸手,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