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马克思关于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解读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阅读姓名:王红向学号:201121020007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摘要 1843年,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突出,而这是黑格尔哲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于 是马克思就转向了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其中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关系问题是重要的一方面。 针对黑格尔认为国家作为无限的绝对的精神把自己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两个领域,家庭和市民社会 本身没有独立性,它们必须以国家为基础和目的;马克思针锋相对的提出市民社会和家庭决定国家, 他们才是真正的动力,真正的基础。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理论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 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
2、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对以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 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关系马克思对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理论批判的背景1、马克思对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批判的社会背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于1843年3月至9月底在克罗茨纳赫写下的一步篇幅巨大的未 完成的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也是马克思从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律观转向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 一部重要的法学著作,马克思之所以写这部著作,是专门对黑格尔法律哲学进行分析和批判,是与 马克思早期的法律思想及其演变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此时,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是黑格尔的哲学观无法解释的,特 别是通过林木盗窃
3、法的研究和对摩塞尔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的考察,使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的国家观、 法律观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即在黑格尔看来,在人类历史上起支配作用的是精神力量、绝对观念。 因此,国家、法律都应该受到理性规律的支配。但是,马克思看到,莱茵省议会的立法过程不是如 此,在整个立法过程中,是土地所有者,森林所有者占了上风,立法者根本不是从理性出发立法, 从而在整个过程中,理性显得软弱无力、束手无策。于是,摆在马克思面前一个尖锐的问题:究竟 是相信黑格尔的国家是理性的实现的论断,还是相信自己所观察到的生活的事实?这就促使马克思 对黑格尔的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学说的怀疑和批判,进行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2、黑格尔对
4、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概念的界定黑格尔首先分析了家庭的基本含义,他说:“家庭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完成起来的:(一)婚姻, 即家庭概念在其直接阶段中所采取的形态;(二)家庭的财产和地产,即外在的定在,以及对这些财 产的照料;(三)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解体”1(p17可见黑格尔此时认为家庭是一种天然的自然基础,是 由婚姻、爱、教育等构成的共同体。市民社会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市民社会就是指政治共同体或者国家 可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市民社会和国家是没有区别的,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不存在独立意 义上的市民社会。直到黑格尔这里,第一次把国家和市民社会分离开来,他认为国家是一种更重要 的“
5、理念”上的实体,市民社会则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存在。市民社会具有与家庭和国家不 同的特性,“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他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 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 但是,特殊的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 2P196这样,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实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对于国家这个概念,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现实的观念,精神,它“把自身分为自己概念的两个 理想性的领域:家庭和市民社会,即分为自己的有限性,以便从这两个领域的
6、理想性中形成自为的 无限的现实的精神。”3睥可见,家庭和市民社会国家的两个概念性的领域,是最终达到国家这种最 高实体的一种中介。二、马克思对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理论的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黑格尔哲学中的重要的概念。但是,由 于黑格尔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他对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认识理论没有办法解决当时 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观点,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家庭。二是 家庭、市民社会决定国家。1、国家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两个有限性领域黑格尔认为国家就是绝对精神(现实的观念),国家把自身为家庭和市民社会两个理想性领域, 从而把国家的材料,即
7、国家事务分配到两个领域之中,这种分配对于单个人来说,是“通过情况、 任意和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为中介的” 4p9但是,另一方面,国家作为自为的无限的现实的精神, 它本身的发展需要外化,从而展现为家庭和市民社会两个有限的领域,然后通过否定之否定在达到 国家,这又是一种必然的划分。可见,现实的精神把自己划分为两个有限的领域既是理想的,又是 必然的,也是黑格尔本身的理论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个二律背反的表现。这样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 庭和市民社会变成了被观念规定的“有限性”,被规定为“现实的观念”所固有的有限性。这样观念 这个整体从自身分离出部分“以便从这两个领域的理想性形成自为的无限的现实的精神”。但是,
