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页,共 66 页)广联达钢筋算量GGJ2013 操作札记要点模块(如柱、梁、板、基础、装修等)构件(定义属性时新建的是构件)图元(绘制的是图元,一个构件有 一个或多个图元)总则:流程:首层地上地下(如地下室部分)基础(如筏板) ;主体零星; 主体: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门窗洞暗柱/端柱暗梁/ 连梁;框架结构柱梁板;框剪结构柱剪力墙部分梁板砌体墙部分砖混结构砖墙门窗洞构造柱圈梁顺序:建工程建楼层建轴网绘图输入汇总看结果绘图输入:定义属性(及套用做法后)定义属性输入钢筋信息、绘制图形汇总计算后(查看工程量及计算式)常用快捷键功能:F1 :打开文字帮助F9:汇总计算F2:绘
2、图和定义界面的切换F10:显示隐藏cad 图F3:批量选择构件图元/点式构件绘制时水平翻转F11:打开钢筋编辑对话框F4: 绘图时改变点式构件图元插入点的位置及改变线 性构件图元捕捉顶点,达到偏移绘制效果。F12:设置想要显示的构件图元F5:合法性检查F6:显示跨中板带;梁原位标注时输入当前列数据Shift F3:参数化点式构件绘制时上下翻转F7: CAD 图层显示状态;显示柱上楼层板带和柱下基础板带。Shift 左键:偏移绘制F8:打开三维楼层显示设置;单构件输入时进入平法输 入。Alt+Z 、 Ctrl+Q :分别为是否显示动态提示、动态输入软件绘图设置:执行“工具菜单选项绘图设置” ,勾
3、选“动态输入”(包括“指针输入”和“标注输入”两种功能,它们之间用“键”进行切换。每个功能自身中采用“Tab 键”切换输入框) 、 “动态提示”选项。可使用快捷键组合Alt+Z 显示 关闭动态输入功能, 使用快捷键组合Ctrl+Q 显示 关闭动态提示功能。钢筋符号: A:HPB235 或 HPB300 钢筋; B: HRB335 钢筋,BE: HRB335 E钢筋,BF: HRBF335 钢筋,BFE: HRBF335 E钢筋 ;C: HRB400 钢筋 ,CE: HRB400 E钢筋 ,CF:HRBF400钢筋 ,CFE:HRBF400E钢筋 ;D:RRB400 钢筋 ;E: HRB500
4、钢筋 ,EE:HR500 E钢筋 ,EF: HRBF335钢筋 ,EFE:HRBF500E钢筋。注: “HRBF”代表细晶粒;“ RRB”代表余热处理。一、新建工程1 、工程信息工程信息按设计输入(结构类型、檐高、设防烈度决定着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影响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工程设置损耗模板:当地定额子目中如含有损耗(江苏计价表为2% )时,钢筋算量应选用“不计算损耗”。报表类别:下拉选项中有本地区报表得选本地区报表,若无则选择全统。地区报表优势在于有当地钢筋子目可套用。汇总方式:一般预决算均为“按钢筋外皮(不考虑弯曲调整值) ”。下料时可按“中轴线计算钢筋(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制作时,钢筋弯
5、曲后内皮变短、外皮变长、中轴线长度不变,我们实际下料用的是中轴线长度。外皮长度是按图中计算出来的长度,亦即预算长度;中轴长度是指按钢筋中心线长度计算出来的长度,亦即下料长度;两者关系:中轴长度外皮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公式推导见下图及计算:实际下料长度中轴线长度W + Z + 弧长 bc;弧长 bc 2 (R + d/2)* /360 ( R+d/2) /180 ; W L2 X;L2 为外皮长度Z L1 - Y;L1 为外皮长度X Y (R + d) tan( /2 )实际下料长度L2 X+ L 1 Y+ ( R+d/2) /180 L1+ L 2 2(R + d) tan( /2 ) -(
6、 R+d/2) /180外皮长度弯曲调整值编制信息略2 、比重设置市场上无 6 的钢筋,因此将 6 钢筋的比重调整为 6.5 筋的比重。修改默认值后的选项背景色变成黄显,点击“默认值”后可恢复到默认值。3、弯钩设置弯钩长度弯弧段量度差平直段长度。量度差是指钢筋转角处外包线的长度与圆弧段钢筋中心弧长的差值,是由于尺寸标注方法引起的误差。以135 弯钩量度差为 1.9d 来举例推导,见下:通过上面推算可知,量度差值与弯曲的角度和弯心直径有关(软件中弯钩长度中的量度差值只是规范要求的几个数值中的一个,即按照D=2.5d 记取的量度差值,D 为弯心直径,d 为箍筋直径),平直段长度是规范的要求,软件表
7、中弯钩长度数值为二者相加的结果。箍筋弯钩平直段单选项 “图元按抗震考虑”表示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按照构件图元自身的抗震等级考虑(工程是抗震设防的,但工程中的构件有抗震构件和非抗震构件两种。抗震构件的箍筋135 弯钩长度按 11.9d计算;非抗震构件按6.9d 计算,同时需要把按非抗震计算的构件属性中的抗震登记为非抗震); “工程抗震考虑”表示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按照工程的抗震等级考虑。修改默认值后的选项背景色黄显,点击“默认值”后可恢复到默认值。4、损耗设置在“ 1 、工程信息”中进行设置后体现二、计算设置软件中默认的都是常用的做法,内置了平法图集规定的做法,实际工程中可以视实际情况修改。对计算设置模
8、块中的“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的设定是对整个工程有效的,如果工程中有特殊构件与一般情况不同时,可以在构件的属性中对单个构件进行设置,满足个性化需求。修改默认值后的选项背景色黄显,点击“恢复”后可全部恢复到默认值,也可通过右键进行“恢复当前项默认设置”。窗口中的“导入规则”、 “导出规则”按钮功能:同 GCL2003 一样,将已经修改好的计算设置保存为一个文件单独存放,下次同类工程可以导入该文件便于应用。修改了某条计算设置后如想要回到默认设置时,可执行右键菜单予以“恢复当前默认设置”。如果要将当前页面中的设置恢复到软件默认状态时可点击“恢复”按钮。(一 )计算设置默认的都是图集和规范中的做法,
9、如果是按图集设计的工程一般不需要修改,有特殊需要时用户可以根据结构施工说明和施工图的具体做法来对具体的项目进行修改。1 、柱 / 墙柱:公共设置插筋锚固区箍筋数量:按间距或指定数量两种选项,结合平法要求“ 500 且 2 道”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后按实选取。箍筋加密区包含错开距离:是指柱纵筋搭接加密范围是否要覆盖错开搭接距离0.3Lle0.3Ll 。 如果选择包含,则搭接加密范围为2.3 Lle2.3 Ll 。柱柱纵筋伸入基础锚固形式:有全部弯折和角筋弯折两个选项,默认为全部弯折。当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的独基、条基高度1200, 或大偏心受压的独基、条基高度1400 时,可仅将角筋座底弯折,其它筋
