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元节由来和习俗_第1页
2022年中元节由来和习俗_第2页
2022年中元节由来和习俗_第3页
2022年中元节由来和习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盂兰节、盂兰盆会、鬼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祭祀先人 ,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 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 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同为古老传统节日;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 是三官 的别称;上元节又称 上元天官节 ,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 ;中元节又称 中元地官节 ,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 ;下元节又称 下元水官节 ,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照样举办 祈福吉利道场 ;佛教徒在这一天

2、要举办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 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 如广济寺、 法源寺、 拈花寺、 广化寺、 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民国以来, 北海公园、 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历年此时都有 哀悼阵亡将士法会 ;用番 喇嘛 、道 道士 、禅 和尚 三台经,供着一个 海陆空军阵亡将士 的牌位,进行公祭;中元节期间,老北京仍有举办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 应景戏 等活动;与农历四月初五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并称中国传统三大鬼节;中元节由来: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

3、一盟威道信三官, 即天官、 地官、 水官, 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 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就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 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界,接受考校; 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所以这一天, 众鬼都要出离冥 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缘由;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 孟兰盆会” 也有很大的关系;“ 孟兰” 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 说是

4、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 ,得到六通 六种聪明 后,想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非常难过,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自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恳求佛祖帮忙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 你母亲罪 孽沉重, 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 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 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仍说:“ 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适

5、 时,佛宠爱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 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欢乐,以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由于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哺育之恩,和中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颂扬和重视,并在中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办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非常真诚;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化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

6、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办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畅,演目连救母戏,有的仍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仍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仍点放河灯,称之谓“ 慈航普渡”,非常喧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中国仍有很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习俗;民间传奇:传奇 :一:每年农历 7 月 14 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中元节源自道,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 倒悬”,“ 倒悬 ”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忙

7、;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 7月举办普渡会, 现在叫鬼节;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传奇二:关于鬼节的来历,传奇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磨练,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管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 “ 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期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

8、鬼节”; 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祀故去亲人的亡灵;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判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 ;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就在内部进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仍是内部的批判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季节俗活动中微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 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办,因此中元节也有 “ 盂兰盆节” 之称;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

9、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仍是清楚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第一是那名目; 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 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 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说明为“ 救倒悬盆”,突出它“ 安放百家味饭食” 的特点;中元节习俗:河北省: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 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预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 送羊” ;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就蒸面作羊形来代

10、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 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外形,名为“ 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夫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广西省: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 躲鬼”;河南省: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 传奇可以防虫; 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 供 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 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霑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奇草叶搭棚子,称为“ 麻屋”,请祖

11、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 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盛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 田幡”;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 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 度”;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著收受

12、人的称 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准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 施孤送孩” ;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 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 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仍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 去罗 .” 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浙江省: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於野,称之“ 施食” ;浙东的盂兰盆会, 请廿四位老太太 “ 走八结” ,一边念经; 天台中元节吃 “ 饺饼” ,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 插在一片蕃

13、薯或芋头上 ,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 饭团 置於一片大树叶上 ,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江西省: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 不动,送到阴间也无好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奇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 小孩抢得包子, 一生可不受惊吓; 安远县祭祖, 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福建: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 烧纸衣节”;已嫁 之女预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纱笼之,名为“ 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 也会想尽方法筹款来 之俗, 无论城乡必定举办,其经费就由人

14、沿门募集;即使极贫困之家,应对;有谚语道: “ 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办普度时,也 有子弟乐团之演出;广东省: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 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 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 架桥” ,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仍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云南省: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 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普渡:

15、 普渡时家家门前都会摆设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挂纸灯, 用来照路,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养他们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邻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放水灯:是港口边特有的活动,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由于靠海边,常会有人戏水溺毙或船员出船遭受不幸的情形,所以除了陆地上的孤魂野鬼,也照料水中的; 台湾以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灯活动最出名,每年中元节都吸引大批民众前往参观;抢孤: 台湾某些地方盛行在中元时举办“ 抢孤” 的活动, 孤棚是由在四根柱子所构成,上面涂满牛油, 参赛者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爬上孤棚,在孤棚的顶端,四边都有祭品在上面,先抢到的队伍获胜;这项活动在头城中元已成为最重要的活动,并吸引很

16、多观光客前往参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行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奇,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 目连求救于佛, 佛为他念 盂兰盆经 ,叮嘱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当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 后来逐步演化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非常壮丽;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立刻灯火通明,摇荡摇摆,犹如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水道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 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