8、黑 格尔却没有认识到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的有限性是否能形成无限的绝对的精神,国家从家庭和市民 社会中又达到本身的途径是什么?这就如同人类用理性去把握人类理性之外的东西,从而陷入一种 困境。针对黑格尔的观点,马克斯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他们才是真正活动着”5p10 “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6p12此时,马克思已经认 识到黑格尔的错误,认为“制约者被设定为被制约着,规定者被设定为被规定者,生产者被设定为 其产品的产品”。7p12马克思认识到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真正的动力,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而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但是,马克思却认为家
9、庭是国家的天然基础,这一点仍然沿用了 黑格尔的家庭的概念,未能达到真正的唯物主义。可能是由于当时对家庭的研究材料和历史几乎处 于空白,马克思默认了黑格尔关于“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原始形式即“天然基础”的观点,而没有 看到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本身也是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分工发展的产物。2、家庭、市民社会对国家的依存性黑格尔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从属于、依存于国家,国家是家庭和市民社会自由充分发展的外在 必然性。市民社会和家庭中的法律和利益都必须从属于这种国家权力的本性,另一方面,国家有事 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内在目的,这就是说,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发展是以达到国家为目标的。黑格尔认 为,“正因为从属性和依存性是约束着
10、独立的本质并与这种本质背道而驰的外在关系,所以 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关系是一种外在必然性的关系,一种违反事物内在本质的必 然性关系”。8p8可见,黑格尔认为真是因为家庭和市民社会依存于国家,所以这种外在必然性关系 制约了家庭和市民社会自由自在的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他又说“正因为市民社会和家庭在其真实 的即在其独立的和充分发展中是作为特殊的领域而成为国家的前提”。如果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发展 是与他们自己的本质背道而驰的,那么又何来家庭和市民社会的这种“外在必然性的关系”并不只 是“背道而驰”的,还有促进二者自由充分发展的一面,即符合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质的一面。3、国家向家庭和市民社会的过度黑格尔认为
11、,国家作为绝对精神,它通过“观念自身内部”的发展,表现为国家的主观实体政 治信念和国家的客观实体政治制度。这样,政治制度就是无限的精神发展到现实性存在的表现。“信 念从国家机体的各个不同方面取得自己特定的内容。这一机体是观念想自己的各种差别及各种差别 的客观现实性发展。” 9内而这些有差别的方面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权力及其的职能和活动。也就 是说作为国家主体的政治信念,观念在国家中的发展就是表现为政治制度,而观念本身不同的差异 方面又要求政治制度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权利及其职能活动,这些权利及其职能活动并不是按照他们 本身的本质属性发展的,而是受到异己的本质所规定。“普遍东西(这里普遍东西是与观念同
12、一的东 西)不断地创造自己,而且以必然的方式创造自己,因为这些差别是由概念的本性规定的”。10p17 黑格尔“使作为观念的主体的东西成为观念的产物,观念的谓语。他不是不从对象中发展自己的思 想,而是按照自身已经形成了的并且是在抽象的逻辑领域中已经形成了的思想来发展自己的对象”。黑格尔认为国家取得自己的特定的形式,表现为家庭和市民社会,而这一过渡是如何实现的, 为了寻找这一桥梁,他又引入了主观实体政治信念和客观实体政治制度。而现实的政治制度的差别 性又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权力及其职能和活动,这些不同的权利及其职能活动通过“情况、任意、和 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为中介的”,从而分配给家庭和市民社会两个有限
13、性领域,但“从机体的一般观 念通向国家机体或政治制度的特定观念的桥梁并没有架设起来”。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市民社会理论所必不可少的问题,深入研 究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理论,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也有利于更好的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发展脉络,知道马克思唯物主义转向的萌芽。黑格尔的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理论对马克思有重要的影响。黑格尔虽然把家庭、市民社会 同国家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并发现了市民社会的基础作用。但是,黑格尔却把国家、市民社会和家 庭看作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的外化在世界上的实体性东西,他认为家庭是绝对精神的直接的或者天 然的基础表现,市
14、民社会是绝对精神外化到世界的一种分裂性表现,而国家却是绝对精神现实的无 限的实体,是绝对精神的最高的表现。正是因为黑格尔对家庭和市民社会的贬低,从而没有办法解 决现实问题,马克思才开始了对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市民社会才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 源地和大舞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和核心内容,是在深入研究家庭、市 民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问题,即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黑格尔对此问题认为绝对精神(国家)决定市民社会,正是因为马克思的深入 研究市民社会理论,从而得出与黑格尔相反的结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而是
15、家庭和市 民社会决定国家。可见对黑格尔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理论的批判,为马克思实现唯物世界 观的转变迈出了具有决定性的一步,这一批判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参考文献:【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中央编译局译.马恩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2.王浩斌,王飞南.市民社会: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4).廉清.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价值J.晋阳学报,2007,(5).王新生.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J .南开学报,2000,(3).李文峰,刘荣军.论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2010,(7).谢礼圣.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市民社会理论J.南通大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9).王思红,孙义兰.从思辨的市民社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