10、满足锚固差点LaeLa 即可。常识: 现浇砼等跨框架结构中间柱(近似)通常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等跨框架边柱、一般框架结构柱和单层厂房柱等属单向偏心受压构件;结构角柱属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相对偏心距较大,称为 “大偏心受压”, 其与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区别是:前者远侧钢筋受拉且先屈服,称为受拉破坏(延性破坏);后者远侧钢筋受拉或受压但未屈服,称为受压破坏(取决于砼抗压强度,属脆性破坏)。矩形柱基础锚固区只计算外侧箍筋:提供是或否两个选项。 “是”是指锚固区的箍筋为外圈的双肢箍筋。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是指插筋外露长度,分嵌固区和非嵌固区的情形,长度同柱底加密区长度。墙柱抗震暗柱端柱纵筋露出长度:默认为5
11、00, 这与平法规定“端柱及小墙肢按框架柱”相异,实际绘制端柱时可按框架柱绘制。暗柱 端柱垂直钢筋搭接长度:默认按搭接百分率计算,即按LleLl 。备选选项“按平法图集计算”为1.2Lae1.2La ,此值同剪力墙纵筋搭接构造,为一般不选。非抗震暗柱端柱纵筋露出长度:默认为500, 这与平法规定“端柱及小墙肢按框架柱”相异,实际绘制端柱时可按框架柱绘制。2 、剪力墙:公共设置纵筋接头错开百分率:默认为25% 。受拉钢筋搭接百分率规范规定: “同一连接区段内梁、板、墙类构件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宜25 ,柱类构件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宜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类构件
12、宜50 ,板、墙、柱类构件可适当放宽”,可视实际进行调整百分率。暗梁 连梁 边框梁拉筋设置:软件默认为梁宽350 时 6; 350 时 8。设计不同应进行调整。连梁顶层连梁锚固区箍筋间距:默认按平法规定150 。设计不同时应调整。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默认600, 设计不同时按实调整。连梁垫铁计算设置:可按实际进行设置。连梁侧面纵筋距连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 。如实际不同(如按G901 图集为距梁底50 )排布时按实调整。暗梁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距暗梁/边框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如实际不同(如按G901 图集为距梁底50 )排布时按实调整。剪力墙起始竖向分布筋距暗柱边的距离:
13、默认为 s/2 。如实际不同(暗柱时,将剪力墙身中的竖向分布钢筋整体排布后,把最小的间距、即S 放在靠暗柱或转角柱处;端柱时,第一根竖向钢筋距端柱近边的距离不大于100 )排布时按实调整。墙在基础锚固区内的左侧右侧水平分布钢筋排布:默认均为500 ,实际不同时应按实调整。之所以分左右侧,是应为当外墙外侧遇到插筋保护层厚度5d 时要增加横向构造水平钢筋,从而导致水平分布筋根数异于剪力墙内侧水平筋的情况。暗梁边框梁梁纵筋与墙水平钢筋的距离在数值内不计算水平钢筋:默认 s/2 。 意思是 连梁和暗梁没有输入侧面纵筋时,墙身水平筋算至暗梁顶;连梁和暗梁有侧面纵筋时,墙身水平分布筋只算至暗梁底,墙身水平
14、筋与暗梁纵筋的距离若大于S/2 则多追加一根(计算设置中有体现)。?顶层墙身垂直筋锚固计算起点:默认按板底,是对于当前位置同时存在梁、板构件时的情况,按需进行设置。墙身钢筋搭接长度:默认为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软件默认搭接率为25% ,此时搭接长度刚好等同于平法 1.2Lae )计算。默认选项为按错开距离及Lle 计算,而平法图集搭接长度为1.2lae ,与按错开率计算的搭接长度有可能不一样,若发生此种情况时,可选择“按平法图集计算”选项。剪力墙钢筋同间距隔一布一布置时,间距表示:默认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如果选择“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则表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实际间距为设计间距的 1/2 。
15、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页,共 66 页)人防门框墙边柱在基础插筋锚固区的箍筋数量:默认2 道,可按实际调整。门框左右侧水平筋在基础插筋锚固区的数量:默认2 道,可按实际调整。3、框架梁:公共部分梁以平行相交的墙为支座:默认为“否”。原因阐述:首先,梁的支座只能是某一个构件,不能设置剪力墙和暗柱都是支座。对于梁端部支座,我们可以设置暗柱(绘制时如果希望以柱为支座,请把梁绘制到柱上,与柱相交)或者是剪力墙(按照平法原理,应该是以整片墙为支座的。绘制时请将梁与墙相切绘制,不要有重叠,梁按直接锚入lae 计)为支座。但是对于梁跨中的支座,也就是所说的梁贯通剪力墙和暗柱,原则上该位置的梁不应该以
16、墙为支座。这是因为梁延伸到剪力墙上后,按照设计原理应该转换为暗梁,也就是说墙上的这一段梁应该是暗梁,所以 目前软件不允许把剪力墙设为梁的中间支座。 这个原则陈青来教授在第三季度的平法讲座中已经说明了。如果在设计中遇到梁贯穿墙和暗柱时,建议可以询问设计人员,这道梁是否是以墙为中间支座。如果他说是,我们可以给他讲讲设计原理。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下部通长筋遇支座做法:软件默认为“遇支座连续通过”。请教一下常规是否可选“钢筋连续长度大于钢筋搭接定尺长度时就近支座附近断开”?侧面钢筋吊筋侧面通长筋遇支座做法:软件默认为“遇支座连续通过”。请教一下常规是否可选“钢筋连续长度大于钢筋搭接定尺长度时就近支座附近
17、断开”?箍筋 拉筋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 。应视实际进行调整,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主次梁相交位置有没有布置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置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全部都布置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置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拉筋配置:默认为按规范计算(梁宽350 时为 8; 350 时为6) 。 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悬挑端悬挑跨下部钢筋锚入支座长度:软件默认为15d 。注意 !当设计明确应考虑地震作用时,下部钢筋锚入支座长度应为Lae( 11G101-1P89 注 2) 。4、非框架梁:公共部分宽高均相等的非框架梁L 形、十字相交互为支座:默认设置为否。本设置的
