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关于中国企业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开题报告:关于中国企业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开题报告:关于中国企业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开题报告:关于中国企业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开题报告:关于中国企业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附件10:论文(设计)管理表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关于中国企业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系(院)经济管理系专业班级06 公共事业本 科班(理财)学科管理学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号职称教授一、选题的根据( 1、内容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2、撰写要求:宋体、小四号。 )选题来源:从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变革。社会环境的变幻莫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 业正在重构其内部组织结构来增强企业的实力,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从而获得更强有力的竞

2、争优势。自丰田、通用食品和沃尔沃这些大公司在20世纪70 年代率先引进团队管理模式以来,团队合作的新型组织工作方式渐渐在企业中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财富500 强中大约有80%的公司都在组织内部运用团队管理。1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西方先进管理思想逐步进入我国企业的实践中,我国工商企业组织也越来越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建设和培养,如宝钢、海尔、联想等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组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显著的绩效。在相关的研究中,注重团队文献不是很多,又因团队的发展时间较 短,团队灵活性较强,而团队积极合作精神又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团队积极合作 精神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企业的实践中,都还欠完善。从目前的

3、研究状况看,理论 界主要从结构上以及团队精神与社会、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的关系上研究较多。把团队 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协作能力视为组织激励、组织文化的结果,甚至认为团队本身就是具有合作效应。然而,我们认为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实践,离开这一基本属性来谈企 业团队的建设意义甚微。本文试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团队积极合作精神建设的因 素,进而提出建设团队积极合作精神的指导思想、标准和目标以及建立开放的团队管理 模式的建议。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团队在很久以前已出现在体育、军事、经济等领域,但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首先起源于日本。日本在二十世纪( 下同 )50年代面临产品质量低下、技术落后、出口竞争乏力等

4、问题,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结合日本民族文化特点,率先把团队模式运用于生产系统。团队工作方式的采用,改变了过去一线工人按预先制订的规程完成上司给定的工作任务,责任下放把工人从传统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中作为机器的附属物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大增强了生产一线的劳动组织的灵活性,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种组织形式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现实表明,这种管理模式在当时日本的经济背景下,对日本经济的腾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60至 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企业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团队管理模式运用在日本取得成功后引起了西方国家极大的关注,美国

5、等国家专门派出专家到日本进行研究,并借鉴这种管理模式加以推广。90年代欧美许多著名的企业如通用电气、惠普、强生、克莱斯勒、波音、摩托罗拉、联邦快递、苹果电脑、百事可乐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将团队建设(Teambuilding) 引入组织管理,并致力于高效团队建设的研究。 甚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他的主要行政人员进行团队建设训练。19%年,培训杂志抽取了456家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公司作为样本,对组织中的团队实践情况作了一次广泛的年度调查。结果发现,几乎四分之三的组织( 包括学校、医院、政府机关) 拥有团队,而且这些组织中一半以上的工人在各个团队中工作。可见,以协同合作为主要形式

6、的组织团队 (Workteam Or Teamworking) 成为了全球企业经营管理的热点。但 由于 团 队的发展时间较短,团队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都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目前,虽然团队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和应用,但其主要成效主要局限于工人这一层次,在更高层次,比如专业人员和经理人所组成的团队,人们发现现实团队与理想团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怎样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仍然是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选题意义:目前, 中国加入WTO, 国内企业在面临国内同行业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面临着国际500强等诸多企业的严峻挑战。而有效地发挥企业团队

7、精神,有助于企业集中人、财、物,发挥集体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新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显然企业团队精神的作用极大,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发挥团队精神。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团队精的发挥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而配套的措施,而且各方面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使企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专业分工更加细化,仅靠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无往不胜,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必不可少,团队建设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建设高效团队是企业管理的难题。团队精神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

8、,企业竞争已步入激烈化程度,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的潮流中乘风破浪,就需要团队精神。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将难成大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难以强大。在我们身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IT 界的精英,他的巨大成就令世人赞叹,而他带领的微软团队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微软向世界正式推出Windows95 产品时,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营销活动,它整合了营销沟通中的各个层面,而所有这些沟通活动展示了整修营销沟通的伟大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微软营销部和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其他公司的统一团队精神,从而造就了微软的辉煌。而张瑞敏领导的海尔团队同样优秀,海尔公司的崛起茁壮成长,决不

9、仅得益于它的统军人物,还得益于其麾下的整个团队中的每位员g工努力。海尔的价值观定义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团队的研究可以追朔到20世纪50年代。Deutsh(1949) 早就指出合作与竞争对组织的影响,Deutsh认为,应该使人们在组织中具有共同目标,在共同的目标下合作共事。到了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日本丰田汽车等公司把团队这种组织形式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使日本经济产生飞跃性的发展,引起西方国家的不断效仿和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 从此, 人们对团队的研究进入火热化阶段. 在 1993年十

10、大管理畅销书中,以 “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书,竟占有了3本之多。目前,人们团队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静态的、孤立的状态下的团队研究。对在现实中动态的团队研究,人们所取得的成果相对不足。静 态 研 究:在这 方 面 人们主要集中在团队的内涵、团队与群体的区分和团队构成的因素等方面研究,己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斯蒂芬罗宾斯 (1994) 认为工作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他指出所有的工作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能成为工作团队,并根据团队成员的来源、拥有自主权的大小以及团队存在的目的不同,将团队分为问题解决型团队(Proble

