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 - 10 EDI电子商务系统_第1页
电子商务概论 - 10 EDI电子商务系统_第2页
电子商务概论 - 10 EDI电子商务系统_第3页
电子商务概论 - 10 EDI电子商务系统_第4页
电子商务概论 - 10 EDI电子商务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EDI电子商务系统 1. 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 2. EDI的运作方式 3. EDI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与实施 4. XML超越EDI电子商务系统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一、什么是EDI?传统的贸易过程(同样的交易信息的不同文件要经过多次重复的处理才能完成。)电脑技术的使用 (电子手段来代替传统的纸面的信息记录和信息传输方式)比较手工方式下和EDI方式下贸易单证的传递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EDI的概念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译为电子数据交换)就是模拟传统的商务单据流转过程,对整个贸易过程进行了简化的技术手段。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

2、转变权威机构关于EDI的定义:美国国家标准局EDI标准委员会对EDI的解释是:“EDI指的是在相互独立的组织机构之间所进行的标准格式、非模糊的具有商业或战略意义的信息的传输。” 联合国EDIFACT培训指南认为,“EDI指的是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标准格式数据的交换。” 国际数据交换协会的EDI手册商,对EDI的解释是:“EDI是使用认可的标准化的和结构化的电脑处理的数据,从一个计算机到另外一个计算机之间进行的电子传输。”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对EDI概念的理解(1)EDI是计算机系统之间所进行的电子信息传输;(2)EDI是标准格式和结构化电子数据的交换;(3

3、)EDI是由发送和接收者达成一致的标准和结构;(4)EDI由计算机自动读取而无需人工干预;(5)EDI是为了满足商业用途。 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我们的定义:EDI是参加商业运作的双方或多方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标准商业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在参与方计算机之间所进行传输和自动处理。 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二、 EDI的历史 EBDI(Electronic Business Document Exchange ):由计算机自动生业成商单据,如订单、发票等,然后通过电信网络传输给商业伙伴 .EDI的好处包括: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减少错误、减少库存、改善现金流动等。 1.EDI从技术

4、到商务的转变二、 EDI的发展概况EDI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商业数据的标准化和增值网络服务商的发展过程。真正推进EDI发展的是那些独立的EDI网络增值服务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电信政策逐步放宽,私营网络增值服务商的出现使EDI走向了商业化的发展。 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国外EDI发展概况: 美国EDI发展历程:美国是最早应用EDI的国家之一。 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英国EDI的应用英国应用EDI的行业主要是零售业、制造业、运输业、公共事业、医药业、政府部门。零售业、制造业和运输业的EDI应用,主要是围绕采购和销售等核心业务进行的,主要处理发票和订单。 1.EDI从技术

5、到商务的转变EDI在国内的应用情况我国是1990年正式引入EDI概念的。同年9月,中国申请加入了亚洲UNEDIFACT委员会(ASEB),并宣布中国UNEDIFACT委员会(CEC)的成立。进入“九五”以后,“现代商贸EDI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示”的六项项目列为国家科委“九五”重中之重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EDI从技术到商务的转变三、EDI的影响网上银行的转账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EDI会促使未来商业伙伴之间的运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EDI不仅是一种新的通讯技术和传递方式,而且也是联系国际生产和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桥梁EDI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将会给国际商务活动乃至全球的社会活动带来一场结

6、构性的革命。 接口模块 这个模块连接着相应的EDI用户,同时也可以与本单位其他信息系统连接。用户接口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向用户提供友好界面, 业务管理人员可用此模块进行输入、查询、统计、中断、打印等,及时地了解市场变化,调整策略。 内部接口模块 这是EDI系统和本单位内部其它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接口,一份来自外部的EDI报文,经过EDI系统处理之后,大部分相关内容都需要经内部接口模块送往其它信息系统,或查询其它信息系统才能给对方EDI报文以确认的答复。 报文生成及处理模块 该模块有两个功能:a.接受来自用户接口模块和内部接口模块的命令和信息,按照EDI标准生成订单、发票等各种EDI报文和单证,经格