18、前提为:宽高均相等。除此以外, 软件中默认的是宽梁为窄梁的支座,高梁为低梁的支座。应根据图纸上具体的梁的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若想在提取梁跨时,同样的非框架梁遇非框架梁也默认为支座时,应调整为“是”。 梁以平行相交的墙为支座:默认为“否”, 原因阐述同框架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下部通长筋遇支座做法:软件默认为“遇支座连续通过”。请教一下常规是否可选“钢筋连续长度大于钢筋搭接定尺长度时就近支座附近断开”?侧面钢筋吊筋侧面通长筋遇支座做法:软件默认为“遇支座连续通过”。请教一下常规是否可选“钢筋连续长度大于钢筋搭接定尺长度时就近支座附近断开”?箍筋 拉筋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 。应视实际进行
19、调整,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主次梁相交位置有没有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页,共 66 页)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页,共 66 页)布置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置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全部都布置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置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拉筋配置:默认为按规范计算(梁宽350 时为 8; 350 时为6) 。 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 井字梁相交时箍筋贯通设置:默认横向贯通,到底按横向或纵向按设计定。横向为开间方向,纵向为进深方向。悬挑端 /基础联系梁多跨基础联系梁上部通长钢筋遇中间支座:默认连续通过,可按实际情况调整为锚入柱(当该基础联系梁为联结基
20、础时)。多跨基础联系梁上部通长钢筋遇中间支座:默认连续通过,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锚入柱。5、板:公共部分起始受力筋、负筋距支座边缘距离:默认s/2 ,当实际为50 时可按实调整。分布钢筋配置:默认 6250 ,应按实际进行调整(点击后三点按钮,对“所有板厚”或“各种不同板厚”情况进行设置) 。负筋(跨板受力筋)分布筋、温度筋是否带弯钩:默认为否。分布筋一般不带弯钩,但温度筋是否要弯钩视设计定,因本设置将分布筋与温度筋捆扳,若温度筋带弯钩时该如何设计具体在询问客服。负筋、跨板受力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默认为板厚2c 。备选选项为板厚c,可按实际调整。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默认25% 。一般为5
21、0% ,按实际定。温度筋起步距离:默认为s。实际不同可调整。受力筋钢筋一般不按平均长度计板受力筋板带钢筋按平均长度计算:按默认“否” 算,而是按实际计算。柱上板带板带暗梁下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长度:默认为La,应改为0.6*Lab+15*d ( 11G101-1P97 ) 。这里的支座是指端支座。柱上板带板带暗梁下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长度:默认为0.6*Lab+15*d 。这里的支座是指端支座。跨板受力筋标注长度位置:默认为支座中心线,设计不同时应进行调整。负筋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默认含支座宽度,设计不同时应进行调整。单边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默认为支座内边线,设计不同时应进行调整。
22、柱帽 /心楼盖:暂时未涉及,遇时在详参。、基础:公共设置项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默认为25% ,实际不同时按实调整。条形基础条基受力筋长度计算设定值:默认2500, 表示当条基底板宽度2500 时,底板钢筋可缩短10% 。 L 形相交时条基分布钢筋是否均不贯通:软件默认为否,即只有一向条基分布钢筋贯通的意思。疑问: 本设置是指转角有延伸还是转角无延伸?,11G101-3P69 中 L 形转角相交不管有无延伸,条基的分布筋均不贯通,而且转角无延伸时交叠部分两向受力筋应布置成网状,分布筋与另向受力筋搭接150 ,软件该如何保证?还是在绘图时交叠布置绘制?独立基础/筏形基础跨筏板主筋标注长度位置:
23、默认为支座中心线,设计不同时应调整。筏基底部附加非贯通筋伸入跨内的标注长度是否含支座:默认为包含支座宽度,设计不同时应调整。单边标注支座非贯通筋标注长度位置:默认为支座中心线,设计不同时应调整。筏板边部集水坑底筋面筋在边缘弯折长度:默认为15d 。桩承台 /柱墩 /8、基础主梁/承台梁:公共部分 U 形构造封边筋:默认为B20200 ,设计不同时应调整。 TOC o 1-5 h z 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及吊筋/箍筋拉筋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 ,应视实际进行调整。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主次基础梁相交位置有没有布置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置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全
24、部都布置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置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箍筋加密长度:软件默认为一级抗震时max(2*h,500) ;二级及以上max(1.5*h,500) 。本人认为这是错误的,基础主梁、基础次梁箍筋不存在加密区之说,而是存在两种密加疏2 种间距,密箍在梁的两端,疏箍在梁跨中,长度区段由设计指定,而非有规范规定。加腋梁箍筋加密起始位置:默认为自腋端部。本人认为说法欠妥,因为加腋范围的箍筋与基础梁的箍筋配置相同,仅箍筋高度为变值,而基础梁箍筋区段长度设计给定,无规范规定之说。拉筋配置:默认为 8,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桩顶嵌入承台梁中的长度:默认为100 。当设计桩直径或桩截面边