11、m-solvingTeam)、自我管理型团队(Self-managed Team) 、跨功能型团队(Cross 一 functional Team) 三种类型。桑德斯特洛姆 戴穆斯 (1990) 则根据四种变量,即团队成员与组织内其他成员差别化程度的高低、团队成员与其他成员进行工作时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团队工作周期的长短以及团队产出成果的类别,把团队分为四个类型: 建议或参与式团队、生产或服务团队、计划或发展团队、 行动或磋商团队。英国的管理顾问、网络研究专家威廉斯,根据他本人工作经验,后来又把团队区分为团体和工作队,并提出“团体一工作队连续流”理论。他认为 : 连续流的一端是个人的松散联盟,他

12、们不太需要合作,不用做出太多的集体决定,没有也行 ( 当然有更好) ,另一端则是紧密结合的工作队,他们的成绩完全取决于相互之间能否有效合作,是否紧密结合。威廉斯指出任何工作团队都根据其相互依赖程度和共性程度两个因素的不同,均处在连续流两极之间的某一位置。卡特森伯奇和史密斯(Katzenbach&Smith)(1993) 切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团队比群体有更多的含义。他们认为当群体成员间发展到有共同的承诺感和力求协同行动的时候,该群体就发展成为团队。他们从六个方面总结团队的内部行为: 尽量少的人数: 适当的技巧; 有意义的远景目标; 具体的近期目标 : 清楚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相互的责任感。他们

13、以此六个方面作为团队内部行为的典型特征,并把这些内部特征作为和一般工作群体和小组的区别标准。虽然人们目前对的团队的概念、团队与一般性群体的区别等问题已经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高效团队这方面的内容切涉及较少,只是就其表现的特征以及形成条件两方面作出描述,没有就高效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如同团队与群体的关系一样进行明晰. 这种情况下. 必然难以形成建立高效团队的有效措施。动态研究:动态研究, 人们主要集中于团队效能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团队建设途径两方面的研究。目前,人们认为团队的效能主要受团队构成、凝聚力、团队目标和领导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王垒(1993) 认为,凝聚力与绩效有循环依存的关系。高凝聚力可

14、能促使成员共同努力提高绩效; 而绩效提高也反过来鼓舞士气,提高凝聚力.Smith 等人 (1994) 则研究指出, 在小型的高技术企业中,高层管理群体的凝聚力与其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Campion等人(1993) 研究了金融服务企业中的80个工作群体,结果发现群体效能与5类设计变量有关。它们是 : 团队工作设计( 如团队中自我管理的程度); 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 ; 团队构成( 特别是成员的异质性): 群体内运行过程(intragroup process):情景因素(contextual factors). 虽然人们在以上因素对团队效能存在影响这点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对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团

15、队效能以及影响程度有多大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组织环境对绩效的影响这点人们存在很大差异。尽管有足够证据证明,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方式通常比传统的官僚的组织方式会带来更高的组织效能,但是由于在组织变革的研究中实行一项以上的变革,结果混淆了这一证据。“什么使团队有效?”人们通常通过对群体结构、领导、目标设置等等的研究来直接分析这一问题。相比之下,如何改造组织环境,使高效团队的建设得到组织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对许多群体研究者和理论家来说,是一个相当非传统的问题,并且也是一个使人烦恼的问题。由 于人 们 在团队的动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组织环境对团队效能的影响方面。因此人们在团队的建设方法

16、上更多是依据团队静态的研究成果,抛开组织环境不谈。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人们目前进行团队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四种: 一是贝尔宾(Belbin)1981年提出团队角色途径; 二是魏斯特(West,M .A. ) 提出的价值观途径; 三是卡特森伯奇 (Katzenbach) 及史密斯 (Smith) 提出的任务导向途径; 四是以T一小组训练为代表的人际关系途径。但团队的运行离不开特定的组织环境,离开组织环境谈高效团队建设就如同离开土地谈种子的生长率一样没有意义,按照这种团队建设方法指导团队建设显然不可能建设出高效的团队,这也是当前团队建设失败的重要原因。研究目标: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高效团队的

17、主要特征,从团队的内部和外部探讨高效团队的形成条件以及团队建设失败的原因,以便为实际团队建设在内部构造、团队精神塑造以及营造外部运行环境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本论文采取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运用逻辑推理、归纳分析等论证方法。本文通过对团队的内涵、团队与高效团队的辩证关系以及高效团队的特征进行分析,找出高效团队形成的条件,然后结合当前团队建设的主要理论和团队建设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当前团队运行的主要矛盾,最后据此提出建设高效团队的主要方法以及怎样进行高效团队建设。内容创新点:本文作者通过介绍团队的概念、特征以及分析企业在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团队建设理论破

18、解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作者的企业管理经验,提出了建设高效团队的途径,对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借鉴的意义。主要参考文献:1 美 斯蒂芬 .P. 罗宾斯 , 大卫 .A. 德森佐 . 管理学原理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2 美 弗兰克拉夫斯托,卡尔拉森 . 最卓越的团队合作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 TOC o 1-5 h z 出版社,2004.3 美 理查德 .L. 达夫特,雷蒙德A.诺伊 . 组织行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美 彼得 . 德鲁克著. 管理实践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二、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 1 、内容包括

19、: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2、撰写要求:宋体、小四号。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在学校人大资料室及阅览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借阅相关书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与思考,寻求理论依据。利用网络及各大校园的数据库查找相关的期刊文献,以便获得更详尽的信息资源,从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便于在以后的撰写过程中应用。问卷调查法: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对选题中涉及的地区及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吸收有价值的信息,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访谈法:在选题涉及的地区进行访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应用。研究手段:不断查阅资料,并对查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对整理后的文献资料仔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通过自己的耐心总结和研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可行性分析:有较充裕的时间,对所查阅的资料和文献进行仔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