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想政治 必修课程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复习回顾请大家回忆一下,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什么?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属于精神范畴)生活与哲学的主题是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Culture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一、体味文化1、“鸟鸣山更幽”是文化现象吗?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种“纯”精神产品?3、文化和文明是一回事吗? 想一想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也就是说,文化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文化一经
2、产生就对人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重要标识,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在人类历史上,虽然流传着各种关于文化起源的神话传说,但是,并不是神创造了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神话传说本身也是人类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发展的水平。文化体现人类生活的发展水平,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最终要依赖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本动力。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不断体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无论是
3、创造文化还是享用文化,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人们的文化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粹精神性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如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等)展现自身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和文化修养。区别: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化与文明1、文化万花筒一、体味文化(1)文化形式:丰富多样(2)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芭蕾舞天鹅湖杂技戏剧(一)文化“万花筒”合唱芭蕾舞读 唱 讲 传经典歌故事箴
4、言音乐影视小品绘画舞蹈杂技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时间上)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图 腾信息高速公路古今文化龙图腾公元前4000多年苏美尔人 楔形文字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老安葬前做法事 摩崖石刻 中国印 2008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奥运文化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北京故宫苏州拙政园城市雕塑林语堂谈南北文化的差异(吾国与吾民) 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吃大葱,爱开玩笑。 在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
5、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休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 在中国正南的广东,我们看到另一种中国人。他们充满了种族的活力,他们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好斗,好冒险,图进取,脾气急躁,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具特色西班牙的斗牛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一)文化“万花筒”一、体味文化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3.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钱钟书说过:“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6、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文化是什么?当代西方学者罗威(A.Lawrence Lowell)说得很妙: 我被托付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着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观点三:街道边的宣传栏墙上贴的市民文明公约,它与我们说的文化有密切关系,我觉得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文化呢! 观点一:文化就是知识,人们常说这个人有文化就是指的他很有知识。如果
7、一个人从来都没有读过书,那他就一定是个没文化的人。 观点二:文化并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电影中的画面和故事、各种摄影作品、建筑、文艺节目等虽然不是书本知识,但也应该属于文化的内容。大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语言科学哲学宗教风俗习惯道德艺术(文明)小文化中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是什么(二)、文化是什么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内容包括(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形成理念下列属于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是: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5)宗教活
8、动 6)克隆技术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9)军队10)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11)参加学校运动会12)参加演讲会13) 某国议员竞选纯自然山水、景观不是文化3.4.5.6.7.11.12. 2、特点1、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1)文化是人类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个人的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3、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物,且咧嘴示警,她们虽然是人,却是没有文化的人。 小故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
9、象黄山不能称之为文化。将黄山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而一个远离家乡的人看到月亮时,会更有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月亮对于农民来说,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满; 天文学家眼中,月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已。 合作探究:不同年龄和行业的人对月亮为什么有不同的认识?归纳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相对个人来说
10、)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1)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谁更有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表现在日常言行中。归纳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甲骨文 简 牍 纸 书 电子书我们现在怎么知道古代的文化是怎样的呢?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2、文化是一种素养3、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11、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影响2、文化力量的影响(1)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三)、文化的力量 犹太民族亡国近2000年,1948年才立国,2000年的亡国历程中她的民族分散在世界各地。一般而言,一个民族如果亡国2000年,这个民族早就被别的民族同化了,但是犹太民族为什么在亡国2000年后还能复国,还能成立以色列国呢?因为犹太民族虽然国家亡了,但她的什么没有消亡?她的文化、她的信仰没有消亡,他们民族的文化被保留了下来,于是他们就有了凝聚力,有了复国的基础。感受文化的力量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影响十月
12、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至引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人权自由,反对教权,反对专制。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对亚洲的影响也很大,推动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维新变法。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思想启蒙运动这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许振超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文化的作用可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的影响:A文化的转化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形象策划服务合同
- 专业分包施工合同协议书
- 旧机动车买卖居间服务合同
-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劳务承包合同
- 广州华立学院《区域数字经济调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下压式接力跑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信息与内容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家具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诊所申请医保定点资料模板(一套)
- 2023年英语专业四级时态测试题及答案
- 《社区康复》课件-第十一章 其他疾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3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项目团队的激励和激励理论
- 广东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申请材料清单说明(2024年)
-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
- 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健康教育干预课件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查房
- 八年级物理课程纲要(八下)
- 湖北省首届体育社会组织益启体育项目大赛福寿康宁系列赛事活动体育品牌赛事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