25、长800 时应调整为50 。9、基础次梁:公共部分宽高均相等的基础次梁L 形、十字相交互为支座:默认设置为否。本设置的前提为:宽高均相等。除此以外,软件中默认的是宽梁为窄梁的支座,高梁为低梁的支座。应根据图纸上具体的梁的情况进行调整, TOC o 1-5 h z 例如若想在提取梁跨时,同样的基础次梁遇基础次梁也默认为支座时,应调整为“是”。 U 形构造封边筋:默认为B20200 ,设计不同时应调整。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及吊筋/箍筋拉筋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 。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基础次梁交互时相交位置有没有布置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置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
26、全部都布置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置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箍筋加密长度:软件默认为一级抗震时max(2*h,500) ;二级及以上max(1.5*h,500) 。本人认为这是错误的,基础主梁、基础次梁箍筋不存在加密区之说,而是存在两种密加疏2 种间距,密箍在梁的两端,疏箍在梁跨中,长度区段由设计指定,而非有规范规定。加腋梁箍筋加密起始位置:默认为自腋端部。本人认为说法欠妥,因为加腋范围的箍筋与基础梁的箍筋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页,共 66 页)配置相同,仅箍筋高度为变值,而基础梁箍筋区段长度设计给定,无规范规定之说。拉筋配置:默认为 8,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砌体结构:
27、构造柱构造柱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默认50% ,看一下依据。是否属于砖混结构:默认为否,应按工程实际调整。因为软件中考虑了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上的构造柱计算是不一致的,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箍筋连续通过(箍筋遇圈梁要加密);在框架结构中,构造柱箍筋算至梁底。选择否时按照框架填充墙构造计算(构造柱软件默认按下部预留钢筋,上部预留埋件),按框架填充墙构造计算时,基础范围内不计算箍筋。只有选择为“是”,表示砖混结构才计算基础中的2 个箍筋,且软件就不再计算下部预留钢筋,上部预留埋件。构造柱遇圈梁箍筋是否加密:默认为不加密,此项设置仅针对框架结构填充墙构造柱有效。只有砖混结构构造柱遇箍筋圈梁才应加
28、密。构造柱遇非圈梁是否通过:默认为通过,当构造柱遇框梁不想通上去即想锚入梁里时选择“否”。注意,本设置仅针对框架填充墙且柱相邻节点的做法为预留钢筋时有效。填充墙构造柱做法:默认为下部预留钢筋(绑扎),上部预留埋件(焊接)。可按实际施工方式调整。使用预埋件时构造柱端部纵筋弯折长度:默认10d ,实际不同时可调整。验证一下构造柱端部纵筋弯折是哪个部位?植筋锚固深度:默认10d ,实际不同时可调整。圈梁圈梁拉筋配置:默认为按规范计算(梁宽350 时为 8; 350 时为6) 。 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圈梁 L 形相交斜加筋弯折长度:默认250, 设计不同可调整。圈梁箍筋加密间距:默认10
29、0, 设计不同按实调整。使用预埋件时圈梁端部纵筋弯折长度:默认10d ,实际不同时可调整。验证一下圈梁端部纵筋弯折是哪个部位?砌体加筋对照设计指引,与软件默认不同时可调整。过梁 过梁的设置方式与软件默认(预留埋件)不同时要调整。、其它:栏板水平钢筋遇柱、墙做法:默认为预留埋件,实际不同应调整。自定义点、线、面/(二 )节点设置将图集中的节点都放在了软件中供用户使用。通过单元格中的三点小按钮进行选择节点做法,并且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节点图中锚固和弯折的参数进行修改,满足更多的需求。1 、柱 / 墙柱:柱顶边、角柱外侧纵筋C-2 节点( 11G101: 属梁内搭接节点,未考虑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
30、 须分批截断的情况)C-1 节点(出处11G101: 算量比 C-2 节点多) 。100 时,可将未伸入梁内的柱外侧纵筋按伸入梁内的方式伸入板内,此时应选B 节点 (出处为 03G101) ,当按要求应分批截断时应选C 节点(出处为03G101) 。纵观所有节点图,采用梁内搭接节点时梁筋除伸到柱外侧向下弯折至梁底时尚应满足弯折段15d 的要D 节点一般不采用。求(在软件“框架梁节点图”计算设置中体现) 。 E 节点为柱内搭接节点,柱顶边、角柱内侧纵筋默认为1 节点( 11G101 :满足直锚时直锚,否则弯锚。与平法相比缺少弯折时平直段应0.5Labe 的条基) 。若经计算无法满足直锚,且弯折时
31、平直段应0.5Labe 时,可选择2 节点。 TOC o 1-5 h z 若计算能满足直锚,但施工中仍旧采用弯折时(传统做法),可选 3 节点(算量较多)。顶层中柱默认为1 节点(满足直锚时直锚,否则弯锚。与11G101-1 相比缺少弯折时平直段应0.5Labe 的条基) 。若经计算无法满足直锚,且弯折时平直段应0.5Labe 时,可选择2 节点。若计算能满足直锚,但施工中仍旧采用弯折时(传统做法),可选 3 节点(算量较多)。柱顶无节点构造默认为节点一(伸到柱顶截断);若施工中按伸到柱顶后弯折12d( 传统做法)时,选择节点二。5d( 传统做法)时,选择节点三。框支柱柱顶构造 TOC o 1
32、-5 h z 默认为1 节点(有且只有一个选项)。基础插筋默认为节点一(全部座底弯折);当基础双层双向钢筋存在中部网片且座底在中部网片后弯折时,可选节点三。桩上柱插筋节点默认为1 节点(有且只有一个选项)。剪力墙上柱锚固构造默认为节点三(纵筋锚入下层墙一定深度后弯折);当柱纵筋伸入下层墙内重叠一层时,应选择节点二。梁上柱、板上柱底部构造默认为节点一(座底弯折12d ,不管竖直段是否满足0.5Labe ) ;经计算,当竖直段0.5Labe 时,建议选取节点二(座底弯折12d ,且应满足总锚长Lae)芯柱钢筋底部锚固构造默认为节点一(纵筋直锚入基础0.7Lae ) ,应更改为节点二(锚入基础Lae
