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天火之谜_第1页
精选天火之谜_第2页
精选天火之谜_第3页
精选天火之谜_第4页
精选天火之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火之谜?天火之谜?教学设计?天火之谜?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第一局部写了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东西,第二局部写富兰克林通过亲自进行的“风筝试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最后一局部写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创造了避雷针。文章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精神。文章语言清晰、简约,细细读来,理性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性。本单元的主题是“百折不挠。【学情分析】 :五年

2、级的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为了揭开“天火之谜富兰克林是怎样做 “风筝实验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要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式。这篇文章为了树立人物形象,采取了一些写作手法:文中作者写雷暴的可怕,那是为了衬托富兰克林毫不畏惧的精神;写人们对富兰克林的嘲笑,也是为了衬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在讲解课文时,着重渗透这一点。通过“风筝实验才解开雷暴的秘密的。因此,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从比拟实验风筝与一般风筝的不同到感受富兰克林为科学研究不顾自己的生命再到富兰克林发现秘密的欣喜假设狂的心情,逐层深入,环环相扣,既了解了“风筝实验

3、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又感受到了富兰克林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勇于为科学研究奉献一切的精神。【教学流程的设计】:我设计了两大板块,一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复述“风筝实验。第一个板块设计是基于文章表达的方法考虑的,因为文章前三自然段采用了比照衬托的手法,其目的是突出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字,看看同是雷电现象,富兰克林和众人看到有何不同,你从中了解到什么。这样设计学生思维深度大,有探索价值。第二个板块是基于复述课文考虑的,先请同学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富兰克林在什么气候做实验?用什么材料?是如何做实验的?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读书的能力,也能让他们对整个实验有了比拟清晰的

4、印象。接着,我让学生交流:“在实验中,你读懂了什么?然后复述课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习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缺乏为奇、“欣喜假设狂造句。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4.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做实验的局部,有感情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第 一 课 时略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二局部。1齐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它在文中的作用。2.出示第三组词:混为一谈难以置信冷嘲热讽缺乏为奇1“缺乏为奇自己说说什

5、么意思?2课文中什么“缺乏为奇?在你生活中有哪些“缺乏为奇的事情呢?3用“缺乏为奇练习说话。3默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个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解开的?4.当时的人们是怎么议论的?齐读第三段。1人们为什么对他冷嘲热讽?怎么挖苦,说了什么话?板书:坚决。2面对嘲讽,面对前人的迫害,他畏缩了吗?动摇了吗?沉默了吗?你感受到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勇于探索5学习第4.自然段小结: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1勇于探索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2读“风筝实验这一局部。A.明确实验的条件和器材。在课本上做批注做实验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情况、实验器材等。

6、B.汇报,对照课本插图明白实验器材的作用。1“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2你理解麻绳上的纤维为什么要“怒发冲冠吗?联系生活中头发的静电现象谈一谈。3你体会到富兰克林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那该怎么读这一句?要读出有惊奇发现的心情 4)“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蓝色的火花和“发麻说明了什么?从这里你觉得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为研究科学,不怕危险,敢于试验 5) “富兰克林欣喜假设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这时候,富兰克林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那该怎么读这一句?三个感慨句要读出他成功的喜悦。(3)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富兰克林的勇于探索、敢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4)指导复述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经过。6.学习第5自然段1理解“无稽之谈。2富兰克林实验成功了,那些取笑过富兰克林的人现在会怎样说?3小结。4用课文的语句说说第二局部的段意。二、学习第三局部1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2用课文的语句说说第三局部的段意。3.思考:富兰克林根据这一原理创造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体会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首尾照应的作用。四、小结:为什么富兰克林能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