7、式转换模块处理之后,由通信模块经EDI网络发给其它EDI用户。b.自动处理由其它EDI系统发来的报文。在处理过程中要与本单位信息系统相联,获取必要信息并给其它EDI系统答复,同时将有关信息送给本单位其它信息系统。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经双方EDI系统多次交涉后不能妥善解决的,则把这一类事件提交用户接口模块,由人工干预决策。格式转换模块所有的EDI单证都必须转换成标准的交换格式,转换过程包括语法上的压缩、嵌套、代码的替换以及必要的EDI语法控制字符。在格式转换过程中要进行语法检查,对于语法出错的EDI报文应拒收并通知对方重发。通信模块该模块是EDI系统与EDI通信网络的接口。包括执行呼

8、叫、自动重发、合法性和完整性检查、出错报警、自动应答、通信记录、报文拼装和拆卸等功能。基于Internet的EDI要能够与Internet相连并保证EDI系统的安全性。EDI系统构成要素计算机应用程序EDI标准EDI软件及硬件软件: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通信方式)硬件:计算机、Modem、通信线路通信设施点对点运作模式以清算所为中介的运作模式(EDI服务中心)采用存储转发,提供电子邮箱网络管理应用系统文件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将应用系统源文件转换为平面文件将平面文件转换为EDI标准文件在EDI标准文件中加上通信层EDI标准格式文件,就是所谓的EDI电子单证,或称电子票据。它是EDI用

9、户之间进行贸易和业务往来的依据。EDI标准格式文件是一种只有计算机才能阅读的ASCII文件。它是按照EDI数据交换标准(即EDI标准)的要求,将单证文件(平面文件)中的目录项,加上特定的分割符、控制符和其它信息,生成的一种包括控制符、代码和单证信息在内的ASCII码文件 EDI网络服务中 心运输业海关航空业进口商报关行金融业仓储业出口商保险业国际网络国内网络电子数据交换传输数据的存储报文标准格式转换安全保密提供信息查询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供昼夜24小时不间断服务提供信息增值服务等。EDI的工作方式用户在现有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上进行信息的编辑处理;通过EDI转换软件将原始单据格式转换为中间文件;再通

10、过翻译软件变成EDI标准格式文件;在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交换信封;通过通信软件发送到增值服务网络或直接传给对方用户;对方用户则进行相反的处理过程,最后成为用户应用系统能够接受的文件格式进行收阅处理。 映射(Mapping) 生成EDI平面文件EDI平面文件(Flat File)是通过应用系统将用户的应用文件(如:单证、票据)或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成的一种标准的中间文件。这一过程称为映射(Mapping)。翻译(Translation) 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 通信 这一步由计算机通信软件完成。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接入EDI信箱系统,将EDI电子单证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EDI信箱系统则自动完成投递和转

11、接,并按照X.400(或X.435)通信协议的要求,为电子单证加上信封、信头、信尾、投送地址、安全要求及其它辅助信息。 三、EDI的标准问题EDI实施需要不同通信层次:通信基础设施层次EDI报文/通信层次:EDI通信标准EDI报文标准(X.25/X.400/X.435/X.500)三、EDI的标准问题目前,世界上通用EDI标准有两个: 一个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主持制定的X.12数据通信标准。它主要在北美使用。 另一个标准是EDIFACT(EDI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ation),最早在西欧使用。 近年来,联合国鉴于EDI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程序与文件的简化,ANSI X.12和EDIFACT两标准已经被合并成为一套世界通用的EDI标准,可以使现行EDI客户的应用系统能够有效地移植过来。三、EDI的标准问题EDI标准主要提供: 数据结构定义(EDI标准的结构:将每次要传递的数据由粗到细分成五个层次:交换(Interchange)、功能组(Function Group)、报文(Message)、段(Segment)、数据元(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