33、) ;根据 11G101-1 平法要求,芯柱插筋基础锚固同框架柱,因此建议芯柱定义时按框架柱定义。楼层变截面一侧有梁锚固默认为节点三(11G101-1 :封头纵筋伸到梁顶弯折12d ,上部柱纵筋插入下柱1.2Lae 。相比平法做法,封头弯折纵筋竖直段长度缺少0.5Labe 的条件) ;当经测算,封头弯折纵筋竖直段0.5Labe 时, 可按传统算法选择节点二(封头弯折纵筋保证总锚长Lae且弯折段平伸入上柱截面内200 长,上部柱纵筋插入下柱1.5Lae ) 。) 楼层变截面一侧无梁锚固默认为1 节点(有且只有一个选项)。变截面处无节点构造默认为1 节点(传统做法:封头纵筋伸到柱顶弯折12d ,上
34、柱筋直锚入下柱1.2Lae ) 。当 12d 长度截面缩短值时,采用 2 节点 (传统做法:封头纵筋伸到柱顶弯折并保证伸入上柱截面内200 ,上柱筋直锚入下柱1.2Lae )底下一层比首层多出纵筋锚固按默认即可(节点一:11G101 做法,满足直锚时伸到顶截断,否则弯锚0.5Labe 12d ) 。墙柱纵筋插筋节点默认为节点一(11G101: 座底弯折a。但相比平法做法,缺少竖直段应0.6Labe 的限制条件),适用于基础无中间层钢筋网片时;当经测算竖直段长度0.6Labe 时,建议选择节点二(弯折a 后同时应保证总锚长 Lae) 。当基础存在中间层钢筋网片时,应选择节点四(座于中间层钢筋网上
35、弯折a,且保证总锚长Lae) ;桩上墙柱插筋节点默认为1 节点(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梁上墙柱、板上墙柱底部构造默认为1 节点(有且只有一个选项)。墙柱纵筋顶层锚固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传统做法,锚入板内Lae) ,软件提供的各节点做法没有按平法规定。按 11G101-1P70 做法:剪力墙除端柱及小墙肢按同框架柱,其余均伸到板顶弯折12d (遇边框梁时为Lae 即可) 。注意!剪力墙为剪力墙身、剪力墙柱的总称。墙柱纵筋楼层变截面锚固做法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11G101 做法,封头纵筋伸到顶弯折12d ,上柱纵筋直锚入下柱1.2Lae ) 。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默认为“穿孔塞焊锚
36、板”。实际不同(如135 弯钩或螺栓锚头等)可按实选择。、剪力墙:楼层暗梁、边框梁端部锚固节点按默认为节点即可(节点4:11G101 做法,直锚时Lae 且过中心5d ,否则弯锚0.4Labe 15d ) 。顶层暗梁、边框梁端部锚固节点默认为节点一(11G101-1P75: 上部纵筋弯至梁底且弯折段15d ;下部纵筋满足直锚时时Lae 且过中心5d ,否则弯锚),适用与采用端支座为边框柱且采用柱内搭接形式或端支座为剪力墙身时的情况。当端支座为边框柱且采用梁内搭接形式时,应选用节点二。暗梁、边框梁遇连梁构造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传统做法,纵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 且 600 ) .软件提供的节
37、点均未按11G101-1P75 精神:暗梁、边框梁上部纵筋贯通,当连梁上部纵筋计算面积大于暗梁、边框梁时附加纵筋。端部洞口连梁锚固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11G101-1P74 做法,满足直锚时Lae,否则伸到对边弯折15d ) 。从字面意思与平法规定比较,满足直锚时少了“且 600 ”的限制条件,实践一下。拐角连梁内侧钢筋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传统做法,内侧纵筋伸到对边弯折15d ,类同墙身拐角做法)。左侧垂直筋基础插筋节点默认为节点一(11G101-3P58: 左侧纵筋座底弯折a) ,适用与基础无中间层钢筋网片的情形。当基础存有中间网片时,应采用节点四(座网弯折a 且保证总锚长L
38、ae)右侧垂直筋基础插筋节点默认为节点一(11G101-3P58: 右侧纵筋座底弯折a) ,适用与基础无中间层钢筋网片的情形。当基础存有中间网片时,应采用节点四(座网弯折a 且保证总锚长Lae)梁、板上墙插筋节点默认为节点一(传统做法:座底弯折a) 。经测算上述默认做法长度Lae 时可采用节点二的做法(来源于11G101-1P70 ) ,这样算量较合算且有理有据。连梁上墙插筋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11G101-1P70 做法,满足总锚长Lae) 。垂直筋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11G101-1P70 做法,封头筋弯折12d ,上部纵筋直插入下墙1.2Lae ) 。垂直筋
39、遇洞口或端部无节点构造默认为节点二(传统做法:伸至头弯折15d ,类平法墙身水平筋端部收头构造)。实际不同时可调整(节点一:U 形封口;节点三:伸至顶弯折15d 其保证搭接5d ;节点四:伸至顶弯折至对面)左侧垂直筋顶层锚固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11G101-1P70 做法,伸至顶弯折12d ) 。右侧垂直筋顶层锚固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11G101-1P70 做法,伸至顶弯折12d ) 。水平钢筋丁字暗柱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11G101-1P69 翼墙做法,伸至对边弯折15d )水平钢筋丁字端柱节点11G101-1P69 端柱翼墙做法,满足直锚时伸至对边且满足Lae,否则
40、伸至对边弯折 15d ) 。水平钢筋丁字无柱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11G101-3P98 翼墙做法,伸至对边弯折15d ) 。水平钢筋拐角暗柱外侧节点默认为节点二(11G101 1P68: 连续通过)。当不能连续通过时,应选择节点一(11G101 1P68: 在拐角处搭接Lle) 。水平钢筋拐角暗柱内侧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11G101-1P68 做法,伸至对边弯折15d )水平钢筋拐角端柱外侧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11G101-1P68 做法,伸至对边弯折15d ,但缺少平直段应0.6Labe 的限制条件) 。水平钢筋拐角端柱内侧节点默认为节点一( 11G101-1P68
41、做法: 满足直锚时伸至对边且满足Lae, 否则伸至对边弯折15d , 但缺少平直段应0.6Labe 的限制条件),当测算下来平直段0.6Labe 时可选择节点二(满足直锚时伸至对边且满足 Lae,否则伸至对边弯折15d 且保证总锚长Lae) 。水平钢筋拐角无柱外侧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11G101-1P77 做法,在拐角处相互搭接Lle) 。当然,当两侧钢筋直径相同时也可连通设置,按节点二但算量少。水平钢筋拐角无柱内侧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11G101-3P98 做法,伸至对边弯折15d ) 。水平钢筋端部暗柱节点11G101-1 做法,伸至端部弯折10d ) 。作 者:钱 国 锋
42、(钱炜衡) 页,共 66 页)水平钢筋端部端柱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11G101-1P69 做法,满足直锚时伸至对边且满足Lae,否则伸至对边弯折15d ) 。剪力墙与框架柱框支柱 端柱平齐一侧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 11G101-1P69 做法, 伸至对边弯折15d 。 相比平法,但缺少平直段应0.6Labe的限制条件)。水平钢筋斜交丁字墙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11G101-1P69 做法,伸至对边弯折15d ) 。水平钢筋斜交转角墙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11G101-1P68 做法, 外侧水平钢筋连续通过,内侧水平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 。水平钢筋遇洞口或端部无节点构
43、造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11G101-1P68 做法,伸至端部弯折10d ) 。配筋不同的墙一字相交构造默认为节点一(传统做法:伸至相邻墙内Lae ) ,适用于相交处无暗柱,也可选择节点二(搭接Lle) 。当相交处存有暗柱或端柱时,可选择节点三(暗柱时伸到对边弯折15d ;端柱时按上“水平钢筋丁字端柱节点” :满足直锚时伸至对边且满足Lae ,否则伸至对边弯折15d ) 。水平变截面墙水平钢筋构造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页,共 66 页)11G101-1P69 做法:不能直伸部分的水平钢筋伸至端部弯折15d,直伸部分水平钢筋伸入相邻墙内1.2Lae ) 。剪力墙身拉筋布置构造按设计为准
44、,双向布置时按默认,梅花布置时应选择“梅花布置”人防门框墙基础插筋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传统做法,座底弯折人防门框墙顶部节点默认为节点二(传统做法:不能直锚时弯折15d实际做法不同时按实选取。人防门框墙上下部水平纵筋端部节点默认为节点二(传统做法:不能直锚时弯折15d实际做法不同时按实选取。人防门框墙墙身拉筋布置构造按设计为准,梅花布置时按默认,双向布置时应选择“双向布置”3、框架梁:楼层框架梁端接点以柱为支座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11G101-1P79 做法,直锚时弯折 15d ) 。楼层框架梁端接点以垂直墙为支座默认为节点一( 11G101-1P79即按框架节点构造。实际施工时,当
45、框架梁一端支座为垂直墙15d ) 。且保证总锚长Laf) 。且保证总锚长Laf) 。Lae 且 0.5Hc+5d 梁纵筋不能直锚时伸到对边做法, 直锚时 Lae 且 0.5Hc+5d梁纵筋不能直锚时伸到对边弯折15d ) ,时可按非框架梁节点构造处理( 08G101-11P51 ) 。楼层框架梁端接点以梁为支座默认为节点一( 11G101-1P79 做法, 直锚时 Lae 且 0.5Hc+5d 梁纵筋不能直锚时伸到对边弯折15d ) ,即按框架节点构造。实际施工时,当框架梁一端支座为梁时可按非框架梁节点构造处理(08G101-11P51) 。屋面框架梁端接点以柱为支座默认为5-4 节点( 11
46、G101-1P80 做法,采用梁内搭接节点,梁上部筋除伸到柱外侧向下弯折至梁底时尚应满足弯折段15d; 梁下部纵筋直锚时Lae 且 0.5Hc+5d ,不能直锚时伸到对边弯折15d ) 。当采用柱内搭接节点时,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 时应采用3-1 节点;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 时应采用 2-1 节点。 5-1 、 5-2 、 5-3 节点为机械锚固节点。5-1 节点适用于柱内搭接构造且梁上部筋配筋率1.2% 时; 5-2 节点适用于柱内搭接构造且梁上部筋配筋率1.2% 时; 5-3 节点适用于梁内搭接构造。屋面框架梁端接点以垂直墙为支座软件默认同“屋面框架梁端接点以柱为支座”构造设置
47、。实际施工时,当框架梁一端支座为垂直墙(平面外连接)时可按非框架梁节点构造处理( 08G101-11P51 ) 。屋面框架梁端接点以梁为支座软件默认同“屋面框架梁端接点以柱为支座”构造设置。实际施工时,当框架梁一端支座为梁时可按非框架梁节点构造处理(08G101-11P51) 。框支梁端接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5: 11G101-1P90 做法,上部第一排纵筋弯至梁底下一个Lae, 上部非第一排纵筋及下部纵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且满足总锚长Lae。梁侧面受扭纵筋锚固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 11G101-1P28 说明, 满足直锚时LaeLa 且过中心5d, 否则弯锚(软件的弯锚条件设定中
48、尚比G10 集多了一个条件:且总锚长Lae La ) 。楼层框架梁上部下部 侧面受扭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 TOC o 1-5 h z 即平面内连接,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直锚入墙内LaeLa 。注意无“过中心5d ”的限制条件)。屋面框架梁上部下部 侧面受扭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即平面内连接,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直锚入墙内LaeLa 。注意无“过中心5d ”的限制条件)。楼层梁中间节点底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5-1: 11G101-1P84 做法。上部纵筋贯穿支座通过;下部纵筋满足直锚时LaeLa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楼层梁中间节点顶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 4-
49、1: 11G101-1P84 做法。 下部纵筋贯穿支座或在支座内锚固;上部纵筋满足直锚时 LaeLa 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楼层悬臂梁悬臂跨顶标高高于相邻跨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四:悬臂梁上部纵筋伸入一定长度hc-bhc 后弯折 15d , 低跨梁上部纵筋直锚入支座内 Lae。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取值是大于11G101-1P89 做法的,因为图集中悬臂梁为非抗震构件,即当设计未特意阐明考虑地震作用时,悬臂梁上部纵筋满足直锚La 且过中心5d 时可不弯锚。注意!当设计明确要考虑地震作用时,悬臂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在计算设置中,其默认值15d 应改为 Lae) 。楼层悬臂梁悬臂跨顶标高低
50、于相邻跨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四:高跨纵筋即框架梁上部纵筋伸入一定长度hc-bhc 后弯折 15d 。 悬臂梁上部纵筋伸入支座内长度为Lae 。注意!当设计明确要考虑地震作用时,悬臂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在计算设置中,其默认值15d 应改为 Lae) 。楼层梁中间节点宽度或纵筋数量不同时默认为节点7-1 ,即可按11G101-1P84 做法:纵筋满足直锚时Lae 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页,共 66 页)7-4 。屋面梁中间节点底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1-1: 11G101-1P84 做法。上部纵筋贯穿支座通过;下部纵筋满足直锚时Lae 且过中心 5
51、d ,否则应弯锚)。屋面梁中间节点顶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 2-1: 11G101-1P84 做法。 下部纵筋贯穿支座或锚入支座;上部纵筋应伸到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自低跨梁面始Lae) 。屋面悬臂梁悬臂跨顶标高高于相邻跨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五: 11G101-1P89 做法。悬臂梁上部纵筋应伸到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Lae 且应伸到悬臂梁底面,低跨梁上部纵筋锚入支座Lae。 注意! 当设计明确要考虑地震作用时,悬臂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在计算设置中,其默认值15d 应改为 Lae ) 。实际施工时,当采用屋面梁高低跨(底面一平)思路,即按11G101-1P84 做法时,可选择节点
52、一:悬臂梁上部纵筋应伸到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自低跨梁面始Lae, 低跨梁上部纵筋锚入支座Lae) 。屋面悬臂梁悬臂跨顶标高低于相邻跨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五: 11G101-1P89 做法。悬臂梁上部纵筋直锚入支座Lae,高跨梁上部纵筋应伸到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Lae 且应伸到本跨梁底面。注意!当设计明确要考虑地震作用时,悬臂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在计算设置中,其默认值15d 应改为 Lae ) 。实际施工时,当采用屋面梁高低跨(底面一平)思路,即按11G101-1P84 做法时,可选择节点一:悬臂梁上部纵筋直锚入支座Lae ,高跨梁上部纵筋应伸到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自低跨梁面始Lae
53、) 。屋面梁中间节点宽度或纵筋数量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11G101-1 节点一 : P84 做法。上部不能直通或多出的纵筋伸到对边弯折,弯折长度Lae ;下部不能直通或多出的纵筋满足直锚时Lae 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跨内上部变截面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上部纵筋变截面处采用一直加一弯形式,自变截面阴角点处各自伸入Lae; 下部纵筋连续通过)。如果弯曲形式的钢筋直伸入长度达不到Lae 时应伸到底弯折,且弯折段应15d ,此时应选择节点二(依据为 11G901-1P2-40 做法) 。跨内下部变截面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下部纵筋变截面处采用一直加一弯形式,自变截面阴角点处各自
54、伸入Lae; 上部纵筋连续通过)。如果弯曲形式的钢筋直伸入长度达不到Lae 时应伸到顶弯折,且弯折段应15d ,此时应选择节点二(依据为 11G901-1P2-39 做法) 。斜梁阳角无支座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 11G101-1P88 构造 做法。上部纵筋连续通过;下部纵筋自内折角处断开并伸入相邻梁对边弯折10d ,且满足总锚长Lae) 。斜梁阴角无支座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 11G101-1P88 构造 做法。下部纵筋连续通过;上部纵筋自内折角处断开并伸入相邻梁对边弯折10d ,且满足总锚长Lae) 。水平折梁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三: 11G101-1P88 做法。 阳角处
55、纵筋连续通过;当角度160 时,阴角处纵筋连续通过,当角度160 时,阴角处纵筋自折角点处断开并伸入相邻梁对边弯折 20d ,且满足总锚长Lae ) 。悬臂梁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 上部纵筋不能直通的钢筋直锚时应Lae 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下部纵筋按计算设置中取值,注意!当设计明确要考虑地震作用时,悬臂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在计算设置中,其默认值15d 应改为 Lae) 。悬臂端钢筋图号选择按默认节点即可(2#弯起钢筋图:按照“至少 2 根其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1/2, 其余纵筋弯下”的原则自动计算弯起钢筋的根数,若梁原位标注时手动输入悬挑钢筋信息,则按手动输入计算,该跨节点设置
56、无效。纵向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形式即纵筋端机械锚固节点的设置,默认节点为穿孔塞焊锚板。实际施工不同时按相应节点选择。4、非框架梁:直形非框架梁端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1-1: 11G101-1P86 做法。上部纵筋弯锚,下部纵筋按计算设置中设定值。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部纵筋满足直锚长度La 时进行直锚的情况下,软件默认节点取值大于直锚值)。弧形非框架梁端节点默认节点为节点1-6 (上部纵筋伸入支座一定长度即0.35Labe 后弯折 15d ,下部纵筋伸入支座12d ) ,该节点错误,不能选择。应选用节点1-3( 上下纵筋无法满足直锚时应弯锚,见11G101-1P86 注 6、 7)或节点 1-1
57、( 上部纵筋弯锚,下部纵筋不能直锚La 时弯锚)。视实际施工情况选取。非框架梁上部侧面受扭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一:上部 侧面受扭钢筋锚入支座La;弧形非框架梁下部纵筋同上部纵筋;直形非框架梁下部纵筋取计算设置中设定值)。梁侧面受扭纵筋锚固节点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二:满足直锚时为Lae 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且满足总锚长Lae。值得注意的是,从符合11G101-1 要求上看,其实节点口径与之相符,即满足直锚时为Lae 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 。注意,软件中取值为Lae ?按说因为La 才对。11G101-1P55 注1,直伸入长度为0.6Labe ) 。直形非框架
58、梁中间节点底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 2-1: 上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下部纵筋均锚入支座长度按计算设置取定值即12d ) 。直形非框架梁中间节点顶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 1-1: 11G101-1P88 做法。 下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或锚入支座12d ; 上部纵筋一直 TOC o 1-5 h z 加一弯,直锚部分为La,弯起部分为伸到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自低跨梁顶始La) 。直形非框架梁中间节点宽度或纵筋数量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3-1: 11G101-1P88 做法。将不能直通或多出的上部钢筋弯锚入支座)。弧形非框架梁中间节点底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2-1: 上部纵筋
59、连续通过支座;下部纵筋不能满足直锚La 时应弯锚入支座)。弧形非框架梁中间节点顶标高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1-1: 11G101-1P88 做法。下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或锚入支座直锚 La 或弯锚 ;上部纵筋一直加一弯,直锚部分为La,弯起部分为伸到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自低跨梁顶始La) 。弧形非框架梁中间节点宽度或纵筋数量不同时按默认节点即可(节点 3-1: 11G101-1P88 做法。 将不能直通或多出的上部钢筋弯锚入支座;下部纵筋不能满足直锚La 时应弯锚)。非框架悬臂梁悬臂跨顶标高高于相邻跨时根据悬臂梁分布结构层面状态进行选择,楼层悬臂梁状态时按默认节点五(11G101-1P89
60、衍生做法,悬臂梁上部纵筋满足直锚时为La 且过中心5d ,否则应弯锚;低跨梁上部纵筋直锚入支座内La) ,屋面悬臂梁状态时按节点六(11G101-1P89 衍生做法,悬臂梁上部纵筋伸至对边弯折,弯折长度La 且应伸至梁底;低跨梁上部纵筋直锚入支座内La) 。也可根据11G101-1P88 中非框架梁中间节点高低跨节点构造选择节点一(悬臂梁上部纵筋伸到对边弯折,弯折长度自低跨梁顶面始La;低跨梁上部纵筋直锚入支座内La)非框架悬臂梁悬臂跨顶标高低于相邻跨时根据悬臂梁分布结构层面状态进行选择,楼层悬臂梁状态时按默认节点五(11G101-1P89 衍生做法,高跨梁上部纵筋满足直锚La 且过中心5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业桩基施工建设协议模板
- 2024年商品交易协议规范汇编
- 2024年行纪服务协议样本
- 2024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协议协议
- 2024年商业保洁服务协议详细条款
- 2024年度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委托协议
- 2024年简化单项劳动服务协议
- 2024专业汽车租赁服务协议模板
- 2024年夜间出租车租赁协议样本
- 2024年房屋赠与协议法律示范文本
- DB51T 2968-2022 经济开发区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 社会网络分析课件
- 小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课件
- 保安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 课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课件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新)5100字
-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卡
- 消失模工序工艺作业指导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居民村民委员会
- 老年人能力评定总表(含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